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雙溪山→東眼山→志繼山O形

活動日期
2014/11/30 - 2014/11/30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2
類型
» »

ffac07(阿峰)

2015/2/3


三峽八仙橋登【雙溪山→東眼山→志繼山】O形路線
日期:2014 年 11 月 30 日(星期日) 天氣:陰。
隊伍:輔大 OB 老戰友
領隊:孝峰
隊員:熊敏
記錄:互相討論、熊敏執筆
交通:自小客車
---------------------------------------------------------------------------------- 

10:04 靜園過後一橋(停車)
10:07 靜園岔路,有屏德養生指示牌、取水泥路爬坡向上
10:10 水泥橋向左行
10:24 路旁檳榔園
10:30 右側開闊菜園、並有一間木造農寮
10:39 岔路取右(左側不知通往何處)
10:40 橘園登山口,取左向上離開產業道路(有幾條路標條)
10:46 雙溪山指標
11:09 進入竹林穿行
11:14 鐵桿塑膠牌標示「內有陷阱,請勿進入」,隨後可看到兩個大坑
11:28 雙溪山 H715M、有一個很漂亮的台灣省政府基點
11:41 鐵皮屋稜肩岔路,右為通往青春嶺產道,今取左進入山腰路離開稜線
11:50 輪胎階梯岔路,吃午餐
12:50 出發
13:02 右側發現一小片菜園
13:32 直向西北西陡上(路中有一條架設好的綿繩)
13:44 高大芒草叢
14:10 四岔路:右下(後)為水車寮產道、八線橋;右前為腰繞路不知通往何處;今
取左上(前)往「東滿步道、東眼山」(有紅色指標牌)
14:48 上稜岔路口,取右往東眼山;(另外:左前有一岔路空地「右往東滿步道、
北插天山」,「左往滿月圓、天德巷、鄭白山莊」
14:52 一個小展望點,雲霧上來沒展望
15:22 人造樹幹橋
15:30 東眼山、休息吃東西,有左右兩條步道,在此需注意應取右, 再此試了一下
左側道路發現不行後折返
16:05 回到東眼山走右側步道往下
16:06 小平台,兩張木椅
16:32 志繼山岔路口、右切山徑離開步道;此處有一木造路標「三角點 969 公尺
/75 分,遊客中心 660 公尺/50 分」,有一個山蘇花解說牌,前方 50 公尺有一座涼亭,
並有一個警告牌
17:10 志繼山,山頂有一稅務基點及森林三角點、在此需注意山頂前右下方才是回
八仙橋的道路(東北稜),直行為往金平山(西北稜)
17:21 出發(此時走錯,走向通往金平山下切路)
17:49 確定走錯,調頭返回志繼山
18:05 回到志繼山,取東北稜道路
18:44 水車寮產業道路,取右下山
19:00 路左鐵柵門
19:20 東和橋,(過橋右側有山徑可通往 14:10 的岔路口)、延產道續行
19:28 昊門,搭到一台便車下山
19:33 早上停車處
-------------------------------------------------心得---------------------------------------

這次的雙溪山 x 志繼山 x 東眼山 O 型是我初次嘗試自組三峽方面的路線,
我認為這支路線有幾個特點 1.山徑及岔路多 、 2.地質良好不破碎不易滑(天氣好也
有影響)、3.雖是郊山高度卻略帶中級山的氣息、沿途也有一些人文特點(穿插的
農園、漂亮的省政府積點、古早的稅務基點),本日的行程也是第一次嘗試自行
開車登山,其實就是先規劃一個 O 型的路線,一早開車出門到登山口完成行程後
再自駕回程 , 有別於以往包車上山 , 自己駕車帶給我的參與感更為全面也更自由,
同時也更能清楚了解各條路線與附近交通的關連性。
這次行程有我跟熊敏兩個老戰友 , 一個當完兵剛投入職場 、 一個畢業後為工
作忙碌許久、兩人經驗上都有點生鏽了 XD,透過本次行程談了很多登山想法,
熊敏說:「登山是因為喜歡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而我則是「因為我的雙腿很
適合登山、正如老鷹振翅高飛般平凡」、 胡扯了很多也想了一些新路線(我下次想
走侯硐 x 三貂嶺 x 金字碑),就這樣這天雖然平凡卻也如磨刀石般稍稍砥礪了我們
的經驗與感官。
在行程檢討上我有幾個疏失,1.出發時間太晚 2.交通不夠熟悉 3.行程準備不
夠完善(才會後來走到往金平山的下切路)
整體而言今天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 也漸漸建立起畢業後自己的登山模式 , 未
來還有很多路線與夥伴會相遇,站在起點的感覺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