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中央山脈北北段──寒溪-翠峰湖-加羅湖-四季

活動日期
2008/1/29 - 2008/1/31
所屬團體
思路行人
困難度
0
類型
» »

tzou(鄒仔)

2008/2/1


No timer!
No photo!
No map!
Only dream!

中央山脈北北段──寒溪-翠峰湖-加羅湖-四季
─────────────────────

我只是想自由自在地在山林間穿越行走......思路行人!

此路線在稍早林礦業時期算是交通便利,我一直將思緒停
留在舊時代遷徙旅路中,還有那段開發史。

寒溪經古魯到翠峰湖的脊樑山脈路線,目前有四五條路線

1‧大元山林道上線:斷崖崩壁多,芒草擋道,需要一天
  半時間到達翠峰湖。
2‧北溪林道下線:目前只要經過一個斷崖關卡,其餘山
  溝崩壁只要掌握路徑時間,不用一天即可抵達翠峰湖
  。
3‧北溪林道上銅山鞍部:侵蝕作用高,鞍部到山毛櫸步
  道路況不明。
4‧銅山林道:銅山崩壁需要高遶,上稜後同樣要切路到
  山毛櫸步道。
5‧北溪上山毛櫸步道:此路線須走溪路,同北溪林道下
  線,再由右岸切稜線上山毛櫸步道。

2002年左右的中央山脈大縱走的路線是林道上線,真
的是戰況慘烈,希望未來脊樑步道也不要循此線,因為崩
壁不斷產生,有些落差甚大,路徑難以掌握;而北溪林道
下線,就非大水期間而言,一般會識圖的山友,在足夠的
路標導引下,應該是最輕鬆的,目前下北溪段的侵蝕斷崖
一直擴展當中,需要高遶路線的開發;另外一條路線結合
山毛櫸國家步道也算是一條不錯的路線,但是同樣需要涉
水北溪,再由稜線直上山毛櫸步道3.8K處,此稜路有
些許早期伐木的遺跡,唯一好處就是沒有崩壁只有瘦稜,
還有可串聯國家步道,比起北溪林道下線而言,算是可以
推展的一條山徑。

路線說明:寒溪-(古魯林道)-古魯-南澳北溪-(稜
路)-亞普拉塞-(山毛櫸國家步道)-翠峰湖-翠峰林
道(公路)-新太平山-(鐵杉林步道)-(太加縱走)
-多門山-牟霞湖(嘉羅湖)-四季

因為沒有戴手錶,天亮就走(約8點到8點半),天黑露
宿(約5點到6點),雨天穿雨衣行走,約需兩天到兩天
半時間,若走到南湖北稜林道處剛好需要三天。原本計畫
就是至少要走到林道越稜處,中午在加羅湖將露宿袋、充
氣睡墊和夏季睡袋攤開後煮食,深覺得在加羅湖就是要熱
鬧些,過了兩個小時決定拔營下山,一路衝到四季國小搭
便車,林道口部落人問何處來?寒溪!大家驚訝。
(感謝水泥車司機朱大哥和廣興派出所的代客叫車)

其他參考資料:
挑戰顛峰 中央山脈大縱走
http://issue.udn.com/CLIMB/a2story29.htm
台灣綠色長城大縱走
http://mag.epochtimes.com/026/3257p.htm
[思路] 寒溪-古魯-北溪-翠峰湖的浪旅 2007/12/29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2300
[思路] 那山.那狗.逆旅.我就 2008/01/12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2517
[創意窮酸玩耍] 如何利用吹風機吃陽春麵?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66037

所有回覆

  • 還是補上”進水無法顯示的GPS”充當行程記錄器的路徑資料供參考. 北溪上山毛櫸步道說明: 寒溪-0.5hrs-古魯越溪點-1.5hrs~2hrs-北溪-2hr-北溪下線林道山腳- (接下來沒時間概念, 就是很近就對了!) 取左支流(沒水流), 主流水很混濁, 取水可在之前下游月牙灣附近取水, 不然這支流隱約有乾淨水源可取用, 在此水源之前左上想辦法切上主稜, 原則上不要超過左山溝之後切上去, 那是山羊的獸徑, 會遇到不少落差 驚險地形, 接上主稜後就是輕鬆找路走, 有時要走在森林瘦稜上, 有時自己 繞一下, 不放心的話就一直找最高點攀爬, 快到山毛櫸步道的路非常模糊, 有些路條我有綁, 但不一樣要那樣走, 右前上方看起來像稜線的陡坡落差其實就是 山毛櫸步道, 你可以做實驗, 看你切上去的會不會就是剛好的在3.8K前幾公尺, 基本上應該會走到那個看起來可以攀爬的點, 我有偷加超大型路條. 太加段說明: 鐵杉林步道走到底, 最後會有右上木馬道, 左右都可以, 右往木馬道, 上去後可以看到兩隻木馬, [遊客止步]就是我們要的, 因為我們不是"遊客", 右邊上去觀景台, 可以從階梯左邊切入山徑, 應該一個半小時(雨天雨衣半重裝)到多門山, 下多門山不久有一Y叉路, 資料顯示有人說取左有人說取右, 是否會合在一起不知道, 我是取右, 到多門山段, 賤腳隊路條補的相當齊全(建議在大眾化健行步道喜歡綁的 單位學學賤腳隊), 往後的山徑, 我用光了所有的路條加強了. 另外還有近期的紅絲帶路條(獨行小女子?)也加強不少, 約兩個小時到達比較明顯的池子, 下溼地, 接續山徑在左邊, 池在右邊, 接下來應該再兩個小時到達下到明顯的大平坦地, 幾個小水池, 路在右邊上坡後不久, 右邊的路徑被樹木擋住, 直走可直接加羅湖測量站後方, 取右邊(此段路徑最差, 我加強很多), 經過左邊兩個小水池仍前行遇到前方無水平坦地, 拐向右邊看似缺口的凹地(路條有補強在遠方入林處), 仍會穿越幾個 小溼地水池, 再進入箭竹林中游泳, 會遇到一個一棵樹在中央的Y叉路(有補強), 主線是左邊會經過姐妹池其中一池, 右邊是往姐妹池的另一池中間(需要原路退回不要硬鑽), 再回山徑進入箭竹林中, 看到"一柱擎天"的枯木就福氣啦! 平坦地右上坡往豪邁撤退池下山方向, 直行偉蛋加羅湖, 往幾里洛山主要山徑在逆時針環湖的右邊(湖之偏南側). 所以整體時間從鐵杉林步道登山口到加羅湖: 鐵杉林步道登山口-1.5hrs-多門山-2hrs-多望池-2hrs-閃電池-1.5hrs-加羅湖 抓個7~8個小時應該是OK的, 天氣好,腳程好,不補強路條的則可以快一些. 此段路程幾乎在由箭竹海游泳, 行進速度跟身高有關, 像我180就有點難過, 身高低一點阻力應該會較小, 全部路程就四個路口要注意 (需要路況只要印這些跟上面的精簡時間即可, 隊伍結構則自行加減1-2小時.): *1.多門山後不久要注意取右 2.第一池區(多望池), 離開湖面路徑明顯, 此池離多門山和下一池區各約 兩小時, 是一個指標. *3.第二池區(閃電池)下坡入湖後返回有叉路, 若要到姐妹池又取右側. 4.第二池區到第三池區路徑模糊平緩距離不遠植被不高, 基本上快到乾湖底要右拐(沒有叉路). *5.第三池區到第四池區(姐妹池)距離也不遠, 但箭竹林小心走回頭路, 遇到一箭竹林中的一棵樹, 可直接取左. *6.左邊一柱擎天枯木就表示道平坦地右為下山路徑, 直行偉蛋, 往加羅湖路在池之左邊.
  • 鄒仔兄對寒溪--翠峰湖路線的執著, 小弟深感敬佩。 因小弟69年間曾健行古魯林道, 當時路況還很好,到翠峰湖後還住在湖邊的大工寮。 只因現在比較喜歡回味舊有林道或古道, 因此真希望有時間,再回到舊時空去。
  • 火鍋兄: 講的真好, "再回到舊時空去。" 我真羨慕前輩, 還擁有那樣的時空概念, 民國69年? 我還在吸奶嘴咧!(不好意思謊報年齡:) 聽說以前上太平山都要搭小火車纜車, 看到那樣的照片 才讓人羨慕呢, 林業後期才開始建公路, 林道維持還需要有經濟考量, 民國72年代, 寒溪還可以搭柴車到太平山呢, 當時應該是上去走上線, 下來走下線溪床路, 16年前我在翠峰湖要下北溪就被芒草打敗了, 一直到現在才去執行, 下線還有一輛舊年代改裝非常ㄆㄚ的廢棄機車呢, 真難想像, 路口兩端都有廢棄機車. 下山搭南仔共車的便車, 司機聽到我從寒溪走到四季就搖頭, 他說他玩山玩到怕了, 也參加搜救任務, 開始說新舊太平山, 銅礦場, 林道怎樣怎樣, 他要我應驗他沒吹牛, 就說你看新舊太平山, 你們鑽山的應該就很清楚, 他說的一切, 我都只能留著口水聽故事, 當然有時我會將時空拉到營林所時代...gogan,skikun,klesan... 充滿著時空奇想. 我走在山毛櫸步道, 空無一人, 這幾次所有的觀光客都只是想站 在觀景台上看湖, 但是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霧雨, 我就在想, 幾時可以有像國外一樣的山徑, 穿短褲就可以出發了, 中途還有像翠峰山莊或太平山莊的渡假大屋, 不爽還可以隨時墮落或撤退. 多棒啊! 我還是這樣幻想著... 至少我希望盡量不用到過多資源下, 從蘭陽溪出海口沿羅東溪經古魯翠峰湖 上到南湖大山, 大縱走的美夢, 缺兩粒十兩(體力和毅力, 時間和糧食).
  • 1903/02/24: 塔貝賴頭目等九人到阿里史交換物資,日人勸誘到台北觀光。


    1903/03/01: 坐船到大里簡走草嶺古道到雙溪, 基隆過夜後搭火車到台北城。


    1903/03/05: 台北返回。


    1903/03/08: 入山。


    1903/03/09: 返回部落。


    1903/03/19: 塔貝賴人到阿里史駐在所邀日人上山。


    1903/03/23: 整裝出發,8:30進入蕃地,突然草叢間出現人影,為社人嚮導。(路程險惡狀況此略,現在路況此段反而較佳,但路線有所差異,見圖!)


    1903/03/23: 17:50 到達澳灣(亞普拉塞山腳), 族人下山通常都在此過夜。


    1903/03/24: 6:45 出發,蕃人:從此山路險峻更加難行,此地是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發動膺懲之師進兵的地方。


    1903/03/24: 11:50 到達沐休彎(布蕭丸),14:33 到達塔貝賴。


    1903/03/25: 9:15出發,10:25 到達哈卡巴里斯。14:50 出發回塔貝賴。


    1903/03/26: 8:20 往魯奇雅夫,9:35 到達。


    1903/03/27: 8:48 從魯奇雅夫返回塔貝賴,10:20 抵達。11:38 往利有亨,14:55 到達利有亨頭目家。


    1903/03/28: 10 時離開。(當晚是頭目大聚會!)


    1903/03/29: 打壁罕人打獵到蘇澳白米聞日人入山,定會經過打壁罕和武塔,欲當嚮導以換物資,然贈品告罄挽拒好意。


    1903/03/30: 凌晨三點整理,7:30 從塔貝賴返程,13:50 到門戶之鑰(亞普拉塞),山頂有虛設木槍防禦敵人(清軍?日人?),一蕃人:可在此掛一旗,作為越險標誌,日後在宜蘭可用望遠鏡看到(鄒註)。15:50 宿澳灣。


    1903/03/31: 5:50 啟程,13:30 抵小南澳。


    1903/04/01: 7:30 離開小南澳回阿里史,並贈回一些物資,並不忘訓誡砍伐樹木與日人恩典。


    以上為台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之內容, 警務課長警部本田正己, 視察人員16人的報告概要內容。(台北州理蕃誌五:上篇:明治36年, p566~p609,文中武荖坑溪為南澳北溪之誤解,湖沼探勘也沒有發現翠峰湖或三星池。)


    漢番日語對照 

    澳灣:をわん 

    亞普拉塞:やつぷらさい 鄒註:亞普拉塞真的很特別,從蘭陽溪出海可就可望見,一直到鼻仔頭圓環小埤仔都可以看見,方向大約就是進入大進村蜜餞店,路的遠山,真的蠻特別的,多年前一直望著這邊,沒想到真的有 豐富的故事。


    南澳社到台北觀光, 查台灣日日新有非常多次的紀錄,另查民族誌也發現非常多的故事,例如南澳社在當時發生過少女的集體自殺事件,另外在太平山開發史中,提到營林局(所)只發生過一次死亡事件(192x年),主要是失戀少年自殺前要帶人一起死才會上天堂之類的迷信事件,作者找了很多資料,提到主要是因為事前溝通好溪頭群才沒有發生,但是鄒仔的看法是1920年隘勇線已廢除,獵首的狀況也比之前少許多,不過部落內的紛爭或死亡事件仍是會陸續發生。

  • 看了您的紀錄.真的讓人高興古魯到翠峰湖的路線真完成了.再回頭看你的文章.原來我們曾經在2005/11/5的古魯林道相遇.那一回是我頭一次的單車林道騎乘.下山時就在猜測機車騎士.外國人.獵人.去了那裡.終於在您的文章找到了答案.
  • { 林道封閉  時空旅行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3927 } 卡布兄: 那一天(2005/11/5)真的很有意思, 所以我說那天很"熱情",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還是很有趣, 諸多人等(老外,獵人,山友,車友)在此相遇, 深怕忘記, 就特地為文記錄下來, 只可惜並沒有和您們合照(我很壁速), 回來之後我也有上網找是否有此次的行程, 這樣就知道是那邊的朋友了, 不過都找到之前別組車隊的資料. 那個在礁溪無尾熊美語工作的老外, 我還很想帶他走走真港台灣味的山, 不過都只是心裡想想呢; 那些獵人, 年輕的一位我比較有印象, 常常在寒溪古魯林道左線遇到, 算是目前最年輕的獵人. 後來我也完成了自己學業的事, 越野機車也賣掉了(但又買了好幾台機車...), 我也想有一天到北溪騎單車, 不過現在路在過溪處不久就沒辦法上去了, 十字路口後更嚴重.
  • 那一次的行程是二輪人的第二次古魯林道單車行.之後又分別去跑了二次.都是在高點的叉路口折返了. 如果要連接至翠峰湖.是否是要先下至車澳北溪再往上接至山毛櫸步道?有車友很有興趣把它連接起來. 計劃會先走一次古魯至北溪再折返. 這裡有那一回的照片 車友:阿里巴巴的相本: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leonning&f=323799&i=55787581&p=157 二輪人 2005 年 11 月 4-6 日 古魯及桶后越嶺 活動照: http://www.bikemen.net/phpbb2/viewtopic.php?t=3431&start=0&postdays=0&postorder=asc&highlight=%E5%8F%A4%E9%AD%AF
  • 卡布兄: 1.過溪上坡路況要比以前狀況遭許多. 2.鞍部高點下北溪應該是前段最大的關卡, 山壁整個洩下去了. 3.北溪須涉溪數次, 上游段大石多. 4.離開北溪上山路, 許多山路和溪溝是要垂直而上, 所以除了要扛車外, 可能要吊車. 而大元山段(鞍部高點右轉), 路況比以前差, 進入山徑後, 更虛要找路和吊車. 唯一希望就是除非有新的步道開發.
  • 5月一日.我們大約有10人會去古魯林道騎單車.預計會至鞍部高點.再下南澳北溪大崩塌處看看..希望有機會下到北溪..
  • 下班後前去, 以為可以看到你們, 聽說中午11點左右你們有在寒溪農場附近. 今天天氣變化多.
  • 前一天晚上去住四方林慈惠堂.一早等天晴了才出發.只是參加者眾多.過溪後上山的土石崩坍處就折返了. 所有人的照片在這裡可以看到:http://www.bikegang.idv.tw/viewtopic.php?t=1764&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70 我的網誌:http://www.creamma.url.tw/index.php?load=read&id=43 鄒兄:"過溪上坡路況要比以前狀況遭許多"約略長度有多長?下回可能會再排一個探路團再去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