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有一個神祕的溫泉,僅在獵人間口耳相傳。獵人的世界沒有地圖,只有長者傳承下來的山脈與水脈,那隱野深處是他們的家,即便時代進步,他們仍定時回到古老的家園,因為那裡能讓他們擺脫現代化所帶來的世故。回到山中,是最大的心靈歸屬,我想我們亦然。
「伊巴厚」是一個布農族部落的名字,位在東巒大山腳下,依傍著滔滔郡大溪水,郡大溪自南而北匯入丹大溪,是濁水溪流域重要的支流,這兩岸散佈著眾多布農族舊社,大致上可分為「郡蕃」與「巒蕃」,而伊巴厚屬於郡蕃內的一支。若以地理位置來看,中央山脈中段自「義西請馬至山」所分出的東郡山彙與從「八通關山」所分出的郡大-西巒連稜,兩道支脈如同蛟龍,既蜿蜒且多震盪。由丹大林道綜覽,且看稜尾「巒潭山」與「治茆山」兩座近乎三千公尺高峰爆跌入僅六百米的丹大溪床,來自中央山脈深處的郡大溪,以雄厚的水量切穿巨牆,在三分所附近可見磅礡的峽谷,兩岸削直的陡壁與總是滾滾激流的郡大溪、丹大溪,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鞏固了這裡的原始。而在獵人間口耳相傳的「伊巴厚溫泉」,便在這條激流上游,然而確切位置始終是個謎。
金子、西巒東西兩側因早期林業開發,雙龍與人倫林道成為進入此區的重要入口,而日據時代修築的中之線警備道與人倫警備道,雖年代久遠大小崩塌不計其數,仍可藉用,具有歷史人文價值。行程構想是在某次參予丹大地質調查開始的,布農獵人小方無意間提起了伊巴厚社下方的溫泉,在不斷的細問之下,大約可確知兩個線索:「望鞍吊橋上游四公里處」、「再上去不久就是峽谷瀑布,無法再前進」。就是這麼湊巧,來自勝文的資料,昭和三年出版的日本舊地圖,在左下方一個相當不起眼的角落裡,標誌了一個溫泉記號,溫泉就在伊巴厚社旁的無名溪與郡大溪主流匯口附近,儘管地圖解析度不佳,是的!我確定那就是溫泉的記號,相信一定不會錯的。
本文
人員:牛、威、澤、哈克、CL、阿弄(五男一女)
日期:2008.1/26~2/2(7+1)
預定行程:
DAY1 1/26水里→雙龍→停機坪(C1)
DAY2 1/27 →單攻治茆→續踢林道(下線林道接獵路)→腰繞接往2092峰→1400M下溪叉路口→伊利豆溪(C2)
DAY3 1/28 →上溯至溫泉(C3)→探對岸上切點(1654峰東南稜_巴羅卡彎社)
DAY4 1/29 溫泉、釣魚、探舊社;美酒、佳餚、吃泡睡(C4=C3)
DAY5 1/30 →背水上1000米→2085峰西側寬稜(C5)
DAY6 1/31 →2027峰→接上廢棄人倫林道→往北續踢→人倫工作站(C6)
DAY7 2/1西巒大山→人倫林道→水里慶功聚餐
DAY8 2/2預備日
實際行程:
DAY1 1/26台中→水里→雙龍林道車行終點→停機坪→治茆登山口(C1)
DAY2 1/27 →續踢林道(下線林道接獵路)→腰繞接往2092峰→1400M下溪叉路口→伊利豆溪→伊利豆溪與郡大溪匯流口(C2)
DAY3 1/28 →上溯至溫泉(C3)
DAY4 1/29 上溯→回撤至C3→高繞伊巴厚社→舊社下方河階平台(C4)
DAY5 1/30 →1654M→2085峰西側寬稜(C5)
DAY6 1/31 →2027峰→接上廢棄人倫林道→往北續踢→人倫工作站(C6)
DAY7 2/1西巒大山→登山口→台中
參考資料:
76.10 郡大溪谷堪查行(中華山協)
87.08 中之線警備道(政大)
88.07 中之線上東巒出八通關古道(政大)
92.01 中之線-三分所至巒大溪(自組)
94.01 中之線上東郡出無雙(中央)
94.10 治茆順探人倫工作站(中興)
96.04 巒大社轉進巒安堂(中興)
山、雲與蕃人-楊南郡手繪「1931年鹿野忠雄東郡大山塊縱走路線圖」
台灣最後的祕境(鄭安晞)
日製五萬分之一地圖(昭和三年六月十五日)
日製五萬分之一地圖_新高登山地圖(昭和八年六月十七日)
上河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上河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二版)
經建三版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職務分配:
牛:領隊、伙食(一日)、地圖資料、記錄
國威:伙食(二日)、保險
CL:大廚(三日+預備日)
哈克:交通、二廚、總務
澤:入山證、攻擊手
阿弄:攻擊手、營務
山防計畫:
留守:秋姐、小胖
撤退計畫:郡大溪涉渡困難則或林道不如預期等狀況則原路來回
預定下山時間:2/1 PM 6:00;山難發佈時間2/3 AM 12:00
記錄:
DAY1雨
車行終點(7:50)→接上警備道(8:35)→大崩壁(10:30)→午餐(12:00)→接上人倫林道(12:30)→大獵寮(12:45)→停機坪C1(13:30)
台中CL家集合,如同以往少眠,凌晨一點才闔眼近四點又要起床,水里吃過早餐車子駛往雙龍,玻璃窗外朦朧一片,雨水毫不留情的落下,氣象預報這兩日我們不會太好過,好久沒一出發就要淋雨了。雙龍林道不斷蜿蜒而上,車子隨著高度衝破雲層,近景碧山生雲,遠景雲霧鎖繞日月潭,而腳下微弱的路燈,那尚未甦醒的地利村。
運氣相當好,柵欄沒有鎖,省踢了約兩小時的路程,在車行終點(242889,2627089)與小林告別,朝西陡上1901峰南鞍。8:35接上警備道,路幅頗寬,行來極易,唯一需要一提的是10:30遇上的大崩壁已開了一條新路,往上繞過危險區域,進入森林後陡上後與舊路會合,續行後不久將會接上人倫林道,12:45來到林道上的大獵寮,雨勢不斷且環境頗髒,翻看紀錄,提到停機坪旁的水泥屋,記錄上提及屋內有「XX」,令人二丈金剛,到了現場才發現這裡根本容不下六個人嘛!折回北之線找營地,卻嫌風大,最終在治茆山登山口落腳,雨勢大到不愁飲用水。
DAY2 雨
C1(9:25)→咬人貓、薊空地(10:00)→2092峰(11:40)→高金素梅獵寮(13:45)→伊利豆溪(15:50)→伊郡匯流口C2(17:00)
「極致的ㄇㄠ」
做了幾個夢,醒了還是厚重的雨聲,滴答著外帳。好樣的,看來治茆山是去不成了,CL直說ㄇㄠ掉了,也對,這樣的鳥天氣還要氣定神閑的收外帳,還真是極致的ㄇㄠ啊!拖到9:25才出發,一路沿著林道往南行,走了十分鐘路左側有一個獵寮,結構完整。再往前行可以看到擋土牆等水土保持工事,10:00來到一處長了咬人貓與薊的空地(2461,262325),自此林道迂迴向左折下,我們採直行取獵路直接腰繞至2092峰稜,上稜後就一路寬大好走了,一路向東緩下直到2092峰前才又陡上。雨中急行無話,身旁落雨聲仍不歇,直到高度計下降至1445M時,寬稜中一處獵寮(249579,22628),搭在挖掘好的土牆裡,帆布下掛滿衣物,餘燼仍聞得出是不久前的箕火,高金素梅競選旗幟綁在樹梢,四散找下伊利豆溪的獵路。
獵路口的位置,若站在獵寮面向伊利豆溪,則落在偏西的下方平台,有數棵松樹,路徑採之字型緩下,路底明顯易於辨識。14:20開始下溪,14:50來到一座家屋(1200M),屋前綻放一株聖誕紅,尚未知覺,耳邊卻已安靜,原來是雨停了,解衣閒聊。15:50緩下至伊利豆溪河階,河階上有兩座獵寮,自停機坪以降,這已是第六座,可見獵人的進出使用頻繁。伊溪在匯流口前收束為一小峽谷,約三米落差,需架繩漂潭,由左岸高繞,17:00來到匯流口,郡大溪水澎湃,明天之事就交由明天去擔心吧!
DAY3晴
C2(7:45)→望鞍吊橋(8:50)→1079峰西側溪轉折處(11:20)→中餐(13:40)→高金素梅河階獵寮(15:30)→伊巴厚溫泉(16:00)
「大河の戀」
我相信每個人對大河都存著依戀,至少我是。我總是折服於他的澎湃、壯闊,激湧的河水讓人不得不帶著敬畏的心,而孕育的生機又如此生生不息,我們是謙卑的,上溯溫泉這四公里,需帶點運氣,我們知道無法強求,但我們仍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郡大溪有這樣的特質推使我們去追求,我想我們準備好了,一切交由山神安排。
昨夜插好的樹桿顯示水退了五公分,望鞍吊橋前過了數次溪,三人一組勾手陣行初成,來到橋下,朝陽橘滿了左岸山崖,比起前二日,這是個讓人有衝勁鼓舞的一天。1079峰西側掛著一道娟瀑,美的令人駐足,可惜我們仍在光影暗處,冰冷的溪水促使我們盡快渡至對岸,從吊橋上溯至此開了兩次繩子,由牛與澤架繩攻擊,阿威再回頭收繩,倒還應付的上。
中餐前又開了兩次繩子,水勢雖然洶湧,不過愈往上游對我們愈有利,吃飯的地點就在澤上次坐地調下溪紮營的地方(250870,2619793),與一個月之前相較,澤說這次的水退了些也清澈了些。一直提防著還有更困難的渡溪點,沒想到剩下的這約一公里半卻容易多了,勾手直接過溪即可。15:30右岸河階上有個獵寮,又懸掛高金素梅競選旗幟,澤直嚷說拉票都拉到這兒了難怪又當選。
「琅環福地」
四點半來到匯流口前,溫泉味及主流右岸煙霧讓人幾乎瘋狂。小心渡過最後一處溪後,丟背包四探。我爬上無名溪,環視可見郡大溪在這拐了九十度,盤旋1127峰向北而去,1127峰三面皆壁,將這個尾稜納入上登人倫林道恐怕有點天真,不過整日觀察下來,伊利豆溪以上郡大溪左岸每道尾稜入溪皆是峭壁,不知預定計畫的起登點何如?
然而受林道、峭壁與激流構成的層層天險,使的溫泉更加彌足珍貴。無名溪上游不遠即是一條約十五米的瀑布,溫泉脈自郡大溪右岸相連至無名溪左岸,左岸這裡溫泉量相當豐沛,溫度適中,泡在池裡不僅可賞瀑布美景,更覽郡大溪神龍擺尾之勝,彼岸奇松楓紅懸於崖壁,己岸卻又長了姑婆芋、山芋等尋常低海拔植物,有種來到荒野深處卻又親切熟悉之感。人說最絢麗瑰怪之處往往充滿著危險,沒錯,溫泉位在郡大溪右岸,只要雨後溪水暴漲,我們將被困住無法回渡,且附近唯一一塊好營地上方卻是崩崖,要享受溫泉美景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今夜有水、有火、有美食、有溫泉、有滿天星,好的無以附加。
DAY4 雨
「僅一公里」
看著指針顯示四點半,我衝回到瘦稜,對上面大喊:「下面有路,不用架繩」,中層的哈克與CL幫忙連喊了好幾聲,上層的澤與威良久才有回應,後來才知道那是關鍵時刻,手點是小樹枝,恨不得連嘴巴都拿來當「第五點」了。我看著天色,等等澤與威回來後還要繼續往前嗎?想起今日種種,根本就是登山技能總複習嘛!
六點四十五分,晨泡剛結束,走回外帳途中天空下起第一陣小雨,雲朵速度飛快,自南而北飛過,頗為異常。果然雨勢加大,郡大溪忽地洶湧,水色馬上變濁,為了安全起見,決定拔營至預設起登點。如此美好的溫泉讓人臨行前很難果決,依戀不捨拖到近十一點才出發,直到下了主流後才發現這下來不及了,勾手渡溪來到左岸,沿河階走了五十米,此處需再回渡至右岸,水勢洶湧必須開繩,然而固定點難尋,我們在此處討論的同時,溪水也悄悄的上漲,等到真要過溪時,水勢已大到有安全之慮了。我與澤下水試走兩步,驚覺不對趕緊退回,雨仍無情的下著。討論覺得就算過了此處,上游仍有未知的渡溪點,不如退回無名溪高繞伊巴厚社下至1075M西側寬緩帶。
誰知道剛才下游的渡溪點已被迫要開繩才可過,澤、威與阿弄三人先過,相繼被擊到,我們在這邊看地驚險,阿弄最慘,膝蓋撞到整片都黑掉了。費了一番功夫再回到溫泉已是12:48,眾人躲在溫泉裡煮泡麵,十分狼狽。
「怕滑落地社」
14:00從無名溪右岸上切繞過瀑布,順東南稜直上,一路上稜線右側皆是岩壁,被迫走到底的結果是一堵約十米的牆等著我們,沿著鹿路向右橫切,貼著崖壁走地膽顫心驚。然而這段橫度耗費了主繩,阿威上方傳來還需要再架三至四段扁帶,我的天啊!無裝都已經走地膽顫心驚,何論重裝。我心底說:「還是退回下層找路吧」。此時已四點,可憐的是離無名溪僅約一百米,那可恨的溪水兀自淙淙流著。
我回到下層依稀嗅出些可能性,在山壁間極速衝撞,盼望不要搞了一天還在無名溪旁。好不容易過了這段崖壁,繞過稜尾就是寬平的舊社了,稜線兩側兩樣風情啊!往後朝西北下郡大溪,雖一路盡是楓香與舊社遺址,規模之大與內本鹿「壽」駐在所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天色已晚,已無心留連,終於在六點零一分下到溪畔河階。
God!今天不是休息日嗎?
DAY5 晴
C4(8:40)→起登(9:10)→舊社中餐(11:20)→1654M山字基石(14:00)→C5(16:30)
「遠颺郡大」
很幸運的,我們預設的起登點長滿了樹,自匯流口稜尾上攀,除了一開始有個約四米的落差需突破外,之後便一路行在楓香林裡了,上登同時偶爾回望郡大溪,其實也不知道是否幸運,若昨日不下雨,也許我們仍在溫泉旁墮落,也不會有五星級的溫泉才泡五分鐘那種很虧的感覺。
11:20來到巴羅卡彎社,1345M,實地所見的比地圖顯示更為寬平,在楓林裡午餐、曬裝備,美麗的風景可以照相帶走,醉人的楓香味卻無從打包,在舊社周圍散步,眺望東巒伊巴厚連稜,寬平的伊巴厚舊社涇渭分明的呈現兩種植被,相當有趣,突然覺得伊巴厚溫泉這塊寬平的區域,似乎有點像當年嘆息灣的格調,隱蔽且不易到達,美的似仙人的後花園。
12:30午餐後往北斜切至1654峰東稜,順稜爬至峰頂發現一座山字基石,此後一路向西緩上至2085峰西側寬稜紮營(247226,2618677),林相優、坡度適中,行來極易。
DAY6 陰
C5(7:50)→2027西鞍(8:30)→舊人倫林道(10:45)→續行(11:40)→索道(13:20)→舊人淪工作站(14:20)
「消失的山城」
這條稜真的相當親切,且緩上同時仍可發現舊日的砍痕與垃圾,以至於花了僅兩個小時出頭就上到舊林道(245100,2618760),這裡松針鋪地,路況相當好,CL豪氣地請大家喝咖啡,這個上午茶喝了近一個小時,乾脆連中餐都省下來了。11:40續行,期待已久的鹿角終於出現了,牛撿完換哈克撿、哈克撿完換CL撿,CL撿完換阿弄撿,反正只要走在前頭的人都有獎,破紀錄的不到一個小時撿七支。
13:20林道兩端以索道相連,此處需下切低繞(244648,2620963),林道路況愈接近舊人倫工作站愈差,在工作站前約有三處崩塌,踢步階橫渡即可。過最後一處溪溝後不久接上林道主線,主線在這裡大轉彎,取上線續行即可至舊人倫工作站上層,途中會遇上舊時登西巒大山的登山口,有個倒在地上的路牌,寫著:「注意危險-作業伐區」。
林道上方是行政中心與巒安堂,屋內滿是到此一遊的塗鴉,全蔣清、小方、李興文…而林道下方是員工宿舍,又分主管級與一般級,你可見山中生活之單純與乏味,那是散亂酒瓶與女郎海報、那是龍窩虎窩兔窩豬窩。更下一層是牡丹溫室,時間消磨銹了鐵。這條林道對我而言像是一條時光隧道,帶我回到二十年前幼時在大禹嶺的日子,門前李樹、舊式欄杆、綠台痕,木造坊、挑高廂房、霉味塌塌米…那味道是一股鄉愁,帶我們闖進被遺忘的山城,那些人們他們曾經在這裡打拼,縱使現在老了、不能做了,回想從前,他們將對子孫訴說曾在台灣山林深處如何如何,人倫工作站是這樣、郡大林道道班房也是這樣,還有那研海林道、哈倫山工作站、嵐山工作站、瑞穗石礦場、南澳北深處、高登、太平谷……這些「匆匆」將隨著時代進步遺留山間,我們雖未曾參與,至少有幸站在這裡見證過往。
「補力康,補力康,收到請回答...」
「回答你,回答你,你是達麗姆嗎! 我摳了三天了,都沒摳到人。」補力康掩不住興奮,他已經三天沒跟人講話了。
「我是達麗姆…我們現在在巒安堂,你在哪裡?」哈克說。
「我現在在力度的獵寮,現在在煮飯,這幾天一直很擔心你們耶,前幾天雨又那麼大…」
「我們走的很順利,溫泉也泡到了……」
這是飯後在門前烤火時,哈克與烏利瑪的對話。補力康是烏利瑪的綽號,常在這山區打獵,對郡大溪這區塊瞭若指掌,上山前本來要包烏利瑪的車,還約好看看在山上有否機會碰面。
「唉唷,很久沒跟『人』講話了,太開心了,講到都忘記還在煮飯,把飯都煮焦了」補力康傳來訕訕的笑聲。
「喔…是唷」哈克頓時不知如何回答,顯的有些語塞,我們反而在旁聽的哈哈大笑。
對講機最後被澤搶了去,問了一堆這附近的路況,補力康也很熱心的把所知都提供給我們,包括對面的中之線、天堂路、神秘的吊橋。
「好啦,不打擾你吃飯了,一直跟你講話,你都沒空吃飯」澤說。
「哈哈,不會啦」補力康又是熱情的回應著。
只是我們腦袋都可以浮現一幅畫面,一隻手拿對講機的補力康,另一隻手拿鍋鏟努力的把煮焦的鍋巴摳掉,營火燻地他灰頭土臉,儘管肚子咕嚕咕嚕的抗議,嘴角卻仍上揚。
這段山中熱線相當幽默有趣,儘管我們互不相識,卻熟悉的像大哥對弟妹般的熟悉。補力康答應我們明天下山到新人倫工作站接風,雖然最後沒有碰上面,但是那緣份似乎鎖在舊人倫工作站的文件櫃裡,待日後山中不期而遇,再重新開啟。
楓香依然芬芳,我們卻已重回人間…
「伊巴厚…下次我還要再去」我心底這樣說著。
全文完 Niu 11.Feb.2008
詳細圖文版+video:http://happyman.idv.tw/catleg/cms/index.php/CatLeg/18huo-records
照片選輯:http://flickr.com/photos/clkao/sets/72157603845351523
航跡下載:http://happyman.idv.tw/thow/18huo.g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