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4/1/14
感謝雪管處同意登山補給站轉載圖文!
以冰爪來說,有分4爪-6爪-8爪-10爪-12爪等各種不同類型,重量與價格都有差別。有雪地經驗的山友(如照片中的本處志工鄭僥龍教官)會知道應該攜帶什麼樣的裝備在合適的地區行走。圖中志工必須以重裝通過雪山圈谷、主峰去翠池服勤,因此配戴著12爪冰爪行進。照片提供:志工李龍鴻。
有些山友因為經驗不足,或是帶隊的領隊因為經費,配發參加隊友較短或較少爪數的冰爪。在上坡的時候,因為步行角度及登山杖的協助,通常可以勉強抵達山頂。但如果是下坡的時候,就會徒增不必要的危險。照片中這位山友便是因為所配戴4爪冰爪的抓地力不夠,而必須以滑行的方式(或是跌倒)來通過坡度較為陡峭地形或是平滑的滑冰。如果是在10.6K處那樣更為裸露的坡地,就恐怕會有發生滑落而無法制動停止的狀況。要請各位山友評估自己的裝備,或是向帶隊的領隊反應裝備是否足夠。照片提供:志工鄭僥龍。
因為是四爪且分離式的冰爪,往往不夠穩固,即時配戴,可能反而造成危險性。照片提供:志工鄭僥龍。
圖中的6爪冰爪因為沒有靴頭的固定爪,因此在下坡時並沒有辦法提供前方的固定點作為支撐,如果在轉換步伐的時候,後方的固定點失去摩擦力的話,也是有可能以滑行的方式在前進。照片提供:志工鄭僥龍。
有些團體隊伍,因為是專程來賞雪的,大多數隊伍都沒有雪地行進經驗,即使隊伍中有攜帶足夠數量的冰爪,但可能大家都沒有使用經驗。這時候,會建議隊員要求領隊或是其他有經驗的山友提供配戴的方式或是練習在平地上步行。會比較有助於實際上行走時通過地形。照片提供:志工鄭僥龍。
有了充分的準備和器材之後,才能安心的走在雪地上,欣賞這臺灣難得的雪景。照片提供:志工李龍鴻。
敬祝各位山友雪季攀登平安愉快!照片提供:志工李龍鴻。
資訊來源:登峰造極 雪霸之美 https://www.facebook.com/SHEIPA.NP
在雪地戶外,建議一定要養成習慣戴墨鏡
不然很容易雪盲
可能某些情況下你會覺得還好,我關係
我同事曾經在武嶺晴天時看了一早上的雪
晚上回到台中就去眼科報到,眼睛已經看不見了
很多沒經驗或經驗不夠的人警覺竟都會不夠
或許照片比較片面,但這種雪岩混合地形,大家都習慣上冰爪是不是?四爪過得了的,真的要上冰爪嗎?
我不是專家,但不知這有沒有第二意見?
不知上面照片中夥伴下坡有沒有視需要採用類似於踏跟步的技巧?
我同事曾經在武嶺晴天時看了一早上的雪
晚上回到台中就去眼科報到,眼睛已經看不見了
很多沒經驗或經驗不夠的人警覺竟都會不夠
請問rober的朋友後來多久才恢復?
雪盲真的很有可能被忽略。
或許照片比較片面,但這種雪岩混合地形,大家都習慣上冰爪是不是?四爪過得了的,真的要上冰爪嗎?
我不是專家,但不知這有沒有第二意見?
不知上面照片中夥伴下坡有沒有視需要採用類似於踏跟步的技巧?
有些路段積雪狀況跟坡度,應不一定需要著冰爪,
硬底鞋踏步階應該可以順利移動。
重複已刪除
重複已刪除
重複已刪除
當然未必非需要12爪冰爪才能在這種雪況下行動。但我相信雪地狀況多變,帶正確冰爪只是預防轉個彎,在下個之字坡上看見一大片透明的硬冰橫在眼前的窘境發生的最佳方案。供參!
這種狀況,我使用冰爪的第一守則是不輕易上冰爪,這種結冰範圍,全程上冰爪,或上上下下,相較以下提到的作法,速度會差到一倍,或可以慎抓腳點,平緩處就破個冰,甚至加墊個石頭之類的,稍有落差用冰斧砍出步階。多砍不到五階就可以過。
理論上一大片結冰斜坡,那乾脆就上冰爪了。但真到了上冰爪比較快的時候,一般人的"登山鞋",撐不住,也不是現學現賣的冰爪技巧可以應付的,更不要說滑落制動技能的有無。討論裡面有類似現學現賣的內容,某個程度也是種誤導。
一大片結冰斜坡,大到穿冰爪比冰斧砍出步階要快,多不是單靠現學現賣的冰爪技巧可以安全過關。冰爪誤作雪爪,也有它的危險性。現學現賣的冰爪技巧可以安全過關,非常可能不用上冰爪。
冰爪技巧既可現學現賣,何須上課?何須雪訓?
感謝雪管處與志工用心提升步道安全!
再次提醒各位朋友,八爪以下的冰爪,在部分路徑上有其侷限性,請謹慎評估裝備,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