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崗山【小百岳NO.74】、觀音山【NO.75】、中寮山、旗尾山【NO.72】與棚集山【NO.78】-高屏小百岳之旅(1)
日期:98.09.07
成員:小李
紀錄:小李
高屏地區還有11座小百岳尚待努力,惟此次八八水災高屏地區山區受創嚴重,產道柔腸寸斷,中南部基石四日之旅最後二天,計劃至高屏地區登大崗山、觀音山、旗尾山、笠頂山與棚集山等五座小百岳,均為熱門且容易的郊山;今日先走四座,外加一座中寮山,惟一等基石於管制區,此行無緣見到。
行程簡介:
一、大崗山:位於高雄縣田寮、阿蓮與岡山三鄉鎮的交界處,標高310公尺,三等三角點499號基石;此基石於管制區內,山友以位於三角公園旁的省府圖根補點的替代,標高為291公尺。
由昨晚夜宿的岡山市區出發,沿著台19甲線往阿蓮,沿途見到大崗山稜橫亙右側;至阿蓮右轉台28省道往田寮方向行,過大南天福德祠隨即右轉高37線,走約30公尺再度右轉往大崗山,路口有「雷達景觀土雞城」指標;前有衛兵崗哨可直接進入,走約2K遇叉路取右,地上有噴漆指示;走約120公尺停車,左前方為三角公園,右側有「高雄縣十大名山:大崗山」標示,右入約30公尺抵岡山營山,有顆省政府圖根補點,旁有根保安林界碑,山友一般以此山替代管制區內的3-499大崗山。
續行會遇到營區大門,退回叉路口取右續往大崗山方向行,途經天靈洞入口、雷達站,走約1.8K抵雷達景觀土雞城;前方即軍事管制區,大崗山3-499只能遠望,右側有直昇機停機坪;原路退回,過三角公園叉路,想順道拜訪大岡山北峰內務局補助三角點,惜當時無正確點位,胡亂找一下即放棄!
二、觀音山:為容易區分通稱大社觀音山,位於高雄縣大社鄉,標高177公尺,聯勤內補三等三角點055號基石。
回至高37線(崗安路)往燕巢方向行,前行右轉菜寮路至阿公店水庫接高29線;至燕巢後走186線往大社,前行接高46線【於國道10號下方】,左轉186甲線(大社鄉中山路),行約850公尺抵觀音山風景區牌樓處,取右高48線走約300公尺即鳳儀宮下方停車場;續取右走約330公尺,觀音山步道口停車,高72公尺。
取左水泥步道行,沿途眺望大社的市區、工業區,走約460公尺抵「高速尾休息區」,有涼亭可供休憩,取左步道陡上,沿途遠眺高雄市區,過鳳儀宮叉路約3分鐘抵山頂;有顆內補055號基石,由步道口至山頂約20分,有涼亭、觀景平台等,另有『天洞朝暾』解說;山頂視野極佳,此山亦為高雄縣十大名山之一,遊客眾多,有許多景點可暢遊,可惜來去匆匆;回程改由鳳儀宮路線下,約12分下到鳳儀宮登山口,再循公路回去取車;此山往返約40分(含休息),南部天氣有夠熱情,一座小郊山就走的汗流浹背。
三、中寮山:又稱獅子頭山,位於高雄縣田寮與旗山交界處,標高421公尺,一等三角點基石。
由186線至燕巢,右轉高38線【中民路】往燕巢風景區方向行;沿途有養女湖、雞冠山、泥火山等風景據點,可惜無時間暢遊,路過拍幾張雞冠山、燕巢月世界等照片;沿途循中寮山指標行,上至稜線前有一觀景台,視野極佳,俯瞰燕巢等風景點、高速公路,遠眺大崗山;續行隨即接稜線上的的中寮二路(高41線)取左行,經各無線台的轉播站,中寮二路走約1.9K叉路取左上,路口電桿為「中寮幹182」號;途經公視、高雄廣播電台叉路均不取,走約0.7K路底停車;前方即軍方管制區,門牌為中寮二路13號,電鈴似乎故障,無人應門;由圍牆探視,確實有人駐守,不敢翻牆進入;嘗試由相鄰的高雄廣播電台進入,亦無路徑相通,無功而返,只能做罷!一等基石有些遺憾。
四、旗尾山:位於高雄縣旗山鎮,標高315公尺,有顆56年高屏64號三等三角點基石。
原路回至燕巢,由燕巢交流道上10號高速公路往旗山方向行,依路況指示下嶺口交流道;走台21省道至旗山,右轉中華路,八八水災將新舊旗尾橋二座橋沖毀,再右轉延平二路【台28省道】往美濃方向行,舊旗尾橋已有便道過旗山溪;過橋後隨即左轉高113線【竹寮巷】,途經二個登山口,走約1.8K第三登山口停車,於高113線3.5K處;路左有顆「內政部土地測量局SW35三等控制點」,高60公尺。
取右水泥路走約0.6K,眺望尖聳的旗尾山,續行轉為階梯步道,計有941階,超陡的階梯路,很少看到這種歪歪斜斜的階梯路,炙熱的空氣,加上毫無遮蔭,走來真的很痛苦,拖著沈重的步伐終於上至山頂;有顆高屏64號三等三角點,另有昭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建立的旗尾山祠碑;由步道口至山頂走了28分,山頂有二層樓的觀景樓,此山亦為高雄縣十大名山之一;續行有山徑往月光山,接連尖聳的山峰,看來很有挑戰性;山頂視野極佳,俯瞰洪水過後的旗山溪、大高雄等地區,眺望大小岡山;據說東面可遠眺中央山脈的南大武、北大武、霧頭、大母母等山;休息約15分原路下山,走了約26分回至步道口停車處。
回到旗山街上找家有冷氣的餐館用午餐、避暑,旗尾山比預期擔擱許多時間;下午的行程還有笠頂與棚集二座山,看來走不完,決定先走棚集山,笠頂山則移至明天。
五、棚集山:位於屏東縣來義鄉,標高899公尺,三等三角點6646號基石。
13:15午餐後由旗山上國道10號公路,接國道3號續南行,於崁頂交流道下接屏114線至新埤,前行接屏112線往來義方向行;至來義後右轉新隆路往丹林社區,過來義高中後取右過丹林大橋,進入丹林社區後循部落道路行。
14:17丹林登山口,高148公尺,有二個登山口相距約75公尺,有指標、導覽圖、小型停車場;為趕時間向當地原住民詢問上山的道路,由登山口退回約60公尺,左轉產道,走約0.5K。
14:20三叉路,右側土石路有取火石、休閒步道等指標,通往棚集山,亦可行車,此處接丹林第1登山口;取水泥路續直行約0.4K。
14:22路底前停車,高188公尺。
14:27出發,前行轉為泥土路,有座173號電塔。
14:29接步道,左下丹林第2登山口,有「登山步道」指標,取右行。
14:37步道交會處,有茅草涼亭,右下丹林第1登山口,取左土石路行;前段尚可行車,惟沒多遠就不能行車了,惟越野機車則通行無礙;步道平緩,遇到許多山友下山。
14:56叉路,左下泥土路無標示;取右較寬的泥土步道行。
15:03稜線徑叉路,右上隨即接稜線山徑,有一休息棚,蚊子頗多;遇到一對山友,詢問得知稜線山徑殊途同歸。
15:08回至泥土步道續行。
15:12多叉路口,右後為稜線徑;前方約20公尺路分三叉,左上方有休息區、此線經棚集下山通往棚集山;右側通往水源區,取直泥土步道續行,有標示往三角點;沿途俯瞰林邊溪、平原、市集等。
15:24小溪1,洗把臉。
15:29溪谷地形,還有螃蟹,前行土路崩塌;取左往「靜心園」,上方有許多休息區。
15:36前行轉為山徑,亦應可通往棚集山?無標示,決定退回泥土步道續行。
15:40回至溪谷地形,經小溪;前方土路崩塌,業已整理出一小徑,通過不難。
15:42右下有路條,不知通往何處?仍循步道行,沿途有水管。
15:44小溪3,竹橋已沖毀。
15:47山蘇園叉路,左上山蘇園休息區。
15:48步道叉路,殊途同歸,右側仍為泥土步道;取左山徑行,前段尚稱平緩。
15:57開心亭,過此山徑順溪溝陡上,沿途有架繩、或木梯。
16:23△棚集山,標高899公尺,三等三角點6646號基石;山頂平坦,於林間無展望,右側路分二叉,無標示,猜測應分別通往久保山與接回泥土步道?左側有石板屋指標,可經棚集下山,應可接回15:12叉路,聽山友說叉路多,時間已晚,決定原路回。
16:35原路回,拉繩陡下。
15:07回到泥土步道叉路,沿途欣賞落日、遠眺至海。
15:30多叉路口,本想改走稜線步道回;走一小段,怕迷途,決定還是沿著泥土路回。
17:56回至茅草涼亭叉路,取右步道下。
18:06回至停車處;此行上山約2小時,下山約1.5小時,往返約3小時40分(含休息)。
18:07車行,原路回;至潮州的南峰大旅社夜宿,今日計走了四座小百岳,外加一座一等中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