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南插傳統路登【南插天山】連走【魯培山】下【水圳路】0形

活動日期
2010/10/10 - 2010/10/10
所屬團體
白毛自組隊
困難度
0
類型
» »

19600916(半斤)

2010/10/11


南插傳統路登【南插天山】連走【魯培山】下【水圳路】0形

日期;2010/10/10

天氣:晴午後有雨

隊員:
簡秋分、范秋英、簡美女、賴育慎、黃榮慶、張錦成、黃薩弘、張麗紫、李單琴、珍妮花、吳大哥、白毛、半斤

行程紀錄:
0556 與白毛在鶯歌會合,共乘一部車出發。
0655 集合地點:小烏來風景區售票站,大伙在此等候多時,很抱歉!我們最晚到。
0711~0720 南插天山登山口,登山口空地被我們5輛車佔滿。下車,整裝後出發。
0729 過小溪,溪谷不寬,溪水稀少,架有繩索,安全無虞。
0730 過水管吊橋,看起來蠻穩固,但走在上面吱吱作響。
0739 過溪,溪谷較寬,溪水很淺,也有架繩索,穿雨鞋容易通過。
0800~0805 巨木空地,休息。
0807 北峰叉路1,右線直行南插主峰,取左一路陡上,往北峰續行。 
0818 抵稜頂,南插北峰又名上宇內山(H900M,山字森林三角點),不停留,右轉循緩稜續行。
0826~0836 北峰叉路2,接回傳統路線,休息,吃水果。叉路右下是回北峰叉路1,我們取直續上行。
0837 水圳路叉1,左轉也可接今日回程路徑的水圳路,但左轉路徑不是今日目標,取右循傳統路線續上登。
0900~0915 空曠處,全體休息,聊天,吃水果。
1001~1016 南插之星,休息,吃水果。
1022 中空神木,樹幹因遭雷擊而中空,續行。
1035 北稜叉路1,左往避難小屋及魯南鞍部,右前為往南插基點捷徑路線,取右循稜續上登。
●叉路取右循北稜上行不久,我們取山溝左側緩坡上登,避過稜線路的小山頭後,再接回山徑。
1100 北稜叉路2,接上從魯南鞍部過來之傳統山徑,指示牌:右往南插基點5分鐘。取右循稜續上登。
1106~1111 南插天山(H1907M,三等三角點6260號)。基點峰視野一級棒,只可惜今天雲霧遮蔽,毫無展望,小休後原路退回。
1116 回抵北稜叉路2,直行來時路,我們取右往魯南鞍部續行。
1130~1231 南插、魯培山鞍部叉路口,左下南插天山傳統路,直行往魯培山,我們再此午餐。我選在樹根牆旁的位置,準備煮食,珍妮花拿了一個起士蛋糕,點上蠟燭,出現在我面前,並祝我生日快樂,太感動了!害我差點說不出話來。謝謝您!珍妮花
1258 越過二個小山頭,抵魯培山又名盧平山、魯平山(H1905M,山字森林三角點)。山頂為三叉路,右線(東南向)叉路往拉拉山,左線(北向)叉路往北插天山。霧氣越來越濃,不做停留,取左循稜穿越沾滿水珠的箭竹,往北插天山方向續行。
1320 低矮箭竹的下坡路段,此處是視野不錯的觀景點,可惜現在雲霧四起、白茫茫一片、毫無展望可言。
1338 過1684峰,開始陡下,路徑濕滑,還好路徑兩旁有箭竹可抓,平衡身體,避免滑倒。
1402~1408 山溝處,橫過山溝續行約5公尺後須右上切循稜線前行,此時下起雨來,全體換上雨衣後續行。
1414 三角營地,空地可供大隊人員休息,我們不做停留,續行。
1419 水圳路叉2,藍天指示小鐵牌:後往往南插天山、前往北插天山各一。入口處長滿茂密的低矮厥類,路跡不易辨認,但左下幾步便可見到路條,我們在此取左往水圳路續行。
1426 瘦稜
1445 營地,地上遺留生火後的灰燼
1457~1519 往北峰叉路,左下是往北峰的路。藍天指示小鐵牌:右下(上宇內#88登山口),左下(南插登山口義盛#71約150分)。叉路位於寬稜處,植被稀疏,在此休息,吃點心水果補充體力。
●續行後,路條數量越來越稀少,此路至水圳頭,少人登臨,路徑更加不明,須注意方向,小心找路。
1543 過溪,左側溪畔大石下有廢棄的帆布,越過小溪續行。
1546 過小溪續行。
1559~1603 離稜左下,此處為大石壁的上方寬稜,植被稀疏,無路條,在此脫去雨衣後,取左下大石壁。
1609 經大石壁旁山徑行至一小支稜,拉繩陡下。
1614 路徑左側有一巨石,行進方向與右側乾溪溝並行,沿路左側傳來潺潺流水聲。
1620 越過乾溪溝續上行山徑,山徑入口就在乾溪溝對面,很容易被雜草掩蔽,此時乾溝轉為在左側。
1626~1646 到達溪邊。清洗雨鞋、雨衣雨褲,梳洗一番,休息吃點心補充體力後,先過溪到對岸,再取右沿河床下行一小段即達雙溪會合口。
1648 抵雙溪合流口,先過合流溪到對岸,下行約10公尺取右上稜。
●也可以:雙溪會流口取左沿溪床下行約300公尺,由左岸過一深潭即達1702處,此路線較省時,但石頭濕滑較危險。
1702 再次到達溪邊,直接過溪後,再越過一匯流小溪,攀石上行接水圳路。
1713 古道西段叉路,右下小烏來古道西段之路線,我們取直,續行水圳路。
1729 竹林叉路,左側路徑廢產道,我們取直續行。
1735 竹林登山口,登山口右側有一紅色小鐵皮屋,取右轉,續行長滿雜草的泥土產道。
1738 到達謝老闆荒廢的民宿建物下方產道。
1742 上宇內石磐瀑布,在此梳洗。
1751 南插天山登山口停車處。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