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旭海往返觀音鼻

活動日期
2010/11/1 - 2010/11/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jjlu(阿竹)

2010/11/7


走訪美景趁及時

 早上利用偶得的晴朗與空暇來個半日遊,
 從旭海散步往返觀音鼻, 在走完高繞路後原路折返, 時程約 4hr .
 難得一大段沒有公路的海邊, 有著沙灘、岩灘、礫灘、須高繞的海崖,
 間有溪泉多處, 這是段原始而迷人的海岸線.

 另外, 觀音鼻不管是在岸邊還是越嶺處, 天氣好時都可以看到北大武山,
 真想那天找個清朗的日子從那邊看回來.

 而在查找相關資料時有發現到兩個問題:

 其一是許多人誤傳誤抄, 主張這邊是最後的, 沒有公路的海岸線.
 事實上台灣還沒有公路開通的海岸線至少有四處, 另外三處分別是
 屏東的 佳樂水-南仁路 海岸, 花蓮的 水璉-牛山 海岸, 以及宜蘭的 南澳-萼溫 海岸等.
 而且因為台 26 線 旭海-安朔 段的環評通過並計劃動工,
 目前就以觀音鼻前後的這段海岸線最有破壞消失的危機, 應該沒有機會輪到最後.

 其二是名稱的問題, 近十年來這邊被稱為阿朗壹古道 (或稱阿郎壹古道、阿塱壹古道等) ,
 但不管是清治時代的瑯嶠-卑南道路, 或是日治時代的台東-恆春道路,
 古來這個通道就不曾以阿朗壹為名, 與「阿郎壹」的淵源也不深.
 真正該被稱為「阿郎壹古道」的地方, 其實應是橫貫中央山脈茶留凡山山區,
 經過阿郎壹舊社, 並沿著阿郎壹溪到出海口的排灣族社路.
 只是目前已經積習難返, 要把許多人慣用的稱號改過來大概也不容易了.

 不過, 這些這些,
 其實都不影響到這段海岸的可貴與值得拜訪, 要就趁著美景還在的時候來這邊走走.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 此行由旭海往返觀音鼻的行跡地圖. 底圖摘自 Google Earth .


    〈時程里程記要〉

      從左營開車到旭海約兩小時整.

     07:53     從旭海漁港旁的停車場出發. (0.0K)  

      08:13    牡丹鼻前的車子可達處 (1.2K), 但不建議車停這裡 (有海浪鏽蝕) .  
      08:27    過女仍溪 (2.3K), 是此程所經最大的溪口.  
      08:31    過一廢棄磚屋 (2.4K), 這邊也是沿途所見電線桿的盡頭.  
      08:36    產道盡頭 (2.9K), 然後走原始海岸. 剛開始是片礫石零星的柔細沙灘  
      09:04    過岩角後來到觀音溪 (3.8K). 是此程次大的溪口. 溪口前後礫灘分佈.

     09:17     跳石來到觀音鼻高繞路的南口 (4.4K). 先不往上, 續沿著海岸跳石北行.
     09:29-09:34  來到海岸不能再走的地方,  

      這邊離高繞路的北口只剩約 100 公尺遠,  但見大浪拍崖, 過不去就是過不去. 探看後折返.

     09:44     回到觀音鼻高繞路的南口, 改拉繩陡上.
     10:07-10:10  觀音鼻的越嶺點 (高約 120M) .

      東北季風狂吹, 加上徑窄崖險,
      剛到時我還得先找到地方坐下來安神, 連站著照相都有問題.

     10:24-10:28  拉繩陡下到觀音鼻高繞路的北口. 由北口探看南側的海岸後折返.

      簡單來說, 觀音鼻高繞路南北口間的海岸線長約 700 公尺.
      在靠近高繞路北口的地方, 有段約 100 公尺長的海崖, 海濤直擊崖下, 難以過渡;
      據說若利用大退潮的時候, 穿著防滑鞋並做好裝備防水, 是可以踩著海水在浪間通過.
      而高繞路在兩端都需要利用長繩索陡險地直上直下, 若沒繩子還真是不會走了,
      山徑的水土流失相當嚴重, 坡面又是易碎的頁岩, 形成深溝再加上登山者持續踏踩, 以後只會越來越難走.
      雖然可能只是個人特別覺得驚險, 但仍建議高繞時儘量小心,
      懼高者勿試, 手臂乏力難以長時間拉繩支撐身體的也勿試.

     10:46     回程過觀音鼻的越嶺點 (高約 120M) .
     11:07     回程過觀音鼻高繞路的南口 (4.4K).  

      11:15    回程過觀音溪的溪口 (3.8K).  
      11:29    回程接上產道 (2.9K). 回程大概是因為被東北季風推著跑, 走起來比較快.  
      11:36    回程過女仍溪的溪口 (2.3K).  
      11:48    回程過牡丹鼻接可行車處 (1.2K).

     12:00     回到旭海漁港旁的停車場 (0.0K).

      里程以旭海漁港旁的停車處為起點 0.0K, 並累計到觀音鼻高繞路的南口 4.4K.

     

    ◎ 經過牡丹鼻. 這邊在幾年前似乎還是可以行車的, 但以目前的光景, 若遇到漲潮與大浪時就連行人也不易通過.


    ◎ 走完產道後北行沙灘所遇到的第一處流泉, 泉水隱沒於沙灘上. 順便回望女仍溪口與牡丹鼻.


    ◎ 過女仍溪與觀音溪之間的岩角, 北望是觀音溪口的整片礫灘,
      注意前方礫灘盡頭與觀音鼻間有處離海特近的山腳突出, 那邊在漲潮時恐怕不易通過.



    ◎ 觀音溪與觀音鼻間的突角處, 這邊在漲潮時恐怕難以通過. 順便南望觀音溪口與女仍溪口的兩個海灣.


    ◎ 沿著海岸北行直接走到觀音鼻「不可行」的地方 (已過高繞路南口),
      在這不通的海岸南側往北看, 剩下難以行走的海崖約有一百公尺長. (遠方已可見北大武山) .



    ◎ 觀音鼻越嶺點北眺的群山大點名, 可看到北大武山、南大武山、霧頭山、大里力山、方屯山、杜鴉原山、勝林山等.


    ◎ 從觀音鼻高繞路的北口往南邊沿岸走一小段, 便遇險崖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