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年前個人留言板資料, 受留言篇數限制搬到這邊...
**************************************************
20060112
接下來研讀整理方向:
1.Shelter:以 tarp 風雨帳為主。
2.Stove:以 wood stove 柴火爐為主。
Shelter 我自己翻成遮蔽所,人為建立的稱為「臨時遮蔽
所」,目前山野存在tent、bavy 和 tarp等臨時遮蔽所。
(所以山屋不算是臨時遮蔽所)若以合理的舒適性應該是
以輕便的 tent 或 tarp 最佳,但是演化仍持續著...
tarp 有朝向 tent的架構演化,但是更輕便,國內似乎只
有看到「露宿帳」,但是沒有所謂的「輕便帳」,至於輕
便帳這個名詞是一個集合:Fastpack mode、Tarp tent、
Nomad tent等,我覺得很難去區分他們之間的差別,但是
如果是商業產品,可以稱為 tent 的,應該是同時具有風
雨布(rainfly)和地布(groundsheet)的,至於中間是
否是一體的連接或車縫,那就不一定了,至於營柱(pole
)與營釘(stake )就不一定了,因為可能用山杖協助,
營釘有些人已經有輕量化的營釘,有些商品並沒有附的。
「輕便帳」我想也可以稱為「風雨遮蔽帳」或者「風雨帳
」。
柴火爐(Wood Burning Stoves )燃料是以木材為主,無
須背負燃料,但是開放火(open fire )的烹煮對環境有
些許沖擊,所以這邊主要介紹仍可在一般地面或桌椅上煮
食的爐子,目前的柴火爐多可以達到這樣的要求,有分需
要電力小風扇的 Zip stove、組合爐、罐桶爐和鍋爐合併
的火山壺。
如果自己 DIY,罐桶爐比較好製作,也可搭配 ZIP的電力
風扇,但若要攜帶不佔空間,Nimblewill Nomad 柴火爐
最簡便,未來鄒仔將以此兩款爐子來介紹。
很有趣的是,目前各類的柴火爐都有現成商品,除了
Nimblewill Nomad柴火爐之外,火山壺(凱利壺)則以燒
水為主,要烹煮尚需鍋具,在輕量化裝備上較不可能採用
,一般的野營活動應該是不錯的器具,不過也會介紹,因
為凱利壺是很有故事性的。
**************************************************
****************************************************************
[這][不][是][給][登][山][初][學][者][參][考][的][文][件]
[But]
[隨][便][看][看]
[可][以][!]
鄒仔 免責聲明
****************************************************************
這個討論串原本在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3184
後來在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3230
開始自己評估後放這邊...另一方面應該也可以避免一些誤導的問題。
※※※ 一 ※※※
或許是因為自己資訊過於封閉,沒想到自己體會出來的樂趣,原來人家已
經歸納出很好的登山哲學與登山風格。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
http://www.backpacking.net/ultralit.html
http://www.backpacking.net/featured5.html
}
而我自己的實驗則在這邊:
* 最便宜的輕量爐子--幻滅是成長的開始(2005/07小背包山野過夜柴火煮食)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25232
* [實驗]吃飯的代價--大哭一場(2005/07)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25643
* 林道封閉 時空旅行(2005/11小背包山野過夜柴火煮食)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3927
中的圖
http://www.keepon.com.tw/UploadFile/Article/2005/11/{68782286-D699-4610-8021-C7A6E6F0AE8F}.jpg
PS.Ultralight backpacking 個人認為樂趣居多,並非是未達某些特定目
的而作的,也不是單純為了輕量化而輕量化,甚至反而是更安全的登山方
式,而且也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層面成長,更貼近自然的一種方式。
※※※ 二 ※※※
****************************************************************
有關 Ultralight backpacking 的書籍好像也不少,不過
也很有趣,某些個人觀點並不受認同。
我突然想起登山啟蒙的事,還是有必要澄清.如果是初登
山的人,不建議一開始就這樣玩,建議還是遵循傳統的正
統登山薰陶,等你無聊或者想要突破創新的時候,再來執
行,至於背後還有什麼目的?那就是個人的事了...
鄒仔 20051228
****************************************************************
約略以我查字典的英文功力看了幾篇,目前就以其中一位
仁兄 Joe 的Ultralight backpacking 來talk talk 紙上
運功...
算是導讀嗎?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也有疑問...網路
讀書會?
Joe's Ultralite Backpacking Page 在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 中
其中的開宗明義在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welcome.html
看到這張裝可愛的圖, 很有趣
上頭寫 Life's short, hike accordingly.
大家就多多爬山吧!
Joe 懷著悲傷的心情看著他的背和膝蓋,因為他們都老了
,沒辦法背重物,玩不出新把戲,就當這個時候他挖到寶
了,他聽到 Ultralight backpacking 的概念,這時 Joe
的臉上泛出一絲笑意...
{
太棒了,這跟鄒仔重返山林頗有異曲同功的歷程(當然差
人家很多)
}
接下來,Joe 特別強調每個人的差異,不可將他的經驗直
接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因為咱門彼此有不同的裝備,技巧
,目的跟經驗,他的資料僅是提供出來,讓你評估決策作
參考,最重要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不是 Joe、Bod 或
Ray 的登山健行方式!!!
{單單這一頁的理念,鄒仔就欽佩萬分。}
{
這一頁還有一個提及這個網站的目的: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goals.html
裡面提到 ultralight wandering,很像鄒仔前陣子喬裝
成流浪漢的旅程。
* 流浪旅者與漂流木頭的際遇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27325
* 流浪漢標準裝備(一定要用水果塑膠袋)
http://www.keepon.com.tw/UploadFile/Message/2005/9/{EA1F7951-64BE-493D-9101-A784A0E81385}.jpg
就是隨便走走,散步或流浪...
}
文中提到:是提供一些創意與自己的裝備給大家參考,並
且仍不斷在學習與實驗,他強調的是樂趣與享受。{ 天啊
,我遇到志同道合,想法很相像的耶。} 甚至在危難的時
刻發現自我,不管是預期或非預期的事件,但都已經作好
心理準備了,{ 我想就有點像修煉一樣吧?!} 最後他還
是說...讀者還是要自己評估。
再來,讓我們看看 Topics 最後一項連結:
Ultralight Joe's Evolution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evolution.html
看這兩張【使用前】/【使用後】的照片,就很有趣,畢
竟這風華十五年也在裝扮上留下痕跡的。
{
鄒仔不襟也看以前苗條的六塊肌照片再看看現在的一大塊
麻吉肚子,獨淚潸然而涕下。:~<
}
下次讓我們來看 Joe 為我們解釋 Ultralight
backpacking 和 Fastpacking 的不同點,也看看 Joe 的
登山風格(型態)是怎樣?
{
拍謝,寫到這邊,無法控制自己(一塊麻吉的事)...
讓我休息一下,有空再補...
}
※※※ 三 ※※※
****************************************************************
讓我們來輕鬆一下(Ultralight and Easy)
今天我們來看Questions/Philosophy,
我並非專業翻譯人員, 也不期待忠於原意,
但是至少傳達到某些概念, 很多字詞文句
並沒有完全解釋出來, 並有加入個人想法, 敬請見諒.
所有文字資料皆未校正, 不排除未來會重編排版面與內容.
鄒仔 20051229-30
****************************************************************
問題與概念{我覺得講概念比較適當}
*** 問:為何要輕便旅行(Ultralight)?
*** 答:因為可行的,愉快且安全的,而且可以開拓全新
的視野。
對於受過傷的人可以讓他重返山林,對於身體沒狀況的人
更可以在旅程中彈性運用資源,如可以走更遠些,在山徑
旁額外探索路徑或生態觀察,或者攜帶更多食物走更長的
山路。
週末假日的健行原則上18公斤左右,每天大約可以走1
2-16公里山路,如果是平路一天可以走個25~30
多公里。
輕便健行並不意味你必須比重裝的時候走更長遠的路,只
是走的更遠的可能性變大,如果你決定輕裝到達8公里遠
的營地,那麼你可以有額外的體力去探索附近的山頭,然
而你的重裝夥伴此時可能還在路程上休息,或者在紮營後
,還有額外的體力到附近散散步。
藉由輕量化健行,我可以快速遠離人群並且看到好景致,
但是並非僅是讓我走的更遠些,而是讓我走的更舒適,警
覺性更高,更加地愉悅,所以我可以觀察到平常不會注意
到的事物。減少流汗和喘息,不會累的跟狗一樣,而可以
欣賞和聆聽周遭自然氣息,比平常看的更多,聽的更多,
體驗更多。健行變成優質感性的時光,而不是疼痛或磨難
。
*** 問:一天走個25公里算是趕山的行程,為何你會喜
歡這樣疾行?
*** 答:輕便露宿健行(ultralight backpacking)跟快
客族(fastpacking)是不一樣的。
{
這個問題與解釋,釐清了鄒仔我的想法,重返山林後的我
的登山風格(型態)其實就是以[輕便露宿]為主,在這邊
我還找不出一個適合的中文對應名詞,輕量化裝備是這兩
者必備的,但是 ultralight backpacking 又不宜解釋成
「輕裝背包健行」或「輕量化健行」等,因為其中有一個
最重要的主角是露宿,露宿在中文的意義是在野外過夜,
露營也算露宿的一種,但是並不是說露宿就一定要無屏蔽
地睡在荒野,這一些概念應該還有很多人定義的不清楚,
特地在這邊解釋。
}
輕量化負重在輕便露宿健行(ultralightba ckpacking)
跟快客族(fastpacking )是有不同的討論空間,但是因
為輕量化負重而輕易走更長的路程是值得討論的,因為長
途健行者可以明白,只要簡單的以「同樣的行進速度」即
可走的更遠,並不需要「加快速度」趕行程,絕竅就是「
走久一點」,而那些額外步行的時間更是樂趣所在,因為
可能因此而發現山豬身影,松鼠滑過樹梢或聽見山羌的叫
聲等等。
在較快的行進中(每天30公里多),平均時速也只是3
km/hr 而已(包含休息時間),這個速度是一般背包族在
不考慮輕量化下的速度,中間的差異就是每天走10小時
以上(包含休息時間),走的時間變長而不是走的快,當
然也不是說快克族有什麼不對,如果你喜歡疾行也是可以
的,只是那跟我的登山型態不一樣,我走得慢但很堅持。
很有趣的一點,雖然(因為?)我花更多時間走的山徑,
我卻能發現更多的野生動物,請注意,輕便露宿健行是一
個可以讓你多注意周遭環境,欣賞風景與生態觀察的一個
契機,像我在小憩的時候,我總是有額外的體力去探索山
徑外的事物,並且發現更多以前不曾碰到過的景致。
*** 問:你是狂熱自負的輕裝奉行者嗎?似乎你要讓我們
接受那種瘋狂舉動。
***答:某人的狂熱就是另外一群人的救星。呵!
{
感謝 Joe,他的目的是讓人知道「真的」可行,他說的舒
適與安全,也就是我自己之前歸納的【安全探索(險
)】
(請參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22597 )
雖然安全跟探險兩者有點矛盾但仍是可行的。(不過這一段
尚未解讀完整,不曉得是不是說:雖然變成一個狂熱份子
不會傷害任何人,但是你也不要憤世忌俗去作?)
}
15年前如果有山客跟我說他的背包少於4.5公斤,我
可以確定他是危險份子不然就是吹牛皮,但是今天我2-
5天的健行行程背包少於4.5公斤(不含食物和水),
Ray Jardine {鄒仔:很有名的探險作家!} 和他太太縱
走太平洋屋脊步道,不含燃料,食物與水的背包基本重量
僅僅3.85公斤。
{最後我亂解釋一通...}
當然我相信任何有理性的人可以理解別人個別樂趣的價值
,而且我不相信任何人有權力去貶低別人的坦率想法,只
是因為提出不同的理念?況且那種理念是無傷的,每個人
有不同的登山風格與型態,我想所有的【輕鬆族】(輕客
族)倡導者僅是讓大家意會到有這種可能性,所有的山客
在不確信可能性之前,根本不可能貿然去執行「輕便露宿
登山」。
※※※ 四 ※※※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expensive.html
我們終於看到對輕量化金錢的花費說明了...
鄒仔 20051230
*************************************************************
***問:輕量化裝備需要很昂貴的付出?
***答: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而且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反而更
便宜,有時可能讓山友感到驚訝。
輕量健行露宿使用較少裝備,意味著花費更少,不用那種
「貴聳聳」的東西啦,當然如果你已經買了那些非很必要
的裝備,你可以賣了它。
當然實際上同樣的裝備,輕量化裝備通常比重裝備貴!例
如鈦鍋,因為一分錢一分貨,大部分的輕量化裝備是比較
便宜的,雖然有時你可能要求如重裝備一樣好的效率或特
色,如雪地裝備等,那可能就會花費多些,但是至少在大
部分產品中,輕量化裝備並沒有比平常的登山裝備來得貴
。
Joe 列出一些對照表,睡墊,爐子和背包,前面有打#
號的比較便宜且適用輕量化裝備的,至於鈦金屬餐具或者
755-fill的睡袋,就看你願不願意讓人牽著鼻子走囉
,當然不!(也許鈦金屬餐具還可以考慮一下)另外作者
列出兩家類似的鈦鍋,但是價格差一半以上,你省下那些
錢仍然是可以爬山的。
若選擇最高檔的輕量睡袋或高科技服裝,也可以在25%
~60%的折扣購買,訣竅就是知道何時哪邊可以買的到它
。
{
鄒仔手邊真的還沒有擁有狗鐵絲之類的、高貴、科技產品
,不過冰雪攀登好像還沒出過狀況,那天看到有些狗鐵絲
衣服好像已經恢復到以前的價格了,很想買,後來理性戰
勝的衝動,還有就是本來75折週年慶後變8折,差幾百
塊也不爽買的。最重要是我的狀況真的可有可無。
}
這裡說到,REI 每年一月左右會出清庫存,不過猜測僅開
放會員,這邊作者好像「血拼經驗談」...
{
講了好多...算了...大眾成衣店,五金雜貨行或橋
樑下的路邊攤更便宜。
}
結果 Joe 自己也買了不少高檔貨,只是他是以較便宜的
價格購入,他說:等待是一種美德。
{其實這句話是鄒仔擴大解讀}
找到高品質的裝備也是需要持續好幾年才完成的。
{其實很多東西也是如手機,更換手機永無終結之日,但
是用 LKK 手機的還是存在的。}
最最重重要要的結論:輕量化露宿裝備不僅讓你背的更輕
,實際上還節省金錢。
{這是Joe說的,誰知道?!搞不好鄒仔就衝的這句話繼續
專挑 BGG(貝戈戈)的產品下手。}
※※※ 五 ※※※
*************************************************************
開始進入較為實務的部份了,其中最重要的是【三重四次重】的
重評估,最後加入鄒仔目前的個人裝備狀況。
鄒仔 20051230-20060101
*************************************************************
*** How can I tell if my pack is too heavy?"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how-heavy.html
*** 問:如何判定背包過重?
*** 答:當你的脊椎被壓迫到步伐越來越小的時候。
這樣講有點模糊,也就是背包的重量降低了你探索的意願
。
{
這邊講的不是很明確,而且搞不好有人就是專明磨練自己
為樂,所以這邊就省略了。
}
週末的旅程約6~7公斤(含食物與水),輕到仍可以舒
適,安全與愉悅的。
底限規則
1.帶讓你安全和愉悅的必需品
2.不停的檢閱並輕量化裝備,但以不違背第一項原則。
{
文中提到的毒蛇野獸,我覺得台灣比較怕毒蛇,其它的危
險地形通過首重個人保守的評估,另外就是保暖防水的問
題了。
}
*** Where To Start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where-to-start.html
*** 從哪裡開始?
*** 問:如果要減輕我的負重,但是剪斷牙刷把柄似乎很愚蠢,我應該從哪開始做起?
*** 答:你說的很有理,如果看到山友剪斷牙刷把柄或剪掉包裝紙邊緣,而且還帶大鋼鍋大湯瓢之類的,確實很愚蠢。
刪減微不足道的重量之前要平靜認真的考慮是很重要的,
必須以刪減較重的裝備為優先,一旦刪減較重的裝備,就
可以再決定是否刪除次要重的裝備,有個口訣:三重四次
重!!!這七項要素可以將背包減一半的重量。三重:帳
棚/遮蔽所,背包,睡袋。四次重:爐子,鍋子,睡墊,
燃料(燃料罐)。
詳實調查市面上跟你現在所使用舒適性與體積相當,且重
量少個半公斤不等的裝備。而【四次重】的則以少個幾5
0克為目標。事實上這樣很容易減個10~25% 的重量
。
(注意:總是要求輕的高品質裝備;而不是因為品質不佳
而變輕的裝備。)
範例:
原始未修改--8.3kg
1)帳棚 雙人 3.6kg
2)背包(女) 4000 ci 2.9kg
3)睡袋(一般) -5C 1.8kg
基礎案例--4.4kg
1)帳棚 雙人 1.9kg
2)背包 4000 ci 1.5kg
3)睡袋(一般) -10C 1.0kg
功能性與舒適性沒有消失,也不須修正使用技巧或習慣。
進階案例--2.7kg
1)露宿袋 單人 0.7kg(基於經常solo的狀況)
2)背包 4000 ci 1.2kg(鋁合金改成碳纖維)
3)睡袋(一般) +2C 0.8kg(有額外衣物保暖)
改變一些習慣,但依然保有功能性與安全性。
最終案例--1.9kg
1)露宿袋 單人 0.7kg
2)背包 4200 ci 0.3kg(GoLite的背包)
3)睡袋(一般) +2C 0.8kg
改變一些習慣,但依然保有功能性與安全性。
結論:
在沒有改變登山風格下,僅是重新評估「三重」,就可以
減重,如果你依照這些方法減重,你可以向全新的世界探
索,輕裝露宿健行是有益處且具啟發性的,下次試著捨棄
目前的重裝備跑一趟荒野,週休二日的路程可多走個8公
里的山路,這樣你將快速遠離人群,最先看到原始荒野的
人。
{
熱門的國家公園或景點應該沒差,可能你走的更深入,但
前一天已有人先出發了。
}
*** I don't want to use a tarp or bivy! Can't tents and ultralight backpacking mix?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tarp-or-tent.html
*** 帳棚可以和輕量化裝備混用嗎?
*** 問:我不想使用雨布或露宿袋,難道帳篷不能和輕便露宿健行混用嗎?
*** 答:很明顯是可以的。
一般的輕裝露宿旅行者最後都採用露宿袋,帆布或睡袋套
,但不意味那是唯一的方式,原則上以一人500公克為
主,一般而言,獨行客背負露宿袋或帆布+睡袋套的組合
是不會造成負擔的,而選用合適的帳棚並透過分擔重量的
方式也是可行的。
{
有些東西台灣好像買不到,我是建議就買6'*9' 的雨布
(帆布),地布可以選用半透明防水尼龍塑膠布,很薄收
起來也很小,當然有人是準備黑色大的塑膠袋。
}
另外有個介於帳篷與帆布遮蔽所之間的產物,稱為快客模
式(fastpacking mode),使用一根營柱加上幾根營釘與
外帳當成遮蔽帳。
{
我覺得很有創意感,如果不是買現成的而自己設計製作應
該更讚!
}
*** 鄒仔的小背包(三重3.45KG+四次重1.31KG+其他0.65kg(或1.5)=~5.41kg)
{
鄒仔的小背包(3.45KG+1.31kg):
◎睡袋套(0.52):羽毛睡袋較不適合一般中級山林
,但為了減少體積,還是用羽毛睡袋,如果天氣好,連遮
避帳都不用建立。
◎雨布(0.58):6’X6’跟6’X9’規格,採
用6’X9’較合用,此重量包含營繩與雪地帳附的六根
鋁營釘重量。
◎睡袋(1.5):十多年的羽毛睡袋,用長條的魔鬼氈
壓縮,如果修正這個睡袋,相信背包應該可以容納多1~
2天的食物。
◎背包(0.85):這個背包生活工場特價買的,兩三
百塊而已,有背板,腰帶與胸帶,如果前後設計的更深一
點,容量大些比較好,主要是為了裝睡袋,不然傳統尼龍
輕裝登山背包更輕。
◎爐子(0.2):準絕跡爐頭,反正我不帶爐子也有辦
法煮食。
◎鍋與餐具組(0.23):11CM無柄鋼杯(油鍋)
,鋁鍋夾,不銹鋼湯匙與短塑膠筷子。
◎睡墊(0.5):3.8公分3/4充氣睡墊。
◎燃料與罐(0.38):瓦斯爐,主要也是當備用,如
環境敏感地帶的使用,看來燃料灌與燃料儲存灌一體又較
不占體積的只有一種(不是瓦斯罐)!!!
四天以上行程,目前應該需要用45L背包,到時候再說
。
以上是我在沒有特別購買輕量化裝備,僅有增加睡袋套(
不算 bivy sack)和充氣睡墊,以現有物資搭配的狀況,
睡袋以自製壓縮帶壓縮。
若由睡袋和充氣睡墊來分析比較,個人覺的主要是「壓縮
體積」以利收納:睡袋因為採用放了很久沒用的睡袋,就
減重上並沒有差別,一樣是1.5KG;睡墊往常用都用
雙人珍珠錫箔睡墊,主要是放雙人帳使用,重量0.3K
G,而新的充氣睡墊0.5KG,重量反而更重,但是收
納體積小很多(10CM X 30CM)。
回頭看看 Joe提到的輕量化變身狀況:睡袋:1.8=>
1.0=>0.8=>0.8(KG),中間的改革,因
為非雪季用途,是採用不需高抗寒性的睡袋,個人覺得雪
地在帳棚內(台灣高山),一般填充量夠的羽絨睡袋都沒
問題,有問題的是睡墊,一定要阻絕下方冰雪的溫度。
所以個人以為睡袋與睡墊輕量化重點,首重壓縮攜行時的
體積。
接下來看帳棚,往常我一個人也是採用雪地雙人帳,鋁營
釘並沒有全組攜帶,全組重量3.12KG,輕量化後是
經由雨布與睡袋套的組合,重量是1.1KG,個人以為
,若就重量與舒適度,不若採用單人露宿帳,不過若採用
防水透氣的單層(single-wall )的露宿帳,品質上更會
很棒,但價格上更是飆升數倍。
一個大家提到的「反潮」問題,相信普遍都存在,真的有
那麼嚴重嗎?我是沒試過會增加多少重量,睡眠品質也沒
影響,難不成都是因為雙人帳...一個人睡覺?
另外,買的四人帳到現在還沒拿出去用,量了一下,4.
5KG,而四人珍珠錫箔睡墊0.6KG,如果四人分擔
帳棚重量,似乎還是在1KG這個關卡。不管是露宿帳或
簡易帳,這應該是目前尚無法突破的!至於單純露宿袋,
如果沒有天然遮避所但要防雨水的狀況,還是和雨布(外
帳)搭配較佳,那麼在重量上也沒有多少優勢?一樣在1
KG關卡,無論如何,營地生活還是要以較糟的狀況(防
風防雨)衡量,當然採用雨布的方式還有一個優點,更貼
近自然!!!(如果讓我選:我會選露宿袋或睡袋套+雨
布方式,可以不用雨布,但一定要帶。)
接下來是背包,背負背負重量較重或長程的,當然以有腰
帶的為主,Joe 的例子是這樣修正的:2.9=>1.9
=>1.2=>0.3(KG),其中有一點是鋁合金改
成碳纖維,最後是採用GoLite的專用背包,但是在空間上
都沒有變小,於是我找到自己很久沒用的大中背包量測重
量,背過35KG重量,加延伸袋應該有80升以上的大
背包,背包本身重2.4KG,而45L的中背包重1.
1KG,現在這個有腰帶的小背包是0.85KG,可能
勉強2~3天的行程。
至於體積,底面27CM X 23CM,頂面約23CM
X16CM,高47CM,算出來體積是23L左右,空
間上有點捉襟見肘,不過我想在帳棚輕量化後,睡袋與睡
墊體積壓縮後,45公升背包應該可以用在較長天數的縱
走,重量上應該可背負16公斤左右吧?不過這樣離
Ultralight backpaking 有一段距離,理想目標應該是三
天兩夜行程約8公斤,七天行程大概11公斤。
所以下一步的改造,我想以3~4天的行程為目的,在不
修正睡袋等裝備,看來只有將充氣睡墊外掛,小背包才有
可能增加食物裝載空間,或者一律採用中背包。
}
下一次,跟大家分享一套計算裝備重量的軟體,雖然顯示
中文有問題,但是匯出的檔案字碼還看的到,當然,你也
可以自己用 Excel 試算表運算。
※※※ 六 ※※※
*************************************************************
裝備重量運算器
這是鄒仔自行研讀 Ultralight Backpacking 網站資料的筆記整理,
相關的文章在
[創意探險] Ultralight Backpacking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3399
本文件是介紹國外網友設計的裝備重量運算器。
鄒仔 20060105
*************************************************************
這套軟體可以由下列網址下載:
{
http://www.chrisibbeson.com/pages/GearWeightCalculator.html
or
http://www.chrisibbeson.com/pages/BGWC55/BPWeights_551.EXE
}
目前版本 5.51,新的 6.01 包含 Windows 與 Palm 版(
這個很少人用了吧?!),但可能會有執行上的問題,檔
案也比較大,需要跟作者Chris email 索取,所以我們就
以 GWC 5.51 來「練習」一下。
*** (((圖文內容略)))
*** (((有興趣者請到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3566 選附件 doc 檔, 簡單教學文件.)))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這套軟體,可以看作者的教學網頁文
件,下載解開再觀看。
http://www.chrisibbeson.com/pages/BGWC55/GearWeightCalculator_Tutorial.exe
※※※ 七 ※※※
*************************************************************
先看雪地與一般性裝備吧!還有網路上的相關網站。
鄒仔 20060107
*************************************************************
*** Questions / Philosophy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questions.html
*** What about snow camping?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snowcamping.html
雪地露營?
唉呦我怎麼會在一個 Ultralight backpacking 網站講到
雪地露營,實際上有兩個理由:
第一是冬攀裝備的減重仍然可以在安全的範疇內運行(即
使冬天比平時更需要注意安全),藉由刪減不必要的裝備
,你仍可以保有和和平時輕裝健行一樣的樂趣.
第二你可能有良好的輕量化旅行經驗,對輕量化旅行仍興
致勃勃,那麼這將是探索另外一個全新領域的機會.
雪地紮營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滿足的全新領域,首重安全.
{
這部份可跟參考登山聖經
}
另外 Joe 提到在雪地森林遊走很容易迷失,所以還是使
用GPS 吧!
{
雪崩的狀況則請自行參考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avalanche.html
}
*** Common Items and Ultralight Solutions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items.html
一般裝備與裝備輕量化方案聲明:下文是個人輕量化旅行
技巧與概念的實際經驗,並非專業的,況且這些並非唯一
的方式也不可能是最棒的方法,但是我自己採用運作良好
,我想在保有裝備的舒適性與功能性上卻仍能適時輕量化
,應該是一個好的學習開始.
* 雨傘:
{
個人覺得在台灣山野,傘的功能性沒有想像中好,我上次
還看女老外戴大斗笠.
康裝大道就用吧,雷雨要小心雷擊.
}
* 背包:舒適和合適最重要.
重裝背包額外的填充會增加重量;簡單的帆布會傷害肩膀
,慎選背包可以讓你省掉半公斤到一公斤不等的重量,但
前提還是要以舒適為主,因為背的重量輕了,背包背負系
統也不需要項重裝備一樣,相對也節省了一些重量.
一般而言,49公升的背包,對於2-3三天的假日行程
是非常好的開始.61.6L(312g)背包是以負載
9KG為設計,但是 Joe 曾經負重12.7KG.
{我覺得資料有問題}
* 遮避帳:主要是避免惡劣天氣,保護你和你的睡袋乾
爽,雪地遮避帳可以考慮到營帳的顏色(心理因素).
Joe 提到若與人同行,帶三人帳,兩個人分別僅負擔1公
斤多的重量又有居住上的好品質.
目前有三種的野營露宿的臨時遮避方式:帳棚,露宿袋和
雨布遮避所.除了冬季外,我多採用8'*10' 的雨布風
雨帳和蚊蟲帳搭配,這樣的搭配讓足夠讓我露宿並且更有
彈性,而雪季我才採用帳棚,即使我曾經挖過雪地的遮避
所,還有結伴同行才有可能採用帳棚.
另外有一種混合帳棚樣式,稱為【快客型態】的帳棚,它
是一張雨步環繞在營柱上頭,並且有金屬扣的地布重量上
約1.5公斤左右.
{
金屬扣的是因為若是山仗當正中間的支撐營柱,需要固定
在營地中間(也就地布),或者地步折角需掛勾在雨布營
繩處.
這裡我覺得 Joe 好像老王賣瓜,他說因為快客型態露宿
帳採用傳統帳棚的地布,重量上毫無疑問比他們採用的建
材材質 Tyvek 重.
這裡鄒仔歸納,快客型態露宿帳會比較像帳棚,他必需是
有支撐物(營柱);而雨布風雨遮避帳可用繩綁或繩吊,
也可用支撐物輔助.快客型態遮避所通常採用一到兩根現
成的登山仗當支撐物,不會額外攜載營柱(這一點或許又
不適用有些快速帳);雨布風雨遮避帳必要時可採用登山
仗、樹木,枯枝或地形等搭建.
若就理念上都可以解釋的過去,快客的型態就好像是山野
匆匆的過客,也盡量不留下痕跡;而雨布風雨遮避帳雖可
以不倚賴現有的自然資源,但有時卻是參考自然條件並充
份發揮創意.
}
露宿袋基本上僅是保護睡袋,提供空間比不上帳棚,但是
在露宿條件不好的狀況仍可採用,可以找倒木或岩壁旁當
遮避,整理地面後就可安置露宿袋,當然你不應該在下大
雨的草地上安置你的露宿袋,就想像動物找天然的遮避所
一樣,但是不要找那種大型動物棲息過的巢穴.採用露宿
袋,自然你的其他裝備沒辦法跟放入露宿袋,可以包裹背
包並吊放在樹上,並拿出該夜需要用到的東西,如頭燈等
.
如果連下了一整個星期的雨,你想躲在露宿袋中...嘿
嘿...你可以用雨傘或在密林中安置露宿袋囉.
雨布風雨遮蔽帳是很美妙的裝備,它是需要一些學習如何
搭建的練習經驗,以避免雨水,優於露宿袋或帳篷的優點
是便宜且通風良好,在搭建帳篷條件受限的營地仍可搭建
風雨遮蔽帳.採用雨布風雨遮蔽帳前,你可以同時攜帶你
原本的帳棚或露宿袋並安裝好,但是先睡在雨布風雨遮蔽
帳中,如果它抵不住大風大雨,那你可以回到你習慣的帳
棚或露宿袋中.
* 睡墊:半身睡墊(3/4) 較便宜且輕,但仍能有效
運作,平均重量約255克,但是如何採用半身睡墊,腿
如何跟地面隔離呢?你有那種聚酯纖維的或其他保暖的衣
服吧?!睡在睡袋中應該不會用到吧?!何不把它墊放在
你的腿或腳下.
記住極輕化的箴言:努力使背包中的每樣裝備發揮各種功
能!
* 地布:
{
Joe 提到的建材防水材質 Tyvek,因為台灣買不到,等我
逛逛羅東新開幕的 BxQ再跟大家報告.地布的目的是防水
,我目前是採用薄薄的尼龍布(非編織布,再確認材質)
.
}
* 頭燈:
{
還是用頭燈不要採用手電筒,頂多另外準備一個小型手電
筒預防萬一.以 LED為主,建議有雙重燈源的頭燈,開關
不會因為放背包產生擠壓而輕易開啟.
}
* 爐具(燃料):或許你需要一個高效率的爐具,如在
雪地中,我們並非時時刻刻都需要這種爐子.事實上我們
在營地上待上好幾個小時,用三分鐘燒水跟十分鐘燒水的
差異有那麼大嗎?
{
好有趣,24倍光碟跟48倍光碟燒錄差異多大?
80分鐘(光碟容量)/24=3.33分鐘
80/48=1.66分鐘
速度差兩倍,實際上差一分多鐘而已.
}
{
關於爐子,另外可參考鄒仔的整理與實驗(包含一些飄渺
的自然概念)
[禪的意境] 輕量爐的回歸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33699
}
* 鍋具:如果你想省個幾兩的重量,鈦鍋會是不錯的選
擇,它輕且強韌,但是相對也很貴!另外還有一種鍋爐合
一的鍋具,重量更輕,那就是酒精爐.
{
沒想到用在運動器材的鈦金屬是冷戰後軍備縮減下的產物
.
}
* 鞋子:軍隊裡流傳一句話:「減輕足部的重量相當於
減輕五倍背包的重量」.
既然背包變輕了,那麼重裝靴也就沒什麼多大助益了,不
過您仍需要小心謹慎選購你的鞋子,PCT 的縱走行程常客
Ray 和 Jenny 首次鼓勵大家採用慢跑鞋作長程的極輕量
行程.
{
這可能是 PCT 的路況很適合慢跑鞋與短褲的組合,但是
台灣的一些山徑並非康莊大道,雜草、灌木、箭竹、亂石
都可能產生傷害或者沾有露水等,慢跑鞋?走郊山或高山
化郊山吧!
另外可能雨鞋更適合台灣中級山林,不過可能大家會以為
雨鞋很輕,不是的喔!
}
*** More Ultralight Sites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others.html
*** Ultralight freaks unite! We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the weight of redundant gear! :-)
*** Always follow your own head and heart.
!!!走自己的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沒有金科玉律的!!!
* Michael's Ultralight Backpacking
http://www.monmouth.com/~mconnick
- 跟 Joe 有些理念方式很像.
* John's Ultralight Backpacking
http://www.monmouth.com/~johno
- Michael 的朋友.
* Ray Jardine's Adventure Page
http://rayjardine.com/
- Joe 還沒看過他的書,不過他的網頁有很好的啟發,雖
然 Ray 有點堅持自己的方式,但是 Joe 強調,個人自己
分析,找出自己的方式,極輕化旅行沒有標準方式的.
* The Lightweight Backpacker
http://www.backpacking.net/
- 有很多資源,專業級的看法等等.
{
http://www.backpacking.net/ultralit.html#links 中
有更多網站資訊.
}
* Onestep's Ultralight Backpacking Resource.
http://www.members.tripod.com/onestep4me/index.htm
- 一些有趣的資訊,每週二晚上開闢聊天室.
* Tornado's Ultralight Backpacking.
http://www.cyberturf.com/tornado/
- 裝備 DIY 傢伙,他的目的趨向不需高科技的精簡風格已
達到極輕的負載.
* Great Lakes Lightweight Backpacking.
http://members.tripod.com/halbertri/
- 冬季露宿等技巧,當然還有北美五大湖的資訊.
{
http://members.tripod.com/halbertri/tarps.htm 中
的雨布遮蔽帳搭法蠻有趣的.
在 http://www.ray-way.com/ 和
http://www.owareusa.com/ 也有搭法.
}
* The Dirtbagger's Deluxe.
http://www.mwestfall.addr.com/nigal/intro.htm
- 絕佳展示介面...
* Ken Knight's Ultralight Backpacking Way.
http://www.speakeasy.org/~krk/travels/backpacking/intro.html
- (???吃的精簡???) 簡約版面設計.
* Bear's Centerwalk.
http://www.centerwalk.com/
- 極輕化旅行與蠻荒探索技巧等.
* Jugglebutton's World.
http://www.geocities.com/jugglebutton
- 作者是澳洲的徒步與單車旅行家,介紹裝備食物計畫與路線資訊.
* Adventure Alan's Ultralight Backpacking.
http://www.adventurealan.com/
- 資訊豐富,旅遊報告和很多可以撫慰你坐辦公室無法旅行的圖片.
* Southwest Ultralight Backpacking, by Janet and Will.
http://users.sisna.com/swultralight1/
- 豐富有條理的資訊展現.
※※※ 八 ※※※
*********************************************************************
接下來針對食物與遮避帳介紹。
鄒仔 20060107~20060108
*********************************************************************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ShelterComparison.html
仿間輕量化營帳一般超過2公斤,雖然單層的營帳會輕些
,但是必需負出更貴的代價.
樂於見到量產的極輕遮避帳,不再是單純靠個人巧思搭建
的雨布遮避帳,現在一般的單人帳差不多都1公斤,雙人
帳約1.5公斤,
Joe 列出他的裝備是雨布,蚊帳和幾款雙人帳供大家參考
.
*** My gear lists/data
{
Joe 的裝備清單,參考看看,其中最後一項是冬攀.
2-5天的行程基本重要4.6KG,每天兩餐熱食,超
過6天的會在緊急包中多放些藥或肉乾之類的東西,冬攀
就帶汽化爐.
}
*** Bear-Resistant Containers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bear-cans.html
{
看到熊不要爬樹也不要跑,當然不要裝死,我想應該也不
需要帶胡椒罐之類的,熊不太會攻擊四個人的隊伍,主要
是要用聲音趨趕,不過台灣的不知到要怎麼處理?有人說
因為熊的前肢比後腿短,所以往下坡跑,不過最重要是不
要讓牠追你吧?!跑據說也會激怒熊熊ㄉㄟ!
}
*** Tyvek Notes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tyvek.html
{
當地布的建材材質,很輕,台灣應該沒有賣.}
}
*** Food
*** http://www.ultralightbackpacker.com/food.html
{
我想最重要的是他的那個黏黏糊糊的蜂蜜玉米漿吧?!我
推薦不黏牙花生糖。
}
*********************************************************************
Joe 的極輕化旅行網站大概都閱讀了一遍,或許將來還會有新的看法也不一定
,目前就先練到這邊,爬山去囉!
鄒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