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寮坑》三百年茄苳神木、二確山
郊山經常在荒湮蔓草之中,不順利的話、有時走兩趟以上才尋獲山頭基石也是正常的。例如陽明山七股山(H899M)、歷經四探才終於在2004.10.17登頂,找到未列名No.11、都計處四等145、專賣局造林地No.10等三顆基石;羊喜窩山(南窩山、H310M)也是經過四次探訪,才在2004.6.10找到密芒中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案繁不及備載。有時候隨興想到才去造訪,所以可能會相隔一段時間再訪,從一探到登頂找到基石、搞不好已經過了好幾年了。而位在新竹芎林的小郊山二確山,居然也是從2002.1.13走沙坑山時順探未果,之後每次去沙坑山就去探一探,半年前也曾專程從台三線二確村進入尋找、但也毫無所獲。有一次幾乎只差50公尺,卻沒料到在果園邊緣陡下前方不起眼的更矮小突起小山頭,就是二確山本尊,就差臨門一腳。
近日獲悉資訊,似乎可由芎林鹿寮坑三百年茄苳神木叉路進入登二確山,看來為了再次確認這座沒沒無聞小郊山的位置到底是在何方,自2002.1.13初登沙坑山,至少走過四條以上登頂沙坑山路線之後,又要新增一條不同路線了。其實能不能登頂一座山,當然也是爬山目標之一,但由於為了爬一座山、多次由不同路線、在不同季節、不同歲月...尋訪,我們也在過程之中,獲得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收穫、譜出與大自然互動的一曲曲樂章,也因此看過濕地農場落羽松最美的時刻、鹿寮坑油桐五月白雪的盛宴、沙坑山山頂涼亭從無到有的變化、見到體長達8.9cm的巨大鬼豔鍬形蟲、途經隱藏深林的古樸小土地公廟、.....,連小朋友從初次來登沙坑山、需要揹著登頂的兩、三歲年紀,也長成可分攤背包重量的少年了。真是山林歲月有甲子,四季輪轉、不知不覺就漸漸鬢髮蒼蒼矣。
話說這次經由茄苳神木叉路,行約1.3公里抵達車道盡頭之後,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鹿寮坑周遭走了不知多少遍,沒想到這裡還有一處幽靜處所,眺望山景、視野極佳。倒回數十公尺電桿(電桿鹿寮高幹45支31)前叉路、右入小徑再砍草左折,經古樸小土地公廟、切上果園小水泥路。之字上行果園,越爬越高、視野也越來越好,兒子不僅用長久練就的銳利雙眼,找出了一堆大大小小的鍬形蟲,其中還有身長達8.9cm的鬼豔鍬形蟲,體形碩大、色澤動人,山林之中也響起陣陣驚呼聲。未幾穿過果園、抵達高點後下坡,看到熟悉的山稜另一側景物,這才恍然大悟已來到濕地農場上方的沙坑山稜線。
走至濕地農場與沙坑山連走叉路下坡前的雜草小徑入口,第二度砍路而入。穿過小徑盡頭果園上緣、抵達果園另一頭,這是半年前探路的撤退點。順果園邊坡小心下行、通過工寮後接上小水泥路。再走一小段路、在小水泥路右折之際,取左上攀小徑最後登山口、往左上方高點前進,2分鐘後終於抵達二確山山頂(H330M、殖產局三角補點)。兩個多月前山友應已用大刀揮開的山頭空地,如今又再度長滿細竹、礙手礙腳。花一番工夫整理後,點起蚊香、小休享受登頂的喜悅。在十數年間於飛鳳山與大肚山之間的錯綜複雜山域中悠遊,也終於繼六月底登頂小尾山北峰(H380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及小尾山(H370M)後,擄獲了應該是最後一座漏網之魚~二確山。30幾分鐘後原路下山、今天就不再登頂沙坑山了。不像上山砍路、找路,花費約1小時多才登頂,而下山邊走邊賞景邊挖蟲,唏哩呼嚕感覺很快就回到停車處了。而這就是我們千百則的登山小故事之一,平凡的過程、卻如夏日涼爽清風拂過山林、吹在身上,說不出的快意與滿足!
【相關記錄】
◎2010/11/21(日):新竹的萬里長城 ~ 咫尺天涯的意外、細水長流的雋永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3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