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關子嶺登九龍山大棟山下石面桶

活動日期
2005/11/28 - 2005/11/28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類型
» »
類型
» »

jjlu(阿竹)

2005/12/3


關子嶺登九龍山大棟山下石面桶 (往水底寮未成)

天氣 晴,風大,極清朗

關子嶺(1220)→九龍山脊(1450)→大棟山(1530-1550)→石面桶(1630)
  →往水底寮(再出曾文水庫大壩)未成→石面桶→大棟山→關子嶺(2355)

又摸黑了. 其實也是因為太晚出發, 公車慢慢坐到關子嶺, 中午了才開始起走.
然後天氣超清朗, 風景太好忍不住邊走邊照相看景, 又多花去不少時間......

九龍山前驚見白河水庫, 有如綠地毯上的明珠,
登脊後還有曾文水庫的波光與遠山的展望......... 很值得的行程.

從大棟山直接下石面桶, 原來真有舊車道(部份路段荒棄), 本還以為地圖上的這條路是亂畫的.
而石面桶再往水底寮方向的產道就太雜亂了, 天全黑前下到水底寮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成.
在大埔山一帶, 因天色太暗無法遠觀往水底寮方向的山區是否有大路,
而腳下的產道也只能傻傻地跟, 不確定將會被帶往那裡. 只好由較有把握的原路折返.

1740-1750 大埔山(793M), 天色已全暗, 而產道過山頭後東下仍不知何往, 折返.
1825-1845 產道某處(約770M), 吃晚餐配水庫東岸的燈景, 以及燦爛星空.

餐後續行, 這山區就石面桶的兩間無人農舍各有一盞路燈,
此外便是好大一片的幽暗山區. 歸途漫漫, 手上的小燈省著點用,
在大部份的產道上是借著星光前進的 (樹太密星光照不太進來時, 才亮一下燈).

英仙座, 金牛座, 昂宿星團..... 原來我已經那麼久沒有好好地看著星空了嗎?
而樹林裡的流螢也不少, 就這樣子, 說黑又不全黑地靜靜走著.

1910 工寮(約830M), 沒記錯的話從台3線過來的最後電桿在此, 從這邊出去也已全是硬路面車道,
1940 石面桶岔路口(約830M), 左上是從大棟山下來的路, 取右續往南寮、分水崙的方向.
2050 岔路口(約1080M), 取左離開車道主線改往九龍-大棟鞍部的方向.
2057 岔路口(約1100M), 取右離開硬路面, 走寬土路續往鞍部.
2102 接稜線(約1130M), 在車道盡頭乍見嘉南平原的繁燈, 令人目眩心醉. 左轉改走沿稜山徑.
2140-2150 再登大棟山, 果然是一等的山頂, 夜景依然絕美.
2355 關子嶺街頭, 隨便找個地方過晚泡澡, 隔天再坐頭班公車下山趕上班.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再貼張大棟山的夜景. 其實山頂休息區還有涼亭、更衣間、木板床等.... 過晚把酒談心亦佳. ^^
  • 往水底寮路不通,走路應該可以。
  • 同意, 其實在行程圖中標示著「倒木」的地方上下, 也許可找到直下水底寮的山徑入口. 而這次因天黑路況又不夠好(可行四傳車,但草有點長)而放棄的, 過大埔山頂再往東下的產業道路, 也許真可出水底寮再出曾文水庫大壩也說不定. 總之是探勘時間不足, 有待下回分解了.  .其實營建署的網頁裡在  .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交通運輸部門實施方案的部份有看到  .  . 嘉145-1線南寮至石面桶新建工程(中期)  . 嘉145-1線石面桶至水庫埧址拓寬工程(長期)  .  .其中屬於「新建」的南寮-石面桶段, 此行看來應已完工.  .而屬於「拓寬」的石面桶-水庫埧址段, 就不知現況倒底如何了, 最後, 很感激您先前所貼的, 九龍山石面桶一帶的航跡圖. 當我在曾文水庫西岸頂著滿天星斗默默啃著晚餐時, 腦海中對於這張圖的印象, 對於後來的路程決定, 有著很大的幫助.
  • 本人之前由大壩頂到水底寮最後農戶,路還不錯,但水底寮最後農戶說往南寮道路不通,本人往前探勘,需要四驅車,且岔路蠻多的,走約500公尺撤退。北邊則在石公附近過最後農戶路整個都不見了,所以若要探訪,最好問一下農戶再走。
  • 感謝, 每次看到您的回應都覺得更有可為. 兩週後從水底寮往探石面桶. 原來地圖上的虛線果然存在(雖然位置不盡正確). 補勘的記錄簡記於下, 而原記錄所附的地圖則在增補後重新上傳. -- 曾文水庫之 水底寮往探石面桶 20051212 13:06 水底寮農戶前停車上行(約330M). 13:53 紅色鐵柵門(上鎖), 從旁繞過(約610M). 14:07 岔路右轉(約700M). 產道主線則續西下,旁有電桿編號「石面高分70」. 14:15 過鐵鍊條, 從旁繞過(約700M). 14:16-14:30 岔路口左下, 探看後路不通折返. 改走主稜上的廢產邊往北, 一路廢阻. 14:48 接另一廢產道的迴頭彎(約780M), 取左上. 15:10-15:20 接石面桶產道(約820M).  看得出來這段廢產道在今年的颱風季後已曾有人走通過,  雖然後來草又高了不少, 但已經省下不少鑽爬的功夫, 非常感謝.  而從石面桶產道往回看, 的確是條不太引人注意的廢岔道.  其實這條可下水底寮的廢產道, 除非是熟悉路況, 或有確定的記錄、路條跟循,  否則仍然不宜冒然地往下走.  一路上坍的坍, 倒的倒, 個人在原路折返時, 都覺得有些地方險些錯失,  若是在對路況陌生的情況下直接往下走, 其困難度不難想像.  因為南縣山協也在「錯誤」的方向綁著路條, 或許另有深意.  半個月前從石面桶走到這個岔路口時, 便直接跟著路條, 續走石面桶產道的主線,  以致到後來只好在大埔山折返. 當然, 後見之明是覺得這樣子也好. 15:52 回鐵鍊條處(約700M).   16:00 回到石面高分70的電桿處(約700M). 16:30 回農戶前取車(約330M). 從電桿至此約 2.6KM,從這邊往曾文水庫壩頂公車站牌約 5.2KM. 另外, 關於水底寮的「名勝」--飛雲瀑布, 據下山時遇到的老農所言, 前往瀑布的道路已完全坍壞無法行走 (此行在經過瀑布下游溪床時,沿溪谷東岸有陡上的水泥岔路即是,但從路口看來路況尚可) . 個人上山時路過瀑布下游溪床, 則有看到三位遊客(?)正沿著累累溪石往上行走.
  • 本人預定明天探勘601峰附近的番薯園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希望在紅鐵門處能有上山路,否則只好打退堂鼓了。 常常獨自探勘,有時也會覺得何苦來哉,但一探勘後有人前往,就又充滿激情,人真的很奇怪!
  • 今天探勘結果同您的地圖所示,但在由最後農戶起算0.6公里岔路口,有一產道沿溪一直深入,本人走約0.6公里遇岔路,二條都還可以再深入,其中右岔路可能是我要走往蕃薯園的路,遇一農民說那條路可到蕃薯園,改日再探﹝本日陰雨,打退堂鼓﹞。紅鐵門離最後農戶約1.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