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山裡的故事

台灣黑熊作夢的地方─大分黑熊志工行11.01.10-20

balame(芭樂)

2011/5/17


還記得我在兩年前,即2009年的一月份曾參與屏科大野保所的台灣黑熊研究團隊的研究協助志工。兩年後的同樣月份,我決定再次前往,還有同事毛毛也將一同參與。理由我也說不清,除了以行動支持一項在地且別具意義的研究進行,我亦非常喜愛大分這處地方,當志工之餘,山所回饋我的更是難以數計;另外則是在三十歲時,我決定甄試研究所,料想開始研究生生涯後,大概就暫時沒機會在山裡待上那麼長的一段時間了,於是排除萬難,我再度走入大分。進入山裡有那麼難嗎?你會說。我想那和心境有絕大關係,現實只是一種薄霧似的阻撓,卻又具像的足以阻擋你跨出腳步,如何在與自己的對話中,說服那個猶疑反覆的自己,也是一種過程。而最近的我並不想想太多,只想出發。

過往並不那麼可靠,雖則兩年前我是騎著摩托車穿過合歡山來回,但今年降雪格外頻繁,在出發前一晚的晚餐時,我還堅持著「騎機車穿越說」,眾同事們就紛紛提出強而有力的論調依次擊破我單純而天真的想法,於是在徹底的被說服後,我和毛毛臨時決定從北部繞往花蓮,他上網訂了火車票,因為我還與東華的老師約了中午會面的時間,於是我們在11.01.10凌晨0330,從梅峰騎著毛毛的摩托車下埔里,在這段路程中,我就開始衷心感謝起其他同事的睿智,因為坐在後座背著大背包的我,在短短的一小時路程中已感不適,若真這樣坐到花蓮,先不論合歡山下雪問題,我的腰大概會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路程中,受到一種凌遲。

車輛稀少,黑暗而深邃,隱隱泛著一種光的霧夜,空氣中有一種花香,0430抵達埔里,搭上五點往台北的國光號。同事俐璇傳來簡訊說梅峰正在下大雨,那表示,合歡山正在下雪,再次感謝英明睿智的同事們,這表示,所有人的腦袋加起來,還是比一個固執的腦袋厲害多了,尤其是比一個老覺得前年我就是這樣騎過去又騎回來都沒遇上任何特殊狀況(除了回程時蠻冷的)的頭腦簡單傢伙好。

0837,客運在接近台北時陷入了一種寒冷週一連綿雨勢加持下的打結上班潮之無解盤扭狀態,差點讓我們幾乎趕不上0920的太魯閣號。我本來還奢望能搭上更早一班火車呢!似乎都喜歡讓自己處在一種極限中,測試崩裂的可能。0902抵達台北車站,順利搭上火車,然後換車在志學站下車後,毛毛幫忙攔了輛小貨車把我載入東華,在遲到了半小時後──我曾一度嘗試攔計程車進入校園,但是沒有半輛計程車的蹤影,遺忘了此處是花蓮,但小貨車願意搭載我這個外地人的濃濃人情味,也讓我再次確認了自己正身處花蓮。

1633搭往玉里的火車上,路人甲問起:「下雨耶!去爬山?!」「有什麼關係嗎?」我心裡這樣回答他,雖然嘴巴裡冒出的則是另一種應付。不是總需要解釋的──很多事怎麼解釋,依舊無法說服一種既定的成見,不是嗎?

八點十分我們從玉里的網咖步出,在入山前最後一次上網將公事再做最後可能的交待,燈光微醺,背個背包像個正要去旅行的人那樣,是我一直重複彷然夢境的現實。與黑熊研究計畫助理冠甫、警察大學大二學生阿斌會合,分完、打包裝備與糧食後,1004於南安管理站睡去,結束了這自台灣的中心出發幾近繞行了半個台灣的一天。

國光客運330元(一次買十張)
台北往花蓮太魯閣號 422元
花蓮往志學19元
志學往玉里164元

11.01.11
六點清醒,外頭灰濛中有鷹的叫聲,在這樣的山谷裡襯托出了一種蒼莽,而眾鳥們的混聲合唱,是令太陽也會帶著感動醒來的。整片的紫花藿香薊,在山谷間框起了一方浪漫,廣袤稻田融融的溫暖在其中瀰漫,雞犬相聞就在玉里的當下。佇立在稻田邊的我似乎瞥見了一隻藍磯鶇,以及飛掠而過的鶺鴒、和幾可撼樹的成群麻雀、綠繡眼。遠方傳來竹雞、大彎嘴悠遠的呼喚以及山羌嗷叫接近吶喊的奮力。

近八點我們從南安坐上小貨車,抵達登山口後,一路遇見了優雅漫步古道的藍腹鷴公鳥,成群撒落秋葉般飛起的灰喉山椒鳥(只能感動)以及甘願負起保衛山椒鳥等好夥伴們職責那背部泛著高貴藍光的小捲尾。

雖然許久沒見面,因為早已認識,有著許多近況可以隨意分享。冠甫說他來回這段路徑已29次,看過野外的熊8次,其中就包含了郁葶3次,芭樂1次,阿土2次,似乎只要梅峰的解說員前來,看到熊的機率就大增?!那麼這次我們出動了兩個解說員勒?只有熊知道了?

沿途都是動物的排遺,冠甫儼然是個專業的解說員,總是適時為我們進行精闢的山林知識解說:「山羌排遺散開淚滴狀或成團,較小粒,數量少」、「食蟹獴的排遺裡會有一些螃蟹的骨骸」、「麝香貓吃禾本科治療寄生蟲,有時可見到整條完整的禾本科,似有清腸胃的用途。」、「猴子大便會分節。山豬也會分節,但比較大條。」、「黃喉貂,吃蜜蠟,排遺是一種蠟黃色。牠們會將排遺留在石頭上,是屬於貂科標記行為。」、「山羊排遺一堆很集中。」、「爬蟲類、鳥類排遺上有白色尿素」、「山羌排遺較軟、山羊排遺較硬」、「山羌邊走邊上廁所,排遺軟易變形」…….尤其是面前就有實物比對,真是一堂令我們收穫頗豐的「排遺學」呢!當然,實際上仍舊很容易搞混,光「聽」總是不如花時間沉浸其中深入體會的深刻。

樹林裡成群混同的鳥兒們喧雜其中,不時會傳來猴子威嚇的聲響,冠甫提到原住民大哥曾說:猴子丟石頭很準!若是你在吃便當,牠們就用石頭丟便當,想像著那幅畫面,應該就是小鬼頭的德行吧?

鼴鼠鑽過,浮凸猶如土面血管的隧道,不小心被我們的大腳踩塌了一小段,洩了氣般的傾頹,鼴鼠不知道會不會很苦惱?或是早已習慣大自然裡許多不可逆料的意外?烏心石落花在地面撒上了一層純白的芝麻粒,撿拾一把在掌心湊鼻嗅聞,那馨香定令你難忘;白耳畫眉一隻隻躍上樹尖,像音符一般爬升,環繞著我們。小啄木「啾‧啾‧」喚著,我的頭總是隨著牠的叫聲轉動找尋,宛如啼聲正拉扯著我的神經。接近黃麻一號吊橋時,地面上有爬行著的猴子,快速的爬過了我們的視界。

古道上沿途都是(只有)日本人的殉職紀念碑,被抹去的有多少原住民的血淚?迷霧益添古道氛圍。白喉笑鶇的笑聲和台灣山鷓鴣(深山竹雞)煮開水般的鳴囀自霧中傳來;舉尾蟻巢環抱著手臂粗的樹幹;一片蛛網被山風推著如絲綢般飄盪,卻不至於破裂,大自然其自明瞭適可而止的真義。冠甫斷續提到:「楨楠屬、懸鉤子是黑熊夏天的食物。」而我為了哪一句話回到山裡? 記得誰說過的一句話?而我說過的哪句話被記在心裡,用我自己也難以理解的牢靠方式?

途經的某幾段路上,有大片大片的葉子像被扯下來一般鋪在路面,下午時雨就滴滴答答的越落越大滴,山裡都被白霧掐住了,透不過氣。白耳畫眉從嘴巴射出警戒的音調,提醒著強烈冷氣團也許已翻過中央山脈而逼近了;黃杞和臭辣樹果實紛紛被拋落橋面,楓香卻還高高舉著;瀑布和雨滴的聲響牽起了彼此的手,聯成一氣,壯大了濕意。

冠甫提醒我們看進瓦拉米吊橋對面的不遠處有舊棧橋的遺構,讓我驚醒在一種熟悉中的忽視。路旁的崩塌地,一棵青楓整樹紅葉堆疊,像要把自己掩埋一樣;地面上毀壞的蜂巢坦然著自己的破敗;黃胸青鶲模仿著條紋松鼠的音調,還是條紋松鼠模仿牠的?伏石蕨依舊固執的抱著大樹,那身型彌漫著一股天長地久的情調。巒大杉、柳杉一路綿延,然後浮築橋出現了,提醒著人們瓦拉米山屋即將抵達。

一度有點疲累但專注當下竟也不知覺的抵達了今日的終點。寧謐的下午,櫻花已含苞飽滿,桃花竟三三兩兩露臉了。晚餐時聽到奇怪叫聲,走入屋外的覷暗一看居然是鼬獾,我沒能瞧清楚,卻感到開心。1932睡去,山外的人都還醒著吧?

11.01.11
0743小貨車出現
0811山風一號吊橋前,藍腹鷴、山椒鳥、小捲尾→0817
1012佳心→1032。
1137愛玉子解說牌處休息,午餐。此為往瓦拉米山屋一半處→1158。
1220黃麻駐在所
1240喀西帕南紀念碑→1313
1330黃麻一號吊橋
1346黃麻二號吊橋→1358
1429休息→1434
1438瓦拉米吊橋
1519瓦拉米山屋13.6k。
1932睡去。

11.01.12
晨起,雨霧迷濛,冠羽畫眉奏起一陣群起的驚慌失措,給平靜的早晨添了一絲緊張氛圍。眼鏡忘了擦洗,看來要帶著某種微小卻又巨大的干擾走上一天。小鷦鶥念著「今天天氣好嗎?」的咒語,但看來似乎失效了──這正是日本警察最害怕的雨霧天氣,以往原住民總是趁著這般朦朧難辨的掩護出其不意的出草,冠甫還補充尤其前一天下雨的話,哺乳動物就不太出來了。

我們倒是遇到了山羌、以及態度從容優雅,眼睛周圍有著一圈紅和紅色雙腳的藍腹鷴母鳥。冠甫閒聊中提到「山豬喜食雞母蟲。」、「熊也吃鬼櫟,大葉石櫟較不愛。」、「(里壠山)後大埔石櫟台灣最大,小西氏石櫟第二。」、「熊窩通常一次性,但也不一定。」、「稜線、緩一點的地方動物也愛走。」、「山羌腳印前後不一樣,前尖;山羊前後寬度變化不大。山豬腳印像愛心,橢圓形。山豬山羊較易有副蹄。」、「腳上一公斤,背上四公斤」、「『馬告』的布農語是『海姆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藍鯨;台灣陸域哺乳動物最大的是水鹿」、「螞蟻窩中間有樹幹,蜂窩懸垂」、「水鹿角2-3歲開始長,一尖性成熟,四歲2尖,五歲3尖。」、「棕熊也有白的」……這一路好像在上生物課,更新糾正了一些觀念,例如黑熊是將青剛櫟的枝條折下,我之前以為是打斷的,途中還進行了熊毛陷阱的調查,據說,外國研究熊的學者曾提到:「黑熊以嗅覺看世界」,那是我們難以企及的境界。

在綠駐在所發現水鹿大便,而地面星佈芋頭被扯起分開的梗──在尋常中總能發現些什麼,如果你的心願意挪出空位。討論到外來種鳥類如白腰鵲鴝、黑頭織布鳥的漫溢,那麼,文字究竟可以幫上環境什麼忙?這些在自然界中錯縱複雜的因子所造成的影響,有一天也會滲透蔓衍攀附的來到我們身上。

18k可通電話,他們三人都在打,我則選擇坐在下背包處吃餅乾。並不是我沒有牽掛,只是習慣進入山裡,就讓自己暫時徹底的消失,讓感覺變得清明透徹,我想到了「勇者無懼」這四個字,沒有牽掛,就不怕失去。

在抵達有著藍白塑膠布的山陰駐在所遺址前,一隻紫嘯鶇夾著一抹悠遠的藍瞬間遠去,在此之前我們正沿路討論著骨頭(山羊)及蹄印。

此處有棵超大的山桐子,因此又被稱為「山桐子營地」,儘管迷霧漫漶,仍舊可以感受到古老山桐子的巨大及自信(上次我就完全沒注意到它的傲然),鳥很多。我看到了紋翼畫眉、黃腹琉璃等,耳朵則湧進了各式鳥囀──人們因為看過許多鳥而驕傲,而鳥只為生命驕傲。我們吃著午餐,一邊逛進了山陰駐在所遺址,在路旁發現一堆藍腹鷴母鳥的羽毛,顯示著不久前有場自然界中激烈的狩獵,然後一切都歸於平靜,宛然甚麼事都沒有發生,只餘下了那堆鳥羽為證。

當思緒跑遠,最終仍舊回到當下。我們陸續經過了卡里卡斯駐在所、十里駐在所、石洞駐在所、石洞溪…..,抵達抱崖山屋後,明顯的察覺到寒意。下午閒聊山事,好笑的是行走時都只想到想吃的東西,六點多吃鴨賞麵。1917-30分睡去。晚上聽見ㄒㄩ~~這樣的貓頭鷹叫聲,清晨則是咕咕,但我終究不識。而上回,也是在這裡聽見了貓頭鷹的叫喚,也許這裡是牠們的大本營哦!

11.01.12
0728自瓦拉米山屋出發
0835綠駐在所→0915
0920上坡後路旁 野尻(ㄎㄠ)光一 碑
1010 18k附近出現熊窩、熊大便。
1028 休息。土多袞。熊毛陷阱。→1120
1124多土袞解說牌。是松林之意,為今日行程的三分之一。
1152山陰橋。今天唯一一座,明天六座,昨天五座。
1209山陰→1242
1316卡里卡斯駐在所
1350十里駐在所。每個地方的熊毛陷阱氣質感覺都不太一樣、棕面鶯
→1433
1519石洞駐在所
1530石洞溪床,水鹿鳴叫→1541
1627圖師八藏碑
1629抱崖山屋。

11.01.13
昨晚睡得不太安穩,不知道是否是一種屬於生命的掙扎干擾。每天都是最美麗的一天,都有可期待的物事──今天的期待則是,要進入大分了!天氣終於稍微好轉,一路都是碎解的鬼櫟殘骸,和被時間著上睿智顏色的大葉石櫟。金翼白眉的早餐是什麼呢?一整群的紋翼畫眉塵沙般的席捲竄入深林,猴子打架、恫嚇的音響,激盪起山谷裡蒸騰霧氣。

路旁,五色鳥、紋翼畫眉正大快朵頤著蓪草大餐,霧旋即又漲滿了山。這條名符其實的蕨路,起伏著各式的綠。五葉松毬果滿地,行經新崗吊橋,可俯瞰正在開花的烏心石,沿路水鹿大便,像是迷失在森林裡小女孩撒下的記號,但這記號則多到簡直是鋪滿地面的程度了!──天氣總是慢慢變好,再慢慢變壞,在這樣緩步推移的空檔間,我們被容許了適應和準備好接受。

往儒潤山的稜線爬去,成片的稀子蕨幻化成了綠色海浪。不意撿到一顆11月最多的台灣蘋果果實,已經敗損了,卻依舊令人想起秋天。當我們終於翻越稜線,來到可以眺見大分山屋的所在,冠甫憂慮的提起最近大分河床上的植物演替透著一種古怪,成片的芒草約好似的全數枯死,追隨而上的成片蕨類,又顯得鬱鬱寡歡,再來呢?

這裡的松鴉學著熊鷹叫,不像梅峰那的松鴉是學大冠鷲,但你怎樣都無法輕易否定牠的語言天才;綠鳩忘情鳴唱著,不改牠的喜感和歡愉。發現自己開始懶得記得詳細,熟悉有時會換來一種欺瞞,以為自己都掌握了,以為一切都明白了,卻陷於巨大的無知和無感,熟悉會欺瞞抹煞一些真正的感覺,因此我不定時逼迫著自己離開。

站在大分吊橋上眺望,鉛色水鶇、紫嘯鶇是溪流的熟客。而,我總是幻想著看見黑熊會在拉庫拉庫溪上游河床奔跑。兩隻河烏尋寶似的輪替潛入不知道停滯為何物的拉庫拉庫溪;像穿了一身日本和服的小剪尾忙碌的在石頭上跳來跳去,就像正在照顧著什麼珍貴的物事。

終於,我們即將抵達大分山屋,在此之前,還有一段長長的引道。出發之前讀了由楊南郡、徐如林合撰,南天出版的《大分抗日雙城記》,內容主要記載此區域布農族近二十年的抗日史實,因此行來特別有感觸。其中,書中曾提到有個後來被日本人滅殺的頭目及其家人步上大分山屋的過程,一步一步,若每一步都步向生命的終點,那是怎樣的心緒?我走在這段長長的引道,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山屋門口的一棵老梅樹正在綻放,梅花撲鼻香,讓人無法輕易忘卻的芳馨。四顧,大分山屋附近駐在所地基大部分都被植物攻占了,植物在跟人類的建築比賽耐性,它們極富耐心,不計時間代價,終可收復本來屬於它們的領地,我相信。

灰林鴞、山羌合唱著夜曲歡迎我們在大分的第一個夜晚。研究生郭熊、玉管處巡山員林淵源大哥及他的兒子都在,他們早了幾天進來,都有著各自的任務。而我們在大分會合了!

國家只注重貓熊,不注重黑熊,玉管處培養了一群年輕的巡查保育員來交接,累積緩慢,但我相信屬於它的力量!

11.01.13
0723自抱崖山屋出發
0748後藤右紀念碑石洞吊橋
0823新康山登山口
0832八號停機坪→0903
0925新崗吊橋檜木橋門新康吊橋後
1015多美麗→1100
1120陡上處□大分山屋5.1k 水源2K抱崖山屋6.8k→1130
1207上稜線
1217午餐,鞍部以下的路冠甫最討厭→1238
1242熊毛陷阱→1301
1341大樹幹休息→1405
1437栓皮櫟林
1414□大分山屋1.9km 多美麗4.2km抱崖山屋10.1km(溪底)→1506
1629大分山屋

11.01.14
今天開始正式上工嘍!一早就隨著冠甫往今天的工作區域前進,途經拉古拉吊橋,是一座很漂亮的橋呢!我們忍不住停下拍照,才又繼續前行。鳥況不錯,遇見了松鴉、栗背林鴝、紅胸啄花、綠鳩、山紅頭,水鹿尖叫一聲,要我不要忽略牠保持了一段距離的存在。這些生物,都是冠甫口中的「基本款」,意思就是不用特地找都會看到。

沿途見到黑熊攀折的一些折枝,還有黑熊在樹上坐下痕跡的殘留,因為青剛櫟的枝條很韌,居然能承受住黑熊的重量呢!這些那些線索都明顯昭示著不久前黑熊們的駐留肆虐。水鹿數量越來越多,牠們吃光了芒草,之後也許也會吃光青剛櫟;因為這裡的水有鹹味,所以水鹿不似高山區域的親族需舔人尿補充礦物質,但有時會舔煤灰;黑熊打斷吃剩的折枝掉下來,會被隨之而來的水鹿山羊吃掉;廢棄的虎頭蜂窩則被黃鼠狼吃掉,猴子的浪費成性,樹下卻有山羌在等待牠拋下的殘餘……自然界中的平衡與牽制,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車桑子成排迆徙,沿途都是山豬拱痕,地面彷彿起了雞皮疙瘩,幾近地無三里平,許多古道都被拱得難以辨識了,而小山豬會到處跑,你總是可以瞥見牠們奔竄的身影。黑熊和山豬打架,誰會贏?而老水鹿的鹿角較開張,反而會打輸年輕的水鹿哦!在山豬和植物的聯手夾擊之下,拉古拉駐在所幾乎解體了。

路上,我們遇見了一群黑灰背白肚鳥,回到山屋查鳥書(冠甫帶的),原來是花翅山椒鳥,對我來說算是陌生的鳥!粗毛鱗蓋蕨毫不顯眼的矗立山間,溪谷裡的光,讓人忍不住屏息凝望。被水鹿剝了樹皮的櫻花樹,應該還不至於死亡;公藍腹鷴在陡坡快跑,步伐似一個被纏了小腳的女人那般款擺,我在後頭忍不住笑了起來;虎頭蜂吃食樹液,啃咬著,很陶醉的模樣。

阿斌發現了一隻恙蟲,這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牠,微小卻又可以巨大。二葉松針鋪地,溪水湍湍不息,莢迷斷續出現,冠甫說,一坨熊大便有一萬七千多到一萬九千多顆莢蒾的種子。熊在五月吃櫻花果,也吃過巒大越橘。

松鴉在身旁圍繞,黑熊的舊爪痕讓人想像著牠攀爬的姿態。正式開始工作嘍!分成撿熊大便的人與收種子的人,有時候這些人會變成看折枝的人,幫忙量樹冠層寬度的人,紀錄的人,進行熊毛陷阱調查的人或是修理敗損種子網的人。另一位預計停留在大分共二十天的研究生郭熊,有一部份的工作則是數算地上青剛櫟種實,像個模仿松鼠行為的人。

我是負責撿熊大便的人,上次來我沒做過這個工作,頗感新鮮。黑熊大便不臭,但有的水分較多,倒是山豬大便氣味薰人。紅胸啄花叫聲像煙火,接連在我們耳中竄升。志忠走在前頭把一些種子網上的葉子先拿掉了。布農族默默的細心溫柔及貼心總是很感動人,我已經可以想像當我回到現實坐在書桌前仍會因為想念這種貼心而微笑。

這區域有著數量頗多的化香樹,樹上滿是造形特殊的果實。哦!另外我還聽見了熊鷹翱叫,那是屬於古老的音律。白耳畫眉、烏鴉露臉,我們間或用GPS紀錄位置,青剛櫟的位置、大便發現的位置……..;使用雷射測距儀欲得知樹冠幅和結果量的關係。這過程中冠甫分享許多基礎資料的分析和累積讓我覺得很有趣。

這幾天,那種有很多事想做而時間不夠用的感覺,有時會回到我身上,是一種久違了的著急。今年的熊離開得很早,僅管青剛櫟算是豐年,從許多跡象看來,熊幾乎都離開了,還有哪隻熊仍在留連?

經過了那些有著回憶和重大記憶的地方,冠甫總會幫我們複習一下:某一棵樹是冠甫第一次看到熊之地;郁葶被熊追的路線;阿土轉身看見熊的爬下那棵青剛櫟……..。這樣的反覆,讓其中的記憶成了永恆的一幅風景,當再次與其遭逢時就被觸動播放。

被飛鼠或松鼠啃過的松果,其上殘留著富藝術性的食痕;群樹的葉脈裡隱藏了水的記憶;金毛杜鵑三三兩兩的開了;一整群的白喉笑鶇飛掠而過,令人聽不膩的笑聲,被撒在風中;松濤乘著風聲而來,正打算前往何處旅行? 人的感覺很難被取悅,例如風令人有時感到冷有時卻又舒爽;進行熊毛陷阱調查時,有時必須使用打火機將有夾到熊毛的鐵絲網進行消毒,常常點不起火,這讓我意識到當風固執起來的時候你也只能停下一切手邊的動作聽它說話…….風的工作很多,但沒什麼人了解。

回程,在拉古拉吊橋回望新康山。鉛色水鶇在瀑布戲水,笑靨花初綻笑容,莢迷紅果,櫻花葉落鋪滿山道,山羊都一個人嗎? 二葉松針仿若褐色雨絲,躺在橋上看出去的世界是否顯得更遼闊呀?

今天的感想是,與每月必須花數天走入山裡,待在山裡的黑熊研究相較,我每天花費約半小時來回到蟲燈處看蛾就比較不辛苦了。下午近四點收工。吃點心,閒聊,學煎蔥油餅。吃完晚餐,繼續在夜色中閒聊,我注意到,當我們興高采烈的在閒聊一些知識性的東西時,對比出大哥的沉默。林淵源大哥的世界中萬物都不斷發散著訊息,我知道他讀的其實是一本更大的書。

然後其他人還忙乎著各自的瑣事,我則準備睡覺。

11.01.15
晨起,大哥問我有沒有做夢,我想有,但我微笑。今天林大哥和志忠要下山了,大家在大分山屋拍了合照,目送他倆踏上歸程,然後才出門上工,紅胸啄花停在樹頂端左右顧盼,整群的綠鳩為我們拉開了上午的序幕。

冠甫提到日本人離開後,東段布農族把檜木建築賣掉,西段的布農族則燒掉,因此現在只剩華巴諾砲台和太魯那斯還有完整的日治時期駐在所建築。我們經過了大分的彈藥庫,這曾是所有布農族最在意覬覦的所在,因為他們狩獵依賴的槍枝,後來都陸續被擔心原住民擁有強大武力的日本人漸次收回集中在裡頭。

所經之處的樹上都掛著二葉松老葉,像是一種無邊無際的瀰漫,冠甫總是邊講著故事的上工路,讓我著迷於不同的時空當下。松鴉在被霧籠罩的梯田周圍發出粗啞叫喚。研究中逐漸總是衍生出許多想法和問題,慢慢的問題會越來越多,一切都指向動物和植物是相關的。因此,熊不是獨立的,熊擁有著和其他野生動物的交互作用,牠們和松鴉和水鹿和風和莢迷……..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我慢慢能夠理解,黃美秀老師的研究室從熊身上出發逐漸擴張研究的面向,其中對於環境生態的用心和所做的努力。

條紋松鼠在樹間躍跳,展示著自己的絕佳技術;霸氣松鴉飛竄;棕面鶯輕靈的在山間啼叫,像風一般輕;紋翼畫眉忙築巢,在樹幹上像啄木鳥似的埋藏著東西;紅頭山雀躍跳枝頭,三隻小啄木吸引了我們追尋的目光,陽光照在二葉松針上,幻化成成千上萬道光束。不小心講起了鬼故事,自己的頭皮竟一陣發麻。

櫻花在雜木林裡默默綻放,冠羽畫眉仍舊能準確無誤的飛向櫻花粉紅浪漫的召喚。綠背山雀的輕快歌聲竟令我驚豔,山羊化身為箭射走了,在那片本來長滿芒草,現在覆上巒大蕨之地。林大哥的說法是除了人沒有其他天敵的水鹿舌頭有毒吃得過度而導致了芒草原劇烈的演替,應該也是一種可能。紅頭山雀一邊輕哼著歌,一邊銜著光拼湊冬日的溫暖。虎鶇在地面踱步,白耳畫眉、避債蛾、紫嘯鶇、疑似鼬獾大便及白喉笑鶇一群,組合成屬於我們上午的記憶畫面。

白喉笑鶇一開始耍賴似的不給阿斌看,我想,當阿斌終於看到牠們時會更為感動吧!有時上天有祂的安排,來加深某些物事對人的真義。山桂花結果了,尖葉楓鋪了一地金黃,賊仔樹紅葉與我們共享暖烘烘卻緊一陣鬆一陣的陽光。近中午時開始變得寒冷,我們在布農族遺留的大房子遺址吃午餐。地面的石板上有洞,冠甫說其功能是供爐灶上透光或趕鳥,戶長則睡爐灶旁位置。

離開後,冠甫在一處水窪旁,分享曾錄到黑熊坐在泥水坑裡的有趣畫面,讓我們發現大笑可取暖。

黃山雀,萊姆顏色的澄黃讓人眼睛一亮,阿斌則形容是兄弟象的配色,的確。綠鳩像綠色彩虹飛走了。兩點多回山屋,吃零食,下棋,越來越冷。晚餐是好吃的咖哩飯,其後是各自圍坐閒談或靜靜看書的飯後時光。這幾天夜晚(3天)每到晚上就飄起了霧雨,我覺得我們好似住在一個水晶球裡。

11.01.16
今天是寒冷、灰霾的天氣,但沒有下雨。五點多起床,吃完刀削麵早餐,0722出門工作。當一群綠鳩飛起,大樹也像被風抱住了那樣的撼動起來。冠甫說還未在大分觀察到過野兔。熊大便很多,三十隻以上的松鴉飛起來時有一抹奶泡般的顯眼的白,然後牠們開始丟起二葉松毬果轟炸人類,繡眼畫眉在一旁鼓譟,黃連木也被冬浸潤成了一種豐腴的黃。

冠甫說明著熊離開後,若往西,是楠梓仙溪的範圍;往東,則是南安瀑布的左近,似乎仍未觀察到有往北翻過馬博的。綠鳩自在歌唱,虎鶇隱形於落葉的漫山遍野,最近發表了一種鹿野氏鼴鼠,工作中,毛毛看到慢慢走開的水鹿,那麼,當野生動物看到人類的恐懼是屬於哪一等級?

熊大便上的星星,是霉斑,卻發著藍綠色的幽光;藍尾鴝、栗背林鴝在枯枝上閃現行蹤,三十隻以上的繡眼畫眉自我們頭頂掠過,阿斌看到野豬,牠也一直盯著阿斌看,牠從人類的眼神裡看見怎樣的未來?

鋪地的褐色枝葉是秋特地準備的冬被,極目四顧,演替中的青剛櫟林,透著一股寧謐,回程發現錯過的大便,那就再收起來吧!坐在大分瀑布旁午餐,咀嚼米飯的真味,鉛色水鶇巡視著領地,阿斌跳進寒流屆臨的水裡,「年紀大」這三個字有時很好用,我就完全不敢想像那樣的冷冽。看著他,我忽然追想起大二時我在幹嘛?我們開著玩笑說,以後每次志工來都要進行滑木頭、跳瀑布、吃有蟲的青剛櫟等“傳統”。不同志工,有著不同的趣事,替大分的黑熊研究,添進了許多調劑。

除了既定的工作項目,後來我們又加入採集青剛櫟果實以備回去進行單寧酸測試的工作,只是仍留在樹上的青剛櫟已然非常稀少。在收一處黑熊陷阱時,赫然發現陷阱裡散布著水鹿的白骨,骨頭互敲發出清脆聲響,然後我們又將它們放回了原處,乍然間,藪鳥石破天驚的唱了一聲,來到大分還未聽見牠歌聲的我,忽地一愣,乍然醒轉,居然是這麼的好聽哪!

那件我穿了快六年的快乾褲,已經有崩解的跡象,1400回到山屋,洗過冷水澡(最近都沒太陽,趕著在寒流來襲前洗一次澡,)借來針線,細細的縫著褲子,彷然一個賣火柴的老女孩,也是一種儀式。

這是個有馬黛茶喝的下午,我在工作路程中透過望遠鏡發現了山屋後有一棵板栗。休息後走近它,樹身週遭散落許多刺蝟般的“總苞”,然後步上駐在所遺址平台,梅香四溢,哪一棵是百年老梅?午後,將工作做個段落整理後,閒聊,笑點無限低的大笑,遊戲似的炒米粉。晚夜,各自窩著睡袋看書、聊天,聽著廣播新聞,藉以和外界有著某種關聯。我總是第一個睡著,他們其他人還遇見了睡前的飛鼠,是特地來道晚安的吧!

11.01.17
晨起,四週的山都結霜了,薑餅屋般的矗立環繞。這兩天早晨都聽見疑似黃山雀叫聲,浪漫的毛毛不畏寒冷,坐在外頭吃早餐和欣賞風景。

0727出門,紅胸啄花用聲音與我們玩起捉迷藏;烏鴉大叫“啊~~”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麼令人吃驚的事,而我已經都不會驚訝了;藪鳥警戒著發出唐老鴨的嗓音,五色鳥飛來繞去,想催眠我們以為牠只是一片特大的葉子;在桑寄生裡的紅胸啄花雄鳥正在掩埋怎樣的真實?被腳步聲驚醒的綠鳩,還來不及暖身,就朝遠方群樹聚集成的尖塔飛去,冠羽畫眉一貫樂天嬉鬧,每一天幾乎都是這樣熱鬧的展開,因為這是山裡。

我喜歡探究這些人為什麼願意進入山裡,默默做著這樣辛苦又總是被大多數人忽視的研究。冠甫說,想圓一個夢吧!於是他簡單敘述了讀研究所的經過──我發現,每一個人,都是一本好小說!聽著聽著,才發現有很多已知的事都不小心忘卻了,什麼時候會再記起?對照自己,不斷尋求刺激,就是因為害怕停滯,但我知道更重要的是能影響身旁的人,喜歡上山。透過冠甫的分享,阿斌也許也會對黑熊研究產生興趣,繼而影響更多的人──這是這個研究計劃許多隱藏的效應及能量之一,我相信,也是最重要的部份。

地面木頭上一朵一朵煥發光澤的硬菇,是冬天地面的花朵,熊的毛很像人的頭髮,豬、水鹿的則很粗,壁立溪谷上的繡眼畫眉,週身泛著一種傲然氛圍。啄木啾啾,白耳畫眉答答,桃花開了。

綠背山雀接力似的唱著小曲,草叢裡褐頭花翼忙進忙出的,從樹隙間望見正在天空翱翔的熊鷹極力伸張指突。我本來還誤以為是松鴉呢,竟是本尊!冠甫在工作結束後,帶我們走逛了一趟學校遺址,看了「納靈之碑」,山羌從竹叢中像流星一般的射出,害怕的能量幻成了速度。

昨天下午的氣象播報把寒流減弱後的溫度形容的好似夏天要來了似的,但我們今天期待了一整天,溫度只在近中午稍稍回升。晚上再聽廣播時,又有低溫特報。耀眼溫熱的陽光,何時才會露臉呢?我學著下三軍棋,毛毛阿斌煮煎餅、炒香腸、金針湯以及超好吃的飯。

期待著下山,卻又覺得下山後似乎並沒有什麼好期待的,反而害怕著下山了。依舊沒有熱水,郭熊仍舊堅持著去洗澡,只聽見廁所裡一直傳來「我愛夏天」的顫抖歌聲。

11.01.18
發著呆等待早餐和熱水,最近的夢境不斷挑戰我的決心,直搗我的害怕,讓我知道標語式的自我麻醉並未真正解決問題,我一貫面對的方式都只是逃避,想打電話問清楚疑惑,奈何這裡沒有收訊。

繡眼畫眉、紅胸啄花、烏鴉、冠羽畫眉、紅頭山雀、小啄木,如同沸騰的一鍋大雜燴,各式聲音就是那些不斷翻滾著的氣泡,輪番獻聲過後,你知道一天又正式登場了。綠鳩三隻行色匆匆的穿越天空,在較多天敵還未醒來的清晨趕路;藪鳥在喧嘩過後的短暫寂靜中獨唱。四週山上仍舊有霜,但少了些。

梅花的幽香,在冰涼的空氣中飄浮,沁人心脾。往仙人掌的路上,紫嘯鶇此起彼落的尖嘯聲,爆米花似的混雜在溪水的歡唱聲中,溪水在一旁奔流,從不停滯,就像火舌只顧著吞噬那樣。笑靨花開了,虎鶇還在。

休息日的今天,我們在近十點往華巴諾砲台出發,毛毛戴著寬邊眼鏡頗像志村健,被戲稱是流著西拉雅血液的日本人,讓我們仰天大笑。一路討論名產,灰喉山椒成群巡弋,陽光大出,熊鷹驟起,溪水清澈,大葉南蛇藤果實滿地,間雜著烏心石的落花。

某些事對於我是夢想,某人卻是習以為常,而屬於我的習以為常,會不會也是某些人的企求盼望?水鹿尖叫了一聲,為低頭疾走的我們指示了牠們的所在位置,我們站在正對牠們隔著溪谷對面的稜線上,看著牠們緩緩離去好久,就像本來就一直站在那裡一樣。仰望西施花在認不出和認出之間的停滯,那種空白也是一種充滿。

華巴諾駐在所遺址似乎又老了些,有一座廁所傾頹了,讓我們對照出之前在大分舊址地面發現的奇怪圍石,原來就是糞坑哪!吃著午餐,貪看著古建築迷漫的韻味和歷史感。然後一步一回頭的離開,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前來呢!

下山的路在閒聊中過得好快,陽光像把山間都撒上了一層愉悅,在一處溪流匯集處坐在大石上休息,把腳浸在冰涼的溪水中,沉默包圍著我們,各自陷入了一種冥想和靜止狀態。共處同一時空的人,就少了很希望他也在的那一個人,那麼當先前你倆交會時,你又珍惜了當下的哪一個瞬刻了嗎?

今晚居然看得見若隱若顯的星光,我們領受著寒意坐在外頭曬月亮,東南西北的講著話,笑著。許多一時答應的事,也得有那個情境去想起,你想起了幾件?我在山裡想起,回到現實,又履行了幾件?

11.01.18
0943出發往華巴諾。
1130馬斯博爾駐在所。
1200華巴諾。
1414水源旁→1434
1304大分山屋

11.01.19
大分這個月的工作已完成,今天就要開始返程了。0500起床,一邊吃著早餐,一邊打包著,郭熊溫柔的提起「行行好電池區」需要大家的幫忙,轉眼間堆積一處的特大號電池已少了泰半。我輕輕哼著「一人一個夢」的曲調,0640整裝出發。

紫嘯鶇、黃山雀、茶腹師、紅胸啄花、小啄木、綠鳩、深山竹雞…….今天唱的是離別的序曲,山鷓鴣的喚聲,彷彿自地底而來的渦漩。

看到動物是緣分,也總是在無法預期之時。。

我想先前有梅峰解說員來都會遇見黑熊的原因主要是與我們選擇前來的月份有著密切關係吧?而這次,來了兩個梅峰的解說員,就一隻都沒看見!但至少,看到很多熊大便!一塊地方怎麼把你的心留住?是得問心還是問這處地方?

這幾天,慢慢的把現實丟到腦後,而今,現實在接近時慢慢沉重,但世界少了你並不會停止運轉,這世界上能做的事太多,但興奮之情過後,你真的認真的做下去的,是哪一件?

水鹿的叫聲從綠叢中噴出,一隻條紋松鼠想像自己跳過了山,栗背林鴝山羌猴子山豬繡眼畫眉山紅頭小剪尾……是棕面鶯唸著綠色的旋律裡的音符,整座森林都在發光,松蘿們還裹著昨夜的濕意,數落著一種詩的情調,我們都看傻了。哪些美麗住進心裡就趕不走了?那都是用眼睛才拍得起來的風景。

安靜疾走,聆聽動物聲響,山羊大叫,回應了我們。一念千里,心思在腦中轉,想念的那些人事從腦中叫了出來,清晰無比,卻又遙遠。山像正在泡溫泉般,被煙霧籠罩,仰頭白霧為底的山桐子,有許多剪影在其上挪動。此行有2個謎,空氣中莫名的木瓜味,以及大分山屋中忽然乍現的閃光。走到有點累的五點半,抵達了瓦拉米山屋,山屋裡已有台北醫學院的學生。晚餐吃燴飯醬包煮的麵,出乎意外的很好吃。8點多睡,老鼠爬過我的臉,令人忍不住驚叫出聲,鼠影幢幢,不甚安穩。

11.01.19
0500起床
0640出發
0735休息。□大分1.7km 抱崖10.3km 步道口38km □大分1.9km 多美麗4.2km 抱崖山屋 10.1km→0750
0841大樹幹休息區
0947儒潤山頂→0956
1033接上古道
1050多美麗→1100
156八號停機坪,午餐→1215
1258抱崖山屋→1313
1354石洞溪‧小剪尾→1400
1442十里駐在所→1453
1556山陰駐在所→1600
1626多土袞
1628 18k打電話1638
1725瓦拉米

11.01.20
剩下的這段路,是極適合賞鳥的路段,小啄木、綠背山雀、冠羽畫眉、深山竹雞、繡眼畫眉、栗背林鴝、頭烏線、紅胸啄花、大彎嘴、小翼鶇、松鴉、黃胸青鶲、綠畫眉、朱鸝、紫嘯鶇…….,而白耳畫眉是飛起的風,一整群的灰喉山椒遮蔽了天,小捲尾在旁驕傲的守望著。此行看見了白喉笑鶇、藍腹鷴,「白藍帝」中就少了帝雉,所以毛毛說,那我們去吃帝王薑母鴨吧!不就湊齊了?遇見了數隻黃喉貂追捕著一隻受傷的猴子,我第一次發現,原來猴子的毛是灰白色的。

四葉蓮開花,黃藤挺立,葛藤落葉模仿著雲的腳印,懸鉤子展示著身上的刺,嚮導毛毛腦袋裡都是花生。

猴子整路用吠聲驅趕我們回到現實。心思百轉,用自己的理想去指責他人是不道德的。櫻花漸次開了。那種回到都市想念山上,回到山上想念文明的心情,一直住在我的身上。

每一次再訪,增加一點未知,對已知更有了不同體認。思索著,看見的不同意義─久違的─湊熱鬧的─看見究竟代表什麼?看見熊?看見一種鳥?

然後,最艱難的,是回家的路。

買了慢車的票,在腦中印記下了東部每一處車站的一景,坐到屁股痛才在2305回到埔里,溫暖的畫畫老師問我們要不要暫且留宿,但婉拒後,我們終於在凌晨時抵達了,家。

我想,志工除了協助,更重要的任務是種下種子。希望透過志工及許許多多仍然努力著的人,讓越來越多人能夠開始在心裡關心在意黑熊或其他週遭生命,那就是,人們能夠送給這塊土地,最美的一份禮物了!就讓台灣的山林,永遠是台灣黑熊可以安心作夢的地方吧!

11.01.20
0500起床
0630出發。
0736 1號橋前的黃麻營地→0750
0816黃麻
0831愛玉子
0904佳心→0930
1042登山口
2305埔里
1229回到梅峰。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感謝分享詳細的紀綠 相片縮太小了,看不清楚 "回程,在拉古拉吊橋回望新康山" 不知有相片嗎 這是我2010/11/23 七點在十里附近回望的新康山,很懷念呢!
  • 這隻專門找黑熊大便的狗
  • 我也忘記了......
  • 不好意思照片太小可以到我的部落格看大張的哦 網址是http://mypaper.pchome.com.tw/balame 我好像沒有拍像你那麼清楚的新康山
  • 芭樂:這篇"台灣黑熊作夢的地方"小弟花了很多時間仔細看完 很享受妳的文筆,與對生態觀察生動的描述 好像也遊走了一趟八通關東段 那段對於各種動物排遺的描述,真是嘆為觀止 對於生態的觀察小弟還是很初級 "六點清醒,外頭灰濛中有鷹的叫聲,在這樣的山谷裡襯托出了一種蒼莽,而眾鳥們的混聲合唱,是令太陽也會帶著感動醒來的。" 這句話說出心中的感動,最頂級的音響是清晨白耳畫眉清亮的叫聲 最伴眠是山溪的流水聲,能有一段時間遠離塵囂盡情享受自然,這生活真美!
  • 昨天看電視,有看到報導黃博士保育黑熊的節目,那隻專門找黑熊排遺的狗,叫作"貝斯特---Best"。
  • 謝謝您的分享 我也有聽說那集節目 不過沒有看到
  • 您好 謝謝您的稱讚 很高興您喜歡 其實我一開始也是從毫無概念 開始學習累積的 多走入戶外 相信您很快就會擁有屬於自己的獨門 觀察法嘍 祝福您 能在自然中 徜徉於無盡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