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討論區

登山杖使用觀念探討

ROADKER(路客)

2005/1/11


在台灣 使用雙杖的人仍然是少數
在歐美日各先進國家則是普遍觀念

在登山過程
常有人問我:需使用雙杖嗎...
會不會不方便啊..

其實雙杖更輕鬆 更安全
九月份北一段溯中央尖溪給我更深切的體會
支點更多 更有保障

有人說
使用雙杖是愛炫 假專業 不適合台灣地形

你要知道 雙杖其實讓人更平穩
肩部.手部.膝蓋負擔更輕

希望大家能有機會 多體驗雙杖所帶來的輕鬆

悠游山林

所有回覆

  • 我也是使用雙杖 但我在山上最常聽到的是 你要去山上滑雪嗎? 天呀!你嘛幫幫忙... 另外、請大家要注意的是握把帶的地方還有分左、右手使用 以Leki為例握把上方有白點的是右手、黑點的左手 主要是握把帶的設計不同 不過要注意Leki Makalu Ultralite Titan Air Ergo PA的第三節很容易折斷 最近半年內兩支手杖就分別各斷了一次 ( 一次是受到外力撞擊 ) 還好登山友都有提供維修更換的服務 但我還是覺得這款手杖偏軟 如果下坡拉長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對了! 手杖如果受潮之後 記得回家要將手杖分段晾乾 以避免影響日後使用的壽命
  • 記得數年前第一次登玉山時,還未習慣拿登山杖,響導則建議我應帶登山杖,可以保護膝蓋,於是,登雪山時,我就買了一支登山杖,響導又建議我應帶兩支,平橫感會更好,效果也更佳,於是,登南湖時,我就帶了兩支登山杖,心想,這次響導該不會叫我下次要帶三支了吧! 就這樣,一步一步來,現在我已習慣出門都帶雙杖,而且感覺很好,尤其下坡時,更可輕鬆自如,健步如飛,膝蓋也不會受損,好處多多,至於別人如何看,就不重要了,如何保護自己才是真的,有一次在山上,有山友問我雙杖會比單杖好用嗎....? 廢話,四隻腳當然比三隻腳跑得快阿!
  • 小弟先前也是使用雙杖,後來改用單杖 因為用兩枝太不划算了,真的用到的機會太少了 就理論來講,雙杖比較能減輕雙腳的負擔,更能幫助平衡 就臺灣山區的狀況,大部份的地形並不像歐美國家山區開闊 要鑽要砍要拉繩的路太多,再者,忽然陡上或陡下要重新調整長度也煩人 最困擾我的是拍照,兩隻手掛了兩把杖,還要掏相機,拉拉鍊,開機,定焦,拍照 往往不是手忙腳亂就是錯過拍照時機,總會對後面等待的人感到抱歉 我爬山目前最大的學習在於步伐和呼吸的調整 前輩常云:「下山靠技術。」 我深有同感,登山杖能幫的很有限 拉樹枝,踏點的尋找,腳步的輕重也都很重要 走到一定程度還能感受到肌肉的感覺, 我認識幾個獵人朋友,也不見他們拿登山杖 我想原因無他,只是他們更懂得如何和山相處 現在我還是帶雙槍上山 只不過用到兩枝的機會並不多 大部份的時候還是借給沒有登山杖的山友
  • 雙槍上山? 我想要看什麼路況, 如果是一些高山的康莊大道, 雙杖有用武之地. 叢林還搞雙仗自討苦吃. 當要鑽要彎腰等, 帶個山杖... 簡單的說: 走山要怎麼用輔助裝置就看人喜好與習慣.
  • 在困難路段 我相信從沒人教你拿著登山杖 登山杖之使用 本來就是當用則用 當收則收 登山杖是輔助裝備 幫您分散及減輕負擔 並非加重使用者不便 困難路段 切記切記 收起來 適當束縛在背包 前位老兄說的好 雙杖是我們多出來的第四隻腳
  • 我也是雙杖,也時常聽山友嘲笑 帶個大盤帽,又背個大背包,活像重裝長槍兵 但只要推說你膝蓋不好,受傷過,大多很快就收口了(雖然我的還蠻健康的就是..) 膝蓋是會磨損的,所以我及早用雙杖,早期保養,總比事後彌補好 另外就我所知,LEKI登山杖的左右手分類應是黑色右手,白色左手 而關於Leki Makalu Ultralite Titan Air Ergo PA常彎掉的問題 也只能說他是分類在輕量化的Ultralite Ti,而非強壯的Mountain Trek 非物之罪,只是堅固與重量做了取捨
  • 各位山友師兄大家好: 小弟資歷還很淺,所以只能將使用心得述說一下,若講得不好,多多 包涵。(因為前面幾則都說得很實在,所以就不敢造次) 本人也支持ROADKER (路客) 兄的說法,這也像是手持GPS系統一樣, 到底作用有多大,其實都是端看使用者如何運用及運用在何處。 小弟第一次想爬山都想爬玉山,在不知情況下,也是跟著同伴一起買 登山裝備,唯獨沒買登山杖,後來還是山隊隊長幫我借了一把,就這樣去 了玉山,結果,從此與登山結了緣。 一路行來,都是借用,直到後來要去奇萊南峰時,終於買了一把LEKI ,單杖在台灣是很好用,可如其他山友所言有時候用不到,可是若用得順 手,的確減輕很多負擔,雖然有些資深山友、嚮導或獵人不會用它,但試 想他們幾乎每天都在親近山林,也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反觀自己,可不敢 想,所以多一分準備,就多一分安全,這也是常在山友間的討論議題,到 底登山裝備要買到什麼程度一樣。 最後,終於到了要去登奇萊南峰,因背包太小所以只好再花錢買了一 個大背包,沒想到還贈送一把登山杖,就這樣一起帶去使用,一路上,有 很多聲音,但都沒影響我使用雙杖的決心,我只想儘快熟悉,果不其然, 在沒有太多阻礙下,走起路來真是非常輕鬆(與我之前用單杖的感覺比較) 所以,若是有人問我為何用雙杖,我會跟他說,您試試看嘛,用過在說。
  • 去年11月奇萊東稜之行回來後,發現膝蓋有明顯退化現象,大概輕裝走超過5小時,只要下坡膝蓋就會非常疼痛,下坡時必須倒著走才行,這才驚覺保養膝蓋的重要性,為了能繼續享受爬山的樂趣,除了吃一些葡萄糖胺的食品保養膝蓋外,最近開始嘗試使用雙杖,感覺效果不錯! 最近BACKPACKER雜誌有一篇關於維謢膝蓋的文章,就建議登山者應讓自己多長幾隻腳(使用雙杖),其中有提及雙杖使用的技巧及須注意事項,謹摘錄部份原文供山友參考。 小弟認為雖然少部份地形不適合使用雙杖,但一趟長程緃走下來,使用雙杖對膝蓋之負擔應可大幅減輕。 資料來源http://www.backpacker.com/article/1,2646,7068__2_4,00.html Manual For Your Knees >>Grow More Legs >> Trekking poles made our loads seem even lighter by offering more stability and balance. "Oftentimes, it's the twisting move people do to regain their balance that ruins their knees," says Billings. "Without poles, you have only your muscles and ligaments to balance you. With poles, you have 3 or 4 points of contact." When lowering yourself down steep drop-offs, use the double-pole plant technique, placing both poles simultaneously and easing yourself down. Use the poles as extensions of your arms, as shown above. (See Body Language, December 2001, for more on proper pole use.) "Just beware of telescoping poles," says Northwest Editor John Harlin. "I've taken bad tumbles when loose pole sections collapsed under heavy pressure." P.S 上面這篇文章對於登山健行者,膝蓋的保養之道有許多很好的建議,建議有膝蓋問題的山友可以詳讀全文!
  • 相當高興大部分的人均有正確用杖觀念 我訂閱backpacker雜誌約二年 隨便翻閱每一期backpacker雜誌 圖片中若有拿登山杖 99.9%幾乎都是雙杖使用 絕不要再以台灣不適合當藉口 及早建立正確用杖觀念及方式 你我在山上相遇的次數才會長久
  • 這麼快就有結論了? 真是不解為什麼用雙杖才是正確的用杖觀念? 以郊山為例,爬風櫃嘴下擎天崗6公里多的平緩山路需要雙杖嗎? 爬五寮尖、黃帝殿雙杖有比較輕鬆嗎? 走中級山雙杖真的利多嗎? 高山行程,屏風縱走奇萊北;干卓萬連峰又如何呢?
  • 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每個方法都嘗試(雙杖、單杖、無杖) 就會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方式. 經驗多了,自然就會依行程內容的不同而做不同的選擇。 <個人經驗:我有輕微的關節炎,下坡時使用雙杖減輕關節負擔,確實讓我的膝關節不再疼痛。> PS:不要問我「穿箭竹林怎麼辦?」 、「要拉繩索怎麼辦 ?」、「危險地形怎麼辦?」。 老兄! 收起來就好了啊。難道吃飯時你會把雙杖拿來當筷子嗎? 腦筋不要那麼死,登山時地形地物多變化, 應隨機應變才是。
  • 在這裡看人家的文章,好像三言兩語很快就有結論, 殊不知這是人家多少時日的親身體會。 以個人為例好了: 自民國74年上白姑大山(由現在已斷線的中橫公路青山上線登山口起登)第一次使用單隻登山杖後,無論大小山頭的行程必備一隻登山杖。 而後在78年上南湖中央尖使用雙杖後,直至今日;雙杖則成為隨身標準配備。 話說回來,這是一個**親身用過方知個中滋味**的話題。 **困難地形會成為累贅**只是許多**想必當然**的情形,事實呢?? 千言萬語不如自己親身用上幾次!! PS:語氣好像有些-----,不妥之處請大量海涵. 祝 站上同好 新年快樂 心想事成
  • so51兄說的好**親身用過方知個中滋味**千言萬語不如自己親身用上幾次!! 我並不強迫所謂雙杖才是正確用杖觀念,只是同是愛山人 希望大家都健康,肩膀膝蓋永保安康 但是嚴肅說來,雙杖是先進國家使用方式,不是我們要抄襲,而是好的我們一定要學,更何況有益健康 另accord兄形容的更棒.....不要問我「穿箭竹林怎麼辦?」 、「要拉繩索怎麼辦 ?」、「危險地形怎麼辦?」。....收起來就好了啊。難道吃飯時你會把雙杖拿來當筷子嗎?......登山時地形地物多變化, 應隨機應變才是。 這才是使用登山杖最基本原則 發起此討論正是希望大家經驗交流 真的,使用單杖的人,可以再借一隻使用看看,相信你會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 看到各位大大前輩们的經驗與使用心得各都有獨特看法,端看個人使用習慣各取所需選擇看要是選擇無仗,單仗或是雙仗.大家都有獨特的登山方式罷了,祝各位大大前輩们登山愉快!
  • 單數日用單杖 雙數日用雙杖 就這樣
  • 我現在的標準配備, 双杖+釘鞋, 一次低陸山連摔四腳朝天外加狗吃屎(還好擋住了, 墜落, 失足就在那一瞬間)- 感謝老天爺給這次的教訓.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5210 從此後登山絶少滑倒(印象中已沒有滑倒紀錄), 像今日加里山1700m以下一路霧雨樹根青苔岩石路濕滑, 一樣下山如履平地. 双杖+釘鞋, 切記! (双杖學自校長大人, 小光光總教頭), 像1/2日鵝公髻, 全家保命符上身, 下山濕滑樹根青苔岩石,視若無物, 歹勢! 全家沒人滑壘.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5451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5520
  • HUNTER5大哥.我想買釘鞋套,感覺好像很不錯,可是南部好像很少耶,找了好幾家釣具店都沒有,誰知道南部哪裡有在賣呢??
  • 登山杖成為現代登山商品之後 基本設計就是以兩支為單位 在美國或是歐洲相關的媒體評論與商業網站 報導或是陳列販售一概是以一對為單位 對他們來說 這才是完整的產品 小弟從4年前開始爬山 一開始就用雙杖 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先看書先買裝備 才爬山 不過幾年下來 已經習慣了爬山就是雙杖 就連去陽明山任何一個小山頭也是 當中當然也遇到十分不適合的地形 如果來不及變換長度或收起來 就是掛在手腕一路拖行 拍照時也是掛在手腕 還算方便 重要的是小弟自認體質不佳 尤其膝蓋第一次上山 就因為氣候突變 暖身不夠而受傷 以後幾年 還能掙扎著上山 全賴手上這兩根登山杖分擔重量 下山的途中尤然 以上一些初淺經驗 提供給大家參考
  • billywan 兄: 登山杖, 我通常視情況需要用一支或二支, 上山通常一支, 下山用双杖. 要收起登山杖, 我的方法是在背帶胸前有孔的地方扣上一小D型快扣, 不用時就收起扣在胸前, 還算方便, 不用拿在手上阻礙活動. daemon 兄: 這釘鞋套新竹也買不到, 我專程去基隆買, 通常會同時買幾雙備用, 每一雙都會特別加工過才可用得長久, 很不方便的是, 只有在北濱才買得到. 因為這裡盛行藻餌磯釣, 釣癡通常穿著在布滿青苔的礁岩上走跳. 誰在山上看過比布滿青苔岩石還滑的地方, 我的答案是沒有.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
  • 我的用法跟hunter大大一樣, 用D形環就好了,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