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山新路線初探(8/1-8/4)
參加人員:教授、褀盛、小邱、柏青 (週三隊)
源起:從大禹嶺走腰繞路下鐵線吊橋,再從合歡金礦處上切至3243峰至屏風山頂是行之有年的傳統路線,但這段腰繞路已經有多處崩毀,而上切至3243峰的山徑更是處處拉繩陡上,走來非常危險。這些年來發生過好幾件不幸的事件,讓我們不禁開始思考有沒有更安全的走法。我們這次預訂從落鷹山莊開發一條往鐵線吊橋的稜線路,並避開合歡金礦之後的陡上,改從屏風山的西北稜轉東稜上至山頂,期望能帶給大家一個更好的選擇。
記錄:
D1:
4:00 北車東三門集合
10:30 落鷹山莊整裝,沿山莊上方往合歡農場的產道進入,在紅色鐵門後的樹林下切至山莊的環型步道,步道上不好意思綁路條。途中依稀有數條獵徑從步道轉上稜線,取松林間綁有陳舊黃路條的入口,放了兩條路條。
11:00 先順著黃色路條腰繞,不過一段路之後路條似乎環型回到了落鷹山莊的下方,並偏離稜線。四人散開找尋獵徑砍痕,後在林間發現一酒罐,抓方向往東南方下行。
12:00 開始沿稜前進,大致在稜的北側腰繞。
12:40 回到稜線上,一路清箭竹。
12:50 緩稜上發現舊獵寮及數瓶水瓶,並出現黑色電線,似乎是接往鐵線吊橋旁的電線杆。午餐。
13:40 沿砍痕不取小山頭,從稜線南側腰繞,出現芒草。此處草多,路條間隔遠,要小心找路。
14:20 瘦稜上到處是箭竹,砍砍砍,大致走在稜上,但有一小段在北側腰繞。稜線轉向東西向。
14:40 有一小休息地,又發現電線沿稜架設,還有數瓶舊水瓶。
15:10 稜線在這裡比較寬大,箭竹還是不少
15:40 一平台,可以紮數頂四人帳,有數包獵人的塑膠袋跟水舊水瓶。決定繼續下探。
16:00 不小心下到東北的小稜,在箭竹堆中奮戰許久,只好原路爬回,並把路線拆掉。教授自己腰繞到東西向正確的稜上再爬回來。
16:20 紮營
D2
4:00 起床
6:00 出發,正確的稜線初看沒那麼明顯,但一會兒便十分好走。松針舖地,與昨天的箭竹坡大不相同。
6:15 數塊大石頭,小落差,從大石頭的左側走下可避開落差。依舊是松針滿地,林相優美。
6:30 較陡的下坡,看砍痕判斷獵人是在稜的北側之字型下行,松針很滑,要小心。
6:45 接上傳統路
8:12 鐵線吊橋旁的水源,煮茶喝水,補充昨夜缺乏的水份。
8:40 經過鐵線營地,上行至松林間,地圖上東側都是緩稜,本想由此過溪,但實際上很陡很難下,教授判斷獵人應該從前方的最低鞍過溪。
9:00 沿著稜線的西側走,一路找好的上切點。松林營地有樂活做的集雨水器,插在地上的小樹幹都發芽了。路旁的坡有箭竹,好爬好抓,決定在這裡輕裝上切。
9:10 上到稜線,一組人沿稜探,教授跟小邱則下溪。稜線上的路跡不似人行,又有山羊排遺,應是獸徑。
9:30 四人全部下溪,有廢棄帆布,果然獵人想的跟我們一樣!! 如此住松林營地的山友便可翻過稜下溪取水,路程來回約15分鐘。
9:40 對岸的芒草堆中有獵寮,看起來還有在使用。
10:00四人輕裝分頭找獵徑,在獵寮北側綁路條開始腰繞,繞了一圈之後腰繞向南。
10:20 確認下午的方向後,四人回到松林營地揹背包,下到溪旁午餐。
11:30 休息夠了,今天把獵寮當根據地,輕裝探路。
12:00 數顆大樹,路徑不清,邊走邊觀察獵人從哪條稜上切。
12:50 靠近南方的小胖稜,上切一段,路都不會太難走,植被以疏箭竹為主。
13:20 又變成松針地,教授想從這裡找出接上2206峰的路線,如此或許山友會更願意使用。
13:40 沿山羊路繞到小胖稜的南側,發現溪已分岔,這裡下切會過兩條溪,而且很陡。褀盛下探了一段,可行,但路線還是比從獵寮開始的腰繞路差,決定放棄。
14:30 在小胖稜尾綁了四條路條,明天就從這裡開始吧! 大家回程沿途修路,走過兩次以後路徑明顯多了。
15:15 回到獵寮。
D3
4:00 人體鬧鐘小邱叫大家起床。
5:40 輕裝出發。
6:15 到達昨天的小胖稜尾,休息。
6:30 開始上稜,松林針葉間參雜著芒草。
6:55 坡開始變陡,上到頂有一個巨大岩壁,且南側難以上攀。但順著岩壁的左側往上可在雜木堆中翻至稜線上。
7:00 稜線上都是箭竹,砍砍砍。定位發現地圖上的寬稜實際上由數條稜線組成,我們爬的是南側的那條。
7:30 稜線變陡,但腰繞的話尚可。在此腰繞到北側較平緩的稜線再上。
7:40 北行約120公尺,可看到稜線在我們右側頭上,之字行上切由左側上稜。
8:15 上到滿是箭竹的瘦稜,除了路難走外坡不會太陡。
9:25 植被還是箭竹松林,這段不會太難走。此時前面又開始變陡,因為我們一直在靠南的支稜上,小邱跟我選擇直上,教授向北腰繞尋找可能比較緩的主稜,褀盛則找了居中的路線上來。
10:12 全部人上到西北-東南的主稜頂,我們這次走的西北西稜在此跟西北稜會合。可見上方透光,應該就是在落鷹山莊看到的草坡。
10:25 遠看的草坡其實由有刺植物跟芒草箭竹組成,被刺的哇哇叫。在這裡休息欣賞雪山西稜還有很近的畢碌羊頭。
11:20 因為上草坡前的路跡不夠理想,比起地圖上的坡度還是太陡,決定今日不攻頂,改往下找尋更佳的路線。
11:40 從草坡旁的西北稜下,發現舊砍痕,也許獵人就是沿著這條稜線至獵寮。在一小鞍後我們不取西北向,改從西側下山。
12:30 腰繞到早上的陡坡前,從一堆芒草的上方出來,接上早上的路。這樣子上草坡比起原本的好些,所以把原本的路線拆掉。
13:00 一路下坡,慢慢修路。
14:30 從稜線的左側之字型下稜,坡度較大,也許下次會把這裡的路修好一點。教授建議下次應該向北繼續腰繞到平緩的主稜再上。
14:55 想要避開早上的大岩壁,研究地圖覺得坡度平緩,所以選擇由西側的雜木林下切,之後稜線轉西北向。
15:25 但稜線不久就斷了,而且左側的坡度有七八十度,跟地圖上不符,無奈,退回去直接腰繞到早上的路。
16:00 大岩壁,其實由雜木堆往下,就算不拉繩也很穩當。
17:20 回到獵寮,颱風要來了,怕溪水暴漲,回到松林營地過夜。
D4
5:30 起床
7:40 出發
8:10 過鐵線吊橋的電線杆,下次考慮由此開路接上稜線,可完全避開前天傳統路上遇到的瘦稜跟崩塌
8:45 回到前天的下切點, TWD67 (281844, 2674122)。遇到兩位修路的原住民,他們說前陣子又有除草的工人從大禹嶺的腰繞路滑下崩坡,不幸過世了。希望這條平緩好走的稜線路可以讓這些憾事不再發生。
14:40一路慢慢走享受松林間的微風,順便補路條跟砍草,二點半出到落鷹山莊。本想切右側些避開紅色鐵門,但被另一灰色鐵門擋住,最後還是想辦法翻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