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期:2011-04-16(六)
2.氣候:白日晴天多雲;晚上下小雨
3.山岳簡介:
有人說它是桃園最深遠、最難爬、最硬的中級山,更有人誇張的形容它是一座『神鬼屈服;生人止步。』的山,在台灣的中級山裡,此山不算太高,海拔1889公尺,有顆編號6232的三等三角點基石,位於桃園縣復興鄉和宜蘭縣大同鄉交界,東北方隔著三光溪谷和復興尖山、巴博庫魯山遙遙相對,沿著此山西南稜線延伸下去是有名的唐穗山、東丘斯山、西丘斯山及桃園縣第一高峰雪白山,山名源自日據時期此山北方的四稜警官駐在所(現今的大漢守衛站),登山路徑“濕”、“滑”、“陡峻”攀登難度高,在岳界和唐穗山一起被稱為復興雙障,它就是不太有名氣的冷門中級山『稜山』。
4.登山口位置
目前大部分山友都以桃園長青登山會於2008年5月18日打通四稜溫泉到1512峰的新攀登路線,登山口在北橫公路(台7線)59.3K右側靠溪谷處的四稜野溪溫泉入口,進入需跨越公路轉彎處反光板旁水泥護欄間的鐵欄杆,森林保育處在入口立了一個紅底白字的警告牌,另一邊稍前的左側山壁即復興尖山登山口,傳統登山口在北橫公路61.5K的西村,因需過2次溪流,危險度較高而漸漸被新路線取代,新路線只需過溪一次,但路徑較陡峭。
5.行程記錄
2011-04-02(六)
前言
去年6月爬完復興雙障之一的唐穗山後一直惦記著要找個時間爬稜山,看了很多山友的紀錄,對於稜山幾乎一面倒的說難度稍高於唐穗山,因而有人警告說:沒有三兩三,不要上稜山。為此我特地查了我的八字重量,還好有三兩五重,夠格爬此山,當然這只是博君一笑,爬稜山可不是鬧著玩的,攀登過程從頭到尾都在濃蔭的原始林裡攀爬行走,期間只有幾處肩稜的樹縫間有些許展望,除了要涉險過溪外;沿路濕滑的陡峻山壁讓人望而生畏,裸露的樹根、滑溜的倒木、糾纏不清的藤蔓、無踏點的碎土腐葉斜坡,穿行期間舉步維艱,這樣無趣有點危險及耗費體力的山,一般人是不會有興趣登臨的,更別說舟車勞頓大老遠來親近它了,也因這樣讓它保存了原始的自然風貌,而我喜愛純真的大自然、喜歡獨處,想短暫的避開人潮享受一日的寧靜,這是一條不錯的路線,走一天也遇不到一個人,鑒於去年六月溽暑的唐穗行差點中暑的經驗,趁著今年四月天氣涼爽、日照夠長且久未下雨的好時機,趕緊的安排這趟辛苦的稜山行程。
05:00 天未破曉,騎車出發。
06:05~06:20 在角板山早餐店吃早餐。
07:20 抵達59.3K登山口,整裝。
清晨騎車往北橫,行經三峽區等紅燈的期間,一位同樣騎著摩托車,腳穿高統雨鞋,背著登山小背包,背包上掛著登山杖的大哥剛好停在我旁邊,兩人互相看了對方一眼,然後我好奇的問:要去爬山嗎?他說:是阿!我再問:爬五寮尖嗎?他說:不是,要爬南插天山;還沒爬過,今天要去爬看看。又問我要爬哪座山?我說:稜山,登山口在北橫公路59.3K處…
就這樣兩沿途人一問一答直到左轉進入台7乙線公路後才分道揚鑣;這一次我不再慢慢騎了,因為我預估要花10個小時的時間爬稜山,若要在傍晚6點天黑前回到登山口,那我必須在8點前起登,在早餐店匆匆吃完早餐後就急著往登山口前進,清晨的北橫公路上沒遇到幾台車,早起的自行車騎士也是三三兩兩,經過大漢守衛站時遇到一隊約20人的登山隊伍正整裝出發,不知要爬哪座山?我猜是復興尖山,過了大漢守衛站後沒多久抵達59.3K的登山口,從台北到這裡只花了2.5小時。
07:30 起登。
07:50 經過四稜溫泉、稜山叉路口營地,取左。
把車停妥後準備出發,在鐵欄杆前用自創的山寨版原住民入山儀式默禱,向山林裡的神靈報備並祈求一路平安後跨越鐵欄杆進入裊無人煙的原始叢林,前半段通往溫泉岔路的山徑因較多人走,路徑清晰坡也不怎麼陡,是全程路途中最好走的一段路,重要路口有人用樹枝擺了一個箭頭狀指引方向,路旁陰涼處有幾株水晶蘭從落葉裡探出白色半透明狀枝幹來,這裡並不潮濕,我想不透怎麼會在這裡遇到水晶蘭,爬了幾年的山,還是頭一次看到完整的水晶蘭;順著步道下切到一處小營地再翻越一座小山頭後繼續下切,約20分鐘抵達網四稜溫泉和稜山岔路口營地,營地面積約有半個籃球場大,平坦的台地周圍長著瘦高的喬木,中央空地鋪滿落葉,有殘留營火的痕跡,往稜山要往左邊稜線下切溪谷。
離開營地爬上小山頭後山徑變為陡峭的之字路,快下溪谷前的潮濕山坡地上盡是深綠色的姑婆芋,路旁的大樹上也附生了幾株台灣山蘇,進入這裡宛如置身熱帶雨林;今年缺水,到目前還沒降下春雨,但三光溪的滔滔水聲從山頭上就可聽見,垂降下高約2公尺的黃土崩壁,小心的沿著鬆土落葉混合的滑坡下降到底來到三光溪邊,望著陡滑只有半截拉繩的土坡,我心裡想著這段路回程時上的去嗎?
08:10~08:20 抵達三光溪谷,小休。
08:24 經過廢棄香菇寮。
08:56 經過樹身也是扁平狀的扁柏巨木。
09:05~09:15 爬上稜線,小休喘氣。
三光溪上巨石磊磊、溪水澄淨豐沛,下游左側山壁上有幾棵絕處逢生的鐵杉,往對岸的石頭間卡著一輛已經嚴重變形擠成一團的汽車底盤殘骸,不知是從哪裡掉下來的?
過溪後要拉繩爬上一顆2公尺高的石頭,爬上石頭走一段獨木橋再次進入叢林,樹林下滿是青翠的綠草,路經幾乎被青草覆蓋,離溪不遠處有一座已經倒塌的鐵皮工寮,過工寮後路徑急轉直上,我把它叫做天堂路,從這裡要在60~70度的陡坡上爬升約200公尺才到達稜線,途中在穿過一處剩下樹頭的枯木樹洞時我直覺的低著頭往上走,繞過倒木後我左瞧右看,怎麼沒路條了,經驗告訴我回到最後看到路條的地方,果然,穿過洞後要馬上爬上左側的樹根路上切,期間會經過一顆樹幹呈扁平狀的扁柏巨木,爬坡當中除了無繩索的滑坡,還有糾纏的樹根、光溜溼滑的倒木,走起來非常費力,走一步喘一下,費時約40分鐘才爬上稜線,真是要命。
09:28 從神木邊經過。
09:37 爬上小山頭。
10:56~11:06 抵達西村、四稜溫泉岔路營地小休,登頂還要90分鐘。
在稜線入口處休息時補充了一點能量,入口有一塊像是屏風的大樹頭,續行右轉往稜山有一小段的平緩路,往後到山頂的路況和一般冷門中級山差不多了,只是平路較少,要攀爬的陡坡較多,沿路的山坡上巨木很多,有些已枯死,其中最大的一顆巨木位於第一個小山頭下方的路上,樹圍約要5~6人合抱,過巨木不久後爬上小山頭,站在山稜上,涼爽的清風徐徐吹來,從樹林透空的地方可看見遠方的嘎拉賀部落還有北橫公路,站在背陽處觀賞前方的樹林,樹葉上的陽光隨著微風不停的閃爍,我在想還有比嫩綠樹葉上閃爍的陽光更美的光線嗎?寧靜的氣氛不久即被北橫公路傳來的重機引擎聲打破,走一小段起伏不大的山路後又繼續爬陡坡,累的都無心思紀錄,寂靜的山林裡鴉雀無聲,動物們可能都被我的喘息聲嚇跑了,沿途就只有路旁盛開著紫色花束的根結蘭和我相伴,上稜後走了將近2小時才抵達西村、四稜溫泉岔路,新舊路線在這裡交會,路牌上寫著稜山90分鐘;在這裡一隻虎頭蜂不停的在我眼前繞圈圈久久不去,我卸下背包拿出防蚊液全身噴灑後它就溜走了,別惹我!我可是有準備的,後面還有一段路要走,苦難還沒結束,先休息再說。
11:12 經過1512峰。
11:13 經過兩棵巨木,從中間穿過。
11:17 經過稜線展望點。
12:12~:12:22 抵達廢棄130林道小休。
距離西村、四稜溫泉岔路不到5分鐘路程的坡路邊,一棵滿是松蘿的樹上釘著一張1512峰的名牌,不過這裡怎麼看都不像山頭,過1512峰後又繼續陡升攀爬,巨木越來越多,上到一個展望點可看見左右兩側及後方剛走過的山巒,不過爬到這裡已經過了早上11點,山頂上都被白雲掩蓋,樹林下箭竹開始夾道歡迎,樹稍上不時滴下幾滴霧水,爬樹根的路段也更多了,過了一個大樹牆後由右邊箭竹林上切,發現上方路口透出強烈的光芒,穿出竹林來到廢棄的130林道,荒廢多年的林道兩頭都被小樹佔據了,可以想像當年還暢通時從這裡爬稜山是輕而易舉的,來回不用1小時。
12:44~13:30 登頂稜山,休息、吃中餐,補眠。
在林道上往左走約10公尺後右轉上坡,沒多久就切上稜線,山徑兩側同樣是與腰同高的箭竹林,一般人走到這裡大該氣力都快用盡了,還好這段路起伏不大,從林道算起不到半小時就登頂了,真是累慘了,走到基石旁卸下背包,坐在平坦的護石上整個人放空發呆,整整十分鐘沒有任何動作,隨後才拿出麵包、水來充饑,山頂周圍被箭竹林包圍,天氣好時蹬高一點也許有視野,基石編號前方的北面似乎有條路徑,但我沒深入探勘,觀察完山頂地形後回到基石編號前方的對空帆布上躺下睡覺,淺眠了10分中補充體力,起身後拍了幾張紀念照後準備下山,下山前摸了一下基石,心裡對著稜山說:我們以後相見不如懷念。太難搞了,肯定不會再來了。
13:30 下山。
13:50 回到廢棄130林道。
14:30 回到1512峰。
14:33~14:38 回到西村、四稜溫泉岔路營地小休。
昨天看了氣象預告說桃園有40%的機率會下雨,但早上還出太陽,過中午以後除了雲多之外,並沒有要下雨的跡象,下山的路走得很愜意,雖然要四肢並用倒著下,比起上山那可輕鬆太多了,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回到西村、四稜溫泉岔路營地,短暫的休息喝口水後繼續趕路。
15:35~15:45 回到下切三光溪稜頂小休。
16:10~16:30 回到三光溪谷,喝水、小休。
這趟行程帶了1600cc的水,天氣不太熱,省點喝還夠用,炎夏若攀登此山飲水就要多帶一點;回到下切三光溪谷的岔路口時將僅存的兩口水喝完,真是暢快,反正下溪後有取之不盡的乾淨溪水,三光溪上游是馬告國家森林公園,沒有開墾地,應該不用擔心農藥殘留問題;一路上都很小心的踏出每個步伐,不過在下切溪谷的坡路上橫跨一根光滑的倒木時還是滑了一跤,還好即時抓住一根粗藤,人沒有往下滾,僅大腿褲管沾付了一大片黑土,虛驚一場;下午4點10分回到三光溪谷,比我預計的時間早,走到中央的大石上坐下休息,拿出寶特瓶裝了一整瓶清涼的溪水,一口氣就把甘甜的溪水喝完,然後靜靜的坐在石頭上欣賞峽谷風光、傾聽大自然的美妙樂章,養足攀爬最後一段陡坡的體力。
16:55~17:05 回到四稜溫泉、稜山叉路口營地小休。
17:22 抵達北橫公路59.3K登山口。
我想爬稜山的困難點是在回程過溪後還要爬升200多公尺的陡坡才能回到北橫公路的登山口,越過溪水來到去程最擔心的滑坡,我沿著摩擦力大的邊緣草地慢慢上行,拉到繩索後一口氣到達2公尺高的崩壁前,還好崩壁中央還有一棵手臂粗的小樹可施力,像當兵跑500障礙爬高牆一樣,我雙手使勁一撐把身體撐上路面然側身將大腿跨上路面,就這樣上來了;後面回溫泉岔路口的之字型爬坡則是一步一吐氣調勻氣息後牛步回到岔路口,比起去程下坡的時間並沒多多少,回到營地時驚動了一隻藍腹鷴,只見牠從我眼前的有點陰暗的樹林裡快速飛走,今天也沒見到有山友來洗溫泉,停留了一會後繼續最後一段路程,這段路相對來說就好走多了,沒多久仰頭一望就見到從公路登山口透進來的光線,心中無比的喜悅,我回到文明世界了。
17:45 賦歸。
後記
(1). 總花費時間(含休息):9小時52分
上山費時:5小時14分鐘。(含小休時間)
下山費時:3小時52分鐘。(含小休時間)
登山口→三光溪:40分鐘。
三光溪→西村、四稜溫泉岔路營地:3小時26分鐘。
西村、四稜溫泉岔路營地→130林道:1小時06分鐘。
130林道→稜山山頂:22分鐘。
(2). 此山除了濕、滑、陡峻之外,步道中障礙物也多,非常耗費體力,一般登頂來回時間大約在9~12個小時之間,請算好時間以免摸黑。
(3). 除了三光溪外全程無水源,請帶足水上山。
(4). 上、下三光溪谷兩岸各有一段陡坡的繩子長度不足且可供攀附的樹根、植物很少,經過時要特別小心,尤其下雨天千萬別來,三光溪長年水量充沛,雨後有溪水暴漲無法通過的危險性。
圖文版請光臨http://tw.myblog.yahoo.com/love-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