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韻之路(三)與哈卡巴里斯遺址
我稱之的『沙韻之路』是從老流興(利有亨社)沿著日本警備道經老武塔出今天的金洋村。而沙韻真正的遇難點是在今天的武塔村附近,還有一個紀念碑。我走了兩趟,紀錄都有在本網站上。哈卡巴里斯在流興的對面山上,中間隔著布蕭丸溪,上下約各400公尺。
“哈卡”是石頭的意思,“巴里斯”是敵人。當地原住民朋友本來告訴我說是防禦敵人而堆的高石牆,但後來在日本馬淵東一的研究報告上知道其實是“敵人留下的石頭(棺?)”,後來考諸於耆老,證實確實是敵人留下的石頭遺跡。不管如何,一個堆滿石頭的舊部落藏在遙遠的山裡就值得我想像不已。
出入此處多次,結交不少武塔村的獵人朋友,竟有一系就是從哈卡巴里斯搬下來的。我又從他們口中知道全南澳群舊部落中,最後一個搬出來的就是哈卡巴里斯的人,而且就是我的朋友的長輩。這使我覺得更應該去探一下這個遺址,把我的沙韻之路踏查延伸到哈卡巴里斯。計畫多時,始終未能成行,終於在今年春節出動,竟然有一個難忘的旅程,雖然很累。
首先是朋友文豪協助林務局調查隊(由廖英傑老師帶),在部落80多歲的耆老帶領下在春節前踏查了哈卡巴里斯、塔哈灣(地圖印成塔貝賴有誤)、及魯奇亞呼(發音必須用台語才比較接近泰雅語)。下來後他打給我說非常難走,難走到他們放棄原路折返,改由下台電工寮再走砲台山大路回來。我想連原住民獵人都喊難走,想必真不好惹。
但和廖老師一討論,有意思的來了。原來我們原先的計畫是走從流興到哈卡巴里斯一條日本地圖就標的老路,也是我判斷的當年主要社路。但他們領路的耆老說這條路已經被芒草淹沒了,所以走另一條北邊一點的路。那這一條社路呢?我的興趣依舊沸騰。
※ ※ ※ ※ ※
春節前連下一個多月的雨,實在不敢妄想天氣變好,烏龍天氣預報又是鋒面寒流不斷,去與不去之間很難取捨。文豪打來問我去不去,說天氣很不好,我只能說我先去南澳和武塔拜訪大家,送送禮再說,天氣不好就折返。
初三一大早和美女妍臻(這是她強調要我加上去的)一起到南澳武塔,天氣竟然好起來。文豪安排了他將70歲的舅舅,豆喀‧哈勇,帶我們去,這位老先生和前面那位80多歲的耆老是哈卡巴里斯僅存的兩位住過那裏的人。文豪的弟弟文明也陪我們上去,他則帶了一支獵隊尾隨在後,一些年輕的朋友光輝和宥儒都在其中。說是尾隨,其實是忽焉在前,因為他們的速度實在比我們快太多了。第一次走這條路有這麼多獵人相伴,又熱鬧,又能了解更多山裡的事,令人難忘。
更重要的是,這條社路如果沒有豆喀sang(日文的先生)帶,根本不可能順利找到。第一次讓耆老帶上山,見識到他的豐富,更讓我對不斷消逝的山中寶藏感到心急與憂心。我很慶幸能隨著他走這一趟他說應是最後一趟的回鄉,抓到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找到這條社路,豆喀sang每日到流興國小上學的路。
※ ※ ※ ※ ※
01/31
1300 由舊旃檀駐在所遺址(現在他們稱之停車場)出發,停了一堆車子。
沿著沙韻之路古道前進,經楠溪、合流溪口、楠子駐在所遺址
這條路我走十幾遍了,很親切
1500 到古道及富太山大獵道叉路口(318475, 2703875)
路往西南陡上稜線後,幾乎沿著西微微偏北在1082峰到963峰的稜南前進
陡坡,又第一天走,甚累
路在1082峰和1252峰的鞍部往北,有一倒下的工寮
往北越稜後彬浪獵寮就不遠了。
1710 彬浪獵寮(316286, 2704179)
夜宿於此,很棒的寮子
02/01
0730 出發
0910 富太山西鞍,泰雅名 Wuli Giagu
在此接上繞到老武塔而來的古道
(原住民總是稱這段經彬浪獵寮的路“捷徑”,但我每次走都覺得時間和繞古道差不多,尤其重裝時,畢竟我們爬坡力和他們有差。)
從此往西沿古道下線前往流興
※【註】古道到了當地人稱之的Asahi(314412, 2705333)左右分成上線(在北,繞較遠)及下線,上線有叉路往寒溪。附近有一朝日駐在所遺跡。前次的哈卡巴里斯探勘隊由上線上去,再翻過流興山稜線下布蕭丸溪。
1034 抵流興溪西支流
由此到流興好走不好走全看竹子倒的如何,以及有沒有人剛走過。第一次來甚慘,第二次很輕鬆,這次又差了一些。
1150 抵流興
在豆喀sang 說明下,才知道以前一直以為是駐在所及學校的堆石平台是公務宿舍,旁邊的空地是衛生所遺址,而駐在所是在已蓋上林務局工寮的那片平地。至於沙韻唸的流興國小是在古道東側(即公務宿舍的對面)陷下去的平地。一個階梯引我們下去,可以看到如假包換的沙韻之鐘鐘台。旗台和操場都可辨認,但教室處所以被一棵倒下的大杉樹蓋住了。
來到自己念了六年的小學,豆喀sang 唱著日文的〝沙韻之鐘〞,眼睛留著淚。
1300 出發往南邊溪谷取水
在此告別了獵隊,只有四人開往哈卡巴里斯。
在七棵大柳杉旁的溪谷有小水源,但不穩定,我第一次來時沒有。
取完水後開始上稜線,原來這條是社路,不是警備道。難怪前兩次我都被引到這條似有似無的路後,在稜線附近就斷了,只好自己重新找古道。
1400 1020稜線點 (312979, 2704443)
豆喀sang引我們到這個稜線點後,可以清楚看到有一個缺口越過稜線,但往下也是一片荒煙蔓草。更可怕的是翻過去就是陡下,實在不像有路。但細看真是奧妙,流興山南稜的西邊都是斷崖,只有這個缺口還算可下,沒有老人這麼精確的帶到這個缺口,還真不知要花多少時間與暴力才能下布蕭丸溪。
豆喀sang 在這裡回頭問我一個問題:真的要下去嗎?
我們終於下去了。
看著豆喀sang 毫不猶豫的在芒草、芒其的亂軍之中砍出一條血路,很難判斷他到底是找舊路還是砍新路,實在已沒有路型了。但每隔一陣子,就看到一些駁坎出現,然後他會說這裡叫 Korbabu Lushi(312484, 2704446), 或某休息地等等,顯然一切在他掌握之中。我一路定位,確定除了一小段沿稜而下的部份,他開出的路和日本股圖示吻合的。而不同的那一小段,我相信他是對的,地圖是錯的,因為那段很合理,也還有路跡。總之,對豆喀sang 能在巨大亂草之中精準找到古道,佩服的五體投地。這只有天天上學才有這種可以依山形、樹形、地形而導航的如此漂亮的能力。隨行的文明也不得不對部落耆老一直表示厲害。
1702 抵布蕭丸溪底 (311869, 2704855)
對面有一個大石頭,頂上長著一棵九芎樹,很好辨認。明天就從這裡上哈卡巴里斯。下溪點就是渡溪點,渡完溪就是上哈卡巴里斯的起攀點,豆喀sang的精準度是百分百。
夜宿這棵大石頭下,剛好可以睡四人。
02/02
0700 出發
這段路就和上次的探勘隊重疊,他們從北而來,我們由南往上,交會於此。由於他們已開好路,輕鬆而上。
路由小溪谷溯溪而上到西北的小稜線,轉往西南切往1171峰往東南伸出的稜線,這條支稜就是哈卡巴里斯所在的稜線。
0745 哈卡巴里斯1號住屋到了(311418, 2704814)
上面一點有教會遺址。繼續沿稜往上,大概每一號就上升一個平台。
0752 豆喀sang 老家 (9號)
當然又有一翻老淚了。
他種的柳丁樹還在,但柳丁都被松鼠吃掉了。
一直往上可以到頭目家,堆的最高。
站在哈卡巴里斯下望,才知他們的懷念有多深。布蕭丸溪谷一直延伸到和平北溪,重重的山深淺不一迤邐而下,但四周又環繞一些更高的山。往下看有無盡的視野,左流興,右魯奇亞呼。砲台山則幾乎水平正對哈卡巴里斯,知道大砲在對著你的感覺一定很不好。
0840 返回
0910 回溪底收拾
0945 開始爬回流興
這是昨天最擔心的一段,但因豆喀sang昨天開路開的太負責了,今天竟然發現走來只有上坡的挑戰,沒有砍路的需要。
1210 回1020稜點
豆喀sang對妍臻說女生可以到哈卡巴里斯在回來,會出名的。
1230 回到流興
第一次由這個方向,這個沙韻走上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方向,離開流興。以前都是反向到流興後,下布蕭丸溫泉,取砲台山獵路回去。
1705 回到彬浪獵寮
拼回此獵寮是有點勉強,累極。但從此就是陽關大道下坡回家,心情已是完成的輕鬆了。
夜裏在火邊和豆喀sang唱著歌,尤其是那條引我開始多年探查這一帶的〝月光小夜曲〞(即中文改版的沙韻之鐘),心中無限滿足。沒想到生平真的可以和一個讀過流興國小的人一起從流興走出來,又能到哈卡巴里斯。
02/03
0712 發
0814 古道及〝捷徑〞叉路口
回到古道
0950 回到登山口(停車場)
回武塔村後不到1分鐘開始下雨,你還能說什麼?豆喀sang說的:老天就是要他回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