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榛山---重見天日的森林三角點

活動日期
2003/10/29 - 2003/10/29
所屬團體
Lizard的登山小舖
困難度
0
類型
» »

Lizard(Lizard)

2003/10/31


榛山乃近兩年才成為大眾化路線的中級山,補給站裏已有多篇行程記錄,在此不再多作說明。此次小弟因為調查的需要,與一學弟攀登此山,於午後近一時登頂。

頂上三等6617號的基石完好,被四顆護石圍繞著,這種景況對常登山的人而言,並沒甚麼特殊之處,但是,心中卻總覺得不太對勁,只是說不出到底哪裏有問題。

最後是在休息時再仔細端量,終於看出是東邊那顆護石太過方正,有明顯人為打擊過的痕跡。此時心中突然想起大鵬兄曾提過的森林三角點被倒置當成護石的例子,於是和學弟展開挖掘的工作,最後兩個人在沒有甚麼工具的情況下,用盡各種方法與氣力,並與以此護石為家的紅螞蟻搏鬥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把這顆森林三角點挖了出來。

更神奇的是隔日上補給站,發現竟然在同一天,冬瓜兄也挖出了小出山倒置的森林三角點…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這倒置的原因應是日本時代所為的,三等點是陸地測量部設置的,據地圖所標示約在昭和9~11年左右,同時期總督府殖產局山林課也在全台灣實施測量,我推斷是山林課早一步設立了森林三角點,隨後的陸地測量部為避免混淆,才將森林點倒置,若是目前二者都共存的山頭則可能是山林課在後面才設點,後到山林課絕不可能將三等點移動,在南部森林點被調頭的山也不少,像飭山、知本主、大浦山等等,這些山雖然還沒人去挖但已八九不離十。
  • 太有意思了 竟然就有這麼巧的事情 克德兄,您的推論應該有百分之九十正確,例如遠藤山以及白毛山.但是我發現有些此種案例在民國五十九年出版的三角點成果表仍有森林三角點的記載,而且座標和三等點會有段距離,例如小出山以及Lizard兄挖出的榛山以及之前7777大哥的南坑山,表示可能民國五十九年此森林三角點仍未倒置,且存在於三等點旁某一地點,所以才會有紀錄並且有座標
  • 建議熱心的山友,重置的三角點能放深一點,以避免被輕易取出.
  • lizard兄:應該是6617號吧,沒有6155此號碼。還有三等點照片後方那顆護石好像也很方正?有否挖看看? TACAN:有關森林三角點部份我有一些看法和您不同:森林三角點註解部份如果是和陸測點共用者,依我的記錄是沒有森林三角點的,如大哥所說的知本主山、大浦山等屬於此類;若森林三角點註解部份沒有寫的部份則有可能有森林三角點,如白毛山,遠藤山、飭山等;若森林三角點點位資料和陸測點資料分別陳列者,應該有森林三角點,如榛山、鳥嘴山、東洗水山、南坑山、五溪山等。特別是後者,如果找不到,大都被倒置成護石了。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拙見,不知大哥看法如何,或有其他旁證讓大家討論討論?
  • andrew兄:在三義拐子湖南方及火炎山高速公路東方的【四份】那顆圖根點是否遺失了?
  • 森林三角點據資料顯示直到1944年仍然還在測量,但是似乎也沒有徹底的完成全台的測量,只是留下的空白比陸地測量部少很多而已,既然沒完成就會有資料遺失或不明點的產生,7777大哥所說的幾種情形應該還會有許多例外吧,像大浦、知本主這些山,倒置的事情看來不像是近年所為,光復後僅1970年代做過一次包括深山的全島大測量,聯勤測量隊應該沒有這種閒工夫吧!另外,我想起戒茂斯山旁有一顆森林點,此點在成果表找不到,棚幾山(2264M)旁邊也有散落一旁的森林點柱石及磐石,而且該處地表並沒有因侵蝕而降低,所以除了被挖出來這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根本就沒埋設,總之,此類倒置情形尚未因出土的數量增加而形成一不變的規則,也許逐一去探訪各山頭就會慢慢規納出一套可用的公式。
  • To 7777兄, 對不起, 昨晚有空po這篇記錄時已經太晚了, 神智不清把號碼亂打一通, 請見諒. 另外其它三顆護石都是此區域產的硬砂岩, 也不規則, 應該不會是其它基石了. To anderw兄, 我也想把它埋深一點, 但是沒有工具, 時間也不足, 只好懇請版上要去朝聖的山友帶個小圓鍬去整治一下了 (像7777兄沒在醫院時就背著一個圓鍬一樣).
  • 關於森林三角點未何被倒置的原因, 我原本以為是因為與陸測點共用, 才被取代掉, 沒想到情況還複雜很多. 不過我直覺是日據時代的測量隊做的, 因為它埋得相當深且很工整, 依我挖出的這顆而言, 很明顯是測量隊在山頂先把護石及三等點置好, 然後排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先固定, 最後再用土埋起來. 而就我碰到一些後設的補點, 其實都埋得很草率, 不能跟這個比, 所以才有這種感覺.
  • 看來森林三角點摸不完了。當初埋設大地測量三角點的單位,將森林三角點倒頭蔥,應有取得埋森林點單位的同意。
  • 我同意lizard及TACAN兄的意見,依照國人的習慣,不太可能將森林三角點連同基磐一起挖出來,而且把森林三角點倒置重埋,連同基磐一起當作護石用,國人最多是儘是將森林三角點倒置重埋,或隨意放在附近而已,不太可能再花功夫去挖基磐的,那是比單純挖三角點還累的事,我曾經挖過在三角點下的基磐﹝不是蓄意去挖,而是如果不挖就會被整地挖除或掩埋掉了﹞,所以知道它的困難度。TACAN兄您說的知本主山、大浦山等共用點有森林三角點倒置的情形,可否附上相片讓我看看?謝謝!
  • 張兄:附上照片,知本主旁這顆似乎小了點,是否是倒置還是要挖了才知道,另外關於戒茂斯這顆證實存在的森林點,您有何看法。
  • 有關於戒茂斯這顆證實存在的森林點,我沒有意見,因為資料上它不是共用點,所以有可能是清查時沒有記錄到或來不及記錄,這種點目前相當多,我手頭有的資料就有一、二十點,包括台北縣及宜蘭縣很多都沒資料,所以前篇文章我將它歸在第二類﹝註解部份沒有註明森林點是共用點,及森林點沒有另外陳列資料者﹞,較著名的有關山、白毛山、加母山等。知本主旁那二顆似乎小了點,不太像。大浦山 比較像,但在山上還要挖才知道﹝因為常看到四四方方大小也相同,但卻很短的護石﹞,如果不是,那應該可以【暫時】推論共用點是沒有再立森林點的。有資料的森林點如果被倒置,很多旁邊都有基磐一起當作護石,如南坑山、小出山、榛山等,當然沒資料的也有,如遠藤山等,這更說明應該是日據時代所為。
  • 密老老山的森林點是否就是大哥所稱的共用點家族之一,其點尚在。
  • 密老老山的森林點不是我所稱的共用點家族之一,資料上它另有森林點,故其點尚在實屬正常。大哥手中不是有一份我給您的資料,後面就有備註欄,我不會自己創造資料,資料都在那兩本天書上。我有把整理的資料給SOSP放在架上,如果那裡沒有資料,我會寄一份原版整理的資料給您。
  • 剛才查了一下基石資料庫,發現它還是有記錄在上面,在【共用】項目上有寫【另有森林點】,所以應該上面都有了,不必再寄了,不過如果大哥需要我還是會趕快寄給大哥的。
  • 四份山去年還有人爬應還在,日據原點在山坡,已移位至山頂(差約50公尺) 坐標請參考移位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