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霞喀羅國家步道 下月開放


霞喀羅國家步道部分路段,兩旁都是高聳竹林,有電影「臥虎藏龍」情節的感覺。

2003/11/07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新竹報導】

新竹縣五峰、尖石兩山地鄉的全國第一條示範國家步道─霞喀羅,經林務局花費近二千萬元整修,下個月對外發表,也正是賞楓、泡溫泉的好時節。

霞喀羅起點在五峰鄉清泉、終點在尖石鄉秀巒,因必須翻越霞喀羅大山得名,是古代泰雅族居住在秀巒的基納吉群,與住在清泉的霞喀羅群之間的聯絡道路,全線廿四多公里,都位在海拔一千三百到二千三百多公尺的中海拔山區。

日本殖民時代修築霞喀羅古道,在八十一年前完工時,沿線設置廿五個駐在所,曾經是台灣駐在所密度最高地區,可見基納吉群、霞喀羅群之強悍,現在沿線還有七處遺跡,因此這條古道,也被稱為數著遺跡前進的古道。

林務局六月花費一千九百多萬元整建,提升到全國第一條示範級國家步道,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處長郭武盛說,施工儘量要求生態工法,就地取材、少用混凝土,並保留沿途人文歷史遺跡。

郭武盛指出,霞喀羅國家步道除了駐在所遺跡,以清泉及秀巒溫泉為出入點,且鄰近雪霸國家公園,地理區位佳,此外,橫跨薩克亞金溪的白石吊橋,有八十多年,橋長一百四十五公尺,落差九十公尺,兩岸峭壁高聳,山光水色,美不勝收。

古道沿線柳林相整齊,天然林內有楓香、青槭及台灣紅榨槭等變葉樹種,其中最大一片在馬鞍附近,秋冬一片楓紅,煞是好看,至於人文部分,沿途有養老、延老、錦路等,保存泰雅族部落型態。

郭武盛建議要走霞喀羅國家步道,如果一日遊,第一天晚上投宿在清泉或秀巒洗溫泉,第二天出發,途中用完中餐折返,如果二日遊,可以選擇住宿在白石派出所的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