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最多氧氣的地方---塔曼山連走拉拉山
日期:2004/01/03 星期六
天氣:出太陽的冬天的爬山好天氣
領隊:徐代雄
嚮導:林文燦
人員:共23人
登山攝影:Uank
紀錄:Taiwangogogo
缺氧嗎? 今天的行程將可以讓大家儲備足夠的森林氧氣以供未來一週工作打拼使用。 今天我們將來到台灣北部最多氧氣的地方---塔曼山和拉拉山。 雖然山上的楓葉已經掉落滿地,但是單單是超酷的新鮮空氣,這趟的行程就足以令人心滿意足。 記得去年初春之際,曾經冒著低溫寒流由拉拉山連走塔曼山,一路上的白色霜雪令同行的山友驚嘆不已。 如今眼前不再是一片銀色的世界,而是換成綠意盎然的景色。 一樣的山,卻是不一樣的景色;一樣的神木,卻是不一樣的人物。 令人覺得山是永遠那樣的新鮮而不會退色。 不過如果我們還是繼續不斷的開發這裏的山坡地、蓋民宿(就像Powerspot兄所說的,走路不小心的踢到三角點,將不會是不可能的事),這樣的美景、這樣的空氣很可能就要逐漸的從人世間消失,而美麗寶島也可能從此變成土石流和垃圾的「番薯島」。 如何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做出最佳的取捨,可能需要我們向原住民的智慧學習---土地不是我們的,而是我們向以後的子孫暫時借來用的。 今天的路線不但輕鬆好走而且有三處極棒的美景以及一處發人深省的神木區,非常值得山友們來此一遊。
06:45 好像逃難似的,中型巴士載著許多山友們由台北火車站東三門迅速出發。 車子行走北二高,下三鶯交流道。 穿越三峽鎮之後,續走台7乙公路,並且在三民轉接北橫公路朝東南方向繼續趕路。 最後,終於來到巴陵(balon)。 在此轉接桃116號公路到上巴陵。 大約在桃116公路6K的地方,領隊帶大家欣賞在紅色巴陵橋旁的「三龜戲水」的絕妙美景。 之後,車子在上巴陵的地方轉走同心路。 走同心路一小段之後,在第一個叉路口取左。 一路上沿著「恩愛農場」的指標朝「新世紀農場」前進。
09:32 開了將近三個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新世紀農場」的入口處。 馬路邊綁滿了登山路條,顯然已經有不少的山友們已經造訪過此地。 雖然是幾分鐘的路程,還是養成背包不離身的習慣吧! 整裝後迅速出發。 農場大鐵門的左邊有一個剛好可以容納一個人經過的縫隙。 進入之後,沿著兩層樓房後面的裝有鐵絲棚架果園的山坡路前進。 順著山坡路一路走到暖房的門口。
09:38 埤谷山,H1520M。 張茂盛的地圖和大家都習慣性的稱埤谷山為比亞山。 可是根據當地已經74歲而熟稔部落事物的部落長老同時也是巴陵教會牧師Le bin的敘述,比亞山(bi ya san)指的是馬崙砲山而非埤谷山。 此事有待大家進一步的考證,所以本文仍舊只以埤谷山稱之。 埤谷山的三等三角點(No.6266)就在門內的正前方。 因為在私人土地之內,不逗留而迅速離開。 出大門之後,被雪山山脈支稜的美景吸引而駐足欣賞。 由此向西南方凝視,尖聳的西丘斯山與雪白山比鄰相望。 在天邊的數道陽光照射下,西丘斯山顯得更為高峻雄偉。 不知道躺在他背後如同睡美人般的鴛鴦湖是否仍舊沉睡不醒,等待有心的登山客將她喚起。 希望3月21日那天,能夠藉由東泰野寒山、雪白山和西丘斯山的幫忙,掀起她神秘的面紗。 另外,由此向西往巴陵橋的方向望去,由層層山巒相疊而成的綠色山谷,在淡淡的陽光下,顯得異常的翠綠、清幽和迷人。
09:45 回到「新世紀農場」的入口處。 繼續沿著「恩愛農場」的指標搭車前行。 沒幾分鐘來到一個叉路口。 左往「恩愛農場」,右往「嶺鎮休閒農場」。 不去「恩愛農場」,取右續行。
09:55 車子來到正在整修產道邊的山坡地的地方。 全員下車開始踢有碎石的泥土產道。 沿路上,不時有「恩愛農場為您加油往塔曼山」的指示牌。 山坡上發黃的芒草好像在替山頭換上一件金黃色的衣裳。 一邊走,一邊欣賞雪山支脈美麗的稜線。
10:09 產道叉路口。 左手邊有三個直徑約2公尺的黑色大水桶。 右邊的土石路有綁一條黑綠相間的路條。 取右上切。 往上約100公尺之後,又有一個叉路口。 左往「恩愛農場」,直往「瑞士休閒農場」。 取直續行。 再約100公尺之後,還有一個叉路。 左往「瑞士休閒農場」。 往正前方的路綁有許多的路條。 繼續取直朝登山口的方向前進。
10:13 X字形叉路口。 此處有一個直徑約6至7公尺的水泥製水塔。 取右(往北的方向)續行。 約60公尺之後就是塔曼山的登山口。 此處有綁許多的路條,也有一個木製路牌:前往塔曼山,回往上巴陵。 隨即一步也不停的,衝進登山口。 哇! 真棒,一開始就是森林幽徑。 大大的吸一口氣,因為實在好久沒有吸到這麼新鮮的空氣了。 這是一條帝王級的迎賓紅毯也比不上的稜線地毯路。 不過地上有一條大大的黑色塑膠水管沿著山徑蜿蜒前去。 山徑的剛開始是一段斷斷續續的小陡坡和不太長的白色拉繩。 沒有記錯的話,去年來的時候,沒有這些拉繩可以幫助攀爬。
10:29 在不久之前遇上一顆大的倒木,由此開始是連續好幾個又陡又長的山脊路,還好都有白色的拉繩可以幫助攀爬。 紅檜倒木是巴陵(balon)的象徵。 按照泰雅族語言,balon是橫樑的意思。 因為颱風會將這裡有些的巨大紅檜連根拔起。 檜木倒臥在地之後,很像橫樑的樣子,所以這裡稱為balon。 第一個拉繩處長約50公尺。 結束之後約1分鐘,第二個拉繩處長約100公尺。 再約100公尺的平緩路之後,是一段更陡的拉繩處,長約100公尺。 此時,大大的黑色塑膠水管仍然亦步亦趨的跟著山徑而行。 第三個拉繩處結束之後,再走3公尺的平緩路,是第四個拉繩處長約30公尺。 再約50公尺的較平緩路之後,是第五個而且也是最後最長的拉繩處,長約200公尺。 結束之後,即可上稜線。 剛剛一路上盡是滿地的楓葉。 若是早幾個星期來的話,說不定可以看到滿山的紅楓。 不過也說不定,山徑就不會像今天這樣的安靜宜人。 可以賞楓是一件很美的事,不能賞楓也是一件很美的事---不同的景色會有不同的收穫。
10:42 上稜線,高度約1850M。 往前約10公尺,有一顆已經腐朽的神木。
10:46 抵達一處滿地是巨木而且有砍伐木材痕跡的地方。 沿路上有幾顆巨木。
10:50 叉路口。 左邊是走稜線的路,現在似乎比較少人走。 右邊的路是山腰路,比較多人走。 取右續行。 約兩分鐘後,稜線的路會由左手邊會合,只是路徑並不是很清楚,不過還是有綁路條。 往前約50公尺,抵達一處又陡又長的山坡路,長約200公尺,一路上斷斷續續的拉繩而上。 陡坡結束之後,再約行走60公尺的平緩的山徑,有一段不是那麼陡的拉繩處,長約100公尺。 從下車處走到現在已經大約走了1小時的路程,也遇上許多處的陡坡,不過由於行走的速度不是很快而且在檜木林新鮮空氣的幫助之下,一點也不覺得累。 其實,這麼好的路段,是應該慢慢的走,才能品嘗出它的味道。
11:02 經過一顆巨大的倒木。 此倒木應該就是Honggoo 兄2003/03/08紀錄中,於16:23所經過的大倒木。 如今倒木已經被盯上一整排的五寸釘,另外也拉上兩條繩索以做為護欄使用,所以走起來輕鬆如意,不再像去年的時候,必須以平衡木的功夫通行。
11:10 一顆已經朽壞的神木擋路,只好由下面鑽洞而過。
11:15 神木叉路口。 取右邊有綁路條的小徑。 約1分鐘之後,抵達稜線一個很大的森林缺口處,高度約2100M。 可以望見對面的山嶺,而雲海也早已填滿山谷的每一個縫隙。 輕鬆慢步的走,居然已經來到這麼高的地方。
11:28 越過一顆巨大的倒木。 一路上已經遇過無數這種巨大的倒木了,難怪「達觀山(拉拉山)自然保護區」是台灣最大的紅檜森林區。
11:34 越過一個小小的鞍部。 雖然已經快到山頂了,因為看見隊友有一點累,只好休息淺嚐今天的第一口水。 坐在巨大的檜木下,輕輕的將水慢慢的送入喉嚨裏,真是一種非常享受的感覺。 這種舒服的感覺不是台北冷氣房辦公室所能體會到、所能享受到的感覺。
11:38 整裝出發。
11:45 塔曼山,高度2130公尺,有一顆三等三角點,No.6263。 雖然是台北縣內最高的山,由於山頂周圍的小樹已經長高,所以視野不是很好。 往東的叉路可以往玫瑰西魔山,往北的叉路可以往拉拉山,往南走回頭的路可以下埤谷山。 大概下一季,白天較長的時候,將由此接玫瑰西魔山和巴博庫魯山,完成塔摩巴縱走。 由今天的路況來看,那將又是一條令人難忘的美麗路線。 塔曼山和拳頭母山是南勢溪的發源地。 台北人不是只喝翡翠水庫的水,其實也喝南勢溪的水。如今每天所喝的水的源頭處已經是在腳底下了。 想到這裡,心理得意的笑。 此時,一些山友們忙著拍照片,希望能將美麗的鏡頭放入底片之中。 我呢,慢慢的喝著熱熱的綠茶,同時將美麗的鏡頭放入心裏的深處,那是別人偷不走、拿不掉的地方,也是不會怕丟掉、不會怕蟲咬的地方。 我們這些「後段班」的人在此午休用餐。 從登山口到山頂這一段路是今天行程中的第一處美景。
12:20 取北邊往拉拉山的叉路悠悠哉哉的出發。 約10公尺左右,有一個叉路口,取右續行。
12:23 開始拉繩陡下。 因為下山的路屬於迎風面的關係,路面又濕又滑,與上山時的路況完全不同。 也因為這樣,這裡的植被也與上山時的植被不太相同,路上多了許多的蕨類的植物和高山杜鵑。
12:42 叉路口。 往左的叉路有紅色塑膠的路牌,依照指示可以往拉拉山和拉拉山神木區第18號神木。 右邊的叉路在20公尺之內都沒有綁路條,應該是可以通往扎孔溪溪底,不過需要做進一步的確認。
12:47 經過一段長約50公尺的瘦稜之後,進入高山杜鵑區,但是尚未開花。 此時透過樹縫也可以不時的看到福山方向的滿山滿谷的雲海。
12:48 叉路口。 往前的山徑有紅色塑膠的路牌,依照指示可以往拉拉山和巴陵福山越嶺古道。 左邊的叉路應該可以下達觀亭。 取直續行。 之後,上瘦稜,進矮小而且疏鬆的劍竹區。
12:51 出劍竹區。 約1分鐘後,開始下長長的陡坡。 路面又濕又滑,只好小心慢行。 還好有一段長約60公尺的拉繩幫助下陡坡。
13:00 又濕又滑的陡坡終於結束。
13:05 上一寬廣的山頭。 約半分鐘後,進入劍竹區。 再約半分鐘後,出劍竹區。
13:09 開始陡下約70公尺。 陡下時,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山嶺平緩厚實的拉拉山。 駐足欣賞一下待會兒要爬的山。 陡坡結束,前行約30公尺的平緩路之後,再陡下約100公尺。 第二段陡坡結束,再續行約莫40公尺的平緩路,山徑將轉變為斜坡的路面。
13:22 兩旁的高山杜鵑迎面而來,路上也是楓葉滿地。 就在觀賞風景之時,登山口突然間蹦到眼前來。
13:23 巴福越嶺古道叉路口。 叉路口正前方有一個很新的路牌,依照指示左往拉拉山,右往福山,回往塔曼山。 看來路牌的指示有誤。 取右續行。 前進約100公尺之後,抵達塔曼山和拉拉山之間的鞍部,也是一個三叉路口。 依照路牌指示,直往福山,左邊在簡易氣象站旁邊的小徑是往拉拉山支線,回往拉拉山(又錯誤一次)。 此時往東北方向看去,烏來所有的山嶺已經藏在滿天的雲海當中,而且雲海也逐漸往塔曼山的東北麓攀升。 終於了解為何balon部落被稱為雲端的部落。 看到雲海之後,內心有許多的驚歎和激盪,我想這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看雲海。
13:40 福巴越嶺古道14K的木樁。
13:43 拉拉山登山口。 按照路牌指示,左往拉拉山支線,前往福山,回往拉拉山(第三次錯誤)。
13:45 開始取左上陡坡。
13:50 穿過一顆已經腐朽巨木的下方的樹洞。 這是一條一路陡上的山路,感覺上和剛才由塔曼山山麓所看到的平緩而厚實的拉拉山大不相同。 真是所謂的「橫看成嶺側成峰」。 因為一路陡上的關係,只好邊走邊停的等隊友。
13:52 第一段陡坡結束。 繼續前行約20公尺的平坦路之後,就是第二段陡坡的開始,還好有些地方有拉繩可以幫助攀爬。
14:02 第二段陡坡結束,並且鑽過一顆倒木的下方。 約5公尺之後,開始第三段的陡坡。
14:08 第三段陡坡結束。 坐在倒地的樹幹上,一邊看著下方等隊友,一邊享受清新無比的新鮮空氣和安靜無聲的山林。
14:11 濕濕冷冷的新鮮空氣,呼吸起來非常的舒服。 放慢腳步,悄悄的前進。
14:19 來到去年用午餐的地方。 這裡是兩條小山溝中間凸隆起來的地方。
14:22 叉路口。 在此處碰到已經下山休息的隊友。 左前方的小徑有往拉拉山的紅色塑膠路牌,右前方的小徑沒有綁路條也不知往何處。 稍微探一探右前方的小徑,無功而返。
14:26 取叉路口左前方的小徑繼續前行。 不久之後下到鞍部,接著陡上約50公尺。
14:28 有三顆聚集在一起的山毛櫸,其中兩顆非常的巨大,而第三顆稍微小了一點但是還是非常的大,不過很難判斷其是否和中間那顆是同一株的樹木。 真像是一個甜蜜的家庭。 除了這個甜蜜家庭之外,右手邊還有單獨的一顆巨大的山毛櫸。 隨後進一小段的劍竹林。
14:41 一段陡坡結束之處。 有往拉拉山的指示路牌。 在到達山頂之前約30公尺處,右手邊的叉路有路牌,依照指示可以到達南、北插天山和魯培山。
14:45 拉拉山(L`ra L`ra san),高2030公尺,有一個三等三角點,No.6265。 山頂上的叉路,北往南插天山和盧平山,西往夫婦山。 下下星期六我們將由雪霧鬧經夫婦山登拉拉山。 屆時將在千辛萬苦之後,由西邊的叉路登上此山頂。 山頂上有一座中央氣象局自動氣象及雨量遙測系統以及一根又高又粗並且包著鐵皮的電線桿。 山頂上視線被小樹遮蔽,不過利用僅有的「地形物」可以看見整個北邊的天空被一望無際的雲海遮蔽。 在白色的雲海中只剩下從南插天山到北插天山的四座孤島。 其中南插天山和盧平山共同構成一個像似金元寶的海中孤島,而與遠方的北插天山遙遙相對。 視野這麼的棒,難怪此山被稱為L`ra L`ra san。 按照泰雅族語,L`ra是眺望的意思(而非美麗的意思)。 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新店和宜蘭。 拉拉山的美是美在她山頂上一級棒的視野,而塔曼山的美是美在由登山口到山頂的森林地毯路。 每座山各有各的美麗迷人之處,建議山友們能夠一次爬完這兩座山,然後細細的品嘗她們不同的美麗之處,這會比兩次單攻山頂來得更棒。 這裡是今天行程中的第二處美景。
14:54 開始打道回府下山去。
15:03 來到三顆聚集在一起的巨大山毛櫸之處。 好好的欣賞這一個甜蜜的家庭,也祝福所有登山客能夠像他們一樣的幸福。
15:17 抵達第三段陡坡結束之處。 等待隊友。
15:19 出發前進。
15:23 穿過倒木的底下並且抵達第二段陡坡的結束之處。
15:29 抵達第一段陡坡結束之處。
15:32 鑽過一顆腐朽神木下方的樹洞。
15:36 抵達登山口。 在此等候隊友們。 清幽的古道開始瀰漫著淡淡的山嵐霧氣。 此時古道看起來更像一幅古老的墨畫。 時間似乎在此遽然停住。
15:50 全員到齊,整裝出發。
16:02 抵達塔曼山和拉拉山之間的鞍部。 繼續往前走到往塔曼山的登山口,並且等待隊友,以防隊友走塔曼山回家。
16:09 繼續出發前進。
16:10 福巴越嶺古道15K的木樁。 台北方向的遠方的天空佈滿紅色彩霞。 佈滿楓葉並且在晚霞照射下的古道是今天行程中的第三處美景。
16:16 福巴越嶺古道16K的木樁。 往前不到半分鐘的時間,有一座寬約1公尺長約3公尺的木橋。
16:28 抵達「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告示牌。 約2分鐘後,抵達「插天山自然保護區」的告示牌。
16:32 經過木柵的門。 前面約50公尺的距離,有一個叉路口。 左邊的枕木階梯步道可以往第18號神木,而直行的古道可以往19號神木。 遊客漸多,放慢腳步,取直續行。
16:35 看到第一顆的神木,編號第19號。 樹高40公尺,胸圍5.3公尺,樹齡約500年。 在林務局有編號的22棵神木當中,除了五棵神木因為各種因素而未予測定樹齡以及一顆已經枯死的母子扁柏樹之外,這一顆樹是最為年輕的神木。
16:37 看到第二顆神木,編號第21號。 樹高55公尺,胸圍14公尺,樹齡約2700年。 這是樹齡第二老的神木,只比最老的神木(編號第5號)小了100歲。 雖然是第二老的神木,但是遠在孔子尚未出生之前,它就在這裡和大自然搏鬥。 面對著數不盡的大大小小的颱風,說不完的冷冷颼颼的寒流,以及無窮盡的炎熱炙人的夏日,也面對著許許多多的朝代更替和政體變遷,它都依然默默的站在這裡為自己的生命也為下一代的未來尋找出路,同時也為台灣的歷史做見證。 樹是這樣,那人呢? 往前約50公尺,可以看到編號第22號的神木。
16:39 福巴越嶺古道17K的木樁。 約1分鐘後,過一小溪澗和一座碎石子小橋。 再約1分鐘後,看到編號第4號的神木。 在此休息等待隊友們。
16:45 告訴完隊友們後續的路程,繼續朝「達觀山自然保護區」大門口的方向前進。 約2分鐘後抵達編號第2號的神木。 再約2分鐘後抵達編號第1號的神木。
16:56 抵達「拉拉山生態教育館」。 站在此處,再次的欣賞拉拉山。 隱約可以看到山頂上的鐵皮電線桿。 從這裡開始也可以不時的看到綻放著朵朵鮮紅色花朵的櫻花樹。 到大門口還要踢半小時的產道,還好一路上有這些美麗的櫻花可以欣賞,所以不會覺得太累。
17:05 在產道的一個轉彎處欣賞奇景。 白色的雲海由烏來越過拉拉山和塔曼山之間的鞍部,像水庫洩洪一般的以萬馬奔騰之姿態,再由鞍部宣洩而下翠綠的山谷。 雲和人一樣也喜歡翻山越嶺的爬山。 一路上不時的可以看到紅色的櫻花相襯著發黃的楓葉,真是好看。
17:30 走著走著,終於來道「達觀山自然保護區」的大門口,結束今天的行程。
後記:
1. 今天的路線有三處極棒的美景以及一處發人深省的神木區。 這三處美景包括由登山口到塔曼山山頂的森林浴地毯路、拉拉山山頂的眺望遠景和巴福越嶺的古道。 每一處的美景都各有特色。 一路走來,因為邊走邊等隊友的關係,非常的輕鬆如意。 走快一點的人,應該有足夠的時間把整個神木區的神木欣賞完。
2. 不論是由拉拉山走塔曼山或是由塔曼山走拉拉山,都是非常美的路線,非常值得大家來一探究竟。
3. 今天行程摘要:
埤谷山(09:38),原路來回約10分鐘。 中巴停車處(09:55)-->塔曼山登山口(10:15)-->塔曼山(11:45),午餐約35分鐘-->巴福越嶺古道的塔曼山登山口(13:23)-->拉拉山登山口(13:43)-->拉拉山(14:45)-->拉拉山登山口(15:36)-->「達觀山自然保護區」的大門口(17:30)
包含約半小時的午餐時間,總共花費約7.5個小時完成塔曼山和拉拉山的行程。
4. 參考資料: 張茂盛地圖第三冊第1頁。
http://www.yabit.org/celeb/honor/C0335330070/lebin.htm
http://210.201.54.206:8080/cgi-bin/webpage
5. 非常謝謝Uank兄提供登山照片. 他的一張照片永遠勝過千言萬語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