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有某些山友要成立基石千岳俱樂部,個人有些想法如下:
有關台灣三角點的基石,陸測三等以上三角點,三等四千號以上788點,二等290點,一等約98點,加起來約1176點,地籍三等以上三角點1070點,因此若要成立千岳俱樂部可能有實質上的困難。首先是千岳的定義,山:一般指高度500公尺以上坡度較陡峭的,500公尺以下坡度較和緩的稱為丘陵;岳:高大的山。所以岳的高度應該不可以少於500公尺,最少也要1000公尺以上,依照此準則,地籍三等以上三角點1070點幾乎都要扣除﹝只剩7點﹞,一等約98點也要扣除二分之一以上,二等290點最少也要扣除二分之一以上,三等四千號以上788點也要扣除200點以上,如此有三等以上基石的岳大概只剩下750到800點左右,可能無法達到千岳的條件。若高度放寬到500公尺,就能達到1000點﹝約1030點﹞,但好像就跟岳無法相符合了。因此建議所謂千岳,應該包含設立基石時間超過一甲子以上﹝比較老舊,包含森林點三角點等舊基石,有古蹟的意義,而且某些非三等以上三角點的山頭,視野或高度都不比有三等以上三角點的山頭差﹞,高度1000公尺以上的,如果能夠,改為【甲子基石千岳俱樂部】,可能比較實際。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