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北得拉曼步道登內鳥嘴山

wuc5678(Arek)

2009/6/18


北得拉曼步道登內鳥嘴山
這次行程目標是內鳥嘴山,而主角卻是神木,因為北得拉曼神木的名氣勝過內鳥嘴山吧,據報載,此神木群為目前台灣最低海拔的檜木林,而走完全程卻只見到四棵巨木,比起同一海拔高度之桃園復興鄉赫威神木群遜色多了,不過優美的北得拉曼步道,路逕清楚乾淨,林木成蔭,路程適中,設施完善,老少咸宜,是一條不可多得的優質森林步道。
北得拉曼神木群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新樂村水田部落(又稱飛鼠部落),部落山林間存活著數百科千年紅檜木,當地泰雅族長老刻意隱匿五十餘年,直至2002年3月北得拉曼神木群經媒體曝光之後,才漸漸廣為人知,至今仍吸引遊客、登山客相繼湧入。北得拉曼泰雅語意「試試看」,是原住民「成年禮」的試場,族中長著將少年帶往北得拉曼山區…若少年能自行回到部落,即通過試煉,表示已成年之意,故北得拉曼山(內鳥嘴山)也成為當地部落的「聖山」。
新竹地區共有三座鳥嘴山,為了區別通常冠以地名稱謂,分別是尖石鳥嘴山(內鳥嘴山)H1749,五峰鳥嘴山,位五峰鄉白蘭部落附近H1551,關西鳥嘴山(外鳥嘴山),位錦仙森林遊樂區內H1350。本日登內鳥嘴山之後也完成新竹三鳥,雖然都是大眾化路線,而其中路途較遠、較難以親近的應屬尖石鳥嘴山吧!
往內鳥嘴山途中,於海拔1700公尺稜上見到大片「台灣山毛櫸」,數棵巨大、樹型優美挺拔的山毛櫸,樹齡超過百年,除了讓人驚艷外也是生平所罕見。山毛櫸英文俗稱beech,台灣所見僅此一種,且為台灣所特有,稱台灣山毛櫸,亦名台灣水青岡、早田氏山毛櫸(其學名乃為紀念分類學大師早田文藏而命名)。山毛櫸這類植物早在第三紀以前即已出現,甚至可追溯到白堊紀,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和北美的溫帶地區,台灣則是山毛櫸在全球分佈位置的最南端,是本島地區赫赫有名的溫帶型落葉植物,臺灣只分布在東北部山區,海拔1300至2000公尺、稍寬闊有土壤發育的稜線上,以純林的狀況存在,是目前文資法中台灣僅存珍貴稀有的五種植物之一,因此被列入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明令保護。http://webmail.ysps.tp.edu.tw/~hing/9322.4.htm
北得拉曼步道為通往神木群之步道,沿途路逕清楚,坡緩易行,步道大都是寬大土路,每隔100M有里程木樁,從登山口進入杉木之後,林蔭遮日,非常舒適涼爽,沿路有好漢坡、岩壁、迴音谷、小瀑布等;漫步於五星級的林蔭步道中,除了探訪神木群外,循稜順登內鳥嘴山,也使行程更增精彩豐富,的確是夏日消暑的好去處。
時間:98年6月13日 星期六
天氣:晴午後陣雨
成員:夫妻二人
記錄:Arek
交通資訊:
土城上二高南下>竹林下交流道>接120縣道>左轉接台3線>右轉120縣道往尖石>直行至35.4K處左轉新樂大橋(竹58線)>直行1.1K處右轉上坡路(水田林道支線)>北得拉曼步道登山口
林道路況:水田林道支線前3K柏油路況良好,過民宅之後接一小段坑坑洞洞水泥路,後段為石頭路崎嶇難行,陡坡時容易打滑,雖然也有人把轎車直接開到登山口,不過還是以高底盤四驅車前往為宜。
行程紀錄:
0615 土城金城路出發。
0818 距登山口前約200公尺處,輪胎打滑,進退不得,只好在轉彎處路旁停車。
0828 整裝出發。H1065
0832 登山口,有路線導覽圖,附近林道寬,可靠邊停車。
0853 好漢坡,看不出來有陡坡的樣子,不用被這面指標嚇壞了。
0907 爬上稜線,續沿稜往南行。
0923 迴音谷。
0935 抵1442峰,杜鵑純林,稜線展望佳。
0940 步道1.6K鞍部叉路,設有木椅、步道導覽圖,右下即往神木群,取直行。
H1420
0943 叉路,右往神木,續直行。
1001 叉路,右下往瀑布神木區,直行往內鳥嘴山、那結山。H1570
1018 叉路,左往那結山、貴妃山,直行往內鳥嘴山。H1675
1022 叉路,右下往瀑布(有水源)神木群,取直形。H1700
稜線上見數顆巨大粗壯的台灣山毛櫸,支幹蒼勁,綠葉青翠。
1030 內鳥嘴山,H1749M三等三角點頭No.6285,另有頭前溪水源點,基點位於箭竹
林中,雲霧厚無展望。拍照後退回下方山毛櫸樹下吃點心。
1050 原路返回至1022叉路,取左往神木。
1111 拉繩陡下H1605。
1130 抵小溪,位於瀑布上方,於溪畔午餐。H1470
1212 賞瀑布,水源亦可取用。
1215 一號神木。
1243 二、三號及四號神木。
1314 回步道1.6K叉路。
1318 回1442峰。
1402 回登山口。
1408 回停車處,結束登山行程。
登山時間:5時40分
累計里程:約6K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