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要大便ㄉ話要帶什們裝備上山ㄇ

wmwm119(賴達)

2005/3/19


之前在台灣山岳雜誌上看到倡導LNT精神(除ㄌ攝影,什ㄇ都不取,除ㄌ腳印什ㄇ都不留),個人覺ㄉ很好,但是那問題來ㄌ,爬山歸爬山,大便還是要ㄉ吧~!,但應該不能隨地ㄅ,所以囉,有需要專門因為大便(包含女生小便)這些事帶什們東西上山ㄇ

所有回覆

  • 照故事情節發展下去, 要帶塑膠袋上山, 看見動物排遺也要順便撿下山, 看見動物隨地大小, 要出聲制止. ps: 純建議.
  •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abki&book=8 上面那個連結是我跟我朋友一起去南二段的照片,其中他有做一些給社團學弟妹教學用照片,就是關於如何帶大便下山的範例,我們六個人,只有兩個人嘗試大便下山, 不過呀~我是把大便留在山上的其中一個,其實我覺得把大便帶下山的精神真的非常好,值得鼓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我還是會找機會試看看帶大便下山,很怕大便在我背包裡面爆漿!!!慘~ 哈哈~至於對帶大便下山,我覺得要視情況而定,比較少人的中級山或是冷門高山路線,偶而在路旁挖個糞坑(一人份),方便完後把大便搗爛埋一埋,因該不至於會影響到高山的生態環境吧~ 不過如果是在熱門的營地呢,像是369山莊,99山莊,檜谷山莊這些山屋營地,人的大便真的會堆積如山,檜谷的廁所更扯,直接把大便+衛生紙沖到山溝去,呼呼~這樣一來...結果會怎樣大家可想而知的呀!! 雖然大便會腐化沒錯,但是有"量"的區別阿,野生動物的大便再怎麼"大"也不會像人類在山屋營地那樣的"大"法,因為我對北大武的檜谷山莊比較熟,容小弟用檜谷山莊來做例子好了,旺季時,一個星期少說有五六百人上山住檜谷,平均一人拉一坨(有人沒拉,有人拉兩三陀),一坨平均六百克.....那麼一星期就有300公斤的大便,一個月就有1200公斤的大便,重點是他們全部集中在一點......很恐怖的~ (以上推算是小弟依照以往經驗大約估算的,如果差距非常離譜,希望各位大哥大姐提出來糾正,或是有提他這方便數據資料都可以提出來一起分享,謝謝喔~)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忍受背大便下山的人,就儘量去做吧!!沒試過的人可以找機會試看看喔,說不定這沒有想像中的難, 覺得自己無法做到的人,也無所謂,方法有好多種,不要集中同一個地方大便也是個好方法呀,但是希望你們不要用異樣的眼光來看背大便下山的人,畢竟人人都有他自己的登山風格阿...... 能背大便下山的人也不要認為自己了不起,自己比較厲害之類的,甚至強迫別人要跟你這樣做,......相信大家都會討厭這樣的人吧!!! 大家一起快快樂樂的登山,一起來維護這的登山環境吧~
  • 1、ㄚ哈!終於發現「便泌」也有好處了,到山上不用煩惱那「東東」怎處理了!至少沒這方面的問題須操心! 2、不過,發現國外登山對這方面好像作的蠻好的,我覺得可以慢慢宣導,讓大夥朝此目標來作,這「Formosa」是要大家共同來維護的!甘巴爹!
  • 恩仔姐所提到的第一條 1、ㄚ哈!終於發現「便泌」也有好處了,到山上不用煩惱那「東東」怎處理了!至少沒這方面的問題須操心! 真的還相當多人在山上會這樣 尤其女生特別重 原因不外乎登山前精神緊張/個人衛生習慣覺得在山上不方便/怕被別人看見 有了這樣的事情產生對身體是相當不好的 曾經有一位山友走馬博橫斷7天都沒有如廁 因為沒有排放所以所吃的東西也就不多----根本也吃不太下 造成的結果就是身體虛弱/精神不濟/晚上不容易安睡 建議大家把登山當成是一種很平常休閒活動 不要把它想成是生死交關的場面或是一趟一生難得的特別旅程 這樣才不會患得患失造成神經緊張無法排便
  • 應該要帶衛生紙吧!! 大便帶下山我真的做不到! 不過會帶小鏟子挖個洞.埋起來毀滅證據. 用gps定位當作尋寶的寶物!
  • hgm6092兄〜安唷! 1、偶真ㄉ是「便泌」啦!不是因為上山的緣故喔!(上山是會不好睡,頭痛、過敏等),但偶最多只上過3天,所以真ㄉ沒這方面的煩惱ㄚ!(真ㄉ終於發現便泌ㄉ唯一好處ㄋㄟ) 2、偶帶小朋友上山,一定要小朋友把東西帶下山(包括果皮),只是「噓噓ㄉ」就沒,偶想那應該可以不用吧!(當成施肥或是下個小小雨,應該不為過吧!)
  • 你這個問題會考倒很多登山老前輩哦! 畢竟在台灣登山時,似乎從來沒有人會問這個”蠢問題”! 笨!那當然要帶衛生紙,如果忘了帶! 就跟台灣光復初期農村一樣,摘樹葉擦屁屁!(賴兄小時候,還用竹片擦過屁屁咧!) 或者,就在溪邊洗屁屁!長程縱走時,有機會就要洗一下人體重要部位!這個衛生習慣是很重要的! 在國外時,為了面子,營地旁雪地上都會準備便溺袋大在馬桶內,集中起來後,再專人揹下山,附上照片是日本製的便溺袋,裡頭有一片好像是成人紙尿片的吸水棉,再附上一條草繩,價格是200塊日幣,日本買的.
  • ....
  • 有這種便溺袋把嗯嗯過的便便帶下山真的是很環保啦 可是我真的有點納悶 萬一在山上鬧肚子~~『挫屎』了 這麼小的便溺袋夠裝麼?!
  • 看到各位這麼煞有其事的討論 我決定跳出來鬧一下 我建議帶點麵粉、沙拉油 然後把大便用煎鍋盛著,和著麵粉用油炸 炸成像天婦羅後,再沾點辣醬 應該是值得試試看 既然有人提倡喝尿,那油炸大便應該也是可行啦 靠!不要打我,我承認是出來「鬧」的ㄇㄟ!
  • 建議要帶的東西 衛生紙 封口袋 小鏟子 折傘(遮羞遮陽遮雨通用) 嗯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驗和看法 每次走在高山上 欣賞美麗的風景 最怨恨的便是看到"前人"隨處拋棄的衛生紙煞風景 看了覺得相當髒亂,噁心 更何況是在美麗營地周圍四處散佈的大便 為了不成為被"後人"怨恨的"前人" 我的想法是覺得 最多只應留下個人的排泄物在山上 其他所有的東西 都應該背下山 這應是所有山友都可以接受並做的到的 因此 後來 只要是我帶隊爬山 一定會在行前發放數個大夾鍊封口袋給所有伙伴 要求所有伙伴將所有的垃圾 衛生紙 廚餘 剩菜剩飯 果皮 紙屑 果核等等 都裝到封口袋中帶下山 既然有辦法背上來一定能夠背下去 我也一定會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 務求讓大家瞭解 這樣的要求是有其必要的 大的夾鍊封口袋(10號以上)很好用 裝東西很方便 五金行 超市都買的到 一包一百個150-200元左右 若山屋有廁所 我也一定要求伙伴帶封口袋去上廁所 上完廁所把衛生紙裝起來帶下山 絕對不要貪圖方便直接把衛生紙丟到廁所中 這一樣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因為大部分山上的廁所 是用大量的水將大便沖倒山溝中 如九九山莊 至於排泄物的處理 我是覺得 有設置廁所的地方 一定是人多的地方 便請大家使用廁所 將排泄物集中 若沒有廁所的地方 以前我們社團大隊伍的作法是 上山背一把折鏟 自己挖一個廁所 選擇視野好 遠離水源 距離營地一段距離的地方 挖一個兩腳適合蹲的寬度 深約50cm的洞 將鏟子留在挖出的土石旁 每次有人使用過 便用鏟子回填一點土石掩蓋 可供多人多次使用 離開營地時再將土石完全回填 上方蓋上石板 讓人看不出有使用過的痕跡 這便叫做滅跡完全... 現在爬山多半是小隊伍 我隨身都會攜帶一把小鏟 在山上教導伙伴 上廁所時用小鏟挖掘一個深約15cm的"貓穴(cat hole)" 使用過後便填起來 仍然呼籲一下 請大家一定要把用過的衛生紙裝在封口袋中背下山 這對於爬山的feeling 很有影響 看到yau907的照片 你們是去年六月底去南二段的那一隊嗎 應該是高大還是高醫的原野社(or山野社) 如果是的話我們曾在白洋金附近見過面喔 我們當時一行人是走八大秀的 我當時也對你們布丁桶大便盒相當感興趣呢 記得在一些影片和雜誌上看過 外國一些著名的大岩壁攀登 有的要爬個好多天 國家公園似乎都規定要將排泄物裝在容器中帶下山 詳情並不太清楚 不知道我們的山友未來有沒有可能會進步到攜帶便袋裝排泄物下山 不過 期望大家都能夠在爬山時 多多為我們山中的美景設想 不要存有 我只來此一次 這種消費自然的想法 而應是 我未來還會帶許多好友來 一起享受這一片自然淨土
  • 看到前輩先進把大便揹下來,心中十分佩服,在心中暗自期許下次上山也要辦到 關於衛生紙的部分,我是準備"每日C"果汁的空瓶,內裝兩茶匙洗衣粉防臭,再按天數準備小塑膠袋,一天六張衛生紙,方便後,手套塑膠袋抓衛生紙塞入,一瓶可裝四天份....
  • 我覺得yau907最後説的是一個登山家應該有的心態與精神. 所以像恩仔姐這樣的便秘也有好處, 登山也不一定要用平常心面對, 所以我爬山的時候常常順便訓練耐饑力, 當然這種耐饑訓練並非適合雪地或長途縱走的登山型態. 有些觀念的導入確實可以給大家另一層面的思考, 像本站也有人提過, 登山是否需要熱源(熱食), 單純拒絕熱源或絕對擁載一定要有熱食, 我想都不是很好的, 不過卻是自己可以思考其"必要性", 不然現在連騎單車,機車或汽車的旅行者, 動不動就"開火"的隱憂與必要性就值得深思. 當然新觀念的導入, 大家一定有些看法, 可以適合本土民情, 慢慢就可以接受; 反之則反. 雖然以前懷疑過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s?q=%E5%A4%A7%E4%BE%BF+%E9%84%92%E4%BB%94&hl=zh-TW&lr=&selm=45diaW%24QrD%40bbs.csie.nctu.edu.tw&rnum=3 沒想到現在真的有人討論"把大便背下山". 至於我的看法: 1.我是不太喜歡山林中人潮洶湧的居住地, 所以亂安地壘, 或觀光廁所的問題就相對避免. 2.登山的自然觀念不斷修正, 應該沒有絕對的真理, 以前受到"把拉機帶下山"口號的勳陶...後來受到有些東西可以自然分解...現在是要考慮到環境容忍度, 我想很多觀念還是要因地制宜, 隨時間而改變的. 面對"環境容忍度"問題, 我認為是不需要真的背下山丟到馬桶的, 如果"塵歸塵, 土歸土"是成立的, 那麼只要僅選地點就OK了, 只是快速便利的時代, 大家還是選擇最安逸的場所. 有關山野拉機處理方法, 讓我想到兩個故事, 有陣子專跑陽明山區, 在木製平台糾正一群應該是僑生的遊客, 吃瓜子, 殼就直接丟在國家公園的平台旁...現在想想有點不怕死! 另一次, 宗教團體帶小孩在新店山區, 吃完的果皮就往山下樹叢丟, 老伯伯還故意教小孩, 可以自然分解的可以丟, 回歸自然...其實重點是 怕引起其他人公憤, 闡述拉機處理的理念. 我不是聖人, 但是我的拉機處理至少有思考過, 對得起自己與自然. 我不是聖人, 我也跟賴兄一樣用過"離ㄚ"刮過屁眼. 我不是聖人, 山野忘記帶衛生紙, 我有能力處理屁眼的便便. PS.刮屁屁最好用類似芒草的葉(像甘蔗葉), 記得要剝除採用葉梗, 不然刮花了屁眼...應該不好受. 至於樹葉...也不是用葉面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