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人皆曰:沒有三兩三,不要上南三。對任何一位熱愛百岳
的人而言,南三段是夢幻,亦是夢魘。美麗的風光,令人無限
嚮往;險惡的路徑,陡峭的山頭,在在考驗著登山者的體力
與毅力。台北縣登山會此次排定這條高難度的路線,所派出的
領隊與嚮導,俱是上上的人選,參加的隊員,亦多是經驗豐富
的好手,超過一半的人皆已接近完成百岳。很不幸,在第九天,
發生被虎頭蜂攻擊,造成嚴重傷亡的事件,在此我以悲痛的心
情,發表此次行程記錄與所見。
D1: 2005/10/22 上午陰天,下午轉為有雨
07:35 瑞穗林道10.5k處起步。
10:30 於19.5 k 處休息午餐
11:00 預防今晚住宿處沒水,每人至少背1.2公升的水,繼續前進,
林道大約於20.5k 處轉為雜草叢生的小徑。
14:50 到達28 k工寮,之前開始下雨,腳程較慢的人有淋到雨。
D2: 2005/10/23 陰天
05:00 出發。
06:45 32k工寮旁的土地公廟稍事休息後,繼續推進,經過一處崩壁,
到達34k最後水源,人員集結。由此開始,路更難走了。一
邊是斷崖陡坡,一邊是山壁,路徑有些傾斜,箭竹、芒草遮蔽
了路徑,行走時需很注意陷阱坑洞。
10:00 林中小開闊地休息,補充體力。續行,約近1200時,一名女
隊友不慎滑落陡坡,所幸完全無恙,不久又有一位男隊友摔
落更深的陡坡,眾人費了許多時間救人急救處理,由於此地和
外面完全無法聯絡,傷者服了止痛藥後,忍痛跟進。
15:00 陡下溼滑的山溝路至太平溪東源。
15:30 涉水到太平溪西源,營地很小且不平,但隊友們仍努力的造出
十餘個營位,2小時後一名體力透支的隊友在押後嚮導及隊友陪
同下到達。
D3 2005/10/24 晴天
05:50 出發,陡上約600公尺。
07:10 休息後續行,沿途盡是芒草、箭竹、坑洞,陡上陡下,腳程慢
的人,明顯落後。
10:20 乾水池營地。
11:30 太平溪谷,午餐。
12:55 太平溪營地,營地很大,由於人員尚未到齊,所以領隊決定照表
操課,明天再攻丹大。14:30左右,落後的人到達。
D4 2005/10/25 晴天
05:00 輕裝出發。
06:05 盧利拉駱山。
07:20 登頂丹大山,領隊和外面聯絡,請求救援直昇機。
07:50 回程下山。
08:45 回到盧利拉駱山,聽到直昇機的聲音。
09:20 回到營地。
09:30 直昇機降落,將傷者及體力不支的隊友載運下山。
10:40 拔營,背公水陡上約280公尺。
11:50 內爾嶺山前營地紮營。
12:30 輕裝攻內爾嶺山,20分鐘後登頂。
13:20 自由行下山。
D4 2005/10/26 晴天
05:00 出發。
06:05 馬路巴拉讓山。
06:30 馬路巴拉讓山西峰。
07:00 崩壁、大坍方,陡上、陡上,再陡上,很累,很累,很累…..
09:30 登頂義西請馬至山(一軍的人0900就到達),太快了,後面的
隊友大叫受不了。押後嚮導要求放慢速度。
10:20 Go .....
11:30 斷陵東。
12:05 斷陵西,已有架繩,小心通過即可,樹林內休息。
13:20 陡上至禮門山,視野很好,休息後陡下。
14:20 丹大溪營地,溪水太冰了,領隊下令不准下去洗澡。
D5 2005/10/27 晴天
03:30 出發,今天將行走在高山草原上,南三段最美麗的風光,盡
在今天所見。
07:00 可樂可樂安山。
08:00 郡東山。陡下一小段,再上切….
10:20 東郡北鞍營地,先到的人放下背包,立刻攻山頭。
10:40 東郡山登頂。
11:30 輕裝往東巒大山。
12:00 取水叉路口,部份人去取水,部份人直接攻山頭。
13:25 登頂東巒大山,視野一級棒,值得多停留些時間,下山時和幾位
隊友流連忘返,順登宇達佩山。背一萬CC的水,慢慢晃…
16:05 回到營地。
D7 2005/10/28 晴天
05:00 出發,陡上;陡下;斷崖;箭竹….
07:00 本鄉山前營地。
07:30 本鄉山,地形險惡,領隊特別交代:不可以停下來拍照,避免
發生危險,再陡下….
08:20 櫧山下營地,稍事休息,再陡上。
10:00 櫧山。
10:20 櫧山低鞍,午餐,準備朝無雙前進,陡上陡下各三次..
14:00 努力的攀上無雙東峰。
14:25 登上無雙最高峰。
14:50 抵達無雙基點峰前營地。營地很小,大家努力的擠在一起,稍後
到基點處慶祝4位隊友完成百岳。由於今天沿途沒有任何水源,
大家的水所剩不多,晚餐只有乾飯了,沒有足夠的水可以喝,晚上
喉嚨好不舒服….
D8 2005/10/29 晴天
05:30 出發,陡下,陡下,陡下,回頭再看一次無雙三峰,雄偉突出,果真是
無雙。
08:10 最後水源,其實應該說是今天遇到的第一個水源才對,休息補充體
力。嚮導說:從這兒開始到郡大林道32k處,才是真正南三段,因為
從這兒開始才是最危險的路段,尤其要注意虎頭蜂,跟上隊伍絕對不
可以落單,避免發生迷路危機….
09:00 沿著山勢腰繞、高繞,土石鬆軟,塵土飛揚,天氣很熱,走走停
停,已經有虎頭蜂出沒了,路旁偶爾可以看到早期原住民活動的
遺跡,沿途有多處水源…
13:00 無雙部落遺址,或許是乾旱的關係,傳聞的芒草大多已經乾枯,所
以不會有迷路的顧慮才是。穿過遺址,可以看見許多廢棄的石板
屋,可以想像當年此地的景況.。來到一片樹林下休息,大家都有
些累了,涼風吹來,差點就睡著,直聽到背包上肩。.
13:45 無雙吊橋,一次限一人通過,通過後再陡上一段路..
14:30 烏瓦拉鼻溪營地,營地尚好,晚餐時刻下了一點雨。行程將盡,大
家心情很輕鬆,比起前幾天,大家都晚了些才入睡。
D9 2005/10/30 上午晴天,下午轉為有雨
05:30 出發,領隊再次提醒今天的路況及注意事項。隊伍沿著之字形的路
緩緩陡上,約30分鐘後在一塊較平的地方休息,再前進,約30分
鐘後再休息,因為是上陡坡,隊伍拉的比較長,我是走在押後嚮導旁
邊,我心理頭猜想著再翻過前面這段陡坡應該差不多了罷,續行,就
在最前面十幾位隊友的背影,慢慢消失在我的視線範圍時,突然聽到
幾聲慘叫,但見走在中間那一塊的隊友全部趴在地上,不敢動彈,每
個人附近都有一群蜜蜂盤旋著,嚮導趕緊叫我們幾個把雨褲穿上,
好一陣子,前方都沒有動靜,此時挑夫老全說,不可以再等下去了,
萬一蜜蜂見到陽光會益加的兇猛,於是我們幾個,緊緊的跟著老全慢
慢往上走,經過趴在地上的隊友時,用”哀鴻遍野”來形容並不為過,
隊友們無助的求救,許大哥僅包著一塊頭巾,無助的躺臥在路旁邊,被
成群的蜜蜂圍攻,走在我前面的隊友嚇的要哭出來,幾乎走不動了,我
不斷的催促她:不能停下,來慢慢走,待脫離險區後,幾位體力較好
的隊友,立刻著裝下去和嚮導合力救人,部份人先上到林道45k處,趕
緊用無線電向外求救,並派兩名健腳火速下去求援,檢視災情,差不多
每個人都有被蜇到,只是傷勢不重。連先生脖子4針,謝小姐8針,小
郭3針,我個人2針,兩位挑夫亦有被蜇到,黑絨姐右手掌虎口處被蜇
到,腫了起來,她趕緊拿塑膠袋解尿,再將手掌浸泡去…
幾位傷勢較嚴重的隊友陸續的被救上來,大家忙著替他們急救,按
摩、壓虎口、拉指尖、煮開水、擦藥(胺水不夠就用尿液),添加保暖
衣物,天氣開始變了,一陣子後,領隊要大家推進到前面不遠的43k
工寮,男隊員在補充一點體力後,再趕回去協助傷者,由於要通過三
處危險地形,因此救援工作倍感困難與危險。我和嚮導劉姐及另兩位
隊友,或背或扶著鄭大哥慢慢走,一路上我們不斷的替他加油打氣,
要他勇敢的撐下去。在工寮裡等待救難人員的同時,大家持續的為傷
者做必要的急救,外面雨愈來愈大,領隊將部份人疏散到不遠處另一
間工寮….
約在16:55的時候,5或6位的救難人員終於來了,原本以為會有醫務
人員一起上來,怎料不但沒有,竟然連急救藥品也沒帶,怎麼會這樣
呢?趕緊砍樹作擔架,趕緊煮些飯,讓要護送傷者下山的人吃些東
西,大約在1800每位傷者在4或5位隊友輪流扛的情形下,冒著不停
的雨和惡劣的山路,開始往下走出去,39k的大崩壁,34k的大坍
方,無數的坍方,待送到33.5k救護車可達的地方時,已經是次日
凌晨2、3點了,所有的隊友皆已經累的不成人形,甚至於幾乎失
溫了….
D10 2005/10/31 陰天
05:00 留在43k工寮的23名隊員,在吃過早餐後,開始打包其他隊友的東
西,儘可能的將他們的東西帶下去。
07:00 在嚮導劉姐帶領下,往山下推進,正如前面所言,沿途崩壁坍方無
數,連我等這些健腳都需小心翼翼方能通過,可想而知,昨晚運送
傷患下山時所遇到的困難與險境。
往下途中,遇到了昨晚運送傷下山的領隊嚮導及隊友,每個人臉
上儘是憔悴與疲憊,也遇到了從台北連夜兼程趕來支援的周大哥及
劉大哥,趁著短暫的休息,周大哥告訴我們前面的路況及傷者送醫
的情形,當聽到鄭大哥已經往生時,我不禁難過的哭了,大家都非
常的難過自責。周大哥帶著我們繼續往下走,劉大哥則在39k處支援
其他人。
12:00 走到33.5k可停車處,李理事長和幾位救難人員在那接我們,10公
里的路,我們發了5個鐘頭,到32.k處,鄭大哥的遺體已經搬上救
護車,再到30.5k處,幾輛原定來接我們的車已經停在路肩,周大
哥要我們先到的人,每坐滿一輛車就先行下山,在十八重溪管制
站停留時,承辦警察找我去做簡單的詢問筆錄,在殯儀錧檢察官
勘驗遺體及詢問家屬意見後,我趨前向鄭太太和女兒及鄭大哥的
親友致意,表示我們無法給鄭大哥更好的照護,感到非常難過和
歉意,對鄭大哥也是萬般的不捨..
後記:
一、對於此次不幸意外的發生,領隊、嚮導及所有隊友均感到十分難過,
事件發生後,領隊、嚮導所作的處置,個人認為均十分得當盡責,隊
員們亦皆能同心協力,尤其是”一軍”的隊友,來回救人,運送傷
者,真是辛苦備至。
二、特別感謝兩位挑夫,老全及阿金,兩位義不容辭的自動救難,更獨力
的背負傷者,讓大家感謝萬分。
三、由於一時無法與其他隊友取得連繫,無法取得他們的同意,基於個人
隱私,除了領隊嚮導的姓名,其他隊員的名字(傷亡者的名單,新聞
已有報導),恕難公諸於網站。
四、對於日後,若有登山隊遇到虎頭蜂時,希望此次的經驗,可以提供參
考:
1.發現蜂巢時,不要好奇,不要大聲喧嘩,避免驚動,更不要對之拍
照。
2.虎頭蜂徘徊在您身邊時,千萬不要對牠們有任何不友善的舉動,例
如:試圖驅趕牠,也不要試圖奔跑逃離(走的會比飛的快嗎?),保持
冷靜,微笑的和牠們Say Hellow,然後慢慢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