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南海三島【望安、桶盤與虎井】基石篇-傷痕累累的澎湖四日基石之行首部曲
日期:97.09.06
成員:三元兄與小李
紀錄:小李
樂樂的「澎湖三日遊」活動,行前受困於機票問題,最後20位成行;抵達後有長官舊識三元兄帶隊,配合行程自行租機車,開始澎湖基石之旅,最後多留一天,四天期間依照大鵬兄的紀錄尋寶。
此行除澎湖本島外,又去了6個離島,每日早出晚歸,拼命三郎式的計找到40幾顆基石;澎湖本島雖沒有山,但絕非好惹,基石處的沙丘經常密佈仙人掌、龍舌蘭等有刺植物,全身被刺的體無完膚,回來後依舊痛苦不堪,切身體會大鵬兄的感受。
行程簡介:
◎望安島:
二十人分別搭三家航空公司抵達馬公,午餐享用豐盛的海鮮大餐後,隨即至馬公的南海遊客中心碼頭搭遊艇遊覽南海三島,約40餘分抵達望安島的潭門漁港,停留約90分鐘,趕緊以200元租了部摩托車與三元兄開始環島基石之旅:
1、西胴尾:標高49公尺,有昭和二年水路部海軍測點、三等三角點864號與大正八年八月十九日陸軍省澎湖島要塞第二地界標第七號等三顆基石。
一開始就發現GPS漏貫離島的基石點位,只能參照大鵬兄紀錄尋找;取北往綠瓗龜水族館方向的澎35線行,至「鴛鴦窟」標示取右小水泥行約250公尺,取右的土路行,牧牛的大草原,取崖邊的碉堡方向行,距基石處約百公尺停車;往草原高點行,首先找到水路部海軍測點,續行約60公尺、可見到非常明顯的要塞地界標第七號大石柱;最後於碉堡旁草叢中找到三等三角點864號,一次找到三顆基石;眺望綿延的草原風光、湛藍的海景。
2、鴛鴦窟:標高38公尺,大正八年八月十九日陸軍省澎湖島要塞第二地界標第五號。
回到澎35線路口往水垵方向走,行約500公尺取右土路行,前行約500公尺農舍附近停車;取右循小徑往鴛鴦窟高處的小山頭方向行,前行約400公尺,即可見到大鵬兄搶救出來、橫躺於草地中的要塞地界標第五號大石柱;基石處草原風光、景色佳。
3、水垵:標高22公尺,大正八年八月十九日陸軍省澎湖島要塞第二地界標第三號。
回至澎35線路口續往水垵方向走,至派出所丁字路口取右往漁港方向行,水垵宮前取右小水泥路行,往上行約百公尺,路左二公尺的高點即可見到要塞地界標第三號大石柱,非常明顯。
無點位耗費不少時間,時間不足放棄西洞尾的要塞地界標第一號大石柱與西洞尾燈塔三等控制點,往回尋找崙子頂圖根點。
4、崙子頂:標高33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循澎34線往潭門港的方向回,經望安機場叉路續直行,至望安鄉公所附近取左小水泥路往電信雷達站,遇十字叉路取右停車於電信雷達站大門前;左向沿著圍牆走約50公尺,抵圍牆轉角處的倒塌石厝,於石堆東側約2公尺處的草叢中尋獲圖根點。
立即回至澎34線路口,及時於開船的1520前回至潭門港;行前準備的疏漏,以致望安島漏掉二點基石。
◎虎井嶼:
北西山:標高66公尺,內補三等三角點308號。
由望安的潭門港,搭船約20分鐘抵達虎井港口,停留約1小時。搭遊覽車先參觀山本五十六的南進指揮所,島上有許多反空降石樁;第二站回至白色的觀音石像風景點停車,取左進入廢棄的營區,上到崖邊高點即可見北西山的內補三等308號基石,眺望海景;回至觀音石像處參觀。
◎桶盤嶼:
桶盤山:標高42公尺,內補三等三角點303號。
搭遊艇由虎井港續往桶盤嶼,由海上觀賞著名的柱狀玄武岩,撘船約15分抵達桶盤漁港;因颱風濱海的步道損害封閉,僅停留30分。循水泥路接步道往柱狀玄武岩的崖頂,步道叉路下往海濱,取左土路行約百餘公尺抵大草原;無點位遍尋不著基石,眼看開船時間逼近,本想放棄!左穿過木麻黃防風林,竟然還有另一片草原,林間發現大鵬兄的路條,於草原與林間交界處找到內補303號三角點;火速衝回桶盤漁港,遲延約7、8分鐘,船老大唸唸有詞。
*隨即開船回至馬公港,搭船至馬公菜園的海洋牧場用晚餐;今日南海三島之行計找到八顆基石。
*另此日的航跡不明原因消失,借用大鵬兄的航跡編輯航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