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三星】--順訪「中之關古道」
日期:94年02月26~7日星期六~日。 天氣:陰雨轉晴。
隊伍:中中百岳自組隊。
隊員:沈宗毅、鄭慧珠、陳聞詩、徐富姬、蔡家明、蕭進宗、陳健義、黃瑞村、朱定王、余定國、楊進財、楊父之子、劉信誠、劉南正、謝長宏、藍秋香、金亞莉,共17人(男12女5)。
領隊:沈宗毅、鄭慧珠。(夫妻檔)
嚮導:余定國、蔡家明。
紀錄:uank。
****************************************************************
★行程簡介:
1.==登【塔關山】==(台20線144.1K)
塔關山登山口--(2小時10分)→塔關山--(1小時30分)→塔關山登山口
⊙包括休息→來回約4小時--------5公里
2.==登【關山嶺山】==(台20線147.5K)
大關山隧道東側出口--(1小時50分)→關山嶺山--(1小時20分)→大關山隧道東側出口
⊙包括休息→來回約3小時20分----3公里
3.==登【庫哈諾辛山】==(台20線139K)
進涇橋--(1小時40分)→庫哈諾辛山屋--(1小時)→庫哈諾辛山--(2小時10分)→進涇橋
⊙包括休息→來回約5小時30分----7公里
4.==順遊【中之關古道】==(台20線136K)
南橫天池站--(1小時15分)→關山越嶺道中之關入口(台20線131K)
⊙包括休息→單程約1小時15分----3.5公里
★落差:
1.==登【塔關山】==
塔關山登山口(H2586M)---→塔關山(H3220M)--------上升630公尺
2.==登【關山嶺山】==
大關山隧道東側出口(H2700M)→關山嶺山(H3176M)------上升470公尺
3.==登【庫哈諾辛山】==
進涇橋(H2420M)------→庫哈諾辛山屋(H2971M)--上升550公尺
庫哈諾辛山屋(H2971M)---→庫哈諾辛山(H3115M)----先降70公尺再升210公尺
4.==順遊【中之關古道】==
南橫天池站(H2247M)----→中之關入口(H1996M)----下降250公尺
★累計里程:
約18.5公里
****************************************************************
◎前言:
1.【塔關山】(H3220M,3-7535)。
2.【關山嶺山】(H3176M,2-1683)。
3.【庫哈諾辛山】(H3115M,3-7534)。
4.氣象預報,全省下雨,心想南部應該會好一點吧。滿懷著期待的心情,踏上旅程。
☆☆☆94.02.25.(星期五)☆☆☆
2037 台北車站,走北二高,下關西交流道。
2139 台三線52.1K處,接一位山友上車。
2303--2313 清水休息站,車加油,人休息。
☆☆☆94.02.26.(星期六)☆☆☆
0122--0127 台20線56K處,一家台塑加油站裝水(午餐用水)。
0135--0144 台20線59K處,在甲仙一家便利商店,補充食物。
◎中巴行駛在黑夜的南橫上,有多處崩塌,小心通過。
◎越靠近目的地,雨勢越大,心情隨之沉重。
0353--0624 台20線143.8K處,路左有停車場,休息。H2561M
◎因為下雨,決定等天亮後再出發,整夜沒睡,趁此機會,好好休息。
==登【塔關山】==
◎天亮了,雨仍未停,五位女山友都不想上去,十二位男士披上雨衣,陸續出發。
0629 路右,【塔關山登山口】(台20線144.1K),路口有「南橫遊憩路線圖」解說牌及「愛山宣言」告示牌。取右朝南上登,離開公路。H2586M
0631 路左,【內務局三角補點基石】。H2588M
0643 倒木和巨木,偏左上登。2653M
◎沿途都是樹根路,雨水堆積,還好穿雨鞋,不怕泥濘的山路。
0651 出濃密箭竹林,到一空地,左側有往下叉路,回程時需注意,很容易循此明顯路徑下降,還好在箭竹路口綁有登山路條,右轉續上登。H2691M
0705 斷崖指示牌「此處為斷崖地形,請遊客注意安全」。H2770M
0708 平台,附近有四棵鐵杉巨木。H2786M
◎這條路線是以鐵杉箭竹林為主,樹幹都非常粗大。
0714--0724 空地,有許多圓木椅可供休息,等候所有山友到齊再出發。H2810M
0736 展望點,可惜雲霧籠罩,四周山景全被遮掩。H2915M
◎前方響起春雷,雨勢轉大,風勢增強,氣溫降低,雙手冰冷,步伐趨緩。
0805 裸岩,岩石脆弱,地形陡峭,兩旁出現網子,走來安全多了。H3052M
◎快到山頂時,路邊有圓木座椅空地,天氣晴朗時,這裡的視野一定是一級棒。
0841--0857 【塔關山】(H3220M,3-7535),拍團體照(11位登頂),原路退回。H3220M
◎實在太冷了,左手帶上棉手套,右手空出來,準備隨時按相機快門,及做記錄。
◎回程雨勢停歇,雲霧散開,出現陽光,在沿途幾處展望點,都看到了壯觀的山林景色。
1030 回塔關山登山口(台20線144.1K)。H2586M
1036--1208 回塔關山停車場(台20線143.8K),休息,午餐,續往大關山啞口隧道前進。H2561M
◎有位山友,沿途拍照,遲未下山,山友們出動上去找。結果他自己由144.5K附近下公路,回到停車場。問題就出在0651那個叉路口,他回程時就是直行循明顯路徑下去(應取左進入箭竹林中),等到發覺不對時,回頭卻找不到正確下山之路,還好聽見山下公路有車聲,一路沿山谷下切,才脫離山區。
==登【關山嶺山】==
1220--1230 通過大關山隧道後,就到了【關山嶺山登山口】(台20線147.5K),下車,整裝後取左上登。H2700M
◎登山口附近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子,顯示今天來此爬關山嶺山的隊伍非常多。
◎登山口架設約兩人高的木梯,方便山友們上登。
1253 通過【斜壁亂石坡】。H2866M
◎有許多隊伍已陸續下山,在此相遇,互相讓路。
1308 上到稜線,0.5K指示牌(往關山嶺山1K,回登山口0.5K),右轉向北循稜續行。H2921M
◎稜線右下方就是剛剛通過的斜壁亂石坡,更下方的登山口停車場也清楚可見,抬頭遠望東方的向陽山南稜,突出雲海之上,南橫公路東段則蜿蜒其山腰間。
1317 【許阿送岳友遇難紀念碑】,1984.9.28逝世。H2956M
1330 拉繩陡坡1。H3009M
1337 岩稜陡坡。H3025M
1343 1K指示牌(往關山嶺山0.5K,回登山口1K)。H3053M
◎前後有一段枕木階梯步道(約3分鐘步程)。
1353--1408 拉繩陡坡2,稜線右側是碎石斜坡。H3127M
◎上上下下的隊伍非常多,嚴重塞車,回首向南循稜展望,尖聳的塔關山,在雲霧中忽隱忽現,更增加它的神祕不可侵犯。
◎登頂前有一段岩稜碎石坡,前鋒山友已登頂陸續折返。
1421--1427 1.5K【關山嶺山】(H3176M,2-1683),(15位登頂),拍照後原路退回。H3181M
1443 回拉繩陡坡2。H3115M
◎天空開始下起冰雹,雖然細小,打在衣服上,那清脆的聲音,聽起來很悅耳,心情也隨之開朗起來。
1456 回1K指示牌(往關山嶺山0.5K,回登山口1K)。H3056M
1518 回0.5K指示牌(往關山嶺山1K,回登山口0.5K)。H2936M
◎回程中途,仍有許多隊伍才要上登,有摸黑之虞。
1550--1606 【回登山口】(台20線147.5K),整裝去除一身汅泥,拍團體照,上車回程,投宿梅蘭山莊(啞口山莊沒訂到)。H2744M
◎天氣已好轉,南橫公路沿途也可看到雲海景觀,明天的行程一定會更順利。
1725 梅蘭山莊(台20線106K),對面為梅山加油站。
1830--1842 到隔壁「美蘭餐飲店」晚餐。
◎餐後回到梅蘭山莊的前庭休憩區,泡茶、聊天。山友們大談爬山經,計劃著下次行程,司機沈先生也和我們打成一片,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2230 入夢鄉。
☆☆☆94.02.27.(星期日)☆☆☆
0430 起床,整理背包,烘乾衣服。
0530--0608 早餐後,由梅蘭山莊出發,陰天。
==登【庫哈諾辛山】==
0707--0716 【進涇橋】(台20線139K),橋頭為庫哈諾辛山登山口,下車,整裝後出發。H2420M
◎進涇橋下的溪床,土石流嚴重,倒木橫陳。由溪左岸上登,沿途舖設木階步道,直到庫哈諾辛山屋上方的分叉口為止。
0757 0.6K指示牌(往庫哈諾辛山屋1.1K,回進涇橋登山口0.6K)。H2684M
0805 崩塌處,木梯步道受損。H2647M
0828 1.1K指示牌(往庫哈諾辛山屋0.6K,回進涇橋登山口1.1K)。H2857M
◎沿途巨大鐵杉林,到處可見,林相優美,空氣清新。
0855 1.7K【庫哈諾辛山屋】,減輕重量放在山屋,繼續出發。H2971M
◎山屋內為兩層通舖,約可住100人,屋頂有太陽能電池(由18顆LED構成的燈還亮著),屋旁水塔設計成收集雨水使用,山屋對面有間廁所。
0901 關山庫哈諾辛山叉路口,木階步道結束,1.8K指示牌(左往關山3.8K,右往庫哈諾辛山1.7K,後往進涇橋登山口1.8K),此處空地頗大,有四張長條木製短桌,可供休息,取右續行。H2998M
◎一路下降,雲霧籠罩,感覺氣溫下降,兩手冰冷。
0914 2.3K指示牌(往庫哈諾辛山1.2K,回進涇橋登山口2.3K),循稜續前進。H2904M
0925 2.8K指示牌(往庫哈諾辛山0.7K,回進涇橋登山口2.8K),循稜續前進。H2988M
0946 3.3K指示牌(往庫哈諾辛山0.2K,回進涇橋登山口3.3K),循稜續前進。H3102M
◎沿途低矮的馬醉木(樹葉、樹皮有劇毒,馬一旦誤食即昏睡不醒,故名),懸垂性小花成串生長,紅中透白,非常可愛。還有刺柏及箭竹伴生,都是低矮權木叢,視野應該很好,可惜雲霧籠罩,以後一定還會再來欣賞美景。
0953--1003 3.5K【庫哈諾辛山】(H3115M,3-7534),拍團體照,原路退回。H3116M
1104--1134 1.7K【庫哈諾辛山屋】,休息,午餐,大部份的山友都下山去午餐,因為下午還要去走中之關古道。
1248--1258 【回進涇橋】,脫下一身汅泥的雨褲,吃完水果,上車,回程往南橫天池站,拜訪中之關古道。H2420M
==順遊【中之關古道】==
1310 【南橫天池站】(台20線136K),下車,循階梯上長春祠。H2247M
1316 長春祠,櫻花到處盛開,左後方有步道,續上登。H2291M
1321 叉路(直下往天池,右往觀景區,左往關山越嶺古道),取直下天池。H2322M
1323 【天池】,步道繞天池一周回原路徑,續往關山越嶺古道前進。H2307M
1333 3K指示牌,上到稜線,俯瞰天池景觀,為心形湖。路旁有中之關步道解說圖,左往庫哈諾辛山,今取右越稜,走山腰路往中之關續行。H2364M
◎由登山口到此都是陡坡階梯路,一口氣上來,非常辛苦。不過接下來都是緩坡山腰路,走來就輕鬆了。
1348 2K指示牌。H2246M
◎沿途山腰路過小溪處,都架設橋樑,非常好走。像神木般的巨木非常多,空氣清新,步道寬大,是全家出遊的好地點。
1359 關山越嶺警備道遺跡,路旁舖設的石頭長滿青苔,顯示年代久遠,令人發思古之幽情。H2142M
1400 1K指示牌。H2137M
1403 路左,木炭窯1。H2118M
1404 路左,木炭窯2。H2116M
◎這裡有叉路,是登庫哈諾辛山的另一登山口,以後有機會再來,很想由此上登。
1409 0.5K指示牌。H2085M
1411 【中之關駐在所遺址】,長條形空地,沿稜線拓展,非常寬廣。H2085M
1415 步道結束,坡度變陡,兩側都綁有繩子,一路下降到公路。H2062M
1420 【關山越嶺道中之關入口】(台20線131K),左轉循公路往停車場續行。H1996M
1424--1437 【中之關停車場】,等全員到齊拍團體照,整裝後上車回程。H1973M
1447 南橫126K處崩塌,等候砂石車運載堆積的土石。H1711M
1635--1715 甲仙(台20線158.5K),各自散開晚餐。H305M
◎甲仙盛產芋頭,到一家素食香菇芋粿餐廳吃套餐,順便買一塊真空包裝的芋粿回家,回中巴時再順路買碗芋冰來品嚐。
1954--2001 清水休息站,車加油,人休息。
2142 台三線52.1K處,讓一位山友下車。
2203 大溪交流道,讓一位山友下車。
2240 新埔捷運站,許多山友下車。
2258 台北車站。
◎後記:
一、解說牌內容:
1.【關山越嶺警備道遺跡】解說牌
據今70年前的日治時期,日人為增強卑南主山以北理蕃工作的機動性,於是在1926~1931年修築這條「關山越嶺警備道」。從台東里瓏(今關山鎮)越過中央山脈關山埡口到達六龜,全長約170公里,是當時台灣14條「橫貫道路」中最長的一條。
2.【木炭窯】解說牌
此兩處木炭窯係日據時代,由日人所造,以悶燒木炭之用。其緣於日人飲食習慣之講究,主要燒炭燒煮開水以供泡茶之用。據稱,如此再配合當地的自然泉水,所泡之茶味美甘甜;並可於冬季寒冬之際,燒炭取暖之用。而本處之木炭窯因處中高海拔,所使用之薪炭材則以殼斗科為主,不若平地使用相思樹。可惜這兩處木炭窯均已毀壞,以致於常使遊客誤認為砲陣地。
在沒有天然氣的年代,炭薪是每日不可或缺的必須品,就地建木炭窯燒木炭,可用於取暖與燒熱水,供駐在人員使用。
3.【中之關駐在所】解說牌
「中之關駐在所」海拔高1220M,台地下方即為南橫公路約130.5K處,居高臨下,沒有樹林阻擋的話,可以俯瞰到荖濃溪對岸的「穗玉社」舊部落,是當時「關山越嶺警備道」西段上最重要的一站。
「中之關」為全警備道上規模最大者,該所配派有位階較高的「警部補」,人員編制多達30人,主要工作在監控山區的原住民並兼作醫療、教育等事務。唯在高壓政策下的人民,反抗張力也越強,發生在1931年間,布農族檜谷部落(已遷村)的抗日事件便可證明。
4.高山之心-【天池】解說牌
天池位於本區的淺谷山凹處,池水匯集自地表及地下水,四周曾經發生過幾次森林火燒,以至於目前大部份仍處於造林初期的景觀。池畔茂密的原始林,依偎著心形的湖水,因濕度較高得以幸免於火舌。在低矮的二葉松、高山芒與玉山箭竹圍繞下,更突顯出天池這塊濃綠。
二、感想:
南橫三星歡喜行,春雷聲中上塔關,關山嶺山下冰雹,庫哈諾辛滿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