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留言版

蔡承威 大鞍山涉險特搜

shyanfu(ssf)

2006/11/27


2006.11.27  中國時報
蔡承威 大鞍山涉險特搜
葉明憲/南投報導


「快!快!」騎著「砰噗仔」挨家挨戶急促催著山居弟兄,眾人一見是前大鞍里長蔡承威到來,趕緊帶著柴刀、繩索,套上雨鞋,衝到太極峽谷,出發救災救難。這樣的場景已經持續了廿六年,蔡承威依舊不倦不悔。

南投縣竹山鎮東南山區的大鞍里,幅員遼闊,早年人煙稀少。自杉林溪山區蜿蜒而下的加走寮溪,山高水急加上歲月沖刷,創造了鬼斧神工的峽谷壯觀美景,廣受各地年輕人的青睞。


尚青的里長 救災救難做建設

為了地方發展及旅客安全,剛自特種憲兵軍官退伍的蔡承威,找了另外四位里民成立「五福將」,抱著愚公移山的精神,前往太極峽谷最美麗的河段綁鐵鍊、鑿石壁、闢步道、建竹橋、鋪石階,改善險境。民國七十一年,他以廿六歲之齡當選里長,成為全國三個最年輕的里長之一,也讓他更有立場進行大鞍山區美景的開發。

七十二年間,來自斗六的邱姓遊客在下杭掉落水潭,蔡承威吆喝里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救援,卻因水深、路遙而不治。

蔡承威因而結合里民成立「山區特搜隊」。七十三年,先後有鍾姓、陳姓女遊客不慎在中杭的旋風瀑布、峽谷段落水;七十四年則有救國團員林俊升,在抱子斷崖處為救謝姓遊客而陷在深達四公尺的寒潭,犧牲自己。

期間,蔡承威和里民們,另救援護送超過四十名不慎摔傷、扭傷、跌傷的遊客,還曾有一天必須出動兩次救人。當地的救災救難,都必須自備柴刀、繩索,就地取材以竹子製作擔架,一路披荊斬棘攀登到登山口,往往要耗時三小時以上,沒有無比的熱心和體力,一般人早已放棄。

民國七十五年五月廿五日中午,太極峽谷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山難,數十位年輕遊客在回程的「千層瀑布」底峽谷,集合打算拍照留念時,不料超過百公尺的上頭岩層卻發生崩落,當場造成廿八人死、廿八傷、三百多人受困的嚴重意外。

蔡承威獲知後,立即與現已退休的國中校長陳勝雄、王欽等數十人,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蔡承威回憶,現場不過是廿坪左右的溪谷空地,卻有六十多人死傷,現場一片狼藉、哀號聲不絕,實在令人不忍卒睹。

八十五年起,土石流災情卻又成為大鞍山區的意外主角。大鞍山區大小道路多達九十一條,長達一百卅九公里,賀伯颱風、九二一大地震、桃芝颱風、七二水災等,動輒讓大鞍對外交通全部中斷,區內行人、農產寸步難行。蔡承威再次邀集居民成立道路產業養護委員會,區分四班隨時反映現況進行搶修、救人。

自費洗照片 籲遊客用垃圾換

除了救人、滅火外,蔡承威早年剛選上里長時,就已體會大鞍必須有安全、環保的生態,才能永續發展,邀請當地五家山莊業者和遊客,利用幻燈片解說當地的美景以及隨手做環保的觀念,更自行斥資沖洗太極瀑布的大型照片,鼓勵遊客帶回垃圾來換照片,畢竟大鞍範圍太廣,必須由居民和遊客共同維護。

資料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3+1120061127000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