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況回報

初見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5
經緯度
0.00000, 0.00000

Taipei101(賴兄)

2009/12/16



初見山
• 初見山 I
• 初見山 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見山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隊 名:初見溪初探(初見山未成)

日 期:79.12.30~80.1.1

參加人員:蔡日興、葉大成、鄭文凱、顏嘉良、施淑清、魏家弘、崔宏立、蔡文如


探勘手記:
  
  在地質系圖書室的陰暗角落裡,翻讀古舊的日本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昭和十
年版,在初見山基點附近發現一條鐵路,自西林村延伸進來,上述「林用手押軌
道」,沿途尚有「警官駐在所」,這在其他資料中均不曾出現過,只在聯勤五萬
地圖上可見一條概略路線,但僅繪至安萊山南側左右,這會是怎樣的一條鐵路呢
?還可以找到痕跡嗎?這裡會有神社的遺跡,甚至日人的遺留物?初見山的基點
是因此而設的?一連串的問號湧現,迷團就待有心人來解。


原來,山裡的孩子都有相同的夢,懷抱滿腔的期待,我們又來到西林村。


  這天,起了個早,搭乘早班的平快車由台北直下花蓮,要在連續假日來東部
,大概只有這班車不會出現洶湧的人潮吧。躲過人潮,躲過擁擠,但仍躲不過大
自然摧枯拉朽的力量。這陣子,花蓮地震頻仍,再加上今夏歐菲力颱風的無情掃
掠,熟悉的恰堪溪已面目全非,西林村的原住民,林務局的測量隊,巧遇的獵人
都一再告誡我們:狀況已變,小心地震。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一群人坐在礦車內
晃動著。


  搭礦車到清昌溪溪口,開始「踢」溪床上的礦路,沿途遇到不少人:
 
 「初見山?沒聽過。鐵路?別傻了!」

 「溪床比去年高三十公分。」

 「二子溫泉已被砂石埋掉了。」

 「地震時,要小心掉下來的石頭喔!」


  想想曾有過的山難事件,似乎都與地震無關,我們會是第一樁嗎?出發前,
花蓮地震的消息已刊了一個多星期,餘震也持續了一個多星期,災情不斷,甚至
搖傳「花蓮與台灣震得快分開了」「花蓮就要沉入海中了」,當時不以為意,如
今才驚覺,此地的人竟是如此的人心惶惶,而就要走入深山的我們,也不免感染
了這股氣息,在徬徨之中前進,只因找不到後退的藉口。


  路過初見溪口,走進初見溪,一片崩坍惡地聳峙在天邊的稜線上,這片崩壁
從兩岸絕壁的恰堪溪上望,並不引人注意,但後來我們走入大安山東側斷稜,赫
然發現一片半天削地的大崩壁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初見大崩壁呀!踏在
混濁的溪水中,溪床是砂也是石,走到南北雙溪口,可見明顯的清濁交會,南溪
是一路崩到上游,而北溪則是清流淺淺,遍布沙灘。


  溯北溪前行,不多久,覓得一處沙地,紮營並向前探路。根據三角點成果表
的描述,獵徑是從一處崩石堆旁陡上,但崩石堆是有,卻無路跡,硬上這段陡坡
,植被稀疏,走來驚險萬分,回頭下望,溪底竟是一道瀑布呢!下方深潭也美,
只是瀑布兩旁聳立著絕壁,應驗「美麗的背後即是危險」的古諺。沉醉之餘,身
後草叢中唏唰作響,猛一回頭,竟見獵人背著山羌正要下山,寒暄之中得知此路
因地震震壞,相當危險,已不可行,頗無奈。


  是夜,決定放棄初見山,轉進湯上岳,一陣陣的轟然響聲與緊接而來的震動
,更堅定了這個決擇,夢裡,回到成功嶺的震憾教育。


  轉進二子溫泉前的雙溪口,帶著「傢伙」準備沿稜線砍至湯上岳,卻卡在長
滿茅草的大河階上,鬱悶地走回溫泉,竟無法相信眼前所見的一切,溫泉被埋沒
,河床上盡是一棵棵的巨木倒插著,是怎樣的一股能量造成這麼慘烈的狀況呢?


  次日清晨,幾個原住民朋友自西林村來此,探聽之下,是恰堪溪獵路主線的
主人,獲知幾個重要的資訊如下:


 1.恰堪溪有路可翻上牡丹岩(經湯上岳?恰堪北溪?)。

 2.有路可上南二子雙峰間鞍部,但因維持不易,已廢。

 3.大安見晴有獵路,路口在37K ,樂嘉溫泉的確存在。


  這些資料為我們對此區的了解有全面性的突破,而除1.以外,餘均已被後
隊證實為真。


  利用這半天,我們向前溯探至高繞路口,發現阻絕倪其彬等不得前進的深潭
瀑,竟被大洪水沖開了,凱子輕易地溯溪前行,攀越小支流上的滑瀑,卻是楓葉
紅落大地的景致,想不到這一處窮山惡水,竟也有天成美景。


  回程中,往探癒著丘稜線上的岔路,是新砍出來的,一路陡上了兩百多公尺
才回頭,該是往湯上岳的路,只是時間已無,悵然下山,走回石礦場,走回西林
村,落莫的心中滿是遺憾,回望拔出恰堪溪底的針山,暮色中泛著一片紅光,這
些山上的孩子又開始築夢了……

(葉大成)

時間記錄:

79.12.30 台北→花漣→西林村→白雲石礦場→清昌溪溪口(12:30) →
   初見溪溪口(14:50) →雙溪口(15:08) →初見瀑布(15:58)C1

12.31 C1(09:30)→初見溪口(10:07) →溫泉前雙溪口(11:45) →
   開始砍路上稜線(13:05) →撤退(14:30)→二子溫泉(16:00)C2

80. 1. 1 C2(09:20)→高繞路口(10:50) →支流小瀑(11:30) ,撤退→
   癒著丘鞍部(12:20) →沿稜上探200M折返(13:00) →
   溫泉(14:20)→白雲礦場(17:10)→西林村→花蓮→台北


回到"白石傳說"目錄
回到"臺灣的中級山"目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見山 II

隊名: 初見山

日期: 八十二年二月十六日至二月二十日

參加人員: 陳啟鴻、魏家弘、陳啟平、李芸嬋、林冠成、易文韜


行前構想:


  大一暑假中嚮時第一次見識到初見崩壁,那股衝擊一直不能忘懷。

 聽說初見山頂有神社、鐵道、山洞,山洞裡有寶藏。

勘察歷程:


二月十六日

  今天預定至初見東北稜尾的雙溪口,在林榮和啟平會合後,被大卡車撿進恰
堪溪。沒有辦入山證,偷渡成功。恰堪溪床寬廣而巨石纍纍,兩岸卻陡峭,是極
壯闊的溪谷。家弘兩年前來過,是跳石頭進來的;我們這次卻是沿著大卡車路漫
步到雙溪口。當晚紮營在工人搭起來的篷子裡。一邊是垂直的大理石岩壁;一邊
是搖搖欲墜,萬一滾下來肯定會砸死人的大石頭所組成的碎石坡。

二月十七日

  大概是昨天探到了碎石坡上的獵路,興奮地一大早就都爬起來了,可惜天還
未亮。整理一下東西,將不必要的統統留在營地,兩天後還要下來呢。從碎石坡
旁翻上稜線,赫然發現峭壁上竟然長滿了茅草,茅草中還有一條路;這一段路在
地圖上看來絕不好惹,但每每在遇到困難地形時就會出現梯子、繩索;看來獵況
頗盛,運氣真好。哈哈!「今天要睡在基點旁邊」


「我要到神社上去睡,明天一早起來挖寶藏」

 
 到西北稜後,接上稜線上的路,往上走之後路況變差,顯然已久無人走了。

 看看天色不早了,又遇到困難地形,還是紮營吧!今天已經走了不少路了。

二月十八日

  輕裝出發,有一小段垂直地形,重裝恐怕不易通過。至此,路已不見蹤影,
偶爾還得出動山刀,回頭看到來時的東北稜,才知道獵人為何不走稜線而走山腰



 初見山頂是一長形的隆起,踩遍山頂仍找不到基點,難道是已隨著崩壁滾落
初見溪底?沒有基點和我們一起合照,仍然要留下個記念,於是找到一個熊穴,
這樣至少這隻大熊可以在將來幫我們做證。


  還有一個目標,繼續前行吧。


  差一點就摔下去了!這一個方方正正的大溝不就是索道遺跡嗎?還有兩根大
樹幹橫跨在上面呢。我們真的到了!神社在那裡?山洞?寶藏?


  寶藏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不過如果真有寶藏那就更好了。想想,日據
時代有多少人在這裡工作,現在?幾個人來過這裡,心中不禁肅然。幾個人還是
四下散開,朝自己認為有寶藏的方向找去,找了半天,終究是沒有寶藏,卻意外
「發現」了神社,原來就在我們腳下,是依著山坡、由石塊和大圓木構成的兩層
建築,上頭的牌仿已經倒塌了,但仔細觀察仍可辦認。是許久沒有人整理吧,有
幾棵 4、5 公尺高的小樹散佈在整個神社之上,將神社偽裝得很好。另外,〝台
灣專賣局〞的酒瓶、碗、荼壺等日據時代的生活用品也發現不少,易文韜還帶了
一個碗下來。值得一提的是旁邊有幾棵千年紅檜,不曉得為什麼沒有被砍下來。


  在神社旁邊解決了午餐,回到營地打包整理東西,原本預計會缺兩天水的,
現在卻太多了,只好拿來洗手;倒水會招來厄運。

二月十九日

  回恰堪溪的途中遇到兩位獵人,正是家弘兩年前遇到的,彼此寒喧了一番。
還把吊到的猴子和白鼻心秀給我們看。


  中午下到了礦場,礦場陳老闆很熱情地請我們吃肉,送我們一袋新鮮豬肉及
水果,還開吉普車送我們到二子溫泉;真是在意料之外,原先以為自進了恰堪溪
之後就離開了人群,結果是不但有開好的卡車路,還感受到平地少有的人情溫暖



  當晚,四個大男生和一個女生就在二子溫泉享受了無拘無束、熱乎乎的溫泉
浴。

二月二十日

  今天只有到高繞路去看看針山,湯上岳則因恐時間不夠及糧食不足只好放棄。


  回程到礦場又被陳老闆載出檢查哨,繞到銅門去買刀,再到花蓮車站,請我
們吃晚餐,弄到火車坐位,讓我們一路睡到台北。

後記與成果:

時間記錄:

二月十六日

06:30 台北 自強號
11:10 林榮
15:41 紮營


二月十七日

07:00 出發
13:14 抵隔天的營地
14:00 西北稜
15:13 紮營


二月十八日

07:18 出發
09:31 初見山頂
10:00 索道、神社
12:00 離開
14:00 營地 整理東西
15:35 紮營


二月十九日

08:00 出發
12:00 礦場 …


二月二十日
二子溫泉到賞針山平台: 去程約 80 分


 附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白石傳說"目錄
回到"臺灣的中級山"目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慈愛綜合醫院 TZU-AI GENERAL HOSPITAL
http://tagh.org E-mail://[email protected]
雲林縣西螺鎮648新豐里新社321-90號 TEL:05-5871111 FAX:05-5872000

http://club.ntu.edu.tw/~mtclub/database/firstsee.htm
以上文章係由上面網址照貼,這樣看的山友就不用再點一遍….

-------------------------我是分隔線-------------------------------

以上是目前網路上唯一可以參考得到的初見資料,賴兄在2005年3月跟2009年12月共探勘過二次,發現這條傳統登山路似乎已不可行,由恰堪溪跟初見溪合流處的[ 石門 ],是一處天險,一定要選溪水最少時才得以出發,由合流口上溯初見溪到初見瀑布登山口約要二小時,下溯因為角度問題,下行比較快,上溯是比較慢的,在二溪匯流點右側的瀑布溪床紮營後,應要空手請[ 攀岩國手 ]先帶繩索空手攀岩上去放繩子下來,待隔日重裝再上!
在瀑布前的大石頭前人有噴紅色漆[ 調查工寮 ]為記號!

請不要小看這粒初見只有1826m高,距瀑布登山口直線距離不到2公里,這粒初見可是賴兄自爬東部山岳以來,感覺到最難的一座山哦!

如果,有攀岩國手願意隨行帶我請在樓上留言我才會再繼續貼文!

文章附件

所有回覆

  • 初見!初見!

    我好失望.....

    希望下回有人能來幫我完成我的心願~

    測量隊畫的路線圖是錯的,在山下就已經想到行走路線,想不到,竟是跟我們所想的一樣我們是對的!

     

    第一段往上到1000m是此行最高潮,爬起來會頭皮發麻!第二段上稜是一般探勘路線,第三段是行走在露岩上,將近360度的展望,將南二子山.千谷寒山.南木瓜山.木瓜山.大檜山盡收入相機寶盒裏~

    (相片是我的山寨手機在初見稜線上拍的,主題是千谷寒山,左後有白雲山頭是大檜山,遠方右邊是木瓜南山,再遠一點是木瓜山;下方溪谷合流口就是要進入二子溫泉的大門牙;由千谷寒山拉下那條長稜尾就是安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