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水災過後的馬克縱走勘查行
前言:馬克縱走這條稜線,在以往是一條熱門的路線。早已耳聞其名,多年前北岳曾辦過此項活動,那時未能即刻參加,如今想來還有些遺憾。自從921大地震過後,馬克縱走的消息頓時的沉寂了下來,除了台北縣登山會曾在89年1月9日所留下的資料,和少許的山友單攻大克山紀錄外。這幾年來這一條稜線的資料,幾乎是一片空白。因此重新開路是難免的,尤其司令山似乎已很久沒人來過,這次有幸能拜訪它,也算是未能完全打通到大克山山頂小小的一點補償。藉此勘查能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人能去親臨其境,自然路況會越來越好。不過在此誠心的建議這裡是不適合單獨行動,因為一不小心隨時都會造成失足的風險,團體行動似乎是較適合妥當。
日期:2004/07/24
人員: 蔡爸夫婦. 鴨子師父. 小光光總教頭. 小蟲.北岳二位嚮導. 校長、洪先生夫婦、min、ㄚ賢、張峰明、阿戊、 豪邁. 彼得潘. 小全、小油、.mori 共19人
天氣:晴
0600 東興國小出發。10輛車,8輛車開往東興第一停車場,二輛停在大克山第七號橋旁。
0620 到達停車場,開始步行。
0630 來到登山口指示牌標示H1005M。
0645 轉彎處稍作休息。
0650 階梯步道。
0712 離叉路口不遠,由此可下珠湖。
0740 馬那邦山頂,今天天氣還不錯,不過有些霧氣,只能看到大安溪河谷,其他的山巒就不清楚了。各路英雄好漢,難得共聚一堂,在一等三角點圍成一圈,作歷史上的留念。
0805 往下行直行開始砍路,有一標示禁止進入。
0831 稜1,一路上走走停停,前方找路鋤草真辛苦,速度不快。
0858 稜2,此處可展望下面的一條乾溝通往大安溪河谷。
0930 山徑轉往下行,不過都是在稜線上下附近移動,到達一鞍部,稍作休息。
1007 續上行,過稜3。
1019 到達稜4,此處展望亦佳,除了大安溪河谷外,下面的道路、房子,一覽無遺。
1049 稜線在此腰繞過上方的大岩石,突然來個急左彎直抖上了山頭,到達1111峰頂,沿著右方的稜線,小心徐步通過,下面是萬丈深淵,讓人不覺的心驚膽跳。這裡的展望極佳,對面下方的士林攔河堰、蘇魯部落,皆歷歷在目。
1113 司令山前小山頭,暫稱1138峰。在此前方鞍部稍作停留,查看是否有路可腰繞,最後決定直接翻越山頂。
1145 到達司令山,上有一顆山字森林三角點,H1183M。大夥開始清理雜草,拍照留念,已經許久未有人登臨,旁掛有幾瓶年代久遠的寶特瓶,其中一瓶有效期可辨視為85-86年份。再此午餐小休至1205。
1231 山徑開始取下行,沿途都是一些雜木林,下到1174峰前鞍部休息。
1253 過1174峰,下至一處窄稜,拉繩而下。前方先頭部隊鴨子師父,攻擊手阿戊、小潘、張峰明,回報前方為一大岩脊,無法越過,大夥商討之後決定採下切。
1316 幸運下行之路有樹枝和箭竹可攀,並沒有什麼危險性。下至底部時,無巧不成書,剛好一顆樹幹緊貼岩壁生長,形成一條天然的梯子。
1337 沿著這如刀削的大石壁,感嘆大自然的力量。蔡爸說明921之前那時大岩脊較寬,人可從上而過。回報前方山徑又不通,大夥再度發揮壁虎功的能力,沿著上方的岩溝,奮力的攀爬。
1402 又重回稜上,在樹下稍候。回頭仰望這怵目驚的司令斷崖,直瀉而下,真不敢想像來時路。
1439 過稜6。
1448 過1178峰,到達稜7 。
1530 1053峰前三叉路小平地,右下稍有路跡,不知通往而處?取左行。
1614 過1053峰,開始下行這時看到下方的"大克山農場",大家喜出望外。
1655 沿著岩壁而行,下一小段的繩索,前方回報,無法再行(接近1010峰)。這時兵分二路,一路由蔡爸領隊,從中而下,另一隊鴨子師父領軍,退至更前方找路而下。我們循著乾溝而下接到遇到土石流,終於到達大克山農場旁果園的上方處。結果鴨子師父那一隊,較我們先行抵達"大克山農場"。
1507 全隊抵達"大克山農場"休息。
1530 離"大克山農場"不遠處蔡爸,特別介紹"讓前台大日籍客座教授松村先生無限感懷的戰殁軍士紀念碑,碑文己漸模糊,碑體成三截,但還迄立,碑文己漸模糊,碑體成三截,但還迄立" 。.
1630 下山的產業道路已是柔腸寸斷,應是七二水災所造成的。因此還要涉水多次,終於到達"大克山第七號橋",結束這12多小時的驚險刺激勘查行。
後記:
關於蔡爸所提到的戰殁軍士紀念碑,我回家研究了一番。大概略知一二,提供給山友作為參考:
1. 在【北部郊山踏查行第2集】謝永河所著的"大克山"一文中有提到那個圓形柱,寫到”背面刻有「昭和十三年三月一日坪林有志同建」, 正面是「元(原)新竹州巡查劉文和、張自然殉死之跡」”,另外"大正九年十二月八日番害"碑文倒沒有提到。
2. 北勢群八社,原本在大正二年(1913)已和日本人和解,但是後來受要霞喀羅群事件的影響且在大正八年末發生流行性感冒,造成族人不少的死亡,照原住民習俗必需要"出草"來驅除邪靈,因此從大正九年一月以來"出草"不斷,後來日軍從台北.高雄派來警察,免強的壓制,所以那二人可能是那次事件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