台灣登山論壇

山難救援要有「安珀警報」(王士豪)

文章標籤
登山安全 新聞轉載

chiwen(及文)

2015/5/30


山難救援要有「安珀警報」(王士豪)


 

張博崴山難事件的國家賠償判決,引起了大眾的廣泛討論,判決書中有論及山難救援行動中,資訊整合的議題。儘管,改善山難救援的方式有千百種,單一面向的討論無法解決現有的問題。然而,第一時間裡,有效且快速的資訊整合,是山難救援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美國,多數民眾對於手機、電視甚至各大搜尋引擎突然出現「安珀警報」(AMBER Alert),應該都不陌生。1996年,9歲的安珀海格曼遭綁架殺害。她父親在悲痛之餘,發起社會運動,起草了安珀海格曼兒童保護法(Amber Hagerman Child Protection Act),同年美國通過此法,開啟了媒體協尋之安珀警報系統。一旦發生兒童失蹤或綁架案,所有媒體、傳真機、電子郵件及手機都會收到警報,立即讓附近民眾收到訊息,也因此警察機關可以獲得民眾回報的最新線索。2002年起,安珀警報更廣泛運用在廣播、電視及網路媒體,美國郵政總局甚至為此發行紀念郵票。


入山民眾上傳訊息

綜觀台灣歷年的死亡山難事件,搜救過程大多曠日費時,此乃因為「搜索」遠遠比「救護」困難且耗時,各種線索與資訊的整合,在與時間賽跑的「搜索」過程中,更是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安珀警報」是一個極為有效的資訊整合雙向交流平台,它非常適合應用在山難救援的資訊整合! 
台灣合法入山的登山民眾,需要在出發前申請入山證或生態保護區入園證。 
筆者認為,現有的申請系統相當值得加以擴充、進化成「山難警報」系統,並且責付一個全國性的權責單位來加以整合與管理。 
「山難警報」系統,除了原先須提供的資料之外,登山民眾於出發前,穿上登山衣著、外套及背上背包後,拍下全身的正面照、側面照、大頭照與包含背包之背面照,並將登山路線圖,合計5張圖片,一起上傳至「山難警報」系統。 


登山客付費買保障

一旦消防局接到登山民眾失蹤、迷途、傷病或受困之通報,主管機關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發出類似於安珀警報的「山難警報」,警報內提供人員特徵、性別、身高、出發前的5張照片,及線索回報方式。讓事發山區周遭的民眾、同時間在該山區活動的登山民眾,以及覆蓋事發山區之各行動電話基地台所涵蓋的所有行動通訊設備,都能在第一時間收到警報。民眾回報之線索,則由權責單位即時提供給現場搜救指揮人員。如此一來,山難搜救隊在第一時間,將能更完整地進行資訊整合,有效的縮短時間差。
「山難警報」系統的建置費用,可以由登山民眾繳納之登山保險費或入山申請費用來提撥,讓登山民眾,藉著使用者付費,自己保護自己。更讓登山民眾在繳納相關費用時,深深地把「您的安全是您自己的責任」印在腦海裡!最後,希望民眾不要拿筆者的這篇文章,來責備當時參與張博崴山難救援行動的相關單位及消防人員,因為,拿後來的觀念,來責怪先前的往事,是非常不恰當的! 

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高海拔醫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副理事長 


所有回覆

  •  

    「全民」警報系統的先決條件就是通訊無死角,只要系統一啟動就可以全面接收相關與最新訊息,只可惜小小的一個台灣,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南北縱長約395公里,東西寬度最大約144公里,為什麼一深入山區通訊就掛點,業者只顧賺錢,該全面架設的相關硬體設施,似乎不足,否則小小的區域卻出現這麼多通訊死角或盲域。以現在手機上網又有GPS功能,似乎可以解決很多在深山裡所發生的事情,當然突然墜崖或無法反應的致命事件則另當別論!(政府是不是要求通訊業者或政府本身,該「多」做點什麼事呢?)  ~ 百岳老查

  • 在山區,手機收不到訊號很正常,
    理論上只要有基地台的位置,搭配DTM,即可推算出,在山區的發話者的相對位置
    (畢竟要能通話,除了基地台功率外,手機發射功率也會影響)
    但找不到基地台分配圖 ....
    但是,多年 來 沒有人在這方面作研發,不管學/產界都一樣,只想作簡單的
    有些人在市區都會迷路了, 更何況在山區

    我不曉得爬山是否一定會帶2G手機(至少待機時間超長)
    但是慢慢的2G基地台會被廢除,改用3G/4G
    現在 智慧型手機  續航力 根本是災難

    簡訊 ? 能收到簡訊大都已在基地台範圍內了
    建置這樣的系統實際意義不大

    不如成立一個組識,負責承租衛星電話+GPS裝置
    一群入山的人強制要承租1組以上,否則不給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