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戶外活動資訊平台
2012/5/17
巴博庫魯山又名馬望來山海拔 2101 公尺,一等三角點位於台北縣烏來鄉、宜蘭縣大同鄉與桃園縣復興鄉的交界,屬於雪山山脈的主脊,是雪山山脈自北而南第一座超越兩千公尺的山頭。雪山主稜以此山為交點,向西北方向延伸出塔曼山系,連接拉拉山、南北插天山,構成北桃屋脊。主線往東北連接棲蘭山、拳頭母山、阿玉山等,形成蘭陽溪與淡水河的分水嶺。雪山山脈自此降到北橫公路後,往南爬升經唐穗山、馬惱山、邊吉岩山後,接上武陵四秀而躍上三千公尺的雪山地壘。
此路線有多種走法可從塔曼山經玫瑰西魔山縱走路線,稱為塔魔巴縱走。或從此山經棲蘭山縱走松蘿湖,稱為明巴棲松縱走。也可納入復興尖山,組成巴尖縱走,或是塔魔巴尖縱走。
近年有登山前輩們,辛苦於99年踏察出南稜路線,從林道的鐵皮工寮旁,開發出一條陡峭的捷徑,接上巴尖稜線。後有賴各登山社多勤加走動,今已成明顯路徑,可與傳統路線組成 O型走,避免原路來回的單調。
行程記錄:
日期:2012.05.15 星期二 天氣:晴午後有短陣雨
0515 竹南出發。大溪交流道下-->過大溪往復興鄉或慈湖方向-->走台七線。
0810 北橫66.5K處「明池森林遊樂區」停車場整裝。
0820 取左往明池山莊方向行。
0825 明池神木前,取左沿小木屋階梯陡上。
0830 小木屋盡頭,取右往森林步道,踩在小碎石路上,有些早起(前一天登屏東縣白賓山縱走笠頂山且愛睏)的累﹗本來想今日走復興尖即可,未獲同伴認可。
0835 叉路;續行明池苗圃,取左通過木柵欄,進入101廢棄林道(巴博庫魯山、棲蘭池、松羅湖入口)。
0845左有一大方型水泥池。
0851 取右徑經過鐵皮屋,前行約30公尺,左側杉林陡上區(路條多)即為「巴博庫魯山」南稜新登山口;有指標往巴博庫魯山4小時。
0855 離開林道,左上切進入杉木林,路條密集且放心前進,沿途可見隱身森林久遠之巨型枯樹倒木;奇形怪狀,甚是張牙舞爪般,其景好似森林墳場,卻也顯得冰冷原始。
0950 指標處;往巴博庫魯山3小時,回往110林道約60分,明池90分;小休喝水。
1015抵巨樹倒木區,持續陡上毫無餘地的,向占哥、素華求饒:好好休息一下吧﹗大口吃蓮霧、蕃茄汁。1020
1102 上稜稍緩,偏右續行,出現濃密箭竹林。
1115 循稜緩下後,腰繞小山頭;占哥說:應該快到了,我說:時間未到,還早呢﹗
1130 果不其然,續行箭竹林抵鞍部,有登高山的感覺(類似穿行白姑大山、屏風山…)占哥說:H1945真的快到了﹗
1145 巴尖縱走叉路;左往復興尖4小時、巴博庫魯山15分、回往110林道工寮3小時,心情為之一振,加油﹗
1159 勝利﹗正午時分登頂巴博庫魯山,海拔 2101 公尺,一等三角點,靜華分毫不差的在我們登頂剎那來電;大聲歡呼….開紅酒慶祝;說了許久許久…的目標.終於成功。在此享受日光浴並午餐,天氣雖好但雲端卻有霧氣,樹林高似乎也擋住了視野….放輕鬆吧,太快樂了﹗
1250 取左往玫瑰西魔山,傳統路線下山。
1252 叉路一;左下往玫瑰西魔山不取,取右前行往「棲蘭山、北橫、明池」
1253 叉路二;相隔15公尺,左下棲蘭山不取;取右往「棲蘭山、北橫、明池」
1258 一路陡下,路況同南稜線;宛如大型巨木砍伐後墳場,青苔披覆更顯年代久遠。
1428 下切廢林道,已下起下雨﹗林道走一小段,再右切山徑陡下。
1500 出巴博庫魯山傳統登山口,接上110廢棄林道;指標:「左往110廢棄林道終點約180分、松羅湖約400分」,「右往明池苗圃、北橫公路約60分」「回往巴博庫魯山約200分」
1505 取右往明池苗圃出口,開始踢林道….
1510 巨大倒木區。1528 高繞溪谷區,非常濕滑…小心通過下切。
1535 巴博庫魯山第一登山口(南稜線)
1537 左鐵皮屋。
1545 右方型大水塔。
1555 林道柵欄出口處,取右森林步道。
1600 小木屋區取左下。
1605 明池山莊停車場。
1630 上車回程。途中停靠復興尖山登山口,大漢橋(高空彈跳場地)巴陵橋...
回程睡夢中依稀覺得似乎下大雨了,素華直呼:太幸運了!真的睡沉了....
1920 竹南海味餐廳晚餐。
活動照歡迎光臨連結http://tw.myblog.yahoo.com/jw!exFj.qifHxqUQerw30vD/article?mid=11051
蔡兄見安:
好久不見,晃眼間我已自職場退下,目前就是三五好友相約登山觀海,騎鐵馬逍遙遊;高山也很久沒去了,和我同登百岳的肇璟常相約單攻玉山,哈﹗不了,現在的心境很閒散慵懶,放慢腳步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吧﹗
唯一尚未完成的夢就是聖稜線,6/12-6/17是目前的計畫﹗有空彼此可在部落格中分享生活事或登山情!~蒲公英
老查學長:"塔魔巴"是中級山著名健腳路線,"塔魔巴尖"難度又更高些!
但以老查學長能耐,只因當時"無心理及生理準備"
否則即便"塔魔巴尖"也能自在笑傲山林。
人類在遭遇極限狀態時,或許真的會聽到一些平時聽不見的聲音。但屬於山的「聲音」則要時刻傾聽,不因自恃能耐而輕忽、不因疲累而漠視。登山過程中,煎熬、痛苦、不安都是山與人結合所衍生出的一部分,山客必須依照大自然的一切「韻律」才能離苦得樂、才得逢凶化吉!
因此,百岳老查時常強調:登山的真義並不在結果,而是過程。這過程正是修練、修行、淨化、默化之良機,惟有身臨其境者、惟有具大智慧者,方能把握、才得受用!
看Fuline兄縱橫在中、郊山中,游刃有餘,好不自在,或有機會應可再同上高山?百岳老查如是盼。
謝謝老查學長,小弟不是不想上高山,只是一天、半天時間易得,多日假期大不易
中級山一日,不用考慮裝備重量,高山不適等問題,可大膽放足奔行,倒也樂在其中
倒是下半年"退"後,有想走"南二段",不知是否有機會再參加"樂活"與學長同行。
重覆
重覆
重覆
蒲公英大姐,
您的記錄前段介紹巴博庫魯山的部分,完全照抄小弟於 2010 年發表的網誌,請註明出處!
小弟寫作網誌花很多時間查資料考證,請不要照單全抄,以免讓人心灰意冷。
http://merelymediocre.blogspot.tw/2010/09/blog-post_25.html
猶記得,2005年10月底與一群高山嚮導們去走了趟「塔曼山、玫瑰西魔山、巴博庫魯山連走復興尖山一日遊」。在出發前夕,百岳老查受邀利用週日到山區走走,毫不考慮便答應,以為只一天頂多到附近郊山而已,完全無心理及生理準備。豈知這一程約32KM,計走了16.5小時!待走完全程後,始知是條很「硬斗」路程,屬健健腳路線,不信邪的可一天走走看,你將會體悟出什麼叫「澈底的來過,完全的再生!」
蒲公英,久未聯繫,還有上高山嗎? ~百岳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