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攀登南湖大山失蹤 李俊生遺體尋獲

文章標籤
登山安全

2006/12/31 18:31
(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三十一日電)十一月十三日攀登南湖大山失蹤的新光人壽公司保險員李俊生的遺體,昨天下午被搜救人員在南湖溪山屋下游尋獲。

三十歲的李俊生,跟新光人壽同事一起攀登南湖大山,十一月十三日下午從雲陵山莊,往多加屯山方向前進,李俊生卻告失蹤,當時搜救範圍曾經包含另一條往南湖溪山屋的山路。

當時隊員全力搜查,都找不到李俊生的蹤跡,遂報請台中縣消防局派員搜尋,也請內政部空勤總隊直昇機協助,由於山區氣候惡劣,搜救人員與直昇機無功而返,搜救行動一段時間沒有結果後宣告結束。

但是,李俊生的家屬並沒有放棄,家屬及新光人壽出資聘請六名專業登山人士,加上四名消防局消防人員組成的搜救隊伍,從十一月二十五日上山進行搜尋。

昨天下午二時四十分許,搜救人員在南湖溪山屋往下游四十分鐘的河床上發現李俊生背包,從背包發現處再往下游走十五公里,發現李俊生遺體,遺體已經腐爛,家屬從衣服確認是李俊生。

據搜救人員表示,李俊生可能心想丟棄背包,沿著南湖溪往下游走,可以很快發現同伴,在沿途中,李俊生曾經在一處山洞過夜,留下衛生紙。

而李俊生屍體發現處,如果再往下游走兩公里,當地有林務局或雪霸公園的保育基地,且有道路,如果李俊生再往前兩公里,就可能有一線生機。

家屬已經向當地派出所報案,警方通報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指示將李俊生遺體送回台中市立殯儀館進行相驗。

所有回覆

  • 從搜救過程想像 1.事發當日晴空萬里 2.山難者第一次爬高山 3.南湖溪山屋他並未找到也未進住 4.發現背包地點在南湖溪山屋下游40分鐘南湖溪河床邊上 5.背包置放於溪邊大石上整齊斜靠,登山杖也安然斜倚在背包邊之大石 6.背包置放處下游瀑布下發現有一包他遺落的未使用過的春風衛生紙 我想 他當時在背包放置處曾經作了一次長考 最後 他決定放棄重裝備.循溪下切,想回到正路上或追上隊友 當天並沒達成目標躲在山洞中過夜 然而 當晚天氣大變下起大雨讓他體能耗盡 隔天他只走到離道路兩公里前的南湖溪谷中 ..................................
  • 『十一月十三日下午從雲陵山莊,往多加屯山方向前進,李俊生卻告失蹤』 新聞順序有顛倒嗎? 照報導這時不是應該已經完成南湖大山開始下山嗎?怎會走到南湖溪?幾天前走過的路都沒印象?
  • 那就請你先看以下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通報資料 http://www.mtrescue.org.tw/Message/Message_Detail.php?SubjectNo=2&MessageNo=319&pageNum_RSMessage=0 951114~19南湖大山山難搜救通報 第一報: 11月14日14:15,通報人:新光人壽登山社留守蘇世昌 電話紀錄:北搜徐源清 新光人壽登山社南湖大山登山活動,一行八人於11月9日上山,由710林道經新路上多加屯,經木杆鞍部、雲稜山屋、審馬陣山、審馬陣山屋、南湖北山、南湖山屋、攀登南湖大山,預計11月13日下山,唯11月13日大夥在雲稜山屋會齊後先後出發返程時,於早上六點多,有一隊員於木杆鞍部前之松風嶺附近失去蹤影,該隊其餘成員全體下到710林道,於13:00確認一人失聯。 經緊急通報後,台中縣消防局已主導此次搜救任務,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北岳第一組搜救隊7人已於13日晚間出發,目前北岳第一組搜救隊7人已上到多加屯山附近。 經本會北搜後勤人員依據該隊行程計畫書研判,該名人員很可能在松風嶺附近直走誤入直下南山村舊道,受困於崩崖前而延誤返程,若有受傷則可能受困原地附近,若無受傷,因該員為第一次上高山,極有可能返回雲稜取水待救。今晨,宜蘭縣消防局亦已加入協尋,11月14日傍晚,北岳第二組搜救隊將出發,北搜人員將於第三梯次以後接替搜索。 今晨現場附近天氣狀況不佳,空勤總隊直升機無法升空搜索,目前正在待命中。 第二報: 11月14日20:00,通報人:北岳許總幹事及新光人壽登山社留守蘇世昌 電話紀錄:北搜徐源清 台中縣消防局共出動消防員及義消共34人,太管處巡山員若干,宜蘭縣消防局消防員5人、義消3人,新光人壽登山社3人及北岳第一組搜救隊7人,總計約近60人執行第一天的搜救任務。 宜蘭縣消防局協尋人員由南山村舊道上攀,至崩坍處無法穿越且無回應,撤迴轉進710林道進入;其餘人員均由710林道上山,在尾稜上之松風嶺往舊路方向前進搜索1小時抵斷崖附近,沒有進一步發現後迴返;因為天氣不好,恐該員闖回南湖溪取水受凍,由北岳第一組搜救隊6人前進南湖溪沿溪搜索,以防範其受凍失溫,目前仍無所獲;其餘人員則以地毯式搜索,期望能發現蛛絲馬跡。 第三報: 11月15日09:00,通報人:北岳許總幹事及新光人壽登山社留守蘇世昌 電話紀錄:北搜徐源清 昨天晚上22:00北岳第二組搜救隊6人從台北出發,目前山上濃霧並持續下雨,尋找蹤跡不是很容易,空勤總隊直升機尚無法升空搜索,由於通訊不佳,尚未確認他們是否搜索過雲稜山屋及附近溪溝。 第四報: 11月15日20:00,通報人:北岳許總幹事及新光人壽登山社留守蘇世昌 電話紀錄:北搜徐源清 昨天深入南湖溪的北岳第一組搜索隊搜尋抵南湖溪山屋宿營,今天再循溪原路折返回木杆鞍部返回6.7K登山口回報。新光人壽登山社人員昨天循登山路線探尋至雲稜山屋宿營,今天原路折返回6.7K登山口,亦無所獲。繩索攀降人員則以防火林道轉獵徑,對於東北方向所有崩壁危崖逐一攀降下去搜尋,唯所處地區通聯不佳,目前狀況不明。 今(15日)天晚上21:00第三批人員北搜第一組搜救隊5人從台北出發,預計明天早上07:00前抵達登山口前之前進指揮所(勝光派出所)加入搜索,北搜第二批人員預定明晚(16日)抵達該前進指揮所。目前山上仍然濃霧持續下雨,多加屯機房中繼站通聯效果也不是很好,空勤總隊直升機仍然無法出勤,本次搜索已經與中搜聯繫,希望他們也能加入週六之後的協尋作業。 第五報: 11月16日20:00,通報人:北搜林總幹事及新光人壽登山社留守蘇世昌 電話紀錄:北搜徐源清 現場天氣仍不好,直升機仍然無法昇空,但是,台北今天已經放晴,勝光派出所附近也透出些微青空,特別電話聯絡提醒第一線留守聯絡員陳美馨,請消防局儘量說服空勤總隊儘可能出動直昇機,以震憾待救者的求生意志;特搜隊配備搜救犬於今日進駐,並立即加入搜救行列。 由於通聯不順,北搜聯絡員林總幹事水柱以輕裝上至多加屯機房往返登山口方式,保持訊息傳遞通聯無阻。 第六報: 11月17日20:00,通報人:通報人:北搜林總幹事 電話紀錄:北搜徐源清 直升機於早上加入搜尋,更希望李先生聽到直昇機的聲音能及時現身。 北搜聯絡員林總幹事水柱以輕裝上至多加屯機房返迴登山口,回報仍無新的蹤跡訊息。 今(17)日晚上22:00第四批人員北搜第二組搜救隊7人從桃園出發,預計明(18日)早上07:00前抵達登山口前之前進指揮所(勝光派出所)加入搜索。今天我首度打電話拜託中搜前任總幹事林佑駿君務必派員協尋,23:00回報已募集四位今晚出發,明天直接到勝光派出所報到加入協尋。 第七報: 11月18日20:00,通報人:北搜詹主任委員泰一 電話紀錄:北搜徐源清 早上06:20北搜7人搜救隊伍向台中縣消防局指揮所報備後出發,詹主任委員留在前進指揮所擔任北搜聯絡員任務,其餘6位上山搜尋,主要分配任務路線為木杆鞍部南下之南湖溪兩側。特搜隊搜救犬仍在山上執行任務,直昇機今天仍然持續搜索中。中搜四位於中午抵達登山口,分配任務為搜索多加屯至木矸鞍部主路線兩側可躲藏範圍,預計11月20日下午返回登山口。 第八報: 11月19日20:00,通報人:北搜詹主任委員泰一 電話紀錄:北搜徐源清 配備搜救犬特搜人員今日下撤。 第四批人員北搜第二組搜救隊7人今日下午16:30亦無功下撤至登山口。 目前天氣狀況穩定良好,每天約保持5~6架次的直昇機搜尋。 本會黃理事長指示北搜繼續調集攀降人員,作一次完整而全面性的搜索。
  • 11/14我在雪主東線,那兩天天氣好像翻書一樣,14號雨下得好大好大,遙望北一段或許是我穿鑿附會,總覺得那山容有股鬱悶的感覺,回來之後看到這消息,想到他第一次上高山,迷途,又遇上那樣劇烈的天氣變化,心中震撼可想而知,暗自為他祈禱。 我不太懂搜救,但我的印象是,許多人迷途後,會一個勁地下溪谷,想要沿著溪走出來,既然確定已過雲稜,考量過往案例與尤其是資淺者迷途後往溪谷下走的"傾向",據報載"昨天下午二時四十分許,搜救人員在南湖溪山屋往下游四十分鐘的河床上發現李俊生背包",以及三少兄的文,我很想知道失蹤後幾天的搜救,難道沒有過南湖溪山屋?
  • 11/14第一組搜救人員就已經去搜南湖溪了 可惜搜索找蹤跡耗費掉太多的人力和時間 再加上天氣突變 讓此後每天下南湖溪的搜索都沒有能夠下溯到背包放置點 後來在確定背包的位置並對圖之時令許多搜救員扼睕和憤憤不平 怎麼就差那麼一點點就可以看到背包的說!!!!!! 搜救與登山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但是有豐富的登山經驗可以猜測遭難者的心情和想法 只是本案並未能即早發現背包是為憾事 雖然我的猜測最快在他離開背包第三天就往生了 但是對於山難搜救團隊來說 他當時也許還是抱著一線希望的 我們從不放棄找到人的機會
  • 聽一位救難團體隊員的轉述,當時的搜救,第一步想到的就是在木杆鞍部誤下南湖溪.推測是搜救人員第一次下到南湖溪溪底時,未發現任何蹤跡,所以當時沒想到要再深入下南湖溪搜索? 李先生是新手,才七個人的隊伍又未控制好前後距離,隊員最後見到他時,就是在下到木杆鞍部之前.唉,一個簡單的岔路口,竟成為致命的關鍵..... May his soul now rest in peace.
  • 我們12/28 從志佳陽山下山經過南湖大山的登山口,發現停了很多車原來是搜救隊, 很遺憾的聽到這種不幸, 原本是可避免, 照理論隊伍人數不多,領隊於叉路口,必須要等候全體隊伍到達才能前行或是每個人的距離至少要前後看到對方, 尤其是帶新手時領隊或嚮導,要特別注意情況,迷路時請勿下溪流.
  • 其實還有很多登山的山友都沒有實際的登高山經驗.都是報名後跟隨團體而行.還有一種免背帳篷和公糧的.以為這樣子很輕鬆.地圖等裝備也不用帶了.只要跟著走就對了.但萬不幸體力不行且跟丟了自己又缺乏自救的能力於是乎就亂了套!看來領隊的責任真的很重大且難為!
  • 在高山中,當發現自己迷路時到底應該往上爬還是往下走?似乎幾次山難造成遺憾後果的都是往溪谷走,最後無法脫身;個人淺見應該是往稜線上爬,多半會遇到獵徑或是保線路,就可脫困;若此一觀念正確,希望能多多宣導,以減少意外的發生;當然領隊也應照顧到全體隊員才對;再說在高山中脫隊是非常危險的,前年我爬羊頭山時,因天候不好,行動緩慢,我特別請求一位同伴走慢一些以免落單;總之登山安全是萬萬不能有一絲一毫疏忽的。
  • 個人淺見,其實團隊登山時,如果個人真的迷路了,就在迷路的當地點不要動了,如果真的天侯不佳,要找遮避的地方,也儘量不要走迷途點太遠,這樣救難也找到你的機會應該很高!當然登山隊的主辦者,也應該要在上山前,就應該把此觀念告知給隊友知道,特別是新手!
  • 只能說本可避免的憾事,嚮導及領隊未盡到押前及斷後隊伍掌控責任,與前年南三段山難卻有幾分神似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11273 嚴格不能說是意外,留下的只下家人、隊員、搜救者永遠的痛,如果當時......但大家學到什麼,而檢討與建議呢?相對於因高山症意外媒體山友對學生團體要求,是否也太寬柔點
  • 走失點,背包發現處及大體發現處, 應如附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