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雪山山脈縱走~北宜屋脊段 (一) 北宜石牌站、三角崙、烘爐地、大礁、阿玉、福山植物園

活動日期
2008/4/23 - 2008/4/23
所屬團體
週三登山隊
困難度
0

Simon(大咖)

2008/5/29


雪山山脈縱走~宜屋脊段 (一)

領隊:Taiwangogogo
參加人員:麗華、婷婷、山狗兄清和、阿來兄、中民兄、鉦棋、添松、Taiwangogogo 、大ㄎㄚSimon
記錄: Taiwangogogo、大ㄎㄚ(Simon)

繼續循著夢中地圖上的那條線,繼尾稜段之後,這回要從北宜公路(台九線)石牌站續行:
行程概要:.
Day1:北宜公路石牌站→後湖子山→三角崙山→聖母山莊(宿)
Day2:聖母山莊→烘爐地山→桶後越嶺道(宿)
Day3:桶後越嶺道→小礁溪山→大礁溪山(宿)
Day4:大礁溪山→中阿玉山→阿玉山前鞍(宿)
Day5:阿玉山前鞍→阿玉山→西阿玉山→福山植物園

行程記錄:

(D1) 2008/04/23北宜公路石牌站→後湖子山→三角崙山→聖母山莊 記錄:林教授
上午為細雨綿綿的陰雨天,下午為雨勢較大的雨天,氣溫低
08:30 在隊友滿滿的祝福聲下,Taiwangogogo 和 Tommyhuang兩人背起重重的背包,由北宜公路石牌站,沿著寬約2至3公尺的泥土產道前進。 約5分鐘後泥土產道出現第一個叉路。 直行下切可以往圓通寺等地,往右上切可以抵達後湖子山北稜。
09:00 抵達後湖子山北稜和泥土產道的會合處。 在此會合處,泥土產道向右90度轉彎並且經過一個高壓電塔的下方。 經過之後,泥土產道的路面寬度縮減為寬約1公尺的泥土路徑。 判斷此路徑應該可以直下北宜公路的「山林營地」。 休息約10分鐘以定位、判斷方位和掌握稜線走向。 由此開始一路沿著後湖子山北稜直上後湖子山(和之前週三隊在此以山腰路上後湖子山的走略為不同,基本上稜線路比山腰路好走)。 靠著Tommyhuang的一把山刀,很快的抵達後湖子山。
10:20 抵達後湖子山山頂。 之後,下切一條很陡的山徑到水鴨湖。
10:25 抵達水鴨湖。 利用水源,提前享受午餐。 雖然看不到任何鴨子,但是今天猶如萬蛙齊鸣,蛙叫聲此起彼落。 一下輪唱、一下合聲,宛如要以他們一首接著一首的樂章來歡迎我們。 在清涼湖邊的天韻之聲陪伴下,先是豪飲大大的一壺咖啡,而後再細細的品嘗高山清茶。 在悠然天地間,時間忽然的就經過了1個多小時。 趕緊收拾背包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 就在此時,我們兩人各自覺得身體不適。 一個是有腸胃炎的現象,一個是可能因為著涼而有想嘔吐的感覺。
11:45 開始離開水鴨湖,沿著湖水出口處的稜線路前進。
13:50 抵達往五峰旗山的叉路口。 由水鴨湖到此叉路口因為下雨的關係,山徑泥濘濕滑,常常走一步就滑一步。 尤其是,似乎有數不完的大大小小的山頭,等著我們溜滑梯。
14:00 抵達896峰的附近。 身體狀況確實不是挺理想的,燒熱開水,好好的休息一下。
14:30 再度出發。
15:00 抵達一個很大的叉路口。 往左下切可以抵達通天橋(面天橋),取直續行。 由此開始,一路上可以看到「宜山友」出資維護山徑的用心。 山路變得非常寬大好走。
15:30 抵達往三角崙山的叉路口。 身體不舒服,天氣又濕又冷,所以在休息5分鐘之後,就直接下切往聖母山莊前進。
15:45 抵達聖母山莊。 遇到幾位熱心的「聖母山莊山友會」的山友們以及神秘嘉賓---Blackbear。 吃完晚餐之後,Blackbear在昏黑的光線下,下山回家。 今晚,偌大的山莊就屬於我們兩人所有。

(D2) 2008/04/24聖母山莊→烘爐地山→桶後越嶺道(宿) 記錄:林教授
上午為下雨天,下午為細雨綿綿的因雨天,傍晚天氣逐漸轉晴
07:00~07:30 山狗兄由五峰旗風景區來相會。
08:00 開始出發。 下雨天中不好做紀錄,而且這一段路的紀錄和今天所補的路條也實在夠多了,另外除了一處之外,並無其他的叉路,所以就沒有詳細的紀錄早上的行程。 約12:00抵達三鄉(烏來鄉、坪林鄉、礁溪鄉)交會點之後離下一個三叉路口約10分鐘路程的最西南方的芒草鞍部。 此三鄉會合點的地理位置甚為重要,是南勢溪和北勢溪分水嶺的最高點。 在此鞍部順著西北方走向的山谷下切約100公尺(非常平緩的溪溝路),有非常清涼甘甜的活水源,是桶後溪的最上游水源之一。 算是避暑勝地之一。 在此取水。
12:30 抵達往烘爐地山的三叉路口。 直往泥土產道,可以接靈鳩寺,左往林美,又往烘爐地山。 開爐吃飯喔! 又是一頓豐盛的午餐。
13:40 收拾背包,往烘爐地山出發。
14:10 抵達叉路口。 直往烘爐地山山頂,左往桶後越嶺古道。 由此上下山頂基點各約3分鐘。
14:30 由山頂回來之後,稍微整裝,朝桶後越嶺古道出發。
15:15 抵達地圖上的舊越嶺古道。 取左穿越芒草續行。
15:35 抵達桶後越嶺古道7K木樁處。 稍事休息。
16:00 抵達桶後越嶺古道約6.6K處的小礁溪山、烘爐地山登山口的空地。 今天就在此處紮營。 紮營之後,大家一起到在6.4K處的溪流取水。

(D3) 2008/04/25桶後越嶺道→小礁溪山→大礁溪山 記錄:林教授
出大太陽的好天氣
06:30 阿來兄扛著重重的背包由桶後林道13.5K的地方用小跑步的速度和我們會合。 今天讓他多走了7公里的路,不甘心啊!
07:30 開始朝著林務局的指示路牌往小礁溪山前進。 約幾分鐘後上到稜線,接上一條沿著稜線下方的小徑。 在此約花了30多分鐘的時間找路。 後來確定可以繼續沿著此小徑下到地圖上的菜園產業道路,也可以由山頭直接下切接上通往小礁溪山的山徑。 最後,我們沿著稜線邊的小山徑下切菜園產業道路。
08:10抵達菜園產業道路。 取右續行。 產道盡頭,左手邊有一扇鐵柵門。 繼續沿著徑前行。 山徑路口有綁登山路條。
08:50 經過小溪水源。 水源清澈甘甜。
09:00 經過伏流水源。 在此取水,燒咖啡,泡茶喔!
09:40 往小礁溪山出發。
10:50 抵達小礁溪叉路口。 原路來回小礁溪山約2分鐘的時間。 在叉路口吃上一頓美美的午餐。
12:10 茶足飯飽,開始往大礁溪山出發。 這是一段需要陡下、陡上好幾個大山頭的稜線路。
15:10 終於抵達往大礁溪山叉路口前的營地。 營地離叉路口約2分鐘的行程。 此營地是兩個小山頭間的鞍部。 往北邊的山凹走約100公尺有不穩定水源。 遇到不穩定水源之後,改沿著溪溝右切,應該會有比較穩定的水源。 直覺上往右尋找穩定水源時,需要小心長蟲。 另外,我們今天也在小礁溪山往大礁溪山的路途中,發現新鮮的黑熊排遺。 請大家小心留意。
17:30~18:00 廖大哥、江大哥、麗華由孝義桶後林道經大礁趕來和我們相會。

(D4) 2008/04/26大礁溪山→中阿玉山→阿玉山前鞍 記錄:大ㄎㄚSimon
好天氣
04:30~ 起床早餐,夜間蠻冷的,光露宿袋不夠還要加保暖衣‧
06:00 山狗兄接應婷婷從桶後林道來會,陣仗越來越大‧
06:37 拔營出發‧
06:39 叉路;直上大礁溪山頂,左往大礁養鳟場及中阿玉山,取左陡下‧
06:55 叉路;左往大礁養鳟場,右往中阿玉山,取右‧
07:20 找了一下路,正路應偏右‧
07:32 休息‧
07:49 1086芒草峰。視野遼闊、展望佳,休息後續行、一路密芒草坡循稜陡下、
07:55~08:30下到乾山溝後往左行一小段路,再右切上芒草坡續行可往中阿玉、出山溝後空曠草原旁有積水type水源,我們在此取水泡茶大休息。
08:53 樹幹上藍天指標。
09:10 廢獵寮,廢棄鋸子還在,隨即入廢棄鳥網區,已不見鳥網,上下小芒草山頭,之後不斷連續陡升。
09:52~10:07 休息‧
10:50 上稜轉向右行,坡度變緩循寬稜行。
11:02 中阿玉山前鞍部叉路1209m,直上中阿玉山,左下循乾溪溝往阿玉山,非常寬敞,休息,Simon 與山狗先行到水源地煮開水等大家,餘上中阿再回到水源地會合‧
11:12 循乾溪溝下切,過一空曠地後,寬地形中,路轉向左下,又是陡下乾溪溝。
11:30 路偏向左,離開乾溪溝,路偏東南腰繞。
11:40~ 13:27向右十幾米陡下即抵溪澗水源,伏流型活水源,午餐,取今明兩天用水。
14:05~14:30 山友腳抽筋,隊伍暫停休息。
14:45經一陡下後陡上到一連續芒草山頭,回望大礁及中阿,很棒的View,推測這裡是1102峰。
14:55 深山凹,左腰繞。
15:27 偏左找了一下路。
15:52 寬平地形,猶疑是否在此紮營,考慮時間還早,決定繼續向前推進。
17:00 推進到一三叉稜,整理一下,勉強足夠四頂帳,夜裡山姜山猴吼聲不絕。

(D5) 2008/04/27阿玉山前鞍→阿玉山→西阿玉山→福山植物園 記錄:大ㄎㄚSimon
06:05 出發
06:35一小片積水沼澤,北岳會師牌在右側林子裡,可以視為一個鞍部營地。
07:57 攻頂前空地
08:12抵達阿玉山叉路口,右往阿玉山約10-15分鐘,左往雙連埤林道登山口,
08:28~08:42登頂阿玉山,山頂風大濕冷,穿上雨衣。
09:07~10:21 穿梭溼箭竹林抵溪溝,正路往左,往右70步有幾處零星水源,也是伏流型活水源,水質還算OK。
10:58~11:20 抵西阿玉山,山頂叉路,左往福山植物園,右往路門山。
12:15~12:55 花很長時間找路砍路。
13:10 釘上北岳會師牌的倒木。
13:15~14:15 大休息
15:00 T字叉路,取右
15:12~15:22~16:21 找路休息評估路線……….
16:21 續行(一直沿T字叉路取右後之路)
16:39 叉路;直行不知何往,取左往福山植物園,路徑寬明好走。
17:02 抵福山植物園旁溪流,梳洗整裝後,過木橋入園,園中空無一人,我們漫步悠遊獨享美景,山裡暗的快,夜色中螢火蟲一路相隨摸黑踢5公里多柏油路到出口,搭接駁車到宜蘭,轉搭客運走雪隧回台北,完成這一段的行程。

****************
以下是林教授另外發表的一篇遊記式寫法的大作,一併收編供山友賞讀‧

雪山山脈踏稜尋蹤
這次行程是由北宜公路的石牌站以五天的時間走到福山植物園的檢查哨。 這五天的行程大致如下: 第一天共有兩位隊友由石牌站經後湖子山走到聖母山莊;第二天共有三位隊友由聖母山莊經烘爐地山走到桶后越嶺道6.6K處;第三天共有四位隊友由6.6K處經小礁溪山到大礁溪山叉路口;第四天共有八位隊友由叉路口經中阿玉山到往東阿玉山和阿玉山的三叉峰鞍部紮營;第五天相同的八位隊友由營地經阿玉山和西阿玉山到福山植物園的檢查哨。

第一天的天氣以綿綿細雨開始,卻以強風大雨結束。 不過,在鴨子湖畔午餐的這段時間,雨勢卻是出奇的稍歇暫停,讓我和隊友Tommyhuang兩人可以在優雅湖畔,一邊聆聽眾蛙合音齊鳴的歌聲,一邊享受濃醇的咖啡香和淡雅的清茶味,難得浮生半日閑。 餐後,在數不完的大大小小山頭之下,我們終於來到聖母山莊,同時也突然發現隊友添松早早的就由羅東來此等候我們。 添松的加入頓時不但讓整天的烏雲黑雨和颼颼冷風失去蹤影,也讓今天寒冷的旅途終於有了回家的感覺。 這大概就是風雨故人來的心情。 但是擔心一個人獨自摸黑下山的危險性,所以晚餐後就一直催促添松趕緊下山回家。 整夜就只有我和隊友兩人享受著偌大山莊的清靜。

第二天一大早,隊友山狗兄就冒著風雨由山下背著重裝、帶著我和Tommyhuang所需要的感冒藥和胃腸藥,快馬加鞭的來和我們會合。 鑚箭竹、撥芒草是今天早上的重頭戲。 這當然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 不過辛苦艱難總是喜歡當做歡心喜悅的前導。 當我們站在1022峰的山頭回望三角崙山。 綿延不絕碧綠箭竹的壯觀氣勢頓時令人動容。 只有一千多公尺高的山頭,卻有三千公尺高山的氣勢。 在正午的時候,一行三人來到南勢溪和北勢溪最高分水嶺三叉峰的西南鞍。 順著鞍部西北走向的溪谷緩坡下切約100公尺的距離,來到桶後溪東支流最高水源的地方。 此處是一條幽靜迷人的溪谷,溪水清淨、甘甜又涼爽,真是夏日避暑的聖地。 在此取水到往烘爐地山尚約有30分鐘路程的十字叉路口享用豐盛的午餐。 在百年大樹下用完午餐後,我們來到烘爐地山的山頂。 已經不記得爬過多少次這座山了。 幾乎每一次來到這裏,山頂都是被密密的烏雲籠罩而沒有展望。 今天也不例外。 也許您會問我,這樣的山為何還要來爬這麼多次呢? 有很多的原因。 其中之ㄧ是:『嗨!老朋友,今天又來看您了。』 今天我們就在桶後越嶺古道6.6K的地方紮營。 天氣越來越為晴朗。 晚餐後,上到一個小山頭,欣賞萬家燈火的蘭陽平原。 一盞燈光,一個溫馨的家園。

第三天清晨,隊友阿來兄還來不及吃早餐,就以急行軍的方式由桶後林道13.5K的地方趕來會合。 往常我們都是走溪溝路上下小礁溪山,今天我們改走稜線路上小礁溪山。 扣掉找路的時間,大約2小時的路程之後,在稜線路上居然發現水量豐沛的小溪以及一處水量也很大的伏流。 真是上天賞賜給我們的甘甜水源。 因為是第一次走稜線路,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早上出發的時候要大家背兩天份的水上大、小礁溪山。 當大家看到如此豐富的水源,一時間我這個不智的領隊被糗的幾乎臭頭。 趕緊找塊涼快的地方,讓大家泡茶喝咖啡牛飲一番。 終於在一連串的陡坡之後,來到小礁溪山叉路口。 由此叉路口原路來回山頂只需1分鐘的時間。 太陽非常的大、非常的炙熱,只好搭起外帳遮太陽。 就在微微的涼風下享受午餐。 三天來,這是第一次可以在有微風相伴的陽光底下享用午餐。 不但如此,還可以一邊品茗、一邊欣賞山底下的礁溪風光,心情真是愉快極了。 也許得意的太早了一點,飯後的路程居然是一個山頭下切的比一個山頭還深,一條稜線比一條稜線來的更陡。 同時太陽公公也跑出來開玩笑、湊熱鬧。 路徑是非常分明,但是背著大大的背包要穿越稜線上的灌叢小樹時,常常要和樹幹、樹枝做拔河比賽。 還好,大冠鳩用她嘹喨的聲音不斷的在我們的旁邊幫忙喊著加油。 有時她巨大的身影甚至就在我們寸尺之間而已。 可以在這麼近的距離觀賞大冠鳩,令人深深感動,也令人真想和她一起飛翔。 體力隨著熱天的汗水迅速的在流失當中。 趕到預定營地的時候,力氣已經用掉十之八九。 真是一個累人的下午。 大約傍晚6點的時候,Jamil、Simon和Lihau由桶後林道13.5K一邊欣賞夕陽,一邊趕來營地會合。

第四天天亮的時候,神秘的隊友添松又突然由礁溪養鱒場來探望我們。 沒多久,Tuyamiho也來和我們會合。 昨夜心裡早早就有了準備,芒草和太陽是今天行程中少不了的朋友。 在添松由叉路口回養鱒場後,一行八人頂著大太陽在芒草堆中「芒芒」前進。 雖然稜線上的展望相當遼闊美麗,但是太陽實在像個巨大的火爐一般而令人難以抵擋她的熱氣。 還好來到地圖上乾溪溝的地方,發現靠宜蘭的這一邊有一個非常大的看天池。 池水雖然有一些動物的騷味,但是泡上山狗兄的紅茶之後,還是非常棒的解渴佳茗。 感謝老天爺在這種天氣下送給我們這麼一池的「雪山神泉」。 天氣實在太熱,雖然有雪山神泉的幫助,大家在邊走邊砍路的情況下,抵達中阿玉山叉路口的時候,我已經就不成人形了,真想找個地方睡個午覺,攻山頭的事就留給其他的人去做吧。 之後,花了20多分鐘的時間來到溪谷伏流水源地。 喝水、喝水、再喝水。 吃不下乾糧,只好以又辣又鹹的泡麵裹飢。 想到前頭還有1102峰需要搞定,趕緊閉目養神,好好的休息一下。 太陽雖然大,芒草雖然還在前頭等待向我們示威,還是需要提起精神出發前進。 來到最低鞍部的時候已經是將近下午四點的時候,這時大家的力氣也被太陽蒸發的所剩無幾。 但是一來記得此處有山豬窩容易有硬蜱,二來擔心若是在此紮營,則明天可能需要摸黑下山,所以請大家撐著一下,繼續往前再走一段路才紮營休息。 最後約傍晚5點左右抵達可以往東阿玉山的三叉峰的西鞍紮營。 在太陽、芒草、砍路、重裝的威力下,大家今天都非常累了。 Jamil和Simon兩位大哥用完晚餐之後,不再像前晚一樣聊個不停就直接進入夢鄉。 至於今夜天空有幾顆美麗的星星大家就懶得去數了。 陰天的時候,今天的這一條路是挑戰;出大太陽的時候,今天的這一條路就變成是磨練。 太陽越大,磨練就越大。 地形、路程、天候都是爬山的磨鍊,但是我想最大的磨練莫過於來自自己的內心世界。

經過一整夜的休息,大家的體力也都完全恢復。 清晨要出發的時候,站在營地鞍部可以看見阿玉山伸展出她的婀娜多姿來歡迎我們。 雙連埤附近的山頭也已經早早的就起床來等待我們的駐足欣賞。 走到稜線一條谷線的地方,趁著大家休息的時候,陡陡下切山谷找水,希望能發現第二處雪山神泉讓大家解渴,可惜無功而返。 原本是風光明媚的早晨,但是越靠近阿玉山山頭的時候,烏雲越密、風勢也越強、後來也下著雨來。 就和兩天前的烘爐地山一樣,走了好幾趟的阿玉山就只有一次是出太陽而有展望的好天氣。 『嗨!老朋友,今天又來看您了』,向阿玉山頭打聲召呼。 山頭寒冷風強,拍完照片,趕緊朝溪谷水源地出發。 在下到溪谷的地方往右下切約30到40公尺,有一池活水源。 應該至少可以取出70或80公升以上的清涼甘泉。 同伴們將此戲稱為「阿玉神泉」。 大家利用阿玉神泉的泉水享用午餐。 我用3大包的阿華田、2大包的三合一咖啡、2大包的薏仁粉再加上上千cc的阿玉神泉的甘甜溪水,當作我的菜湯;用好幾把的核果當作我的餐點。 保證吃完以後,神龍活虎一般。 想到今天就要回家了,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的高興。 我們的笑聲充滿了整個溪谷。 豐盛午餐之後,靠著大家的同心協力,終於順利的經過西阿玉山和1159峰而在下午5點的時候下到福山植物園。 此時,幽靜的植物園山谷除了我們以外空無一人。 一邊往檢查哨前進,一邊欣賞兩旁的風光。 這裡是這麼的美,難怪不論是哪國的外來政客總是喜歡趕走當地的主人---哈盆部落原住民---把她當作招待所來使用。 雖然值得高興的是現在這個美麗的山谷終於開放給大家遊覽觀賞了,但是原來的主人卻已經是人去樓空,在下哈盆的地方逐漸蕭條式微而只能以巫山來排解鄉愁。 由植物園停車場走到檢查哨還有5公里的路程要走。 不過在夜色下,這5公里的螢火蟲大道卻是一個令人感到非常愜意的ending。

從石牌到福山植物園這一條稜線上的山頭已經走了好幾回,這五天為何還要再來走上一次呢?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