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半部小百岳除了大橫屏山外早就登完,此山一度因產道崩毀而沉寂一時,近半年來漸有山友攀登,這幾個月或許受到某企業舉辦玩登小百岳的鼓舞登山者眾,我就決定前往攀爬,結果出乎意料的順暢,早期印象中難找、難爬的山徑除了坡度不變外,已不再有刮人、橫阻去路的菅芒草和荊蔓,本預計4~5小時的路程竟僅花費3小時便完成,這是我的第90顆小百岳。
大橫屏山位於台中市太平區與南投縣國姓鄉的交界,海拔1,206公尺,是雪山山脈脈大橫屏山系的最高峰,也是太平市的第一高峰,名列台灣小百岳;大橫屏山原有顆二等三角點,編號1119號,該三角點在九二一大地震時因基點峰被震崩一半,原立的三角點亦隨之崩落而遺失,2006年,千岳俱樂部,重新探勘新的登山路徑,並重新打造一顆基石立於峰頂,即是今日所見的基石。
大橫屏山也是水流東溪、猴洞坑溪、東汴坑溪等河川的發源地,前兩者注入烏溪上游的北港溪,後者注入頭汴坑溪後,再注入烏溪上游的大里溪。
---------------------------------------------------------------------------------------------------
行車資訊:
國6國姓交流道下後沿台14取左往國姓鄉,過隧道後不久左轉133縣道,經過國姓市區後遇台21取左行(北上),在台21線20.8k處阿碧檳榔攤旁左轉入長旗巷(農投國16),無標示,注意阿碧檳榔及惠民藥局招牌,長旗巷介於兩店之間。
一進入長旗巷口有“農投國16”及“後角寮”路牌,一路沿著“後角寮分” 電線桿上山,產道8K左右路面右側掏空,盡量靠左行;崩塌處電桿編號“後角寮分#213”,小車可行至此,里程約8.1K,唯此處空間狹小,迴車要小心;四傳車及機車則可通過坍方處直抵登山口,少踢20分鐘的產道。
重要轉折點如下:
0K 台21轉入長旗巷
0.1K 叉路直行
0.45K 過長安橋後道路右彎上山
1.35K 叉路左彎續上(路面有點狹窄)
1.5K 叉路直行(左往11鄰),電桿旁有1.5里程牌
2.8K 路旁出現“碧山農場”招牌,過後有數戶人家
3.7K 岔路取右彎循“碧山農場”指標上山
3.9K 急左轉彎,轉彎處有反光鏡
4.7K “心下坑橋”,再行300公尺過兩三戶人家
5.8K 左彎上山,右下岔路有鐵柵門
6.4K 鐵柵門,似已棄置不用
7.7K 二層樓鐵皮屋
8.0K 路面右側掏空,盡量靠左行
8.1K 崩塌處停車
步程:
09:10 停車處出發,先通過崩塌處,該路段已初步修復,四傳車可通過;過崩塌處後即是水泥產道,天空灰矇矇的,看來今天是無展望。
09:18 水泥路面終止轉為土石路面產道。
09:19 岔路取左,路口綁有路條。
09:30 抵登山口,注意路右一棵小樹,樹幹綁有路條,並畫有三角點記號;路左登山口菅芒草茂密,已加綁一些路條方便尋找,後來者若有帶刀再麻煩稍加砍除應比較好辨識。其實只要鑽進幾公尺菅芒草後,路條增多,山徑也相當清晰易行。
09:36 進入菅芒草區,或許是近日來此者眾,昔日被視為畏途的路段已變成一條饒富趣味的芒草隧道,但不知能維持多久。
09:43 一小段拉繩,開始進入時緩時陡路段。
09:47 路旁廢棄文明產物—小椅子。
10:12 一路陡升,中間穿過兩三處廢產道後終於抵達稜線,取右朝主峰北行。
10:24 來到一處絕佳展望點,但我運氣差,僅看到霧濛濛一片。
10:28 開始下切主峰前鞍部。
10:33 下道主峰南面最低鞍部,準備攻頂。
攻頂段是蠻陡的,經過幾處巨岩,還有一處大轉折點,一路拉繩、拉樹根攀升,雖無危險地形但仍須小心為要。
10:46 登頂大橫屏山,費時約一個半小時;山頂一顆千岳俱樂部補立的二等三角點,編號1119號,霧茫茫、無展望,有點失望!
11:00 下山
11:23 來到稜線下切點,取左下切。
11:50 返抵登山口,踢產道下山。
12:10 返抵停車處,前後行程含休息共計3小時;開車下山,因為比預期時程來得短,就順道去造訪北觀音山、校栗林山、梅島山、水長流山了。
詳細圖文:http://blog.yam.com/edjimy/article/4372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