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澎湖遊之 豬母水山_虎頭山_外垵山_赤嶼 等

活動日期
2008/8/29 - 2008/8/31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0
類型
» »
類型
» »
類型
» »

jjlu(阿竹)

2008/9/3



 又是個在澎湖的週末,
 雖說是三天兩夜, 但只能利用零碎的時段自行去一些地方.
 小記其中的 豬母水山、虎頭山、外垵山、赤嶼等 部份. 其中

 豬母水山

  位於山水地區美麗的長沙灘西側,
  車子可停在基點西北方約 150 公尺遠的山腳下, 沿土路往南登上稜脊後,
  再東行約 50 公尺遠鑽過銀合歡叢林後可到基點 (三等, 編號八八八) , 無展望.
  而豬母水山最高點是在基點西側約 120m 遠的碉堡處, 碉堡頂的視野就好很多了.

 虎頭山

  虎頭山視野瞭闊, 與豬母水山一北一南, 分据馬公島的極北端與極南端附近,
  從青螺村便可找路直接到山頂西側約 110m 遠的岔路口停車, 再沿著土路東上快速登頂.
  此行卻是依直覺停車山頂南側約 540m 遠的混凝土路盡頭, 多走了片意外的草原.

 外垵山

  外垵山是澎湖本島地區 (以橋樑相連的馬公島、白沙島、西嶼等)
  的地勢最高處 (同時也是最西端), 若有機會的話, 在這邊看落日應該別具意義.

  此行在外垵山這邊並沒有機會去找基點, 只能走走山頂台地東南緣的一處崖上俯瞰點,
  以及餌砲西側目標明顯不太需要花時間找的外垵山最高點.

 赤嶼

  在北寮村奎壁山遊憩區的海邊,
  退潮時會在海上浮出約 300 公尺長的通道, 連接本來是「離島」的赤嶼.
  登島後在小島西側攀崖上到崖頂草地, 便是赤嶼的最高點.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瑣記〉 ● 豬母水山  兩個晚上都住在山水聚落的「居山水岸」民宿, 距山水沙灘約 700m 遠, 居住品質不錯.  話說「山水」的舊名即「豬母水」, 在美麗沙灘西邊的山頭, 便仍維持豬母水山之名.  第一天 (8/29) 下午來到民宿, 等到有空去豬母水山已經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了.  開著租來的轎車在基點西北方約 150m 遠的山腳下岔路口停車,  往南有土路直上山脊, 再往東走約 50m, 鑽過銀合歡叢便可看到豬母水山的基點,  基點旁邊雖然有一小塊草地, 但四方就是更高的銀合歡、瓊麻、仙人掌叢, 並無展望.  比較有趣的是這座三角點的編號為 八八八 ,  希望在生活中多一些好運的人, 有機會也許可以來摸摸這座基點, 增加一些好彩頭. :D  除了基點之外, 也很好奇地東走西瞧,  在基點西側約 120m 遠的碉堡處, 是豬母水山的最高點, 爬上碉堡頂的視野就好很多了.  在基點東側的崙頭, 還有塊軍事用地, 但無法沿著脊線直接過去,  要回到北側的山腳下才有路直通, 在快到的時候會遇到鐵門阻路,  這時再稍微折返便有岔路可到更東但較低的地方, 就是可以俯瞰山水沙灘全景的崖頂了.  總之, 因為這片長沙灘的俯瞰, 個人覺得豬母水山是澎湖地區很值得走訪的小山頭之一,  再加上有趣的基石編號, 有機會的話可以去看看, 福氣啦. ● 虎頭山  第二天 (8/30) , 一大早先去奎壁遊憩區並走到赤嶼,  可惜這天退潮可走到赤嶼的時間太早, 天邊的雲也有點多, 所拍的照片都昏昏暗暗的.  後來所附的是第三天一早又去赤嶼時的畫面.  而虎頭山視野瞭闊, 與豬母水山一北一南, 分据馬公島的極北端與極南端附近,  從青螺村可找路直接到山頂西側約 110m 遠的岔路口停車, 再沿著土路東上快速登頂.  此行卻是依直覺在山頂南側約 540m 遠的混凝土路盡頭停車,  途經造林區、沒路的大草原, 後來才接上山頂西邊的前述車道再依傳統路線登頂.  早上六點多, 在沒路的短草坡穿行, 滿地的露珠在朝陽下閃閃發亮, 也是美麗的意外吧. ● 西嶼 外垵山  西嶼舊名漁翁島, 在剛過跨海大橋來到西嶼鄉時, 就可看到路邊大型的漁翁造像.  而在澎湖的本島地區 (以橋樑相連的馬公島、白沙島、西嶼等),  則以西嶼的外垵山為地勢的最高處, 當然成為好山者來到澎湖最容易注意到的目標之一.  外垵山本身是平闊的台地, 台地西緣有座歷史久遠的燈塔 (漁翁島燈塔, 又名西嶼燈塔),  因為位於澎湖本島地區的最西端同時又是最高的地方, 在此看落日也別具意義,  也讓這邊的「西嶼落霞」成了澎湖地區的重要勝景.  沿著車道往西嶼燈塔, 在快到燈塔前會被雷達站擋住 (軍事禁地), 需從北邊繞過才能到.  而除了燈塔以外, 在外垵山這邊並沒有機會去找基點,  只能再去台地東南緣的一處崖上俯瞰, 以及目標明顯不太要花時間找的外垵山最高點. ● 奎壁山遊憩區、赤嶼  第三天 (8/31) 清晨, 再訪赤嶼.  除了退潮的時間比前一天晚, 天氣比前一天好, 也比前一天多了位同行的人. :)  車停北寮村奎壁山遊憩區的停車場, 正是動人的日出時分.  來到海邊, 因退潮而出現可以走到赤嶼的海上通道約有 300 公尺長, 走來有些濕滑.  赤嶼的周邊皆是陡立的山崖, 所以走完海上通道來到赤嶼,  會剛好就站在崖腳下, 再攀崖而上, 崖頂恰是赤嶼的最高點, 與崖底的落差約有 10M .  這座約 10M 高的小島就是今兒所爬的唯一「小山」了.
  • 雖然與 7777 大師的大作 "澎湖基石大作戰" 等相比有些小兒科, 但除了鯨吞以外, 蠶食的小作也還是把它放上來. ^^
  • 二等三角點888號在北海道阿寒國立公園,根據點之記的記載,基點應保存良好,在那裏的“屈斜路湖”有一座標高266公尺的和琴山,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去爬,阿竹兄有興趣嗎?
  • ==> 在 tamai(melancholy) 的文中提到: > 二等三角點888號在北海道阿寒國立公園, > 根據點之記的記載,基點應保存良好, > 在那裏的“屈斜路湖”有一座標高266公尺的和琴山, > 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去爬,阿竹兄有興趣嗎? 又是個八八八, 如果有機會去北海道, 又有足夠時間的話, 當然會有興趣囉. 但就如您所說的, 不知何年何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