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南一段風雨行

活動日期
2004/6/20 - 2004/6/24
所屬團體
自組隊
困難度
0

lu1973(小利)

2004/6/4


南一段行程記錄

領隊:傅恆德
隊員:蔡淑貞、盧明珠(紀錄整理)

預定行程:
93/05/20(0天) 長庚大學(出發)→139K進涇橋登山口
93/05/21(1天) (535分)139K進涇橋登山口→(145分)→3026山屋→(160分)→3500 公尺峰→(110分)→關山(二等三角點3668M)→(120分)→2950鞍營地(有水源)
93/05/22(2天) (660分)2950鞍營地→(110分)→海諾南山(三等三角點3175M) →(180分)→小關山北峰→(180分)→叉路→小關山(二等三角點3249M)→叉路→(190分)→雲水山水池營地
93/05/23(3天) (595分)雲水山水池營地→(60分)東下切鹿寮溪15分有活水源→(100分)→馬西巴秀山→(370分)→3228公尺峰→(65分)→三叉峰下營地
93/05/24(4天) (415分)三叉峰下營地→(30分)→卑南主山(一等三角點3295M) →(25分)→(280分)→石山工作站→(80分)→苗圃工寮→(步行需4小時)→藤枝→長庚大學

實際行程:
93/05/20(0天) 長庚大學(出發)→129.5K(20號公路)
93/05/21(1天) 129.5K(20號公路) →139K進涇橋登山口→3026山屋→1.5K關山
93/05/22(2天) 1.5K關山→關山(二等三角點3668M)→2950鞍營地(有水源)→海諾南山(三等三角點3175M)→小關山北峰→小關山前營地
93/05/23(3天) 小關山前營地→叉路→小關山(二等三角點3249M)→叉路→雲水山水池營地→馬西巴秀山→稜線上小營地
93/05/24(4天) 稜線上小營地→三叉峰下營地→卑南主山(一等三角點3295M)→石山工作站→苗圃工寮→藤枝→長庚大學

交通:友人開車,來回9000元

前言:
一波三折,今年大年初五一行12個人計劃登爬南一段,無奈今年雪況嚴重,上攻至3200公尺,積雪壓垮箭竹路標路跡不明。
加上雪地裝備不足,只好撤退。 本來5/21-5/23這個時間是要攻雪山主東峰下志佳陽的行程,再一次無奈未抽中369山莊,索性決定走南一段,我們早已計劃許久的行程,南一段我們來了。

5月20日 星期四
20:30 林口出發,走中山高,下西螺休息站休息,再行至台南麻豆交流道下轉往南橫方向前進。

第一天 5月21日 星期五 天氣:陰雨天 (雨衣沒脫下過)
00:00 甲仙7-11買早餐
02:45 車行至20號公路129.5K,竟然坍方了,路面堆滿土石塊,無法通行。魏大哥和傅大哥下車確定車輛真的無法通行。猜想可能是昨天的六級地震加上今天下了一整天的雨,土質鬆軟造成崩塌。
03:00 決定先在車上小睡片刻。
04:30 整裝,三人決定用踢到進涇橋,穿起了雨衣雨褲,內心五味雜陳,命運坎坷 卻也沒人抗議。
05:15 出發,走向139K的進涇橋登山口。
07:40 到進涇橋,休息,吃東西。人算不如天算,真是計劃比不上變化。
08:00 GO,沿木梯直上。
08:45 第一休息平台,休息。
遇四人小隊,他們是前天上來的,閒聊一會,他們說昨天在關山頂,下大雨刮大風,以為是颱風來了。
08:55 GO,陡上。
09:35 第二休息平台,休息。
09:42 GO
10:10 至3026山屋,屋外的溫度計顯示為11度,我們於此煮麵,討論今天晚上紮營點,若攻到2940鞍營地至少還要六個小時半,太操了,況且天雨路滑,時間會拉長,所以計劃在關山前的3448M紮營。
11:36 GO,傅大哥多背2公升公水,我和淑貞各多背1.25升公水。
11:40 到關山和庫哈諾辛山的叉路口,往左為關山3.8K開始木梯下坡。
11:46往關山3.4K,穿箭竹,好走。
12:05 往關山2.9K,越倒木數棵,不斷鑽高箭竹。
12:10 小營地休息,可搭兩頂四人帳。
12:15 GO
12:25 小拉繩索,開始不好走,陡坡。
12:38 休息
12:45 GO
12:55 往關山2.4K
13:27 休息,吃東西補充熱量,剛過我們年初五撤退的地方,原來上回雪況不佳我們還爬滿遠的。
13:45 GO
14:00 往關山1.9K
14:40 看到高山杜鵑花開,此時又溼又冷又累。
14:45 往關山1.5K,有一平台可紮營,三人決定紮於此。
雨越下越大,以用炊事帳直接接雨水來用。

出師不利,先是路坍方了,多踢9.5公里的路,天候又不佳,氣溫低,淑貞在山屋說:「上天在考驗我們」,傅大哥說:「還好這次我們都穿雨鞋來,腳就不怕溼了」。晚上在帳蓬內研究明天晚上的落腳點,今天行程慢了兩個半小時,所以希望明天預計走到小關山前營地。一直在下雨,不怕沒水了,用營燈烤半溼的衣服,還能談笑風生,自得其樂。

第二天 5月22日 星期六 天氣:依然下雨、溼冷
03:00 起床,整個晚上都在下雨,想必又是潮溼的一天,三個人都懶洋洋的,預計五點天濛濛亮就要開始走,有延後時間。
05:29 打起精神,終於出發了。
05:30 往關山1.4K
06:05 至攀岩區,抬頭看垂直的岩壁成了小瀑布,非常滑不好攀爬,要盡量往右邊攀爬。
06:07 GO
06:16 過攀岩區
06:25 全員到齊
06:32 過箭竹林,草坡沿稜左而緩上
06:52 到達關山頂3668M起霧又下雨,毫無展望,趕快拍攻頂照,吃東西補充熱量。傅大哥說:「不要拍照啦!等下回天氣好的時候再來走一趟,拍美美的攻頂照」我和淑貞都不理他。直到手凍僵了,就連忙背包上肩走人了。
07:06 GO,不斷下切
08:40 休息
09:00 GO,一路陡下,天雨路滑,非常不好走,一直滑倒
09:35 到2940鞍,這裡成了看天池了,約兩頂四人帳的圓形營地,傅大哥說:「還好昨天沒紮在這,否則早上起來就泡在水裡了」稍作停留一下。
09:45 GO
10:15 有一營地,約五頂四人帳,也成了看天池,這幾天的雨,把營地都搞成了看天池,滿有趣的。
11:00 開始陡上
11:35 海諾南山前營地,在箭竹林內也成了積水池,很避風,有升火痕跡,約6頂四人帳,凌亂。
11:45 至海諾南山頂,下雨起霧,沒幾分鐘手就凍僵了,速速拍攻頂照,就趕快走人了。
12:02 GO
13:03 休息,全部較平坦的營地,都成了積水池。
13:10 GO
14:20 平台,休息,吃東西
14:30 GO
15:30 小關山北峰,開始一路下切矮箭竹
15:40 休息
15:45 GO 不斷在撥游長箭竹,好像泡在水裡
16:40 小關山前營地3100M於稜右也積水了,我們在稜左紮營,此時雨停了,太陽露臉。

從關山要下切到2940鞍,需下切約700公尺,在撥游箭竹林間容易踩空(落差大),加上天雨路滑,箭竹抓不住,就一路用滑下去的,我和淑貞都狼狽的很,到小關山前營地把手套脫下,整雙手泡得白白腫腫的,一整天,整個人都像泡在水裡,尤其是穿越箭竹林的時候。晚上我大吐特吐了三回,傅大哥說:「是高山症!」我覺得是受風寒了,加上生理期提早幾天到,身體虛弱造成的,還好吐出來了,比較舒服,期待明天是好天氣。

第三天 5月23日 (星期日) 天氣:陰雨、有霧 (至少有展望)
03:00 起床,經過一晚的休息,補充體力,所有的辛勞,疲憊又化整為零,變成是一條活龍。況且雨停了,充滿希望的早晨,還有聽到鳥叫聲呢!
05:47 出發
06:08 開始陡坡上爬
06:43 小關山叉路口,休息
左下為雲水山,直下可至小關山林道,右走約一分鐘可攻頂。
06:48 GO
06:49 攻小關山頂
這是淑貞的第五十座百岳,她特地帶沙士一罐及兩顆葡萄柚來慶祝,我們一同合照沾沾她的光采,心情很好,只是沒多久手又凍僵了,就下山了。
07:04 GO
07:05 回到小關山叉路口,繼續我們今天的路程
07:10 GO
07:45 箭竹林中有一頂四人帳小營地
08:05 樹林中有個狹長的約四頂四人帳營地,傾斜不平坦。
08:16 箭竹林內,休息,吃東西
08:29 GO,又要不斷的鑽箭竹林了
09:17 雲水池營地,水池滿位,休息
09:29 GO
10:35 雲馬最低鞍部,一路緩上緩下而來,好走,開始飄雨,雨沒停過
等傅大哥,他從早上出發至今拉了三次肚子
10:50 GO
12:06 到達馬西巴秀山3020M
是一路鑽游高箭竹林而來的,氣溫低,有些吃不消,山頂四周都是芒草毫無展望,休息,吃東西,補充游泳消耗的體力。
12:30 GO
12:43 有一營地,約三頂四人帳大小,接著進入一亂倒木及巨石塊區
12:48 大石壁營地,是一塊傾斜大石壁裸空下的平坦地,可搭一頂四人帳,髒,垃圾多,傅大哥要我們先走,他又要拉肚子了。
13:50 在稜上箭竹林內,休息吃東西
13:55 GO,一路都在稜線上走,稜右是大崩壁,風很大,很冷
14:00 聽到崩壁接連不斷的落石掉落聲,三人快速通過。
14:30 休息,喝水,一路好走,只是風勢強勁,氣溫低又飄雨
14:35 GO
15:00 於路右一看似乾淨的看水池取水,三人各再多背1.25升的公水
15:30 經過一短草坡山頭,於路左擺放許多帆布、繩子、綿被,不解為何有這些東西,傅大哥猜是空投錯地點,續行。
15:45 一直下雨,低溫,還好淑貞發現於稜上有一適合紮營處。
恰好夠一頂四人帳大小的營地,我們都溼透了,在雨中搶搭帳蓬全身發抖,牙齒打顫。

登山時,身體狀況越多,心理壓力越大,加上這三天天候不佳,撐到紮營後,又狂吐了一番,連眼淚都吐出來了,真的是受到風寒了,胃脹痛,整個人非常不舒服,陷入沮喪。早上原先以為今天要轉好了,想不到更溼,又冷又累,第一次登山覺得沒力沮喪,一直在想:「明天還有十一個小時的路程要走,我要怎麼走下山去?」淑貞、傅大哥要我先躺下休息,煮好麵再叫醒我。半夜12點醒來,帳篷外的風,呼呼的吹,在三千公尺高的帳篷內,一個人靜靜的喝著熱水,內心真是複雜呀!

第四天 5月24日 (星期一) 天氣:晴朗
03:00 起床,獲得充分的休息,整個人有精神多了,在早餐後服下胃藥及普拿疼各一顆,期待今天一切順利。
05:05 GO,整個展望都出來了,是好兆頭
05:45 路左下有賓士車標誌形狀的積水池(2002年2月份成大行程也有記錄到) ,發現淑貞流鼻血。
06:05 矮箭竹山頭,休息,拍照,遙望來時路,關山、海諾南山、小關山清楚的擺在眼前,頗感動的。
06:10 GO
07:10 森林內小營地,可搭一頂四人帳
我們因多踢了9.5K的公路,整個行程有拉長,都是在帳篷內討論明天晚上的紮營點,其實這個小營地是我們昨晚預計要紮於此(感謝2002年2月份成大記錄提供此營地)。
07:25 休息,吃東西,此處展望可見下方的荖濃溪
07:48 GO,這一路好走,順著路跡而走,忽而上忽而下的草坡路,卑南主山頭起霧了
08:25 三叉營地,這裡的營地髒亂,分隔出好幾塊的紮營處,路左有個黑水池,經幾天下雨,水也沒這麼黑了。
08:35 叉路口,此處就該放下重裝,於路右有綁路條,以為要再往前,故沒停留,續行
08:50 第二個叉路口,下重裝,休息
09:00 攻卑南主山
09:11 登卑南主山頂3293M,起霧,拍攻頂照
09:23 GO
09:30 第二個叉路口,看地圖,記錄及用指北針,研判應走回三叉營地上行十分鐘的叉路口
09:43 GO
09:58 切回第一叉路口,沿著稜線往北走
10:30 休息,吃東西
10:48 GO
11:00 過崩壁區2分鐘
11:25 開始多處陡下抓繩索,下切
13:00 游出比人高的芒草區,開始下切巨石堆
13:05 巨石堆下,樹林內平坦地休息,吃東西
13:30 GO
14:30 石山工作站,一路林道下切至此
14:40 有一段崩塌地形,好過
再一路撥芒草,遇三四處崩壞地形
15:20 路變大條,車可通行,但有落石擋住路面,續行
15:32 看到樹木倒下擋住路面
15:35 林道上看到魏大哥的車,休息煮麵
16:30 開車回家了
17:30 過檢查哨,傅大哥下車入內報備銷案
19:20 玉井吃晚餐
23:00 林口

今天老天爺賞我們一個好天氣,加上最後一天要回家了,格外輕鬆,心曠神怡,一掃昨日的陰霾及灰色思想,邊走邊看展望,非常感動,心想有機會遇個好天氣再來走一次南一段也無妨,只是到時候就要背水了,不像這回最不缺的就是水了,淑貞說:「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

後記:
下了山,回到了宿舍,舒服的洗了個溫暖的澡,喝著茶,開始著手整理行程記錄。想到吳淡如曾寫到:「沒有一種幸福的背後,不站著一個曾經咬緊牙關的堅定靈魂。」很貼切當時與此刻的心情。
有點像是在趕路中流浪的感覺,不曉得晚上確定的紮營點,當時很沒安全感,現在想想,如果能悠閒的在山裡流浪,天候不錯,糧食充足,其實也很不錯,曾聽黃大哥說:「有兩個女生,背了六天的糧食在奇萊山屋渡假。」好暇意呀!當然既然是渡假,陽光是少不了的,才算是完美的渡假。
感謝淑貞、傅大哥,第三天讓我先進帳蓬換下溼衣服,休息,他們耐著下雨低溫的痛苦,搶搭外帳及炊事帳。
感謝老天爺在第四天放晴,讓我們體會晴天的可貴,感謝經過大自然的考驗,人變得更謙卑了,帶著雨水、鼻水、汗水的洗禮,生命變得更厚重。
在走向卑南主山的3228M山頭,我們頻頻回碩,回望來時路,展望全出來了,風雨也過去了,有些感覺清晰了,有些模糊了,覺得生命有個部份新生了,得到了一些,也丟掉了一些。痛苦、疲憊會隨著「人是健忘的」而淡去了,只留下了點點滴滴美好的山中記憶。
親愛的伙伴,還好一路上有你們同行,朱少麟在燕子中寫到:「豐盛的人間,滿溢了磨難之必要;意外之必要;缺憾之必要。」或許是在風雨中縱走更能體會吧!中央山脈,下回再見了。


所有回覆

  • 一時不查 相關日期點成了6月20日不好意思(是5/20-5/24) 六月下是要去南湖中央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