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2007年松雨尖比魯越嶺行程紀實(完整版)


2007年2月 松雨尖比魯越嶺行程紀實(完整版)

蚯蚓說:「山、水、山、水、溫泉,還有什麼比這還痛快的行程?」

我喜歡唐牛在內本鹿行程紀錄中開頭的一段話:
『爬山可以有很多理由。剛好那裏的山名字都很美:人間天堂、日出之峰、出雲、妙妙谷、楓;剛好那裏的山名字都很怪:麻天久留、滿倉痲、蕪丹、猿邊;還有男孩子一定要到的「優男」、女孩子一定要去的「優美姬」;再來就是那邊藏著一條80年前建造的古道、神秘的「桃林上溫泉」、國境之南避寒、與好朋友聚首;種種理由其實不足以表其全意,爬山就如同琴棋書畫般,山爬的愈多,愈是興味盎然,只要悉得隱野深處還有未知的美景佳境,便會千方百計的想要去走一遭,於是我們背起行囊,就這麼出發了。』

而我爬山的理由是什麼呢?至少這一次是因為「不去會死!」…
一月中下旬的一個午後,當蚯蚓將出發去內本鹿的前夕,打電話問我有沒有興趣過年期間花6天的時間上山去走一趟時,猶豫的當下,腦海中卻浮現出石田裕輔說過的一句話:「不去會死!」…
人生中有些事,如果當下或現在不決定「去」作,以後大概也沒機會或因故而無法作,然後就會ㄧ直到老,最後到了人生盡頭而「死」去…簡單地說,就是「現在如果不去作,到死也沒機會了」!我當初接到蚯蚓的電話時,就是這種感覺啦!
爬山爬了那麼多年,能力與經驗應該都還算可以,但這都僅限於高山或所謂的傳統路線;關於中級山或探勘路線,沒啥經驗也不敢自己貿貿然行動;而蚯蚓卻是此中的高手,2年前有機會認識他並有幸初窺其中一二,深感其中的樂趣與滋味。如今,蚯蚓不棄而來邀我走一趟算是「短」的探勘行程,雖然是在過年期間,但我又怎捨得放棄這樣的機會呢?這可是一趟「不去會死」的山旅耶!為什麼呢?因為蚯蚓走過之後,以後大概也不會再走這一趟重複的路線,而叫我自己走,那實在也不可能,所以這次沒跟到隊,這輩子大概就沒機會走這一段了。
不過,沒想到的是,這雖然是一趟令人無法抗拒「不去會死」的行程;但去了之後才知道,這是一趟相當驚險且令人難忘的旅程!


* 預定行程:
2/19 day0:
台北、台中、台東--屏東市--水門C0。

2/20 day1:
屏東水門--霧台--阿禮Æ松山登山口C1。

2/21 day2:C1--松山--1848東鞍C2--雨山(背水)

2/22 day3:
C2--1848正南稜平緩峰--西南下愛玉寮--轉東南下知本溪C3

2/23 day4:
C3--1240越嶺鞍--東上1558--尖山1565M--西南稜下斗里斗里溪C4
或C3--1240越嶺鞍--左支流下溯至斗里斗里溪C4

2/24 day5:
C4--斗里斗里社--比魯溫泉C5 (休息日)

2/25 day6:
C5--太麻里--高雄/台東

2/26 day7:
預備日


* 參考紀錄:
1. kaku 的 2005 年南部紀錄及圖 keepon AritcleID=13776
2. 祥馬 2002 keepon ArticleID=8891
3. 東港博岳 TACAN 2003 斗里斗里山 keepon ArticleID=4132
4. 台大 崔宏立 1994 小鬼比魯(南南山語)
5. 台大 陳良毅 1988 太麻里越嶺霧台(南南山語)


* 實際行程:
2/19 day0:
台北(蚯蚓)、台中(CL)、台東(花貓)--屏東市--水門 翠菱家C0。

2/20 day1:
屏東 水門--霧台--阿禮(車)--踢礦道--17.9K松山登山口C1。

2/21 day2:
C1--越嶺鞍部(中央山脈主脊)--松山--風山(1960峰)--1848峰前C2

2/22 day3:
C2 --1848峰--1848峰下東南鞍小凹谷(原訂C2)--雨山--1848峰下東南鞍小凹谷--往西南下切--大紅檜--愛玉寮之後轉東南下知本溪--知本溪床營地C3

2/23 day4:
C3 --北支流匯流口上切(南向稜)--越嶺鞍部下之寬廣平台--循溪溝直上越嶺鞍部--東偏南上1558峰--狹瘦稜刃(南側大崩塌)--1558峰--尖山--尖山下西南稜旁營地C4

2/24 day5:
C4--循西南向下切--大凹谷(寬廣營地)--轉往正西直下斗里斗里溪--斗里斗里溪床--比魯溫泉C5

2/25 day6:
C5--沿太麻里溪東出嘉蘭村--車輛接駁處--太麻里火車站--高雄/台中/台東

2/26 day7:
預備日


* 行程紀實:

Day 0(2月19日、星期一),天氣晴。
今天大年初二,是傳統回娘家的日子;我也打算回娘家,不過是回最原始的娘家-「自然山林」。搭下午2點多的莒光號到屏東市跟蚯蚓會合,車廂內多是一家大小提著各式禮品歸鄉過節的旅客,相形之下,我這個腳踩登山鞋、背馱大登山背包的傢伙顯得突兀怪異。
那麼剛剛好…我火車剛到站,蚯蚓也到了,車上還有大廚CL以及隊長錐錐。之後我們就直驅屏東水門CL朋友翠菱家。我們到翠菱家,一下車,迎面就過來一隻體型好大的黑狗,此時錐錐二話不說伸出帶爪的肉掌,「啪!」「啪!」就給那隻大黑狗兩個巴掌,當下所有人都傻住了,萬一黑狗一發狠一口就可以將錐錐的頭給咬碎;但是,神奇的事發生了,黑狗不但沒生氣,似乎還面帶卑微的微笑搖著尾巴咧…哇咧!那野安咧?仔細一看才發現,哇!週遭有好多的貓咪。啊!原來,「狗」在這裡是弱勢團體啊!難怪被貓咪甩了巴掌,吭都不敢吭一聲。說翠菱是養貓達人一點也不誇張(其實翠菱的妹妹愛貓更甚),家裡內內外外有十數隻各種大小、花色、姿態的貓咪,真是太酷了!
趁著晚餐之前,翠菱熱心的帶著我們到附近三地門一家製作與販賣琉璃珠的店「蜻蜓雅築」去欣賞各式各樣的琉璃珠。真好,爬山之前還能稍微觀光一下。
逸樂了一陣子之後,領隊蚯蚓終於決定要先分配公裝與糧食,並開始打包了。當大廚CL一一拿出這次要帶上山的糧食之後,我差點當場昏倒!三個人走六天的行程,那堆食物的量?沒搞錯嗎?CL…
唉!秋姐說得沒錯:「輕量化是消極的,提升負重能力才是正道!」。為了展現我絕佳的配合度,當然二話不說、眉頭都不皺一下,把「豐盛」的公糧全塞進背包裡了。

Day 0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8644


Day 1(2月20日、星期二),天氣晴。

0600 起床。

0715 屏東水門 出發。
熱心又熱情的翠菱姊妹,特地起了個大早,一路隨車陪我們到阿禮礦道,然後再幫我們把車子開回家放,真是太感謝了!隨著蜿蜒的山路,我們一路經由三地門、霧台到阿禮,看著遠近的山稜與溪谷,我不禁想起了2年多前那一趟探勘的起手式「彎刀縱走」…

0830 阿禮礦道車輛可行之盡頭。座標(225031 2512875)
從阿禮轉入礦道之後,車子前行至約2.8K左右的第一鐵橋之前路就坍了,也就是從這兒開始要靠雙腿踢約15K才會到松山登山口。

0900 出發。
接受了翠菱姊妹的祝福之後,我們三個人扛起背包就這麼出發了。從這裡開始,每走一步就離我台東的家更近一點;因為我是從要從屏東翻山越嶺走回台東的,這種感覺還蠻特別的。

1015 亞泥笛山登山口,礦道約5.4K處。座標(226235 2514796)
踢了將近3K,礦道大轉彎處,發現一個綁有登山路條的登山口,這裡就是上亞泥笛山(1622m)的地方。亞泥笛山?聽都沒聽過吧!我想,這種山大概只有為了取得登山紀錄或探訪三角點(基點)的山友才會來的吧?這一段礦道路礦還算不錯,沒什麼崩塌難走之處。

1125 礦道上長約200米的大崩塌。座標(227020 2513061)
過了亞泥笛山登山口之後,礦道的狀況漸趨變差;到了礦道約9K左右的地方出現一段寬約200米大規模的崩塌,整段路基完全不見了,一路直坍下到隘寮北溪支流的溪谷,落差達數百米之深。蚯蚓與CL「大氣都不用喘一下」,就這樣給他走過去了耶…哇哩咧!真是藝高人膽大。這個大崩塌地當然不是全段都很驚險,其實大部分的地方都可以小心踩出穩當的路基,算是好走;不過,有一兩處實在崩得非常厲害,踏足之處又很鬆軟、陡直,通過時真是令人心驚膽顫的。當真一個不小心或運氣不好,那可得到溪底找人囉!

1155 懸瀑,午餐。座標(226991 2512435)
過大崩塌地時,可能分泌太多腎上腺素了,身體的能量明顯的消耗,肚子真的餓了,該找地方補充一下。還好,這條礦道上,水源還算多,可以喝水喝得爽爽的。

1220 出發。

1225 道路轉彎處大崩塌。座標(227320 2512423)
又遇到一處嚴重的崩塌地,所幸此處為堅硬穩固的岩石,又有前人所架設的簡單繩索,所以通過不難。這一路走來,發現這條廢棄的礦道可說是柔腸寸斷,大小崩塌不少,完全無法通行任何車輛,目前大概只剩下少數的山友在借道利用而已。回想十多年前,造訪小鬼湖時,我們是開著吉普車進來的,路況還不錯,可以一路直抵礦場工寮;看到現在的樣子,實在難掩心中的唏噓與惆悵。

1435 喬國拉次工寮(廢棄)。座標(229927 2513318)

1510 霧頭山登山口。座標(229364 2512446)
如果沒有利用GPS定位確認,實在難以相信這裡就是霧頭山登山口!崩毀的情況,只能用「面目全非」來形容。到了這兒,距離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就不遠了。

1550 路旁岩瀑溪潭。座標(229861 2511874)
原本位於道路旁一涓秀美的瀑潭,如今也都走樣了;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天地之間自然有一套法則在運行著,一切的變化也屬自然吧!

1615 松山登山口,C1。座標(229940 2511574)
踢了大約15K殘破的礦道,通過許多大小規模不等的崩塌地形之後,我們終於抵達今天預定的營地,此處大約是礦道18K的地方,位於喬國拉次溪的溪邊。既然是溪邊,那當然是水源充足、環境清幽;但缺點就是會比較陰冷潮濕,所以我們英明的領隊蚯蚓,往前到礦道上尋覓更好的營地,果然溪邊不遠處就有平坦、乾燥、乾淨營地。
趁著天未黑,蚯蚓先沿溪上去探查明天上山的路況,我則搭設帳棚、撿拾柴火,大廚CL當然就是準備晚餐囉!辛苦揹上來的一堆食物,那是一定要好好的慰勞一下自己的…
今天晚餐的菜單:主食是白飯,主菜是薑母鴨鍋、各式火鍋料與丸類,還有一大堆蔬菜;聽說這一堆蔬菜是為了隔天早上那一坨「金黃色的喜悅」而準備的。這一餐不論是質或量上,都堪稱完美,大廚CL果然名不虛傳;唯一小小的缺點就是,吃得太撐啦!
這一夜,營地很舒服、水源很甘甜、食物很美味、氣溫很怡人、營火很溫暖…

Day 1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8789


Day 2(2月21日),天氣晴。

0530 起床。
繼昨天豐盛的晚餐之後,你一定無法想像我們今天早餐又吃了什麼?是「皮蛋鮑魚粥」耶…怎麼樣?咱們的大廚CL了不起吧!蚯蚓說:「…探勘的行程,早餐一定要吃得撐撐的才會有力氣走路…」,然後,我們不只嗑光了美味的「皮蛋鮑魚粥」,連昨晚剩下的薑母鴨及各式火鍋料,也幾乎吃光光,這下子肚皮真的快「撐」暴了。
更神奇的是,今天早上竟然還有現磨的Espresso咖啡可以喝,大廚CL竟然將手搖式磨豆機及攜帶型手壓式Espresso咖啡機,還有香醇的咖啡豆帶了上來;這下子,我對CL的崇拜真可以說到達了五體投地的地步了,「…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不過,這組「機絲」小小的缺點就是,要磨出相當份量的咖啡粉,得耗費一些氣力與時間。但這還是值得的!

0730 出發。
從今天起,真的要開始「真槍實彈」的爬山了。
一開始必須循著喬國拉次溪往南上溯,不過也不是一直走在溪谷中,而是必須時而上切森林高繞,時而下切溪谷溯行,左右上下地迂迴前進,沿途偶可見很舊的登山路條或舊砍痕。

0830 溪谷上切點。座標(229930 2510916)
在喬國拉次溪明顯將西轉之處,就必須找地方往左(東)上切,此處即為最後離開溪谷之處;上切不久後就會接到上越嶺鞍部的路,之後大致是沿著一條明顯乾溝直上鞍部。

0935 越嶺鞍部。座標(229924 2510390)
雖說這裡是個越嶺鞍部,而且還是位在中央山脈的正脊之上,但這個鞍部實在狹小的像個小瘦稜上的小凹而已。由此往西是霧頭山,東上去松山,往南直下則是傳統的松山越嶺道舊路(可是怎麼看也看不出有路跡的樣子)。

0955 出發。
稍事休息之後,並不需特別定位判圖,循著東向山稜而上就是了。登松山這條路線,除了偶有少數山友會來之外,應該還有原住民獵人也會走動才是;所以,林相植被雖如一般中級山繁密,但路跡還算明顯且路徑上的植被也較低矮稀疏,沿途仍偶可見舊登山路條或舊砍痕。

1115 松山。三角點基石編號7093。座標(230552 2510261)
從登山口走了3個多小時,終於登上此行的第一座也是最高的山頭,標高2062公尺的「松山」。三角點四周頗為乾淨,是一塊小空地,不過週遭的植被仍是又高又密,因此沒有展望。這裡似乎有些時日沒人來過了?基石都被半埋在土裡面了,CL動手清理了一下基石,讓編號呈現出來。
隊長錐錐窩在綁在蚯蚓大背包後的貓籠裡,應該早就被晃得暈頭轉向,終於可以出來舒展一番了。或許牠在籠子裡要拼命的平衡身子,比我們走路還累也說不定?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像這種中級山的路況,大多不適合錐錐行走,要不是地面太濕,就是植被太高太密;如果讓錐錐帶隊的話,那我們只能以「貓速前進」,不天天迫降那才怪咧!

1200 出發。
離開松山之後,大致上是沿著南向的稜線前行,這一帶稜線附近的石楠林(杜鵑)頗多。經過一鞍部之後,稜脈往東南偏轉而上,植被仍以石楠林(杜鵑)為主,上行至稜頂開闊處即是「風山」。

1405 風山。座標(230999 2509641)
此山頭標高約1960米,位於松山東南方直線距離約800米之處,獨立於山稜上,四周無遮蔽,展望佳。原本並沒有名字,但前人來時,到達此山頭時,正值風勢強勁,故名之「風山」。此山頭上滿佈低矮的石楠林(杜鵑),林相頗為優美。

1540 接上主稜。座標(231131 2509443)
走到這兒,我在紀錄本上只簡單的寫上「接上主稜」四個字,但可知這在地圖上看起來短短的大概不到500公尺的一段路,我們可是費了1個多小時,而且每個人身上多少都掛了彩才搞定的呀!
蚯蚓說,出發之前他曾請教過東港博岳隊的吳耀崑隊長這一帶的路況,吳耀崑前輩曾提醒:風山過後要接上往1848峰的正確主稜,不好搞!算是一道難關。嘿!嘿!果然…
其實,如果天氣好一點,能見度高一些,我們也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下了風山之後,不僅沒什麼人走過的路跡或標示,幾乎連舊砍痕都沒有;此時中級山區典型的午後大霧逐漸開始籠罩整個山區,使得我們無法目視山稜的分布與走向。我只感覺我們身處在一大面很陡而且滿佈密林植被的坡面上,哪有什麼稜脈可依循判別?有些隱約看起像是稜脈的地形,其實只不過是一條又一條的山溝罷了!看著地圖上一堆密密的等高線,似乎跟眼前的這些微地形完全無關呀!到底該往哪兒走?往何處切呢?幸好,此時蚯蚓展現絕佳的定位、判圖、找路的功力,一手拿著指北針導航,一手揮著山刀砍路,加上CL的協助,我們終於正確無誤地踏上了往1848峰的主稜脈上。看在我眼裡,這種衝勁與功力實在太厲害了!
蚯蚓說:「…在陡峭沒有路基的山裡,跟著水鹿大哥走過的路走就對了;因為水鹿體型較高大、較重,所以水鹿走過的路不僅較寬、較穩,而且較高的植物或藤類也會被牠們清除,還蠻適合我們人類走的…有些地方跟著水鹿走過的路走,會比較輕鬆容易些;但可別一昧盲目的跟,因為牠們可能是要走去覓食或喝水的,還是要注意定位與方向,否則是會走錯路的…」。這是長年在深山密林之中探勘所累積出的經驗與智慧,令我相當佩服。
「接上主稜」之後,大家都有一種突破難關的快感,心情也輕鬆不少。不過,時間已經有點晚了,恐怕到不了預定的營地;為了達成「能夠在下午四點之前紮營的領隊才是好領隊」的目標,稍事休息之後,蚯蚓還是要我們稍微趕一下路。
這之後就沿著緩上的稜線而行,路況還不錯,不會太難走;不過,我想,經過剛才那個難關之後,大家都累了,天色也漸漸暗下來了,就在1848峰腳下的一處稍寬稍平之處,英明的領隊蚯蚓終於宣佈紮營了。

1640 1848峰前C2。座標(231711 2508844)
沒能達成下午四點前紮營的目標,領隊蚯蚓有一點點…不過,這一整天我們每一個人可都沒有怠惰,都走得很拼喔。「該休息就休息才是好領隊」啦!而且這個地方是個很不錯得營地,乾燥、避風、還蠻平坦的,到了這,也沒有人想再走了。
整頓營務的同時,大廚CL同樣也是忙啊!今天晚餐又是什麼好料的呢?是「菇菇蕃茄咖哩飯」,可別小看這咖哩飯喔!加在其中各種菇類讓味道鮮甜不已,而更神奇的是,蕃茄竟然把整個味道調和得如此順口美味,我只能說:「CL,真有你的…」。大家應該是餓壞了吧?CL煮了超多的白飯,但仍然被我們全嗑光了。
為了節省明天早上的時間,也為了稍微打發一下夜晚的時間,晚餐過後我們三人就開始輪流拿那個輕便但實在不怎麼好操作的手搖式磨豆機磨咖啡豆;磨到大家筋疲力盡、快沒耐性了之後,才死心踏地的進帳棚睡覺。
這一夜,營地還是很舒服、食物依然很美味、氣溫不會太低、就是水少了點…
或許是半夜吧?滴滴答答的,下了一點雨,風也是挺大的,感覺上好像有鋒面在通過。不禁令人想到,明天要上的是「雨山」耶!難道登雨山就該在雨中嗎?

Day 2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8987


Day 3(2月22日)、陰雨轉晴再轉雨。

0530 起床。
出發之前的天氣預報有說這一兩天將會有道鋒面通過台灣,昨夜那間歇性的小雨以及狂吹的山風…中央氣象局的預報這次還真的有準耶?清晨起床後,帳棚外面正在下著微微的小雨(或許是霧雨吧?),天色還很暗而且有點冷,感覺雲層蠻厚的、灰濛濛的,沒有人想爬出帳棚外面。
照例,還是要說一下今天的早餐…實在不是我故意要挑毛病,這一餐可以說是這六天以來最被我嫌棄的一餐!我的天啊…竟然只有「雜糧麵包」而已,其他啥都沒有…而且,你知道嗎?這次CL準備的雜糧麵包有多大嗎?一個原本的大小大概將近有2個手掌合起來這麼大,而且一個人分配一個半的量(這樣的量可以提供我平時一個禮拜的早餐耶);更慘的是,這種麵包不只是「乾」而已,塞在背包2天後,又已經變得十分「紮實」,實在叫人難以下嚥啊!我這輩子最怕的、最排斥的就是這類的食物。加上我們身上的水又不是十分充足,無法用無限暢飲來解決這乾、硬麵包的問題;望著那一大坨的雜糧麵包,我真是欲哭無淚呀!但還是吃啊…此時,我忽然想起這次有帶了一瓶煉乳來,啊!真有一種「絶處逢生」的感覺;然後,我就一口麵包一口煉乳,慢慢地、堅毅地將一整個雜糧麵包給吞下去,而且還如同蚯蚓所說的,吃到撐撐的狀態。果然,「人類的潛能是無限的」,而且竟然可以發揮在各個方面。
雖然這雜糧麵包在吃的過程中讓我如此「備受煎熬」,但卻在今天的行程中發揮了極大的力量,讓我有足夠的氣力跟上蚯蚓與CL的腳步。

0705 出發。
清晨的那微微的小雨(霧雨),在天亮之後就停了,雖然不是陽光普照,但這樣也可算是好天氣了。看來,雨山的山神出差去了喔!

0715 1848峰。座標(231812 2508775)
出發不到10分鐘,就登上了1848峰。

0725 稜上營地。座標(231900 2508712)
過了1848峰不遠處,稜上出現一塊約可搭2頂四人帳的平坦營地,昨晚如果到這兒紮營,應該也還不錯。這一帶的植被仍多以石楠林(杜鵑)為主,有些稜線上石楠夾道成林,十分優美漂亮。這段稜線植被還算蠻乾淨的,清爽好走。

0825 1848峰下東南鞍小凹谷。座標(232418 2508458)
過了1848峰之後的稜上營地不久之後,我們抓著方向沿著往東南向的山稜下切;這一帶有些地方坡度較陡,而且整個坡面植被都較為繁密;另外,越往下切,環境越潮濕,蕨類也就越多。
到了一處稍開闊的小谷地,經過定位確認,這裡就是我們原本預定的C2。還好,昨晚沒有拼到這兒紮營,這裡感覺很潮濕(或許跟昨晚下了點雨有關),而且也沒那麼平整舒適。此刻,又開始落下小小的雨滴,難道我們逃不過上雨山會下雨的宿命嗎?

0830 出發去雨山。
從1848峰下東南鞍小凹谷出發後,先切上東南走向的稜脈之後,大致就一路沿著稜線而行;這一路上幾乎都完全走在稜線上,植被稀疏路跡乾淨,沒什麼難搞之處,可順順地一路直上雨山,因為路況不錯,所以錐錐也要自己走。途中陽光還露出臉來,怎麼?雨山的雨神又出門去啦?

0900 雨山。三角點基石編號7094座標(232835 2508388)
雨山,標高1727公尺。三角點四周並不如松山那樣乾淨,不過仍是一塊小空地,週遭都是樹林,因此沒有展望。這裡看起來應該更久都沒人來過了?我們發現山頂旁邊的樹幹上有一面「東港博岳隊」的小鐵牌,看起來年代已久遠了,整個都被嵌進樹幹中了。
這裡的基石同樣被半埋在土裡面了,照例,CL動手清理了一下基石,讓編號呈現出來。像這種位居深山峻嶺之中的中級山,既遠又難走,要不是為了取得登山紀錄、探訪三角點(基點)或是測量隊前來進行勘測,抑或是特地安排行程經過,我想應該不會有人上來吧?
而我們是為了什麼目的而來的呢?至少我知道其中一個原因,蚯蚓說過:「…松山、風山、雨山,再加上霧頭山,這樣連起來就稱作『松風霧雨』,聽起來很浪漫…霧頭山去過了,而且行程不好排,所以這次就不用上去了…」。嗯!為了『松風霧雨』這樣一個浪漫的名字而走這一趟…蚯蚓,你也夠浪漫或瘋狂的吧?不過,我倒是挺能接受的,我爬山是不一定要有什麼理由的,但是有了這樣一個浪漫的因素,或許更能增添這一趟的價值!
當我們還在雨山上打混時,竟然出太陽了,而且還直接照射在三角點上;此時,錐錐二話不說直接給他站上去基石上作日光浴,順便享用點心。看來,雨山的雨神真的是不在家喔!啊不然,太陽公公怎麼會那…麼…大膽將陽光給他照進來。

0930 出發下山。
耶!又完成了一座山頭了…我不是因取得登上這座山的紀錄而高興,而是在意因大家的努力之下,又完成了一個預定的目標,我認為這個心態比較重要。下山途中,天氣也漸漸好轉,抬頭也可看到藍天,往北面望去,可以約略看見走過的稜脈山頭。

1000 返抵1848峰下東南鞍小凹谷。
雖然今天的目標山頭已經完成,但要到今天預定的營地可還有一大段距離,還是不能逸樂,走吧。

1015 出發。

1115 大紅檜。座標(232061 2508281)
自小凹谷之後,我們就必須要往西南向下切,這當然不只循單純的一個走向一個路徑而行,沿線同樣會遭遇到地圖沒有標示或無法顯現出來的各種微地形必須克服;當然,這仍然得仰賴領隊蚯蚓精湛的導航定位技術,不過大廚CL有時也會走在前面帶路,看來CL不只會煮菜而且探勘的能力上也不差喔!
或許是昨天下雨的緣故,自小凹谷下切後的路況頗為泥濘,樹枝上附許多掛松蘿,底層的植被多為蕨類;看來,這一帶應該原本就很潮濕才會有這樣的植被特性。
在一處相當潮濕、地面滿佈各式大小的蕨類地帶,發現一株巨大的紅檜,這一帶是很適合檜木生長沒錯,但怎會只有一株以遺世獨立的姿態存在呢?應該還會有其他的檜木植株才對呀!難道都被砍光了嗎?

1225 午餐。座標(231829 2508026)
到了這兒,我們已經通過地形較亂、路況泥濘潮濕的路段了,而且通往下方松山越嶺道愛玉寮遺址的稜脈就在我們腳下,可以稍微輕鬆休息一下囉!

1300 出發。
剛沿稜下切一小段,就遇到一處大崩塌地,還好只要靠稜右小心點就可安然通過。此處展望很好,從崩塌地形上方往南遠眺,可以清楚地看到明天將要上去的越嶺鞍部,還有鞍部下方那個超寬廣的平台;此鞍部往右可去斗里斗里山,往左上則是我們明天的目標「尖山」。

1510 抵知本溪上游溪床。座標(231890 2506411)
過了稜線上的大崩塌地後,一路往西南向陡降,植被不會很濃密,路況也還不錯;值得一提的是,沿途看到不少胸徑近米甚至更大的大樹,慘遭鏈鋸放倒。我們不明白的是,這究竟是林務單位所為?還是盜採林木的山老鼠的惡行?若是林務單位砍的,那用意何在?如果是山老鼠盜伐,那這些巨大的木材要如何自深山之中運出呢?
根據GPS的定位與判圖,當我們確認到達松山越嶺道上的愛玉寮附近時,放眼搜索,哪有什麼遺跡?只隱約有一小段看起像是越嶺道路跡的感覺,看來這條松山越嶺道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人走動了。
過了沒有遺跡的愛玉寮遺址之後,路線漸轉偏東南而下,當越接近知本溪溪床時,坡度就越陡急,實在不太好走耶!不過,知本溪甘甜可口的水就在望了,拼了啦!看得出來領隊蚯蚓為了一雪前恥,今天一定要達成「能夠在下午四點之前紮營的領隊才是好領隊」的目標,一路往下直衝。果然讓蚯蚓得逞了,下午三點十分,我們終於喝到冰涼甜美的知本溪溪水;此時還有陽光,原本大家想要找個水潭好好的梳洗一番…

1600 溪床營地C3。座標(232243 2506305)
因為時間還早,為了要節省明天上切鞍部的時間,所以領隊蚯蚓決定繼續往前(東)推進,讓營地更接近明天的上切點。忽然間,聽到響亮如小喇叭單音的叫聲,這我聽過,是水鹿的叫聲;往聲音的方向看去,果然發現河階上有水鹿的身影竄跳,看來這一帶的河階台地是水鹿的棲息地也說不定。
從下溪點前行(途中還有一處需高繞)約不到1K,我們在一處河床較高的平坦沙地上找到一塊合適的營地,而且周圍附近有好多漂流木,那我們晚上的營火就不虞匱乏了。
老規矩,領隊蚯蚓帶著錐錐往前(東)前去探查明天適合的上切點,我仍然協助幫忙紮營並蒐集木材,大廚CL最忙了,又要開始準備今天豐盛的晚餐。
今天的菜單是什麼呢?主食是五榖白飯,配菜是麻婆豆腐、魚香茄子、炒白菜,宵夜則是綠豆湯;可別看這都是一些簡單不起眼的菜色,在咱們大廚CL精湛廚藝的烹調之下,竟變成了一道道美味異常的料理。而我與蚯蚓已經找不出任何形容詞來讚美CL了,只能用我們的「誠意」將所有食物一掃而空,來表示我們對廚師最高度的讚賞與敬意。
晚餐過後,我們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如此完美的溪邊營地、完美的食物與大到不行的營火中,雨山的山神竟然趕來送行…此刻竟下起雨來了,雨勢還不算小而且並沒有停歇的跡象;這雨山的山神未免也太熱情了吧!我們今天造訪祂家時不在家,那就算了嘛!改天再說就好了呀!幹嘛現在趕過來送行呢?而且這一送還一路送到尖山耶!我的媽呀…
這一夜,我們在滴滴答答的雨聲中,在帳棚內嗑瓜子慎重地討論明天的行程與因應方案。嗯!心情有點OOXX…

Day 3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9086


Day 4(2月23日)、雨(忽大忽小)。

這一天是我們「松雨尖比魯越嶺」探勘行程出發後的第四天,是天氣最不好的一天,也是遭遇到此行最意想不到、艱險且令人驚心動魄地形的一天…這一天,我幾乎完全無法拿出相機來記錄下所經歷的一切(本段內容絕大部分的影像都是蚯蚓所拍攝的)…

0530 起床。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總之,就是「悶」啦!昨晚整夜下著忽大忽小的雨,打在帳棚上滴滴答答的雨聲似乎在預告著今天不良的天候以及因雨而更加艱苦難行的路程。
該是起床的時刻,天空仍飄著半大不小的雨絲;今天的行程可不輕鬆,要走的距離也較長,不確定也高…實在不容我們發懶賴床。
昨晚大家討論今天的行程時,基本上有二個方向:一是按照原定計畫上切到越嶺鞍部之後,沿稜往東偏南而上1558峰,然後再南轉上登尖山,之後再抓西南向下斗里斗里溪,如果時間不夠下不了溪床,可以考慮在救國救爾溪溪源西北方的凹谷平台紮營。第二個走法是,上切到越嶺鞍部之後即循松山越嶺道直下斗里斗里溪源頭,然後再下溯到平坦溪床紮營。看起來,第二種走法似乎路程較短而且好像比較好走,但蚯蚓說:其實不然!因為從地圖上研判,要下越嶺鞍部以及之後下切斗里斗里溪源頭的路況並不是那麼好搞,還是有難關要突破;而原訂的第一條路線則大致上都是沿著稜線走,方向好抓而且路況應該會比較單純。蚯蚓跟我說:「…在探勘的行程中,走稜線相對上來說是情況是較為單純容易一些的…」。因此,原則上我們還是一致同意按照原訂計畫路線走。
不過,我個人主觀地認為:大家會決定按照原訂的路線走,除了是基於上述的理由之外,另一個原因應該是,大家不想因天候不佳、路況的不確定性高…等這類原因而改變計畫;如果因此就變更計畫,就好像有種被「打敗」的感覺,那就遜掉了!另一種簡單地說法,就是想要完成目標的企圖心很強啦!
這一個早上,大概因為下雨的緣故,大廚CL不方便也沒心情好好弄早餐,所以就簡單地煮個鹹粥吃了;雖然食物簡單,但仍是吃得撐撐的。

0730 出發。
雨山的山神送行的節目似乎還沒完,而且看起來也沒打算要在段時間內落幕。時間上已經不容許再拖延了,只好穿起雨衣硬著頭皮進行我最痛恨的「雨中打包」;「雨中打包」唯一的好處就是效率超快,大家三兩下就完成了。走吧!肩起背包走吧…

0750 匯流口對面上切處。座標(232484 2506470)
因為昨天下午蚯蚓已經探過路了,所以很明確知道要從知本溪的一條北支流匯流口對岸(我們的營地在北岸,所以必須先過溪到南岸)往上切至越嶺鞍部前的大平台。

0820 上抵越嶺鞍部下之寬廣平台。
雨山的山神依舊依依不捨的相送,間歇性的雨勢以及瀰漫山區的霧氣使得我們上切增添了不少難度。鬆軟泥濘的陡坡,加上濃密及帶刺的植物,光是要離開溪床上切就不是那麼輕鬆愉快了。在惡劣的路況與環境中,我們仍倚賴勇猛的蚯蚓先鋒開路與導航,果決與自信的蚯蚓確認了一道稜,二話不說就揮刀直砍而上;我的媽呀!這道稜真的是有夠陡的,加上濕滑的坡面,如果不持續前進或是抓著植物,一停下來就會往下滑耶!在這裡,只能用「蠕動」與「掙扎」來形容我在這道陡稜上的狀況,我想,我的樣子應該是既糗又可笑吧?奇怪!怎麼蚯蚓跟CL大氣都不用喘一下,一路往上直衝?雖然我仍然勉強跟得上他們的腳步,但實在是快累暴了。當他們發現我稍微落後些時,會在某高點等我一下;不過,等我拼了命爬上去之後,一口氣都還沒喘完,這兩個死沒良心的傢伙就說:「…嗯!花貓到了…走吧…」,哇哩咧!我就這樣一路拖著「老命」,死命的盡量跟上蚯蚓跟CL的腳步,真是苦不堪言!不過,與其說「苦」,倒不如說我的「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我一向自認我的能力與體力不會太差,怎麼在這裡搞得這般狼狽?還好,CL說了句溫暖的話安慰我受創的心靈,他說:「…別太傷心啦!我們如果到了你這個年紀,恐怕會走得比你更慘…」,我已經管不了這是不是真心話了?至少這樣的話聽起來讓我不致於太沮喪!
上到越嶺鞍部下的大平台後發現,這裡真像是個長滿樹木的平原耶!此時,霧氣瀰漫、安安靜靜的,林子間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我猜,這裡一定棲息著許多野生動物或各種生物。上到這平台之後,由於地勢平坦而且植被也不密,所以還蠻好走的,只是這裡太寬廣了,好像怎麼走都可以,也好像隨時都會走錯方向似的。
蚯蚓與CL仔細端詳地圖研究討論了一番之後,決定打算朝東南向循一條山溝而上;議定之後,當然又是勇往直前衝了。到了山溝之後,路況就簡單多了,只要沿著山溝持續前進就可抵達鞍部了。

0930 越嶺鞍部。座標(232783 2505301)
從出發到抵達越嶺鞍部雖然只花了2個小時,但怎麼感覺體力快耗盡了?大家在這裡略事休息一下並補充一些食物。到了這就必須決定要往南下切下斗里斗里溪,還是要按原訂計畫往東南上尖山後在下斗里斗里溪;因為時間還算早,而且大家狀況都還不錯,所以領隊蚯蚓就決定按原訂計畫而行。說實在的,如果蚯蚓決定要越過鞍部直下斗里斗里溪,那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呢?因為站在鞍部上,往南向下望,天哪!那哪只能用「陡」來形容?以前的松山越嶺道怎麼會選擇從這裡下切呢?真是太厲害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這鞍部上的一株大樹上看的一塊小鐵牌,上面寫著「KOCHAPOGAN領域 一九九七年五月一日 好茶社區發展協會 魯凱族自然資源保育基金會」的字樣。我們都納悶,怎麼好茶社區協會的領域有那…麼…的…廣?

1155 1558峰前,午餐。座標(234171 2504930)
既然心意已決,那當然又是要勇往直前啦!嗯…蚯蚓說沿著稜線比較單純比較好走;是啦!單純是沒錯啦!至於好不好走?唉!這段路,我的「自信心」還是受到高度嚴苛的挑戰,山稜不會乖乖的、緩緩地而上,祂總要上下起伏左扭右擺一番,當然還是把我搞得人仰馬翻的。
事情總會一再的重演:當蚯蚓與CL發現我又落後時,同樣會好心的等我一下;不過,等我拼了命趕上之後,一口氣都還沒喘完,這兩個死沒良心的傢伙又說:「…嗯!花貓到了…走囉!走囉!…」,哇哩咧!累得我剩下不到半條命。
其實,走這條山稜時發生了一個頗為嚴重的問題:因為天候不佳,下著小雨又起大霧的,所以無法很真確地目識主稜脈的位置,只能憑藉地圖、指北針、GPS、定位與導航技術、方向感…等來小心謹慎前進;但是,問題來了,看起來我們明明是走在稜線上,但GPS的座標讀數卻顯示我們位在主稜的南側山腹上;這不可能啊!雖然能見度很差,但是我們位在稜脈上是很確定的呀!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此時,蚯蚓開始懷疑起GPS的準確度了,這GPS是我的而且由我操作;根據以往以及這幾天的使用經驗看來,GPS一向都頗為準確沒啥問題,所以我認為地圖錯誤的機率較大。經過大家一番的溝通、研判及討論,領隊蚯蚓決定且戰且走,地圖與GPS的資料都參考,反正抓準稜線走應該錯不了。雖然,我有點擔心切錯支稜而誤入他途,但我對蚯蚓的本事與能力,信心是百分之百的,所以就完全信任他並跟隨他。當然,在蚯蚓的帶領之下,我們完全走在正確的山稜路徑之上。不過,事後研判證實,從越嶺鞍部到1558峰之間的這段稜線,二萬五分之一的地圖是錯誤的,整段稜線畫得往北偏移了100-500米不等的誤差。
大體上而言,從越嶺鞍部到1558峰之間,稜線大致是朝東偏南而走,時寬時窄、上下起伏,途中需經過數個無名山頭及上下數個大小不等的鞍部,走起來頗為累人。值得一提的是,沿途竟然陸續發現有一些就砍痕,咦!這裡竟然有人在走?蚯蚓推測,這些砍痕應該是獵人所為。
終於,我們來到了接近1558峰前的一個緩坡,同時我們也都餓到沒力氣再走了。神奇的是,大廚CL今天居然有開熱食中餐耶!在這個全身溼透、又餓又冷的時候,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食物,真叫人感動到眼淚快流下來。我實在太佩服CL了,在這種又濕又冷又疲累的狀況,還能為大家處理午餐,真是了不起。那中餐是什麼呢?是…是…是麻醬麵耶!實在是太讚了!這是一種既好吃又高熱量的食物,來得真是時候。大家希哩忽嚕地吃得過癮極了,覺得全身充滿幹勁與氣力可以面對未來的一切挑戰;不過,這話說得似乎有點早…

1240 出發。
才出發沒多久,我們就到了1558峰。原本以為隨著稜脈轉個彎,往南而行很快就能登頂尖山了,沒想到過了1558峰之後,竟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地形!山稜漸漸變得破碎,且斷斷續續的;初始還好,但卻越來越難走,山稜越來越狹瘦、破碎、鬆軟,走起來真是驚險。

1300 斷頭稜。前後約100米均為鬆軟狹瘦稜刃地形。座標(234354 2505004)
終於,遭遇到一個不容易通過的地形「斷頭稜」,也就是山稜在此感覺上像是忽然斷了一般,形成一個「V」形的缺口。一向很少借助技術裝備的蚯蚓,竟然要求CL拿出扁帶來幫他確保,好讓他順利下降至斷頭稜下的一處小小平台。我在後方看不清楚那是怎樣的一個地形,只隱約望見前方的山稜斷頭缺口似乎不好過,危險性頗大;我便開始思考是否該「撤退」…然後,我喊了蚯蚓,請他評估一下是否有必要冒險往前進?是否該考慮「轉進」?看起來蚯蚓是蠻有把握與企圖心的,仍決定繼續克服地形往前推進。
後來隔天在下切斗里斗里溪途中,望見那了一段地形才知道,原來在1558峰之後有一大片直下約數百米的大崩塌地形,而我們就是從那一大片崩塌地形的上方通過的;還好通過的時候起大霧看不到下面有多深,要不然不知道會有多「銼」?
通過前後約100米均為鬆軟狹瘦稜刃地形的這一段經歷與心情請參閱『死亡,竟然靠得那~麼~近~』這篇文章。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2529
你能看到這裡,這當然代表我們都安然通過危崖險稜而平安歸來囉!
過完危險地形之後,CL說:「…剛剛吃的高熱量麻醬麵的能量都被『嚇』光了啦…」

1505 絕美小谷地。座標(234709 2504245)
在南向的山稜上我們持續前進著,雖然疲累但大家仍堅定地一步一步朝著今天的目標邁進。在尖山西北方距離約300公尺的地方出現了一個長滿短草、潮濕,有動物喝水的水池的絕美小谷地,雖然潮濕,但仍不失為一處好營地。
因為有水,所以領隊蚯蚓提議是否考慮今天就在此紮營(蚯蚓看起來超愛這個地方的)?不過,尖山已經在望了,最後大家還是決定繼續走完成今天的目標。
繼續前行不久後,我們發現竟然有幾株牛樟巨木被砍倒,看得真叫人心疼!怎麼會有那麼可惡的人幹這種事?後來我們判斷,這應該是盜採牛樟菇的敗類所為;回想之前一路上看到的舊砍痕,推測至少一部分可能是盜採牛樟菇的敗類所砍的。
到了要往西南下斗里斗里溪的叉稜口附近,我們放下背包輕身前訪尖山。

1545 尖山。座標(234898 2504073)
尖山,標高1565公尺,三等三角點。四周頗為乾淨,週遭樹不高也不太密,天氣好的時候應該有些展望,可惜我們登頂時霧氣瀰漫所以啥都看不見。
站在尖山頂時,心情頗為複雜,或許是因為歷經了辛苦的攀登終於完成此行所有的目標山峰,也或許是剛剛那一段生死一線間的經歷…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成功了!
時間不早了,天氣也不好,天色也暗了,看來今天是不可能下到斗里斗里溪預定的營地了,但是還是要趕緊找到今晚的棲身之處。

1640 稜旁小營地C4。座標(234604 2503936)
由尖山往西南向要下斗里斗里溪的這一條路徑,以前東港博岳隊的前輩曾走過,所以一路上偶爾可以跟到他們的舊路條或舊砍痕;但或許是因為天雨濕滑泥濘的關係,加上坡度也很陡,有些路段還是很不好走。一路陡下約150米左右,發現稜旁有一小塊斜地,整理整理應該勉強可以當成營地;不過,蚯蚓仍請CL再往前找尋看看是否有更好的營地,我與蚯蚓則先開始動手整理這塊小斜地,最後我們還是紮營於此。
天空依舊飄著雨絲,整個營地與樹林都濕答答的,但仍不影響我們輕鬆愉快的心情;因為,此行最不確定與難走的路段全都被我們一一克服了,只剩下明天下溪的路或許較不好走而已。下溪之後,就一路爽到底囉!
照例,還是要說說今天的晚餐:主食當然是飽足感滿分的白飯,配菜呢?有滷豆干、炒劍筍、高麗菜、海帶蛋花湯;可惜的是,滷豆干酸壞掉了,CL煎了個蛋代替,當然也還是很讚囉!雖然配菜不多,但是我們仍舊吃得很高興很滿足。
飯後,大家圍著營火烤著濕掉的所有東西,舉凡衣服、鞋子、襪子、背包,蚯蚓甚至連相機都拿來烤;當然,「人」也烤得舒舒服服的。
今夜,沒有抵達預定營地,臨時的營地雖然不是很優,天氣也不好,但是大家的心情與士氣都很好;因為,走了那…麼…久…,那…麼…遠…的路的目的地「比魯溫泉」,明天就可以達陣了!大家不禁要大叫:「比魯溫泉,我們來了!」

【後記】:
你一定會好奇,這一天的紀錄怎麼都沒提到隊長錐錐呢?哎呀!實在是因為今天的天氣不好,加上路況又差;錐錐可聰明、可乖得很呢!一路上都沒吵著要下來自己走,還是待在貓籠被人家揹著比較妥當啦!所以,今天錐錐幾乎就都沒有出場表現了。

Day 4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9736


Day 5(2月24日)、晴。

0530 起床。
一向不會賴床的我,一聽到鬧鐘的響聲毫不猶豫地鑽出睡袋爬出帳棚…哇!出太陽了!雨山的山神終於甘願回家去了。金黃色的晨光從林間樹梢透了進來,真是美呆了!
一聽到有日出可看,蚯蚓與CL也難得的很快地爬出帳棚;這也難怪,今天是Happy Day耶!幹麼要賴床呢?早點出發可以早點享受甜美的溪水以及快要讓我們想瘋的溫泉。
接下當然要再介紹今天的早餐囉!我想你一定猜不到我們今天早上吃些什麼?是「炸醬麵」呢!哈…哈…想不到吧!真虧CL想得出來早餐吃炸醬麵。奇怪歸奇怪喔!CL這炸醬麵可一點也不馬虎喔!紮紮實實、規規矩矩的,口味還真不賴耶!真有一套…

0730 出發。
整理好裝備,收拾好營地,快快樂樂、輕輕鬆鬆地出發囉!
蚯蚓說:今天的路線很單純,大致上往西南向下切就對了,碰到地圖上沒有顯示出來的微地形再「見招拆招」就行了。所以,這一路上大家走得還算蠻隨性的,沒啥壓力。路況也還算不錯,樹林與其底層的植被也都不密,還蠻好走的。
走著走著,忽然望見右側遠處有片大崩塌地,啊!那就是昨兒個那段鬆軟狹瘦稜刃之處,原來是因為崩塌而造成如此驚險狹瘦的稜刃。唉!「往事不堪回首」啊!

0855 蚯蚓撿到鹿角。座標(233797 2503315)
人稱蚯蚓為「鹿角達人」果然名不虛傳!明明大家同樣都走在一堆枯枝腐葉的山裡,那一枝怎麼看都像是枯枝的東東,蚯蚓竟然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一枝鹿角,實在是太厲害了!因為CL還沒有鹿角,蚯蚓二話不說當場就把鹿角送給CL,瞧!CL樂得跟什麼一樣…
但是這趟的「鹿角運」僅止於此了,任憑我們再怎麼刻意努力的找,還是一無所獲;不過,畢竟還是有撿到,也算是完美了。

0910 大凹谷,寬廣營地。座標(233821 2503229)
撿到鹿角不久之後,我們一路下降到了一個寬廣的凹谷平台,這裡應該是之前我們希望的C5營地。這一個大凹谷位於尖山的西南方,救國救爾溪溪源的西北方,據說這裡曾是東港博岳隊從斗里斗里溪仰登尖山的營地。這裡的確是個十分理想又寬廣的營地,但美中不足的是,這裡沒有水源。
因為時間還早,所以我們就往東去探查看看,是否可以發現救國救爾溪溪源的水。循著看起來像是乾溪溝的地形往東走了約20分鐘,由於植被太過濃密,所以我們就放棄不在前尋。

0945 出發。
原本的計劃是要一直朝著西南向下切斗里斗里溪,但是蚯蚓看了看地圖以及週遭的地形之後,決定直接往正西下切。主要的原因是,這附近怎麼下地勢都一樣陡,「長痛不如短痛」,那倒不如選一條最近的路線直下還來的乾脆些;我們當然完全支持英明的領隊得決定,那就拼了。
一開始還算好走,但是越來越難走,不只是坡度陡,還有很多帶刺的植物擋道,這其中最可惡的就屬黃藤了,那種帶著環狀的倒刺,一旦被鉤到或刺到,那可不是鬧著完的。越是接近溪床,就越是難走;我想,這算是此行最後的難關與考驗吧!最後一段,大家咬著牙一股作氣,一路拼到溪邊,終於苦盡甘來了,我們終於抵達了斗里斗里溪床上了。

1115 斗里斗里溪,午餐。座標(232975 2503003)
竟然還不到12點我們就已經下到斗里斗里溪的溪床上了,今天大家真是有夠拼的。之後只要輕輕鬆鬆沿著溪床往南走個數公里,就可以泡到溫泉了。所以,不急著趕路,餵飽肚子先。
因為天氣太熱了,所以大廚CL特地為大家調製清涼又美味的中華涼麵。你沒吃到,所以無法想像那涼麵的滋味有多麼的讚!那油麵的麵條煮熟之後馬上用冰涼的溪水漂洗冷卻,口感相當的Q;還有那醬料,我只能用「專業」兩個字來形容,CL說:「…很遺憾,少了小黃瓜絲…」,但我覺得,少了小黃瓜一點也不減這涼麵的美味。
午餐之後,大家悠閒的在溪床大石頭上曬裝備或睡午覺…

1300 出發。出發前錐錐搞失蹤…
差不多該出發了…咦!隊長錐錐怎麼不見了?大家趕緊分頭去找,找了半天也喊了好久都沒見到錐錐的身影,這下慘了!隊長失蹤了那還得了…
搞了半天錐錐終於出現了,牠大概是在某處睡著了,而溪水的聲音太大以致於牠沒聽到大家在叫牠,真是的…害我們緊張得半死。

1420 近斗里斗里社處溪床旁台東遇排灣獵人。座標(232968 2500045)
沿著溪床踢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在斗里斗里社舊址附近遇到兩位原住民,他們說是來祭祖的…但是,只要你看到他們隨身攜帶的「機絲」,你就知道他們是來幹麼的了。多麼齊全的打獵裝備啊!
他們對於我們倒是顯得十分的驚訝!驚訝於我們平地人竟然可以從屏東的阿禮走到台東的太麻里來,一副十分佩服我們的樣子。這是現代的原住民能力降低了?還是喝醉酒胡亂恭維我們呢?

1500 比魯溫泉。座標(233395 2498518)
翻山越嶺,歷經了5天,我們終於抵達比魯溫泉了!我跟蚯蚓說:「…花了那麼多時間,走了那麼遠的路,就是為了要泡這個湯…最好是個完美的好湯,啊不然我就扒了你的皮…」 。
我們到比魯溫泉時,有好幾輛四驅吉普車已經在此紮營了;據說昨天更多,恐怕超過三十部車輛進來,唉!真是生態殺手啊!
我們紮好營之後,就迫不及待趕緊去享受這完美的溫泉湯。CL對這裡還蠻熟悉的,首先帶我們到位於較上方樹林內,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將軍湯」,體驗一下日據時代日人高級長官泡湯的規格。但是因為年代有點久遠,而且又沒有繼續維護,所以池子的狀況不是很好,我們稍微體驗一下就下到大榕樹下的野溪溫泉中好好的享受一番。這裡的溫泉果然很讚,一股熱的溫泉從山壁滲出,一股冷的溪水自上方溪溝流下,一冷一熱剛好在這個池子中調和出完美的溫度與微妙的溫度變化,真是太舒服了,完全將我們這些天來的疲憊與一身臭味完全除盡!CL經典的名言說:「…泡溫泉有消除精神,恢復疲勞的效果...」,真的耶!我們泡著泡著真的就全身酥軟,而且越來越餓,餓到幾乎連走回營地的氣力都沒了。
傳說中的「餓餓病」終於在我身上發作了!我拜託CL今晚將備糧一起煮來吃,因為我真的餓極了。今晚的菜色有:海帶芽芝麻沙拉、什錦素炒、蔥花蛋 ,加上一大鍋的白飯;我還是要再次強調,這些菜色雖然平淡無奇,但是在大廚CL的巧手烹調之下,竟都變成了一道道極其美味的佳餚,尤其是那道什錦素炒與海帶芽芝麻沙拉,實在是好吃極了!
晚餐畢稍事休息之後,我們趁黑再去泡裸湯,啊!真是過癮極了…泡到爽透了之後,回營地,CL又煮了紅豆紫米芋頭湯當宵夜,然後我們圍著營火一邊烤香腸一般烤棉花糖吃,真是極度奢華與享受。這時,我拿出了我揹了5天的「長老說話(梅子釀的白蘭地酒)」當作慶功酒,大家一面輪著喝,一面談論著這幾天的點點滴滴…
果然,蚯蚓說得沒錯:「…探勘行程以野溪溫泉作為作後一天的營地,是最完美的Ending與享受…」。
這一夜,營地很棒、食物充足又好吃、溫泉更棒,還有順利完成此行所有預定目標與路線的成就感…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滿足的了!

Day 5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9785


Day 6(2月25日)

0600 起床。
今天基本上就只是沿著寬廣的太麻里溪河床,一路踢著出到台東的嘉蘭村而已;其實是不用趕早起床的。但是,這幾天都早起慣了,差不多時間到了,自然也就醒了;想想,躺在帳棚中也沒事幹,乾脆起身理一理裝備,把又酸又臭的一些衣物拿到溪邊洗一洗、晾一晾好了,以免進家門之後,「燻」死家人。
雖然已經6點了,但天色陰陰的,感覺上天色還未亮,而且還有一點飄細雨的感覺…原本的打算是,昨天早早到了比魯溫泉營地之後,就要開始「擺路邊攤」了…什麼是「擺路邊攤」喔?就是用一塊地布鋪在地上,然後將所有的裝備全攤出來擺在上面曬啦!但是,昨天下午的天氣並不好,還下了點間歇性的雨,所以攤子沒擺成,因此就變成今天清晨溪邊洗衣服了。我將一切打理好之後,蚯蚓、錐錐及CL還捨不得起床,仍窩在暖暖的睡袋中…
將近7點,大家還是都起床了,因為還要再泡個早湯呀!今天的早餐是令人期待的香菇油飯,大廚CL先將油飯煮好放著燜,這樣大家泡完湯之後回來剛剛好可以吃,嗯!有一套…

0800 泡湯。
就是這個湯…就是這個湯…. 就是這個湯….
在冷涼的早上泡個熱呼呼的好湯,真是極度的享受啊!昨天傍晚與晚上泡湯時沒能好好看清楚這比魯溫泉大榕樹下湯池的模樣,現在總算能細細端詳了。這裡真是一處清幽舒適的野湯,湯池剛好位於一株大榕樹的下方,而這大榕樹的許多氣根已從枝幹垂降到地面長成一根根柱子般的根柱了,煞是獨特、壯觀、好看!而這裡的溫泉是由從山壁滲出的一股熱泉,與一股自上方小溪溝流下冷的溪水混合而成的,一冷一熱剛好在這個池子中調和出完美的溫度與微妙的溫度變化。
其實,比魯溫泉的主要露頭不在這,而是在上方的岩壁;泡完早湯之後,享用完美味的香菇油飯之後,我便上去探查了一下。溫泉露頭處有整面乳白色及少數綠色與黃橘色的沉積物,溫度看起來頗高的樣子,到處煙霧瀰漫的…

0920 與豐哥無線電聯繫上。
我們在這裡混得也夠久了之後,大家才慢條斯理、不急不徐地整裝打包。當我按照約定打開無線電不久後,就收到來自豐哥的呼叫,原來豐哥正在上金針山的途中;簡單地報告一下我們的狀況以及今天預計的時程,大致約定於下午三點左右在車輛可行盡頭會合。

1000 出發。
真的太會摸了…搞到10點才出發。走沒幾步路,經過大榕樹下的湯池時,蚯蚓、CL忍不住又下去來個「臨別一泡」,這會兒…連錐錐也被拖下水去了。看錐錐一臉無辜的樣子,蚯蚓:「…難道…你不知道貓是怕水的嗎?」。果然,沒一會兒,錐錐就掙脫逃走了…
15分鐘後,蚯蚓、CL終於心滿意足、甘心情願地揹起背包出發了。今天的路程就是一路踢太麻里溪的溪床東出台東,不過這溪床還真是寬廣,很難想像颱風或豪大雨時溪水暴漲的恐怖景象,「千軍萬馬奔騰」不知道足不足以形容?
因為溪床實在是又平又寬,所以大家散兵游勇般各走各的,加上錐錐也加入散步的行列,因此,整體而言,我們是以「貓」速在前進的。

1155 午餐。錐錐被吉普車嚇到又搞失蹤…。座標(237886 2497705)
到了一個山壁旁的陰涼處,蚯蚓說大概剩下不到一半的路程,而且大家差不多也餓了,就在這裡休息吃中飯。不過飯才吃一半,意外就發生了;一部吉普車忽然隆隆呼嘯般的經過,嚇得錐錐逃命似的衝向山壁上的密林裡…蚯蚓說「…錐錐一向怕車,更何況是發出隆隆低吼的吉普車聲,錐錐一定嚇壞了…」,於是就拿著錐錐最愛的食物鑽進山壁上的密林中尋找。我以為錐錐聽到蚯蚓的呼喊以及食物的誘惑,應該很快就會出來;但是,任憑蚯蚓怎麼找、怎麼叫,都仍不見錐錐的蹤影。此時,我才意識到「事情大條了」…我與CL馬上加入搜尋的行列,除了深入密林擴大搜尋範圍外大家也不斷地叫喊錐錐的名字;一個小時過後,仍然沒有錐錐的下落。蚯蚓的臉色十分凝重,想必心情也是十分的難過、複雜;然後蚯蚓淡淡地說:「…你們先走出去,我留在這兒紮營等錐錐下來,必要時你們再進來支援…」。挖哩咧!那野安咧…在距離此行終點只剩不到2個小時路程的地方發生這種事…
不知不覺,我心裡已經開始盤算著出去之後要如何向留守人唐牛發佈這個「山難」訊息,隊長失蹤耶!這麼重大的事件…看來是需要動員貓腿探勘隊所有成員前來進行搜救了。
不過,CL仍不放棄繼續往上搜尋並且發現一枚疑似錐錐的腳印,蚯蚓就與CL在疑似腳印處持續叫著錐錐的名字;然後,神奇的事就發生了,錐錐竟從密林中畏畏地探出頭來,費了一番功夫,蚯蚓終於將錐錐給抱了下來,結束這一場「失蹤記」。

1310 尋獲錐錐。
錐錐這一次「有驚無險」的失蹤記真是把我們給嚇壞了,如果就此找不到,那該怎辦?這樣的遺憾是任誰也無法接受的啊!

1315 出發。

1345 抵馬努爾橋。座標(239415 2497975)
30分鐘後,我們抵達了產業道路的盡頭「馬努爾橋」,看地圖上的標示,車輛似乎可以開到這兒;於是,我們就從橋邊爬上去,發現此路似乎是不通。經過無線電與豐哥聯繫之後才知道,路在之前很遠地地方就已經坍了。還是得乖乖地踢河床走出去,一路上可以看見道路在溪流的左側(北側),果真是坍方處處、柔腸寸斷。

1500 抵車輛接駁處。座標(241887 2499027)
終於望見一個貨櫃屋,那裡就是車輛可行的盡頭,熱心的豐哥與前來接我們的黃年見已在此等候多時了。至此,這一趟6天的行程可算是全部圓滿完成了,感謝豐哥這一天無線電的聯繫與黃年見車輛的接送。
當黃年見看到我們3個的時候,不禁好奇的問「…怎麼那麼乾淨?一點也不像剛剛歷經辛苦探勘出來的樣子…」。這是當然的啦!因為我們一身的風塵、酸臭與疲累,都被比魯溫泉給泡得一乾二淨了呀!

1600 抵太麻里火車站(各自返家)。

Day 6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64591

【延伸閱讀】
Day 0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8644

Day 1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8789

Day 2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8987

Day 3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9086

Day 4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9736

Day 5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59785

Day 6 詳細圖文請參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bfcat123/textview.php?file=64591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不去會死!」… 「不會去死!」… 上山是為了下山。 下山又想著上山。 「優男」、「優美姬」「日出之峰」、「出雲」..... 小鬼湖這裡還有【希望】之山 屏保岩 王霸邊 歡喜 拜燦..... 這些名就讓人迷 還有 【霧松風雨】 2005年我跟老楊兩人想單攻未竟的雨山 風山---獨立1962山頭風強視野特好,跟老楊就戲稱為風山 「風山過後要接上往1848峰的正確主稜,不好搞」 確實我們陡下下到最低窪地,要接主稜前,單攻時間已不及,雨山撤退了 後來路崩一直殘念,謝謝您們幫忙完成 同樣2007/02/20(6天) 我們四部機車,不同的是四個老南人往玉里--重裝走布拉克桑東稜(只到舞樂)
  • 原來風山是吳前輩取的名字啊,難怪地圖上找不到這個山頭,很過癮的一條路線,真令人折服. 不過走這種路線還帶錐錐,是要折磨牠還是折磨自己?
  • 越是在沒有人煙的地方 越是生命力活躍,無須國籍疆域 很隨興地風吹草動,加上坡度與陡峭 就足以讓行動充滿感動....... 而沒去過的人,既感嘆也感受一種特別的浪漫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