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關山嶺山縱走溪頭山之行

活動日期
2006/4/23 - 2006/4/23
所屬團體
阿卡族勇士隊
困難度
0

一清早天剛破曉即起來了,天空呈靛藍色,一顆啟明星伴著彎彎明月在東邊天際格外醒目動人,向陽崩壁後方透著微光,不久即照得關山嶺山附近山頭發亮。太棒了!今天還是個好天氣,這對於我們欲走的這條陌生稜線有頗大的助益,今天的行程欲從關山嶺山上、溪頭山下,早早用完早餐出發,展開今天的探索行程。從網路上的資訊看來,這一條路線資料也不多,碰巧登山結識的好友龍尾巴曾經走過此一稜線,前晚即打電話向請教他詳細路況,他也很熱心的提供寶貴的訊息。
06:10開始從隧道口旁的木梯上登,走沒多久即開始行於烈日當中了,抬頭仰望天空一片湛藍,經過碎石坡上到崚線後,視野更加的遼闊,東側下方的啞口停車場變得好小,西邊可眺望至天池,昨天登的塔關山就座落在後方,展望真是好得沒話說。不過向陽山一帶已開始在堆積雲霧,希望別天氣別變差呀!經過幾段拉繩的陡坡,於07:15終抵達關山嶺山三角點,山頂有一類似雨量計的設施,山頂上展望絕佳,不過遠處的關山、向陽山諸山頭,皆在雲霧當中,可惜未能一睹其風采。我們於山頂拍照並稍做歇息,我也順便找找前往溪頭的步徑,如照龍尾巴兄的描述,步道應該在下方雨量計的旁邊,不過路跡似乎不怎麼明顯。拍完照後於07:30離開關山嶺山續往溪頭山出發,也開始了此行最具挑戰性的的未知行程。
一開始下切之路幾乎都在比人還高箭竹林中遊走,好不容易看到一塊紅色路條,心中才鬆了一口氣,看樣子總算有接到正確步徑了。其實要往溪頭山這條步徑並不會太難找,只要維持好方向順著稜線走就會到了,但是並非一路都走稜線,其中有幾處崩壁需往右側下切繞越才行。在行約半個多小時於一處陡下的箭竹坡中,忽聞復仔在後方說他撿到一只寬口瓶,我本以為我的寬口瓶又掉了(因為之前曾於斯拉巴庫山掉過一只寬口瓶,結果被熱心的山友帶下山送還),摸摸袋子發現並不是我掉的,從復仔手中拿過來瞧瞧,原來是一只400 ml的寬口瓶,巧合的是竟跟我之前在斯拉巴庫掉的是同廠牌,只是比我的小一號,更妙的是瓶裡竟放了一張100元的紙鈔,於是我將它放入背包帶下山,順便在此希望能找到遺失的失主,好將它送還。天底下就是有這麼巧合的事,我於山中掉了寬口瓶,讓好心山友給我檢下山,如今卻換成我們撿到別人水瓶,曾經得到他人替我拾回水瓶的我,心底更覺得無論如何,我也要把它送還失主。
行約一小時後來到資料所稱的「溪頭山屋」,此山屋座落於步徑右側約十公尺處,四周皆已長滿箭竹。我們在此稍做歇息後續走經過山屋後上走來到一處碎石溝,再往稜線上切,來到一大片碎石坡,在此必須從下切至下部繞過,至樹林之處上切。登上稜線後右側是坡度幾乎垂直的斷崖,左側則是超陡的箭竹草坡,這裡應該是昨日那位前輩所稱的瘦稜了,行走其中需將箭竹撥開看清踏足點方敢移動,以免一腳踩空,直接就到南橫了~。我一路提醒兒子小心一點,要看清楚路後再踩,此時前方已清晰可見溪頭山堆疊的巨石,不過因開始起了雲霧,山頭已被雲霧給籠罩。不過往山下看可見啞口山莊就在右側下方,南橫公路從底下的山腰彎延而過,繞過向陽大崩壁,通往海端鄉那一帶。
越靠近溪頭山頂,路越來越陡,亂石也越來越多,尤其當遇到陡峭的碎石坡,要往上爬還真費勁,因為不斷滑落的碎石,又無把手點,邊爬落石便隨之嘩啦啦的滾落,我們一個個分批上爬,以免後面的人遭到前面滾落的石頭砸中,最後好不容易登上了山頭的最高點。當正興高彩烈要找基石時,忽然前方雲霧稍淡方見原來真正主峰還在後面,其中一顆巨石上還插了一根旗子,我洩氣般的跟後面正在攀岩上來的復仔說:「不是這一座啦,真正山頭還在後面呢!」,他一上來後看看說:「還好!不很遠~」,他說跟我爬了幾次山,心得就是”除非看到基石,不然絕不會再相信那一個山頭就是了”,看來他學得還真快呵。
要過主山頭還有一道下切再上攀,但因落差過大,又沒帶任何繩索,害我們在那費了好大功夫才下來,真是險象環生!結果下來後才在左側矮樹叢中看到一條路條,看來真的走錯了~,原本應該從山頭左側繞過來的路,因為我們誤認山頭,因此才硬爬上去。真白費了好大的勁,還差點讓自己身陷險境!
攻向主峰頂的路還是巨石堆疊,整座山頭可以說是用一堆亂石推起來的來行容,右側一大片往南橫傾瀉而下的亂石坡,就是溪頭山從149.5K登山口上來的路,在此奮力上攀終於在09:40抵達溪頭山峰頂,共費時130分鐘。山頂最明顯的標的就是兩塊垂直的巨石,其中南側的巨石上方插著一支桿子,北側的巨石則應該是基石所在,因為下面擺了一顆刻有「溪頭山」三字的基石及一支國旗,記得搜集的資料中所述,這塊基石應該立於巨石上的,而且還有鐵梯可上攀到巨石頂端,但如今鐵梯已不見蹤影,而基石也擺在下方跟一推石頭在一起,當做攀至巨石上墊腳用的了。我邀復仔及兒子看要不要爬上去看看,他們都直搖頭!於是我便獨自爬上巨石頂,俯瞰四周,因雲霧太濃,毫無展望可言,真是可惜~。如果天氣良好,站在這山頂應該可以看到整個南一、二段群峰的!
10:00離開山頂,走溪頭山登山路線下山,前段還是亂石堆,後來進入樹林也是在亂石中行走,一路都是陡下,直到下方才是較平緩的芒草徑,由此來的步徑清楚多了,除了有路條,還有指示牌標示方向,全程並未再做休息,於10:55分即下到登山口了,不過人也累了,看到還得踢近兩公里馬路回啞口,真有點不想再走,想說看能否攔個便車,卻只看到兩輛停都沒有停的轎車駛過,走不到五百公尺,我說乾脆我跑回去開車好了,他們馬上好高興的猛點頭說好!只好丟下登山杖,背包連卸都沒卸即開始往啞口停車場奔跑,這一路跑下來還真不是普通的累呵!雖才一公里多,但卻是一路上坡,而且海拔也高,咬緊牙根花了近7、8分鐘跑到停車場時氣都快換不過來了,趕緊發動車子前去接駁,也完成了此趟O型縱走行程。
在開車回程時,復仔可能高山症發作,加上兩夜未眠,又操了三座三千公尺的高山,身體感到不適,在天池時即嘔吐了,一早吃的東西全吐得乾乾淨淨,不過吐完後他說感覺好多了。這兩天兒子全程皆參與完登,也在他的百岳記錄多添了兩座,過程中雖在塔關山時撞了腳,也被箭竹刺傷了手,但卻都未曾喊一聲苦,真難為他了,回去再給他獎勵一番。最後我們就帶著滿懷的愉快到梅山吃飯慶功囉!

更多的活動照片可至下列網站中欣賞
http://www.prowang.idv.tw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再貼幾張溪頭山的相關照片,也順附上寬口瓶的照片!
  • 欽仔大哥 給您拍拍手,真欽羨您家的公子如此有毅力及耐性,很不錯喔。
  • 此段路線較少人走也保持較為原始,稜線上行走二小時就完成,速度算是快的。途中有刺藤植物,行走其間被刺到是很痛的,恭喜大小勇士完成此一視野良好、壯麗景觀路線。
  • 感謝二位大哥的誇讚,小弟我與小犬實不敢當! 這條稜線也是有了龍尾巴兄提供的資訊方能順利走完 就如去年的茄芝萊山之行,如沒INDIAN兄您的協助 我們還走不上去呢! INDIAN兄所言沒錯,路上的刺藤植物的確很多 在不甚明顯的步徑中行走,又得鑽又得找路,的確被刺得哇哇叫的~ 不過風景真的棒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