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3/9/11
■誰殺了灣潭古道
灣潭古道晚近部份路段鋪上水泥,更添加護欄,形同都會公園。一條兩百多年歷史的古道,瞬即受到嚴重破壞,天然景觀消失。諸多山友得知訊息,紛紛在網路串聯,撻伐此一惡劣的建設行徑。
據說,未來它還要繼續鋪設,讓整條路可以連絡從雙溪到坪林。此後,古道不再只是走路,將來還可能通行其它越野的交通工具。如此無知又妄為的舉措,真教人傻眼。
這條沿著北勢溪上游,從清朝迄今屬於淡蘭古道的區段,過去是坪林、闊瀨通往宜蘭大溪的要道,被譽為北台灣最美好的百年山徑之一。灣潭古道有多美麗呢?不少走過的山友都以為,若有一少年站在河灘垂桿,畫面很像電影「大河戀」的場景。早年帶孩子初臨此地,還浪漫地撰寫一文想像著,假若自己死了,希望將來骨灰就能灑在這裡。
嚴格論之,灣潭古道水泥化,除了綺麗的風景驟變,連水資源也受到威脅。此地屬於翡翠水庫,北勢溪上游水源保護範圍。當坪林努力發展為有機村,更上游的灣潭竟欲拓展為產業道路,讓越野機車可以奔馳,你不覺得荒謬嗎?
它也不是一般尋常的山徑,而是留下不少古詩詞歌詠,前後分布好些百年土地公祠的古道。七八○年代時,更是年輕人縱走北勢溪,越野露營旅行的美好家園。現在年輕人缺乏好的走路環境,個人始終以為,灣潭古道將來應可積極規劃,連結周遭如蛛網的山徑,發展為接觸這塊土地人文風物的鄉野,像日本的奧之細道。
想要整修山徑,若用生態工法,不會有人反對的。這件事情突顯了,地方官員缺乏歷史人文知識,更漠視自然生態保育的重要。雙溪鄉想要發展觀光,努力開拓資源無可厚非,但應懂得何地宜工程減法,發展為慢活的有機環境。灣潭古道現今的建設,嚴重地背逆了新北市長期鼓吹低碳旅遊的目標。
為了水庫水質,以及森林的永續維護,相關的行政首長應該要說明,如何遏止此一不當的建設繼續下去,未來又將如何看待北勢溪上游的古道。
(圖片皆為2002年拍攝之地景)
鄭小姐真是政客
古道就是古道,灣潭最吸引人的也是古道,如果為了交通問題,為何不乾脆鋪柏油路算了?讓灣潭從此消失。走山路的人都知道,走在泥土路比較舒服,走石子路比較累,如果是為了老人,何不問問老人要的是什麼?
任何有文化素養的人,都會珍惜每一顆老樹,每一條古道,每一顆老石頭。
只有急功近利的政客,會把古道拓寬、把祖先留下來的東西毀掉,以前讀小學時,以為建設是現代化的象徵,後來到國外看到到處都是古蹟的時候,到處都是老樹的時候,才發現我們沒有文化,小時候的記憶,幾乎都變了,古道、老建築物一一被剷平,台灣文化的根一直在腐死。
當有一天,你帶著小孩,指著『現代化』的古道說:那是灣潭古道,你的小孩可能會分不清這和巷子裡的公園有何不同?
少了古意,就沒了味道。
好多年偶爾才到戶外走走,成年之後大多待在都市的老人家,真的有不少看到鋪過的路,會覺得比較安心,看到階梯會覺得政府有在做事,見落葉掩覆的土石小徑,心中頗感不安。
要觀光,就得照顧這些人的感覺。
如果我的觀察有普遍性,又要照顧地方政客與群眾的想望,可能得想想看有什麼辦法能顧到"原味",又要讓他們賺到錢?
1.據認識的雙溪生態旅遊協會的人告知,最近在灣潭古道附近發現為數不少的藍腹鷴,也曾在大平看過石虎,因此灣潭古道除了具古道的意義外,特有種的生物應該也不少.
2.在此感謝參加聯署的山友及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的幫助,最近我們帶新北市觀光局的人前往灣潭古道會勘及到台北水源特定管理局作灣潭古道的簡報,希望藉著溝通.協調和對話,讓灣潭古道能繼續保有自然原始的步道型態,不要再做水泥化的工程,我們會持續的關心此議題,不會因時間因素而遭淡忘.
感謝mori前輩持續關注灣潭古道訊息議題,並分享相關訊息;持續地溝通、協調和對話,辛苦了!!
劉老師您好
我是新北市雙溪區公所秘書室主任鄭淑敏,前年觀光旅遊局邀請您帶領青年學子及記者朋友暢遊本區虎豹潭及與柑腳阿嬤同樂,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從相處的過程中深切感受您對雙溪的衷愛,讚賞本區為大台北的後花園,有成為日本的奧之細道的天然條件,認同這裏是個值得一再探索的地點,讓身在這塊土地上服務的我們與有榮焉。
去年您百忙中再度撥冗蒞臨,為我們的導覽解說老師擔任專題講座,您親切在課堂上的分享,讓我們受益良多外更尊崇您對自然生態的執著,也深刻感受永續維護這般淨土的使命感,必需由心出發。
日前『誰殺了灣潭古道』的發表,讓我們憂慮揪心想告訴老師,對於這條古道的生態保護公所責無旁貸,且推展低碳旅遊減碳減廢、在地食物零里程、有機無毒、慢速樂活…等理念公所一直没改變,但在重視自然生態保育的同時,對於當地居民生活需求照顧本所也不敢鬆懈,本區泰平里14鄰--17鄰〈張家莊〉計有70多戶居民絕大多數都為老人,平日要到公所或雙溪市區購物或再改搭火車到別的地區,必須搭乘小巴士,需繞道坪林區闊瀨方至雙溪區長源里轉至雙溪火車站需約3個半小時之路程,而灣潭古道是張家莊至灣潭之保甲路步道,是張家莊居民唯一重要快速便捷之對外聯絡道路,該步道讓張家莊民眾可以步行約40餘分鐘即可至灣潭,並於此搭乘20分鐘社區巴士到泰平里的市民活動中心參加里內會議或活動全程只需花費一小時餘,甚而到雙溪市區路程也只要30分鍾,總計花費1個小時30分鐘既可到達,較原先之路程縮短1倍以上。
如您所知該道路原為黃土混碎石路面,平日晴天時泥灰重,而本區自11月起到隔年4月為期半年均為雨季,山區雨勢又較平地大,使路面更加泥濘濕滑,居民行走不便安全堪虞,更曾有登山遊客因路面濕漉滑倒受傷,由當地里長協助救護的情事發生,是以公所考量民眾步行安全需求,進行該步道整修改善工程,採用親近自然卻不用破壞環境的生態工法施作550米,老師文中所言的水泥步道及護欄工程是去年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所建,我們此次接續整修的步道,並無砍伐樹木、或拓寬步道,亦不經溪流處,只是於原本泥土路面鋪上小石頭,及於兩旁放置邊路緣石以固定路面不流失,本所該段工程完全是以照顧在地居民行的方便及行的安全為考量,非有繼續鋪設水泥路段的情事,也絕不容許機車奔馳於上,長期與這塊秀麗寶地相處的我們,我們非常在乎也時刻提醒自己要尊重動植物生態棲地。
我們很感動老師對雙溪地區的關心和愛護,希請老師不吝給予我們對本區發展的建議,我們一定會努力保留住雙溪的自然美!
---------------------------------------------------------------------------------------------------------------
本人本身也是雙溪人在此回應雙溪區主秘的說法:
此兩線班次僅供本區泰平里里民搭乘
http://www.shuangxi.ntpc.gov.tw/_file/2985/SG/50254/FG0000002985000016_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