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此行所有行程參考的都是網上前輩們的紀錄,部份資料有所謬誤,部份資料語焉不詳,還有部份資料過於老舊,此行許多插曲皆由此而來,也因此為將來創造了許多回憶。然而不論資料的品質如何,沒這些資料就沒有任何線索,因此能在不太順利的情形下勉強完成此行任務,還是讓我由衷的感謝那些將資料放在網上,無私奉獻的前輩,沒有他們的協助,就沒有找到基石的緣份。
二. 特別感謝千岳林宗憶先生的電話提醒,才能順利找到馬加祿。
三. 部份基點雖然步程不遠,卻久無人跡,在無點位資料及路條指引的情形下,半猜半運氣半緣份,一部四輪傳動車加上一把鋒利山刀和不達目的絕不終止的雄心,才能和那些基點結緣。
四. 凡是此行我們登過的山,山徑我們都修過了,基點四周也清出了一大片,雖然我們綁的路條不多,因路修過,要找到基點仍是輕而易舉之事。久後再尋,草木將再度滋長,部份基點將再度埋藏,屆時再尋必又是苦戰。故下列基石曾向隅者,要尋可以速往,時間將可縮短一半不止。
五. 感謝同行錦福吾弟,精神上一路相伴,技術面則以地圖定位,讓整個行程因此順利許多。茲簡述此行收獲如下:
1/21
1. 志良節:路邊好找。
2. 太保久:位農家果園中,向農家借路,順利得點。
3. 武法奈尾山:將軍廟起登,抵天巒池後,取右跟路條上山頭。
4. 卯木山:四驅車可達登山口,登頂易。
5. 空巴尾:路跡尚明,跟路條登頂不難。(另一登山口在碧綠神木,我們不是走這一條,路況不知)
1/22
6. 賀田山:軍區邊小山頭,路徑清楚,但基石有崩落之虞。
7. 北月眉山&北月眉補點:原點需在芒叢中順稜而行,有路條可跟。補點路跡較不明,但注意路條,快到高點時取右後切,點位在右邊高點,不在正面高點。
8. 花蓮山:車輛直達撤守營區,得點易,風景佳。
9. 草分:網上資料有誤,需勘誤。
10. 初音山麓:軍人公墓內,找不到問當地人即可。
11. 鯉魚山:車輛可達山頂點台,如此登頂甚易,山上涼亭傾頹,基石上木板已被小弟拔除。
12. 壽山:車輛可達登山口民宅,主人姓游,小冬瓜紀錄附主人手機號碼,可資利用,開鐵門,省時間。
13. 馬太鞍:基點仍在,教堂後方和光復國小操場間。
14. 拔子:車輛直達點位附近,不在山頭。車行上山轉彎處見張氏墓,右入檳榔園即達。
15. 加萊坑山:面對軍營右前方小山頭,登頂易。
16. 北烏漏山:全無路跡,由西稜一路砍上山,跟砍痕,現已好走。
1/23
17. 三笠山:車輛直達點位之旁。
18. 安通山:半山鐵門可以喇叭鳴聲,山上江姓住民,或願開鐵門供山友進入。基點不在最高山頭大樹下,登山口在左稜廢產道。
19. 下安通山:基石已被小弟在芒叢中尋得,地主姓劉,不大樂意山友進入,有北登路條可跟,但可能會被地主拔除,因此短期內可跟砍痕上山。
20. 清水山:長良林道路況佳,登山口小弟已結路條,路亦修過,應更好走。
21. 萬人山:六十石山後山,有測量旗桿。
22. 大坡山:車輛直達點位。
1/24
23. 馬加祿:由墓園上方兩口大水池中產道直行,抵廢耕田區後,右前上切過三階梯田,點位有測量旗。(此點感謝林宗憶大哥電話指導)
24. 網調口三等:由果園登山口(路條多),跟路條上切,至稜線後取右順稜,切不可取左往高點,那稜上取左砍痕是小弟在沒GPS的情形下以為點位在最高點所砍出,不要跟。
25. 網調口二等:三等點續前行二十米。(註:馬加祿和網調口我們在前一天就到了,花了數小時找不到,不死心,夜間沙盤推演,再回頭砍一次,才找到點位)
26. 大原山&大原山圖根點:點位完全埋在倒竹和藤蔓中,被小弟砍出一條一米五寬康莊大道,順大道行,中途右彎即見點位,直行則是尋點時誤砍不要跟。
27. 卑南社:平地點易尋。點位需由東51號道往西行遇紅色日光大橋,由大橋右側小路上堤上土路,一上土路,注意右前方,點位在田埂上。
28. 貓山:問當地人都知道,繞貓山下產道,找噴漆,登山口在轉角凹處,無路條,但路跡已明。
29. 利基利基山:車輛直達登山口,芒叢中路跡清楚。
30. 三仙台:風景區內,過跨海拱橋,順木棧道前行,點位在路右,出現草皮便進入,走在草皮上,無需鑽行。
31. 大尖石:點位附近雜草,已全數砍除,不是小弟砍的故可疑,不知是不是將有建設。
1/25
32. 北郡界:跟路條直行→右進→左下切,點位不在高點。
33. 鴨子蘭山&鴨子蘭山陸補點:順路上山,找到金針山休閒農場,循農場反方向道路上山,至高點觀景平台後再取右入,開車直抵空軍營區,裡頭士官姓高,太麻里人。
34. 太麻里山:由金針山休閒農場旁產道上山,尋指標可達。
35. 大武來:道路狀況良好,驅車直抵登山口,點位尋之甚易。
36. 大武窟:依網上資料找道鐵皮屋道場後,登山口需由道場旁下切,進入林中,點位在半山腰。
37. 虷子崙:路清徑明,甚好行。
38. 東虷子崙(賓茂山):登山口在虷子崙點位之前幾公尺,雖有通天路條但不明顯,網上所提到之虎頭蜂窩已不知去向。一路下切至廢林道後,取左前,路跡不明,我們砍的路屬於亂砍,不好跟,因此還需稍砍,但離產道下切點不遠,點位在廢產道右前方,近濱海公路平緩高點。
39. 獅子獅山:網上里程數稍有誤差,但仍可參考,往高處開去,至產道盡頭(路條陳舊不易尋得),需右入檳榔園下的芒叢裡,路跡尚明,且有路條可跟。(產道盡頭不好回車)
40. 大鳥萬:車輛直達登山口,路清徑明,且有路條。
41. 巴塱衛山三等:抵墓區後往南,路條斷續,不要右入林中,因為點位不在高點,路跡雖不甚明,但冬季草短,不難行也。
42. 巴塱衛山二等:車量直達忘憂亭。此亭已倒。
1/26
43. 龜呵吠山:06:30翻過大門(找不到人,不得已也),回到大門才七點出頭,再翻出大門,我們走得快,大門仍無人管守,其他遊客也在翻牆,非為了省票,不得為之也。
44. 埔頂:位龍磐大草原,面海,停車場右前方,草原中央略高稜線處。(稜線不明顯)
45. 大圓山:面對歐克山莊,循右方鐵絲圍籬上行,至圍籬轉角左轉直行,會碰道塑膠水館,此後跟水管上山,水管一路鋪到山頂。
46. 水泉莊:在屏161線上,往南行,在路左,注意璟都民宿。點位在民宿面對民宿大門右方草地裡,翻過民宿後方漂流木做的圍籬,直行點位在最高樹林之前,不在最高。
47. 外獅頭:產道路況不佳,需四驅車,至登山口後則路跡甚明。
48. 坪埔厝山:路況不佳,高底盤車易達,小轎車則要可慮,有路條可跟。
49. 獅子頭:保線路路況良好,在最高點電塔前幾公尺,取左入小徑。
50. 霧里乙南山:抵登口後順路標進入廢產道,產道上路跡甚明,進入一段以後,路條不見了,再行至路條出現,綁在左切位置,應是張大哥的路條,綁了三條,硬切上山後,無路條可跟,但不必怕,我們已補上路條。直線上切至寬稜上,略取左前即見點位。千萬不要跟右切至高點的稜上砍痕,那是小弟砍出的錯誤路線,雖有破舊路條,卻不是正路。這座山我們因為誤向右砍至最高點,看見幾根破路條,不見基石,下山後,心裡嘔,回頭再砍一次,判斷點位不再最高點,才找到基點,原來基點離我們上切上稜點才數公尺。
註1:月眉,東烏漏山,宮前,杜藻宛,北加路蘭山,東都蘭崗,水泉庄,大鳥山這幾個點是我們找不到登山口或以為遺失未下功找而遺漏,還望網上前輩提點,指導一、二。
註2:上述五十點,除武法奈尾山需小走一段,超過一小時才能登頂,其餘點位多則數十分,少則數分甚至數秒,現在接下去走,不用六天,應可縮短成三~四天完登。
註三:我們在21號清晨06:30由桃園出發,經宜蘭,循中橫梨山支線抵大禹嶺,借中橫東行抵花蓮,再循台九線一路往南,偶爾回頭走台11線尋點,後經南抵楓港,而後南下恆春,在墾丁一帶活動,而後北行上二高,回到桃園家中恰夜間11:30,行程供網上前輩參考。所有點位網上均有資料,我們只提供局部資訊,參考價值不高,但這些點我們剛走過,行來甚易,希望對上述基石向隅者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