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實驗] 生米煮成熟飯

tzou(鄒仔)

2005/9/6


講到這個米飯, 我就想到剛登山的時候,
料理包加上飯的吃法, 但是有一種組合讓我一直對登山米飯文化卻步,
就是沒有煮乾的飯+脆瓜,
天啊, 當初我的師父有一次早餐端出這道菜的時候,
我吃了之後, 從此登山不吃飯,
主要還是吃拉麵, 偶而還自己煮肉醃一下帶上山,
還記得有一年我的女友在翠峰湖林道問我為何登山不吃飯,
我才發現我有這樣的罩門,
連帶的, 我竟然也不太吃稀飯(未乾的飯?),
如果吃稀飯配上醬瓜...殺了我吧!

近年來, "乾便當"當道(就是木盒便當), 老媽說: 便當好不好吃就看飯.
我原本相信, 但是後來有幾次, 都吃菜吃到快沒了, 飯還一堆,
我開始懷疑老媽的話, 後來我又贊同她的話, 飯一定要好吃,
配上份量適度的菜色, 保證白飯吃光光.

有一日偷問, 以前用灶不曉得怎麼煮飯, 印象中是把洗好的米放入"生仔"中,
手掌貼底, 加水過"手盤", 只是火侯怎麼控制的忘記了?
結果得來已經不會再去想的:
1.米漿(ㄚㄢ台語發音很難標)可以去漿被單, 天阿這有經驗但對現代來說可工程浩大.
2.小時候臭嘴角都會用米漿抹嘴角.

午餐就用peak1煮飯囉, 我想還是自己實驗比較好玩.
00:00 起火
00:30 預熱成功並在加壓
01:00 入鍋加蓋
02:40 沸騰轉小文火
12:00 鍋蓋加壓
15:00 釋壓(順便偷看)
17:00 鍋蓋加壓並轉中火
19:00 掀蓋釋壓並攪拌
20:00 起鍋吃飯

最後還吃上鍋巴這種美味, 算一算也有二三十年沒吃了,
剛剛上網看, 時間與步驟跟我實驗的狀況差不多,
實驗算是成功.

小學時代, 下冬天(二期稻作)稻穀收割但天氣不好, 無法曬乾,
當時也沒有烘榖機, 結果 A 出來的米是什麼顏色大家知道嗎?
黑米!!! 就這樣我們家吃了近一整年的黑米, 應該說是發霉的米,
當時學校還有強制性的"挽米"運動, 妹妹交出我們吃的米,
主任還說: 誰要吃這個, 這給豬吃的! (我們家就是吃這米)
當我們把黑米吃完, 突然換成正常的米,
我們不敢相信好像來到了天堂,
白米飯原來是我們在黑暗世界的夢想.

後來, 我就充當流浪漢到溪邊去和漂流木會合,
利用最簡單的器具煮出白米飯,
只是因為漂流木太過熱情,
八分鐘起鍋定一生, 20分鐘跟8分鐘比,
想也知道, 我在海口看著漂流木吃黑米飯.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記得小學1年級開始煮飯,是用「草茵」(台語)、木材燒的,可笑的是,如果現在叫我用木材煮飯,大概會煮成「半生不熟」(外面燒焦,裡面沒熟);所以我告訴小朋友以前煮飯哪有現在這麼方便一按就OK! 因此小朋友從小便讓他們學習怎麼煮東西(尤其告知注意瓦斯),雖然只是小學,卻都不怕餓著,簡易的蛋炒飯、煮水餃、炸雞塊、薯條、煎蔥油餅等等都會,有時假日兄弟們還會煎蔥油餅給我吃哩! 別看Jack年紀小,家裡的「洗米」工作可是他負責的,常常還「弄東弄西」的來吃哩!(不怕餓到肚皮了) PS:tzou san〜不要只是「實驗」,教一下「ㄆ一ㄟˋ ㄅㄛˋ 」,不然到山上都成為「巧婦難為有米之炊」哩!
  • 貢獻四張照片 圖解戶外糧食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ThornBirds&book=7 登山嘛 常經驗到 不是煮的太鹹 就是煮得太甜 若跟長輩登山 就會煮得像辦桌... 而年輕的美媚 又會利用登山來減肥 故東西又吃的太節制了...
  • 恩姐: 妳忘記了喔, "草茵"是拿來當火種的, 我在漂流木地帶起火, 也是拿芒草竹子ㄚ哩ㄚ紮的當草茵火種, 後來的一次是拿自己自製 的火種才在海風下完成起火作業.


    講到洗米, 我忘記寫了, 以前洗米還要挑米蟲撿石頭, 通常要洗四五次, 更好玩的是一定要把水瀝乾透頂, 再開始用米杯盛水到表面張力凸出, 不能有分毫差池, 不過那應該是電子鍋的時代了.


    現在, 應該泡甩個兩次就差不多了, 輾米技術越來越好, 那天跟一個農夫在聊, 農夫還吃不到自己種的稻穀米飯, 因為現在都直接繳農會(當然要農會有自己的穀倉,五結農會的五農米不錯), 然後領"米票", 再用這些米票可以到各大超市或農會領"包裝米", 時代變化一時真的讓人有點難以接受. 至於煮好一鍋飯, 那可參考這邊, 不過我是建議先自己來, 有問題再參考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9742&Process=Group

    我們的目標不是"煮好一鍋飯", 而是"煮一鍋好飯", 有古老的煮飯經驗, 那複習一下即可, 最重要是要有耐心小火給它悶, 其他的步驟可以先省略, 至少我的方式除了那個加壓之外, 穩定小火並在最後稍微攪拌應該算是較簡單的.


    我就在想不知哪邊可拿到電子鍋燒飯的功率輸出表, 那應該也可以"煮一鍋好飯", 接下來, 我要練習種小米了, 還在找資料.

  • 好棒喔, 那些調理包有舖貨到超商嗎? http://www.mmh.org.tw/news/news_cont.asp?no1=1120 找不到資料

    還有帶水果上山很不錯, 我在山下自己實驗過 吃個幾天完全以水果來果腹的, 除了花費貴還是會受不了, 以前登山也曾經實驗吃素一個多月, 也是價格貴.

    後來一個多月就破戒了, 現在則是不常到素食店吃, 因為高普林值的東西太多了.

    爬山好像柳丁最耐了, 怎麼擠壓, 果汁還被包在裡面, 放個七八天也不會怎樣.

    看那個日文的圖解, 不曉得有沒有中文版? 據說日人的煮飯很龜毛, 圖中也有"水過手盤"的方式, 還有那個倒鍋是因為防止鍋巴嗎? 我想是不是到鍋後內部壓力會比較大一些, 水汽也比較不會跑掉? 不然不考慮洗鍋問題, 鍋巴真的很好吃.

    以前是把鍋巴捲一捲可以沾醬油吃, 據說鍋巴也是一種藥方.

  • 馬階的調理包說明 http://www.mmh.org.tw/news/upload/調理包宣傳資料20050901.pdf 裡面說可以常溫下保存ㄟ...
  • 小時候常吃鍋巴,用手擠成一團〈類似現今的飯團〉沾上砂糖,吃的津津有味,就像人間美味! 說到煮飯,想到以前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品管圈的QC手法「特性要因圖」〈魚骨圖〉來解決許多問題,「為何飯不好吃」利用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法,集思廣益來討論出「要因」,將大要因改善後,即可解決問題。 PS:附上以前的教材「為何飯不好吃」特性要因圖。
  • 恩姐 你那張腦力激蕩圖還真是花格格看攏嘸,煮飯--有這麼嚴重嗎? 煮飯當然要有撇步,我小四的時候就煮得很好,長大就不行了.現在在高山上也煮得好,在家裏就不行了.這是個有趣的現象,在山上,人家都尊你一聲阿伯,在家裏則永遠是小指頭一支,飯煮得好不好可能大有關係,你不乖,不煮飯給你吃... 這(下)星期日將和基隆力久山岳協會去外木山淨灘,鄒仔的鍋巴圖讓我很有興緻,到時會藉機露一手,白飯黑飯關係一生的地位啊! 印象中黑飯好像是煮給阿母吃的,我們都吃中間的白飯....
  • 蔡爸〜 飯好不好吃,嚴格說來是沒那麼嚴重,尤其是以前如果有白米飯吃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哪還敢挑嘴呢!只是記得小時候,爸常稱讚我煮的飯好吃,不用配菜一直「ㄅㄟ」下去!說到這,阿全小時候還用過鹽巴配飯,這跟現代的小朋友說,會覺是「天方夜譚」哩!只是還是要教導小朋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那個「飯為何不好吃」的花格格,我昨晚費了一番功夫打的耶,天啊!阿蔡爸竟看嚨無,那只是個解決問題的手法,我可算是那方面的專家唷(QC七大手法)!(拍謝!自吹自擂一下!)
  • 小時候有點窮, 豬油拌飯(要加點醬油)很好吃, 曾經到復古小吃店看過這道菜, 竟然也可端上抬面'騙'人.

    我又用水果塑膠袋帶著我的鍋子當流浪漢, 中途來在溪床遇到流浪狗聞香渡溪而來, 以前用灶煮飯都是放第二個鍋子, 也就是離柴火較遠接近煙囪處, 我就這樣子作, 不過因為水放太少, 救了兩次, 攪拌後就變成微黃米, 最主要是因為鍋子一邊用石頭支撐, 一邊用大木頭, 但大木頭燒烤直接接觸鍋底, 比用火直接燒鍋底溫度高會燒焦.

    最後用買來的乾扁食(一顆一塊錢好便宜,麵湯也只賣$20羅東夜市附近), 煮起來得心應手又好吃, 沒想到會用柴火煮飯才是最高境界.

    溯溪的人這方面應該都很強吧?!


    恩仔: 恩仔那個魚骨圖一定要用負面的嗎? 可以用正面的嗎? (這一方面請高手專家說明) 還有我對那個七人組成比較有興趣, 男生居多吧? 但是打字的是女生.

    還有恩仔姐那邊很多寶藏, 可以拿到電子鍋的加熱曲線時間圖嗎?


    afa: 是因為ㄚ母疼子? 還是黑飯有特別之處? 看過一篇文章, 據說鍋巴是長者才可以吃, 小孩不能爭著吃, 不過是鍋巴不是黑飯或黑米.


    謝謝小拉拉的文件連結

    ==============================================

    訂購須知 1. 建議售價:調理餐包每包60元、飯盒每包30元。 2. 本院為善盡社會責任,促進民眾健康、推廣健康飲食概念,院內營養部門 販售調理餐包優惠為買五送一,飯盒則固定為每盒30元,歡迎洽購。 3. 每種口味的餐包或飯類可任意混合搭配,每箱為二十四包。 4. 因目前嚴重缺貨,為服務更多顧客,暫不提供大量出貨,敬請見諒。 5. 若需配送,運費一律外加,可先至馬偕營養課付款,或採貨到收款方式付 款,最低宅配箱數為壹箱,不足壹箱時運費以壹箱計費。 同縣市/跨縣市:1箱(含)~105元/箱;2 箱(含)以上~每箱100元。 離島限澎湖本島:1箱(含)~210元/箱;2 箱(含)以上~每箱200元。 ==============================================


    沒有防腐劑的呦.

    鍋巴連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70200879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3008738



  • 1、特性要因圖是一個問題的特性受到一些要因影響時,將這些要因加以整理 成為有相互關係而且有條理的圖形(箭頭往右邊),一目了然的表示出結果受原因之影響情形,亦稱因果圖。 2、如果以tzou san所說「正面」的說法,就是特性改為目的,例如「飯如何好吃」, 相當於要因的另一端,列出欲達成目的之「對策」,因此變成 對策型的特性要因圖(箭頭往左邊)。 所以不是負面或正面的區別,箭頭往右為因果關係,即一些因素造成的結果,把大要因 改善後,那問題便可解決了。 3、至於7個人那是虛擬的,會寫成7人,是因為完成特性要因圖,都是小組人員腦力激盪下完成的。 4、不會吧!長者才可以吃鍋巴!小時候常吃耶!只是現今都是用電子鍋煮飯,哪有鍋巴可吃呢? 5、關於電子鍋加熱曲線時間圖,不知說明書內是否有列,不過倒是建議tzou san也可來個實驗阿!
  • 第二點: 如果"為何飯會好吃","飯為何會好吃"那箭頭應該就不用改了? 那有些地方箭頭為何方向不一樣, 如男生與女生?
  • 抱歉~ 我有修改圖片說明部份 生米飯的浸泡( 約半小時,若脫水米的浸泡時間,最少要15 分 ) 與煮熟後將鍋子倒扣逆蒸 ( 約五分鐘 ) 是飯粒QQ 的關鍵... 那個將鍋子倒扣逆蒸 是因...防止鍋底的飯粒糊糊的 會有鍋巴的主因是瓦斯爐的火力開太大 ( 若能控制鍋理的壓力,尤其在高山上最好 ) 次因是鍋底受熱不平均 ( 可用大口徑的分火盤或用厚底的鍋子 ) 我知道溯溪的人在溪谷夜間"有時"會升營火 多辦是烘乾用...還是以瓦斯爐烹飪為主
  • 那有些地方箭頭為何方向不一樣, 如男生與女生? .. .. 男生與女生不一樣的地方...一個是箭...一個是靶... 哈哈.. 君子所見,存乎一心
  • 阿〜拍謝啦! 那箭頭打錯了,匆忙沒再check,我重新修改過了,圖形的繪製分大要因、中要因、小要因,如檔案的下圖所示。 為了彌補過失,那再提供一問題,是之前網路mail粉盛行的題目,聽說是台積電的面試考題ㄝ!不過類似的題目,我在15年前就拿來當考題了。 ※台積電的智力測驗題 『一夫,二郎,三吉,四祥,五平』五個人,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如今長大成人,各自當上麵包店老闆,理髮師,肉店老闆,菸酒經銷商和公司職員。(上面的名字和職業是任意安排的,所以不能跟名字互相對照) 提示: 1、麵包店老闆不是三吉,也不是四祥。 2、菸酒經銷商不是四祥,也不是一夫。 3、此外,三吉和五平住在同一棟公寓,隔壁是公司職員的家。 4、三吉娶理髮師的女兒時,二郎是他們的媒人。 5、一夫和三吉有空時,就和肉店老闆,麵包店老闆打牌。 6、而且,每隔十天,四祥和五平一定要到理髮店修個臉。 7、但是,公司職員則一向自己刮鬍子,從來不到理髮店去。 ※問題:請將這五個人的名字和職業,連接起來! 〈動動腦,不會老〉
  • ※台積電的智力測驗題 『一夫,二郎,三吉,四祥,五平』五個人,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如今長大成人,各自當上麵包店老闆,理髮師,肉店老闆,菸酒經銷商和公司職員。(上面的名字和職業是任意安排的,所以不能跟名字互相對照) 答案是一夫(理髮師),二郎(公司職員),三吉(菸酒經銷商),四祥(肉店老闆),五祥(麵包店老闆).是嗎? 拍謝一時好玩,請各位大大繼續.
  • 我的流程

    先根據條件4&6設定理髮師的可能性,

    再經由條件3&7設定公司職員的可能性.

    理=>1(如果不是自己推銷自已的女兒的話)

    公=>2 條件1&5

    麵=>125|245:麵=>25=>5 把條件2&5的125去掉 菸=3 肉=4

    ******** * 理=1 * * 公=2 * * 菸=3 * * 肉=4 * * 麵=5 * ********

    不曉得那邊有盲點?

    =========================

    1、麵=>125 2、菸=>235 3、公=>124 4、理=>1(2)45 5、肉=>245,麵=>245 6、理=>123 7、公=>123

    =========================

  • 哇出運啦

    中午我跑到四方林打狗溪用柴火煮飯(沒有燒焦)

    還有 紅綠燈辣炒雞丁(小黃瓜,紅羅蔔,玉米...) 小香腸 扁食湯 摘了些山蘇, 不過沒下鍋.

    還有執行一項"""極限運動""", 鄒仔獨創, 正在招募會員.

  • 其實這題基本上知道答案不是重點,而是看您怎解題的,是否有邏輯概念,有的話,解題就快多了!〈重在過程,結果是其次〉 解題在下面word附檔上! 〈T668兄答對喔!〉 PS:tzou san〜 阿您都「自己剃,自己賺」喔!
  • 原本說颱風要來, 半夜一點就起來煮飯, 不過因為在家中不可能燒木材, 所以用peak-1再實驗一次.

    基於時效, 什麼泡水15-30min就沒有, 也不抹沙拉油, 我想最重要應該是水量與火侯的控制.

    不過這次多了一個動作--倒置鍋子.

    鍋子為不鏽鋼材質.

    00:00 起火放入※【米:水約1:1.2】, 蓋鍋蓋不加壓, 不過火忘記開最大.

    03:00 沸騰推動鍋蓋馬上轉小火並鍋蓋加壓, 不過還依然是生米粒, 讓人懷疑是否會成功? ※【火色介於紫變青之曖昧地帶】.

    15:00 打開鍋子劃分兩邊, 一邊翻攪鍋緣與鍋底貼黏的生米飯; 一邊不予處理.(對照組). 此時米心依然是生的, 再度讓人懷疑是否會成功?

    20:00 蒸氣還依然間歇緩緩噴出, 不過還是起鍋熄火, 整個鍋子密封倒翻, 稍微 拿起槌放數次置於地面, ※【主要目的是讓米飯於鍋蓋底(下方), 讓蒸氣在上方的鍋壁空間悶, 水分也比較不會流失】. (因為我用的是不鏽鋼材質故並非是避免燒焦鍋巴的動作)

    25:00 悶好開鍋...感動勒.

    ※【】是本次的歸納收穫, 並由此可知最後加熱的五分鐘(15-20)才是米飯會不會熟, 會不會Q的關鍵.

    後來分析實驗對照區塊, 15分鐘時的處理影響不太大, 但是如果要吃輕微鍋巴, 並讓米飯更香, 可以不要將底部全部翻攪剔起. 事後洗鍋也很好洗. 盛了兩碗飯, 真的是晶瑩剔透超Q粉香的白飯, 單吃白飯就夠感動了, 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飯, 拿給睡夢中的家人偷聞偷吃, 讚不絕口.

    當然我還是感謝科技讓我們可以調出小火, 讓我們可以吃到QQ香香的白米飯, 而且我還是相信: 能用柴火煮出香Q的白米飯才是最高境界.

    wood-fire cooking...我會加油.

    恩姐: 因為騎歐多拜去理髮, 被警察煮開罰單$1400, 申訴了三次都失敗, 所以就操刀DIY一番, 1400/60=23.33, 一個月理一次至少也要兩年才會回本, 不過我買的電動髮剪也要兩千元, 沒有算進去, 女紅店老闆不建議我買剃頭刀, 怕我把人刮花了.

    編插補註: 現在用爐子在郊外隨便都可以煮出香Q的白米飯, 重點真的是至少20分鐘, 要有耐心, 我都用密封夾鍊袋裝兩包米後看份量下, 水量就不到一食指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