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基隆山西峰、東峰縱走下山尖步道

活動日期
2013/11/30 - 2013/11/30
所屬團體
藍天隊
困難度
2
類型
» »

mori(mori)

2013/12/10


      焿子寮,即現今海濱一帶,在道光年間由蔡、徐、涂三姓共同開闢而成,在此地從事燒灰汁、煉製焿油,遂稱為焿子寮。而焿子寮古道原為當地居民通往九份的一條往來舊路,到日治時代轉為保甲路的功能,因通過基隆山的山腰處,故稱為「龍山保甲路」。 

      而今日所發現的台陽基石 NO.14 和NO.11 及基隆山西峰和基隆山上共業界石,和昔日的台灣五大家族之一顏雲年有關,他在大正九年(1920)成立「台陽礦業株式會社」,推測此基石距今有八、九十年之久。至於和蘇惟仁、蘇盛地界碑,據歷史學者劉澤民考證設立年代可能在明治四十二年(1909)。

 

日期:2013/11/30 

隊伍:中華山岳藍天隊 

天氣 : 晴天 

領隊:江啟祥 

嚮導:曾仁傑 

人員:17人

 

紀錄如下: 

07:30萬瑞快速道路(台62)下瑞濱往左走濱海公路(台2線)於74K附近中油加油站右轉北35公路往九份至【青雲殿】停車。

07:50 整裝後出發,由寺廟右側水泥路上行,此為籠山保甲路(焿子寮古道)H190m。

08:35 遇分岔路,取左進入不遠處基隆山西峰 鑛務課 NO.393 海拔240公尺,其旁另一石柱刻有【共業主顏雲年、蘇惟仁、蘇盛地界】。

08:54 續往前行發現有新建步道,遂一探究竟? 赫然發現 【台陽基石 NO.14 】,

再往回走亦有一傾倒的【台陽基石 NO.11】,將它扶正重新置立 H237m。

09:05 回到先前的分岔路,水泥路續往前行來到【無草山古道】的入口,此古道焿子寮古道為之支線,若左行可出濱海公路【員山子分洪道】出海口附近,取直行路 H259m。

09:07 分岔路,直下水泥路接北35公路,往左上籠山保甲路 H257m。

09:15 經陳家墓園 H288m。 

09:40 再經呂家墓園,接上基隆山步道 第一涼亭處 H344m。

09:44 沿步道上行不久,遇岔路取左腰繞路上頭有反射板 H359m。

10:02 第一反射板,前有一展望台,下方的番子澳、八斗子漁港及基隆的山海觀社區、天外天焚化爐、協和發電廠三隻煙囪,更遠的基隆金寶山、鳥嘴尖下的未來世界大草坪盡收眼底 H427m。

10:18 第二反射板,景色和第一反射板大致雷同 H490m。

10:25 再回到基隆山步道,稍往左上第四涼亭,附近有基隆山西峰一樣共業界石 H521m。

10:33 基隆山,有大肚美人山的稱呼,三等三角點 NO.1109 海拔588公尺。今日天氣晴朗,難得在360的展望台上,看到從金山、萬里到鼻頭角的海天一色﹔從草山、五分山到四分子尾山的山巒疊翠,無形中大家的好心情,都寫在臉上。

11:25 續往東峰山稜線前行,一路清理路徑陡下,見到台陽基石 NO.2 H480m。

11:39 另一台陽基石 NO.4 H494m。

11:53 下至鞍部 H456m。

12:09~13:20 越過一山崙下基隆山東峰前鞍部,有分岔路,前行往東峰,左下山尖路,午餐休息 H424m。

13:27 續往上行到達基隆山東峰 又稱雷霆峰、尪石山 無基石 海拔467公尺。

13:58 回到先前路岔路,往左下山尖路。

14:35一路陡下經小段山溝路,有些難行,隨後轉入平緩路到山尖路 H238m。

14:46 沿公路往右上行 ,取右再接山尖步道 H251m。

14:57 循花崗岩步道到達隔頂基隆山入口 H324m。

14:58 上到第一涼亭,往左走籠山保甲路。

15:15 回到基隆山西峰。

15:33 取新步道經台陽 NO.11 及 NO.14 回到青雲殿。 

參考資料:

1.基隆山「共業主顏雲年蘇維仁蘇盛地界碑」初探(上) - 臺灣文獻館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82&AID=1136 

2.基隆山「共業主顏雲年蘇維仁蘇盛地界碑」初探(下)- 臺灣文獻館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83&AID=1147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請問是否有 台陽2 的照片,以及這幾顆 台陽 標石的座標(航跡)呢?

  • mstarmstar 你好:

    座標在GDB檔中自行下載,台陽14和11號在基隆山西峰附近,台陽2號和台陽4在往東峰途中匆匆經過沒拍照片.
  • 感謝提供航跡!

    就可以順著把西峰、主峰、東峰一次走完

    主峰、東峰路上,在這個季節應該都是密密芒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