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奇萊主北

活動日期
2004/11/20 - 2004/11/21
所屬團體
中興大學登山社
困難度
0

中興大學登山社 奇萊主山北峰 行程記錄

日期:93.11.20 ~ 21(共二天)
領隊:蘇天財
嚮導(小隊長):王培欣(開隊人)、張軒瑜、陳慧珊
隊員:戴偉、廖偉勝、侯佳緯、林郁軒、張鈞、徐益謙、蔡淑文、陳凱眉、
許民仁、彭凱、謝明治、陳慧茹、郭瑞軒(逢甲)
人數共17人(5女12男)
記錄:陳凱眉

奇萊主山北峰(奇萊主北)簡介:
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行政隸屬花蓮縣秀林鄉。與合歡、屏風鼎足而立於塔
次基里溪上,標高3605m,為一等三角點。由合歡山區觀之(北面崩壁)總是
一片黑,因早期發生多起山難,加上其天氣變化後路況不易掌握,素有「黑色奇
萊」之稱。北、西、南三面為斷崖岩壁,氣勢壯觀;東面為緩坡,與主峰間連綿
一片草原,名列台灣高山十峻之一。

預定行程:
11/19(五)台中→松雪樓
11/20(六)松雪樓→登山口→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成功一號堡→
主北岔路口→北峰下營地
11/21(日)北峰下營地→奇萊北峰→沿原路回登山口→台中

實際行程:
11/19(五)台中→松雪樓
11/20(六)松雪樓→登山口→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成功一號堡→
主北岔路口→奇萊山屋旁營地
11/21(日)奇萊山屋旁營地→奇萊北峰→沿原路回登山口→台中

營地、水源狀況:
◎黑水塘山屋:
2750m,位樹林中 紅色屋頂小木屋 頗破舊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說可住15人
腹地小 約1頂四人帳 黑水塘水如其名
◎成功山屋:
2800m,可住30人。於溪溝旁,陽光照不到,極濕冷,水質穩定佳
◎成功一號堡:
3000m,堡內可睡10人。腹地小,不能搭帳,缺水,避風。
◎奇萊山屋旁營地:
3450m,營地數塊,不避風,水源奇萊山屋下
◎奇萊山屋:
3450m,大的兩間每間約10人 小的一間約6人,下方有水可取,來回需一小時
◎北峰下營地:未去

參考行程記錄:
91.03 奇萊主北(清大)
92.05 奇萊主北(世新)
93.04 奇萊主北(元智)
93.04 奇萊主北(屏科)
93.08 賞景逍遙奇萊主山北峰行(巡弋)

攜帶地圖:
經建兩萬五分之一地形圖 大禹嶺、能高山

詳細行程:

11/19(五)晴
台中→松雪樓
★台中中興大學-3.5h-合歡山莊

7:30 中興大學出發
8:30 地理中心碑
大家在旁邊的7-11狂吃
10:50 合歡山莊

一下車,滿天星斗,明天將是個好天氣!氣溫7度,大家冷得直發抖。這是第一
次和中興登山社出隊,也是去年準備轉學考封山一年後,第一次出大隊伍,興奮
又期待的心情不可言喻!


11/20(六)晴
登山口→北峰下營地
★登山口-2h-黑水塘山屋-1.5h-成功山屋-1h-成功一號堡-3h-主北岔
路(北峰下營地)(共8~9小時)

6:30 出發
登山口(約3150m)在松雪樓往下走寒訓中心後 有國家公園標示牌與解
說 一開始路大平緩好走
6:50 奇萊1K圓柱
草原開闊地 可見鋸齒連峰 合歡北峰 開始進入箭竹林
7:02 木牌「距黑水塘6K H3129」
出箭竹林 接緩緩而下草原腰繞路
7:13 小奇萊 3152m
7:54 2K圓柱
8:04 木牌「距黑水塘2K」
8:08 2K+500m圓柱
8:20 3K圓柱
8:24 木牌「距黑水塘1K」
8:40 黑水塘山屋 2750m(為3152、2879m之鞍部)

位於樹林中 紅色屋頂小木屋 頗破舊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說可住15人 但應很
擠 屋外腹地小 約1頂四人帳 黑水塘水如其名
指示牌「松雪樓3.8K 成功山屋1.2K」

8:55 出發
9:05 4K圓柱
9:39 木牌
9:43 4K+500m圓柱
10:11 成功山屋(原成功三號堡,旁存二號堡殘缺的骨架)約2800m
取水 休息

90年新建之山屋,約可住30人。於溪溝旁,陽光照不到,極濕冷,水
質穩定佳

因早年的山難,清大在沿途設立了成功1、2、3號堡,提供登山客遮風避雨之地。
89年碧利斯颱風來襲,長庚醫師陳怡傑受困山中十一天。歷劫歸來後,其父親
為感謝各界協助救難,捐款興建成功山屋。

10:50 出發
沿溪谷右側上行 進入箭竹林後狂陡上
11:18 左右兩條路
右為舊路不好走 取左
11:30 兩路接回
11:49 成功一號堡(約3000m)
在岔路牌下方 午餐

數棵鐵杉環抱的清幽之地,堡內應可睡10人。腹地小,不能搭帳,缺水,避風。
西面展望佳,可見來時路與合歡群峰。

12:50 出發
陡上 出森林接石坡地形
12:56 5K+500m圓柱
1:30 崩壁前岔路口
指示牌「↑奇萊山屋0.95K↓成功山屋0.8K」

左為上奇萊主北的捷徑 時間較短但較陡 右為傳統路線上奇萊山屋 時間較長但
較緩 雖說如此 但右線已經很陡很難走了 何況左線 建議重裝者取右較安全

之後是碎石坡一路陡上稜線 橫切崩壁後沿碎石坡往右上走 碎石泥土混合地形
有架繩 但不宜完全信任 找穩的石頭抓會較好走 路面部分鬆軟 邊走會邊製造
落石 要保持安全距離

3:20 6K圓柱
3:26 6K+500m圓柱
3:40 主北岔路(3430m) 東北往奇萊主北 西南往奇萊山屋

因奇萊山屋外已搭一頂帳篷 想必山屋內已客滿 加上風大又冷 下午的陡上也讓
大家累壞了 決定在附近找營地紮營 營地不少 我們共搭四頂四人雪地帳 一頂
二人帳 共三區 營地豪無遮避 冷得半死

今天下午頗操 至少我累壞了 原來奇萊那麼有挑戰性 想到明天要原路回去 先
狂陡下 在大緩上 真是心寒 陡上時使用學長教的 據說無敵的「上坡休息步」 一
開始頗順 但到後來 上坡上到大腿超酸 看到主北岔路只能用得救兩個字來形容
是我太久沒爬山 體力變差了嗎 但今天黑水塘後陡上700m上稜線 真的很累很



11/21(日)晴
北峰下營地→奇萊北峰→松雪樓→台中
★奇萊山屋旁營地-1.5h-奇萊北峰-1h-奇萊山屋旁營地-1h-崩壁岔路口
-1h-成功一號堡-1h-成功山屋-1h-黑水塘山屋-3h-松雪樓
(共10~11小時)

5:40 出發(輕裝)
平坦草坡腰繞路 至奇萊主北山腳下陡上兼攀岩地形 地形破碎但不易有
土石滑落 比昨天上稜線前的崩壁穩多了
回望營地和奇萊主峰 太陽剛剛翻上雲海 連緜大草原被太陽披上金黃色
的外衣 非常漂亮 和雪山西稜的大雪山草原感覺好像
6:00 500m圓柱
7:05 奇萊主山北峰 3605m,一等三角點,十峻之一(十峻果然都不好爬 > <)
天氣好 360度 展望一級棒

最讓我感動的 就是終於站上奇萊北壁了 前年去屏風山 在稜線上看到雄偉的奇
萊北壁 只覺得那是離我好遠好遠的地方 沒想到今天 我就站在它上面 這裡足
足比屏風山高出400m 屏風山頓時變得好矮好矮 望著屏風山 想到當時的好多
事 好多人 屏風依舊 大家卻都改變了 就如同「當風劃過屏風山」這首歌的歌詞
時間不會倒退 人也不能回到從前 站在夢想的最初之地 總是有種愁悵的蒼茫感

7:25 出發
8:50 北峰下營地
9:20 出發
10:32 崩壁岔路口
狂陡下的惡夢開始
11:13 成功一號堡
午餐
11:43 出發
12:09 乾溪溝
12:20 成功山屋
1:19 黑水塘山屋
開始大緩上 頗折磨人 我就這樣一步一步慢慢地爬回松雪樓
4:22 松雪樓
先峰隊約3:50到

-------------------------------------------------------------------------

附注: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當初也是為了它才想去屏風山 他流傳於救國團內
作詞作曲者也是救國團的人 站在觀雲山莊前 屏風真的好像一座屏風喔

當風劃過屏風山 詞、曲:凱文

從屏風山背後吹來的風 交織成雲煙
而輕輕劃過立霧溪水面 激浪花拍岸邊
負載著一身迷濛水氣 不捨的飛上了天
啊載得動的就是雲化的海 載不動的是思念

一過了海拔兩千公尺線 思鄉就更強烈灑我的鄉愁讓群山白了頭 只剩屏風山綠
依舊

從觀雲望向山浮在雲海中 隨雲影洶湧它一動也不動
萬般變化人說轉眼成空 我是山裡的孩堤什麼也不懂
當不在山裡的時候 是否山也很寂寞

曾經在這崖邊看山的人 到處都尋不見
屏風山或許會不解的問 老泰雅在哪邊
曾經在這裡開路的人 已逐漸消逝人世間
屏風山低聲難過的問 老戰友在哪邊

∥:一過了海拔兩千公尺線 觀雲就在眼前
灑我的鄉愁讓群山白了頭 不讓屏風山淚依舊:∥

飲山中酒經我的口入我的喉
敬山中月有老故事有老朋友
聽雲中濤洗新的愁舊的憂
啊老朋友握我的手請用力握
讓淚流 流過眼角 流過喉頭
劃過胸口 一如風 劃過屏風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