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泉行腳
93年8月15日
朝陽休閒健行協會20人
領隊:陳財貴
紀錄:邱義春
前言:
朝陽嚮導組花費相當多的心思規劃了「瑞泉行腳」這個活動,主要是因為活動範圍包括了多條古道,且部分路段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內,原計劃以一天時間從瑞泉到磺嘴山的範圍內縱橫各路線,連結各古道,來個淋漓盡致的瑞泉地區認識之旅,行前向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也順利獲准,萬事皆備,蓄勢待發。
未料一個小颱風過境,國家公園管理處臨時來電通知封山一星期,先前的申請一律無效,真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我們只得改變計劃,在不進入保護區的情況之下,仍必須讓山友享受到陽明後山風光與古道特色,如此匆忙而又限制重重的路線規劃,實在困難重重,在在考驗著朝陽嚮導組的規劃能力。
行前一天(14日),財貴兄帶領著余宏志、吳教練與我四人,戰戰競競地循著計劃路線先走了一趟,發現這路線困難度低,清涼愜意,風景極佳,全程只有約3分鐘的時間要通過富士坪(大尖池草原)的南端,其餘的時間都在保護區邊緣,不必冒險挑戰國家公園警察的公權力,心情輕鬆愉快,雖然整條路線都沒見到任何一座基石,但行程卻出乎意料之外的令人激賞,第二天(15日)的正式行程結束後,眾人都平安順利帶著全新的滿足回家,嚮導的辛苦總算值得。
只是探路途中,財貴兄一路砍草去刺斬藤蔓,相當辛苦不說,途中余宏志與吳教練被路邊野蜂叮咬,財貴兄又為了路線安全必須毀掉蜂窩,卻於躲避蜂群追擊之時被樹枝絆倒,結結實實撲倒在地,親自體會了陽明山的泥土香,真是險象環生,所幸他們平日都非常敬山愛山,加上訓練有素,準備充足,才能平安渡過,請大家為他們鼓掌,至於我呢?告訴各位一個秘密,走在後面寫紀錄的傢伙,通常都是置身事外的那個人。
行程紀錄:
0730靈泉寺前停車場集合,也許是交通不便的關係,今天出席人數只有20人。
0745靈泉寺位於北28線13k處,各自開車或騎車往北,過了13.5k後大轉彎處,右轉入瑞泉產業道路跟著電線桿[瑞泉幹1號]順著道路往東走。
0755[瑞泉幹15號],海拔404M,路邊停車,路旁有往下產業道路叉路,路口有兩顆大石擋路,就是瑞泉古道前段登山口,從此處下行。
0800道路盡頭,路左一座小土地公廟,過小水泥橋,橋邊雜草叢生,一過橋就要左轉進入山徑(直走較大的土路通往菜園),循溪邊上緣山徑向西北行走,山徑窄小且潮濕雜亂,印象不佳。
0815路右邊高處疑似廢棄古宅區,過乾溝後,轉右向北陡上一小段。
0820坡盡,遇一條從東延伸而來的古舊水圳,圳中無水,反倒有幾條塑膠水管在圳中,順著水圳左行見舊石屋即往左下切。
0822舊石屋,位於水圳駁坎下方,屋頂鋪蓋黑色防雨材料,屋身壘石堆成,翻修過的石屋,卻有著發色的棕色鋁門,山友戲稱之為集古今大成於一身。取舊石屋前再下一駁坎的較大山路往北前行,過一有水小山溝,進入較乾燥山路,過路右邊一座壘石而成的土地公廟,破掉的屋頂用簡單石板替代,路下方的溪流上方隱約可見鐵網,應該是傳說中養鱒魚所在,過小片杉木林,再過一小山溝。
0855出了森林山徑,進入溪邊,溪中石塊造型奇特,有多處小型落差,清澈溪水流貫其間,造成令人驚歎的特殊奇景,我們稱此處為[溪瀑]。從登山口到此,造訪者稀少,荒煙漫草,路況不甚理想,但路程不長,無傷大雅,末端的[溪瀑]景色,倒也值得一番折騰,小休一番之後,從溪底攀爬駁坎而上。
0900瑞泉部落的產業道路,路兩邊都是魚池,道路穿越兩座魚池,路旁一顆大石寫著[谷神]兩字,往北直走幾公尺即可見右手邊溪中大石頭寫著[天有眼、地有眼],再往前一點點,還沒到產業道路盡頭木板擋路處,左手邊又有一顆大石,大石的對面,就可踏石過溪,由菜圃往上走一下子,過一小水澗,就可看到明顯的瑞泉古道中段登山口。
0905瑞泉古道中段登山口,高度475M,山路往東。
0920經過兩處果園及養蜂處。
0925正方形小石板土地廟,土地公搬家了。
0930躲雨大石棚,足夠四人躲雨,每次來此,都令我覺得好奇與佩服。
0935大尖山叉路,高度551M。瑞泉古道中段登山口到此,只有前面一小段約10餘分鐘的緩坡,其餘均為路基明顯,寬大好走的林中路。叉路向左北上可經由富士坪上層草原直上大尖山,後段是一條陡上牛路,芒草高又密,牛路常錯引迷途,要走此路,需有相當體力與經驗。向右南下之路不通,往前取東北方向直行,很快就可接富士古道。我們依計畫取直行,瑞泉古道後段開始了。
0950瑞泉古道結束,接上東西向的[富士古道],高度449M。從此處左上1分鐘,有寬大的休息處,路邊有正方形石板土地公廟,此廟背向富士古道,常有行人誤以為路邊方形石椅,還好土地公也搬家走了。
1000休息過後,我們取右往東下約3分鐘,左手邊可看到顯眼的梯田,見叉路立刻左轉下切往東北方走,揮別短暫停留的富士古道,進入[山腰古道],這條古道也是平坦好走得很,竹林,杉木林,雜林,變化多端,有四星級的享受。
1030茶樹古宅遺址,高度453M。空無一物的古宅遺跡,留下幾片門檻石材,正門前有兩株令人驚訝的高大茶花樹,余宏志兄形容得最貼切,這兩棵茶樹的樹枝都比基隆紅淡山上面的樹身還粗。小休過後整隊續行,此處叉路很多,正路反而不太明顯,應特別注意布條指引,原則上往古宅遺址左後方竹叢處循水溝路上山就對了,有一段約10分鐘的陡坡要爬。
1050三叉路,樹身有藍天隊的新路標,南邊延伸而來的山腰古道至此結束,往西則通往富士坪草原,我們取右往東行,山路仍然好走,只是越來越多牛走過的痕跡,路邊也多了些淺淺的水窟窿。
1100杉木林,高度472M。好美,好整齊,續走出樹林是一小草原,有好多叉路,取左邊往東北方向走,開始有明顯的下坡路,漸漸聽到狗吠聲,終於看到民宅屋頂與屋後果園。
1115三叉路,高度395M。芒草叢邊左上可通往溪邊小瀑布,取右下經民宅前小徑下。
1120水泥橋,高度387M。此橋沒有扶手也沒有護欄,橋下多人戲水,過了橋可見到國家公園設立的金屬板製不准戲水、生火等警告牌子,至此已然接上鹿窟坪古道,眾人遽然離開了清涼的森林小徑,時值正午,懊熱難當,匆忙循水圳往西上行,穿過雜草叢,進入林中古道。古道遊人眾多。
1130瀑布叉路,左下切叉路很明顯,下去只要2分鐘,遇40人左右大隊人馬,從保護區方向下山,咦!陽明山保護區不是封山一星期嗎?他們怎麼可以?嗯?!無論如何,投機的人也好,守法的人也好,通通都下去瀑布吃飯再說。瀑布邊有人釣魚,有人下水游泳,加上兩隊約60人同時到達,人聲鼎沸,水聲轟隆,還真是錯選了午餐地點。
1235走人,回到正路續往西走。
1238鹿窟坪山登山口叉路,高度519M,續取直行,見梯田地形,往左下數層梯田至溪邊一棵大樹處。
1250踏石過溪,在對岸上登數層梯田,高度526M,循布條深入竹木雜林中,陡上。(此處往上游過溪後尚有一處登山口,可達較深入保護區的富士坪北端接近土堤處出口處)
1305十字路口草坪,高度600M,最左邊的東面山路,可通往早上1050的三叉路,往右一點的南面山路與再往右一點的西面山路都可通往富士坪草原,只是出口不同,我門選擇往南的那條較平坦也較少人走的路,路旁許多矮小茶樹,也有一段濃密竹林,今天看著大家快速魚貫通過,不禁想起昨日砍劈的辛苦。
1325風口,是一處不完整的鞍部地形,也是一個十字路口,直下往南或左轉往東皆可下接早上走過的山腰古道,此處涼風徐徐,舒服無比,領隊大發慈悲,宣佈休息30分鐘,我與郵局隊山友兩人,趁著休息時間,一同左轉往東下探,路跡仍在,又發現兩片破舊斷裂的登山布條,不消10分鐘,果然接得早上的山路,返回鞍部,喝杯熱茶,重新出發。
1400取右邊西向上坡路徑行去,上到高處右轉回繞腰好走的山路,再度經過昨天蜂窩所在,已經安然無恙,只是眾人沒有發現,就在山路較遠一點的地方,有一窩更大的蜂群,相安無事就好,這種季節,前嚮導應特別留意遠看像枯葉般的蜂窩,如有發現立即避開繞走,以免受皮肉傷痛。
1420相思樹大草坪,是大片狹長型草原丘崚,草原北端有一棵很大的相思樹,造型非常美觀,富士平已近在咫尺。
1430富士坪,大尖池疊石牆邊,欣見富士坪大草原,美麗如昔,磺嘴山壯觀依舊,眾人放慢腳步,往草原南邊移動找到入口上登約5分鐘,就到達上層小草原。
1440此處往西北即是坎坷的牛路,可以上登大尖山,吳教練招兵買馬想要上大尖,眾人默然,無人回應,我們仍按原計畫,取南向下山。
1500大尖山叉路口,也就是早上0935所經之地點,高度551M,下坡結束,隨即取右循瑞泉古道中段回走,途中經過果園及養蜂處,巧遇主人一家,熱情的吳姓主人還請我們吃西瓜。
1530返抵瑞泉部落過溪處,循產兩座魚池中間的產業道路出,過谷神字樣大石頭,再過[佛]字大石頭,又過荷花池。
1540鐵柵門(上鎖),從旁繞過,續往東南下行。
1550瑞泉幹42,Y型叉路,(是小型巴士唯一迴轉地點),取直續行。
1555豪華山莊的巨大水泥牆,路口有類似對空標誌的白漆記號。
1605瑞泉幹15,解散,各自取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