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鹿港西廖、和美四張犁、東溪底、後湖子、竹子腳、竹圍子,順探台中大肚下寮
山友and說竹子腳的內務局11號三角點及大肚下寮的內務局10號三角點好像找不到,因此特別北上一趟看看究竟發生何事,順便補拍四張犁等照片,剩餘時間則去找一些雜點及遺失點,幸運的找到位於公墓區的3-IT209﹝內導209號﹞西廖。
由和美沿135線往鹿港,走約5K到135線5K附近遇右岔小路彰24線,右轉彰24線走約0.5K遇左側有公墓區時停車,左轉由水泥橋向南過大溝渠走約10公尺到小空地,然後左轉走約50公尺到公墓區最高點,在面向【百奇顯妣郭媽洪氏墓】之左側﹝南側﹞,即可見到3-IT209﹝內導209號﹞西廖的石柱。
在3-IT209南邊約100公尺的公墓區最高點,資料上有一西廖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但找不到。
附近頂王爺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3-IT206南勢、3-IT207福口莊西、及3-IT203福口莊都找不到。
由和美138線及139甲線的岔路口,沿139甲線西園路往下犁,走約1.5K遇左岔小路往公墓區,左轉走約0.3K遇左側公墓區最高點有幾棵樹木時停車,左轉上坡走約30公尺到公墓區最高點,在面向【晉邑顯妣謝媽陳氏墓】之右上側﹝東南側﹞,即可見到四張犁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本點不在最高點處,而是在最高點處西側約1公尺的稍低處的幾棵樹旁,基石有些傾斜。
由彰化台1線及139線的岔路口,沿139線往伸港,走約4.3K到139線8.1K處遇右岔路東萊路,右轉東萊路走約0.8K遇左岔路新中路不取﹝此路也可,因為竹圍子的基石在兩路的夾角中央的小山頭,離左岔路比較近,約150公尺﹞,直行走約50公尺遇左岔路彰10線寶部路,左轉彰10線走約0.3K停車,左轉沿田埂走約250公尺到小山頭下,直上到小山頭開墾區的最高點﹝不是右邊公墓區的小山頭﹞,即可見到竹圍子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原路回到139線8.1K處的岔路口,右轉繼續沿139線往伸港,走約1K到139線7.1K處遇右岔的四線道路134甲線往高速公路,右轉134甲線走約0.3K遇右岔小路時停車,以前竹子腳的內務局11號三角點就在右側小山頭上,後來因為開闢此往高速公路的連絡道路134甲線,將此右岔小路的東北段拓寬,將小路左側的小山頭鏟平,而小路右側的小山頭則挖掘只剩一半,原來在左側小山頭上的總督府堤敷界及大正四年總督府土木局3-0水準點兩個水泥柱,以及在右側小山頭上的內務局11號三角點,在施工單位有心的保留下,放置在此往高速公路的連絡道路134甲線的路中央分隔島上,在原位置的東北方約100公尺處,實在相當用心,真謝謝他們,這種作法值得其他施工單位作為借鏡。
附近苫(26)竹子腳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為廢點,位置在現在放置內務局11號三角點基石的附近,但未拓寬道路前就找不到了。
繼續沿往高速公路的連絡道路134甲線走,走約0.4K遇丁字岔路,左轉134甲線往高速公路和美交流道方向走約1K遇左岔路往和美,左轉走約0.9K遇左岔小路往後湖子,左轉走約40公尺遇左岔小路,左轉走約100公尺遇右側有小土地廟時停車,右轉由小土地廟旁直接向西陡上樹林山頭,走約20公尺到主稜上,馬上見到後湖子的民國58年水利局烏014號水泥柱。
繼續沿主稜向南走約30公尺可見到後湖子的內務局9號三角點,此點離南邊的最高點約15公尺。
由小土地廟原路往回走約100公尺遇丁字岔路,左轉往後湖子方向走,走約100公尺遇右岔小路,右轉順路走約1.4K到地子潭,再繼續向北走約0.4K遇擋土石塊阻路時停車,直接向西陡上樹林山頭,走約100公尺到最高點,即可見到東溪底的內務局7號三角點。
另外在伸港全興工業區北邊的伸慶宮廣場上,有一美化的內政部土地測量局NM02三等控制點。
由伸慶宮沿土丘向南走約100公尺到24.5最高點山頭,但找不到基石。
由伸慶宮沿土丘向北走約500公尺到23.5最高點山頭,但也找不到基石。
台中大肚下寮在大肚磺溪書院南方約700公尺的南北向小路西側田埂上,離道路約1公尺,原本南北向小路西側的小水圳兩岸的水泥護堤不等高,現在小水圳西側護堤整建後和小路同高,因此農田主人用水泥及磚塊加高田埂路一小段﹝原本是三塊磚塊高,現在加高到五塊磚塊高﹞,並將原來露出的內務局10號三角點基石用水泥給封住,所以看不到原來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