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三次山

活動日期
2007/6/16 - 2007/6/18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teacher(無諍)

2007/6/18


20070616
06:00迴頭灣停車場出發。
07:40工寮登山口。
08:06左切上稜(稜線不明顯),離開乾溪溝。(入口有紅色路條一枚)
09:09垂直陡壁,隼尾前輩傘帶助攀。
10:56~11:20崖上點位前樹陰,午餐。
11:23崖上點位在左手邊,三十公尺大樹下,已照過相,略過,直接取右循稜而行。
12:25獵寮。從崖上到獵寮獵人較常使用,路跡明顯。獵寮之後,離開稜線,先取右腰繞一小段,再左上切進入開墾地,路跡紊亂,利用小支稜,接回主稜後取右前續行。(此亦可在獵寮之前順稜開路,無需腰繞,應該不會難走,我們在此追蹤獵跡,誤入岐途,故小繞了一下。)
13:13不明用途水泥柱。水泥柱之前路跡和稜線都亂,因為小支稜多,要注意跟路條。
13:29無水窪地。從水泥柱到窪地稜線明顯,左手邊隔山溝有另一條同向稜,合為雙股稜,山溝的源頭即此窪地。穿越窪地出口這條山溝,利用雙股稜的另一股,上稜取右續行,從此林下植被開始清爽起來。
14:20岩峰。不可攀爬,因無路可下,遇此地形需特為注意,在岩峰前取左下約十數米,再右切腰繞岩峰,接回稜線。岩峰之後稜線平緩,稜下植被越來越稀疏,直到營地,林下氣氛非常好。
15:36 GPS高度2050營地。營地往前有一溝谷地形,清晨可聞水聲,但不知需下多深始可找到活水。

20070617
05:09由營地出發。
05:17大岩壁,岩面如鏡平滑,由右側繞過。
06:17假山頭。有數個,地圖上無法顯示,有些繞過,有些攀上通過,都在主稜上,稜線雖有轉折,方向好認,但左手邊有支稜,回程需特為注意,不可直下,需左下切順稜而下。
06:07芒草陡坡。從此開始至松林出現,陡得不得了,部份地方稜線不明顯
08:00松林,林下有水池,水質差且水量不穩。出松林後有理想營地。
08:38離開稜線,取右腰繞數十米,右側有小山溝,有岩縫流出的水源,但不穩定(上述兩水源都不能指望)。從此水源地開始,山徑均往前(右)腰繞避開主稜線。
09:08進入密劍竹林,劍竹高密,跨越困難,因此仍於稜右腰繞於森林下。(在此曾嘗試左上切接回主稜,因劍竹高密,間或混生芒草,只好右切回樹林中腰繞,林下植被偶有劍竹,但多半稀疏,甚至沒有,路徑較稜上好走數倍。)
09:24穿越淺草坡,接回主稜線後取右。
09:46雙股稜,行於雙稜間的溝谷,有獸徑及水路可用,較稜上好走。
09:50三池山前鞍,咬人貓多。過此鞍部再上又遇雙稜,此時取左稜,(取右稜應該亦可,因為稜線在點位處匯聚)
10:00~10:36登頂三池山,附近雖有水池,卻完全無水。隼尾前輩在基點處以黑色大塑膠袋裝置儲水池,嘉惠後人。
14:53回營地。

20070618
05:33出發。
10:00回工寮登山口。
11:05回迴頭灣停車場。

p.s.:
1.沿途遇見十來次山羌及其他不知名補乳動物,夜間獸吼連連,足見此地生態之原始豐富。
2.除崖上之前,全山幾為原始林,林相優美,林下好行。
3.稜上缺水,要注意水源的尋找或背水的份量。
4.林下處處是營地,爬此山真是輕鬆又享受,崖上之後,山刀幾無用武之地。
5.三次山頂中華大哥大滿格。
6.登山功力淺薄,原不敢班門弄斧,因準尾前輩交待,才勉強上傳資料,故紀錄僅供參考,疏漏謬誤處所在多有,請勿見怪。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老師您好: 根據資料及照片,那個基石好像是補沖(9) 森林(山)三角點,不是水泥柱。
  • 感激大哥回應,那顆應該不是森林點,它的大小不對。頂端為三十公分見方,水泥製成,上方還有水管孔,比較像建築基柱,至於是不是將旗子插在塑膠水管孔內,作為測量用途,是有可能。好奇的是深山中的稜線上,這個設施做什麼用?因有塑膠水管,應不是日據時期的遺物。
  • 北京人 恭喜恭喜....完成探勘. 那個水泥柱不遠處應該有顆森林點喔....依照資料來看...
  • 呵呵... 太感激啦! 17日你們的集水器完成後,老天還賞了幾場"好"雨... 而我們預計7/3通過三池,這下可以偷一點點懶囉~~ ㄎㄎ..這幾天蚯蚓忙昏了,會轉告這個好消息!!
  • 水泥柱附近的那顆森林三角點挖出來了!! (老師他們真是擦身而過,點位旁還綁著基石路條...) 又~ 那個黑塑膠袋集雨器...沒發功能...可惜,可惜... 再又~ 那個水泥柱與陶賽橫斷翻下三條谷水稜線上的水泥柱一模一樣,不知是何功能?
  • To 小花: 天氣太熱衝過頭,反而沒到崖上山. 不過森林點給喵瑞瑞跟清晨兄找出來囉! 謝謝你的資訊. To 老師: 感謝你們的探勘,使得我們下山輕鬆許多! 從崖上後直下梅園的這條路有夠陡啊! 下的太過癮了! 開路者是老師跟隼兄? 賴兄? 還是借獵路底呢?
  • 開路的人八成是隼尾,獵路路底大概有百分之一。 泰山隧道上鍛鍊山的路開出來了,二公里的芒陣中出現許多一米寬的路,大概又是隼尾兄的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