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

驚險酷熱的錐鹿古道、岩奇秀麗的石梯坪、及風狂溼冷的石門山

活動日期
2019/5/31 - 2019/6/2
所屬團體
個人
困難度
1
類型
» »

驚險酷熱的錐鹿古道、岩奇秀麗的石梯坪、及風狂溼冷的石門山

 

【前言】

●錐鹿古道是日治時代合歡越嶺道的一小段,根據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資料,由荖西溪慈恩橋到燕子口步道起點全長10.3公里﹝以前的記錄都是由慈恩橋走到燕子口﹞。


不過根據正史的資料,燕子口到巴達岡的1公里路段不是真正的古道﹝此路為軍用的電光形道路﹞,真正的古道是由巴達岡沿立霧溪的左岸山腰走﹝立霧溪北岸﹞,


經巴達岡一號橋,往溪畔方向走,再於溪畔隧道西北邊經山月橋到達布洛灣。


目前錐鹿古道只開放到3.1公里的斷崖駐在所,所以實際上真正走在古道上的路段只是由巴達岡步道0.96公里的岔路口﹝此處有太管處巴達岡NO 02的鋼標石柱及禁止通行的指標及繩索圍住﹞到3.1公里的崖上駐在所,全長約2.2公里

古道原來只是原住民部落間的往來小徑,路寬只有30公分左右,日本人為了理番及觀光,強征原住民壯丁將路基拓寬至1.8公尺,不過斷崖段的路徑還是只有50-60公分寬。斷崖路段通行不易,驚險萬分,據原住民的導遊稱,曾親眼看到遊客失足,因此遊客要確保後小心通過。以來3張照片是由台8線175.4K附近停車場遠眺錐鹿古道。

 


●石梯坪是東海岸著名景點,

 


以岩奇景美著名,本人覺得最特別的是一個如水井般的圓凹槽以及沖蝕溝槽。


另外在接近岩頂處的西北側稍低小平台處,有一中央研究院
S059的衛星點。


●石門山是克難關﹝大風口﹞東南側的百岳。以前克難關是合歡越嶺道的一個隧道,舊稱石門,新中橫開闢時將其炸開,形成一處風口,俗稱大風口。此處只要天氣稍有變化就會有強風出現,因此通行困難,曾有車輛被吹翻的記錄,所以天氣不佳時要特別小心。


小風口是北合歡山登山口南側的鞍部,此處有合歡山管理站及停車場。

 

【行程記錄】

●錐鹿古道精華段


在台8178.1K的岔路口附近找地方停車,走到舊台8線上的錐鹿古道收費查核亭﹝在燕子口步道的入口處﹞,將錐鹿古道申請通過書交給收費亭人員﹝要事先在網路上向太管處申請﹞,檢查有效證件及繳交每人200元的規費後﹝早上10點以前要報到﹞,由收費亭人員帶領,由錐鹿吊橋上方的小門進入。


通過小門後,沿木造階梯下到錐鹿吊橋,在吊橋上向北仰望,可見到巴達岡一號橋。


走過寬約100公尺的吊橋後到達立霧溪的北岸﹝海拔約250公尺﹞,然後開始之字形陡上,有些路段安全性堪虞,特別是下雨天要特別小心,以免發現意外。


走約30-40分鐘可達往巴達岡一號橋的右岔路口﹝步道約0.95K處﹞,但路口被繩索圍住,且有警告牌提醒道路塌崩勿前往。岔路口東南側有一顆太管處巴達岡NO 02的鋼標石柱,座標為306498. 2674812



由右岔路口開始,才踏入真正的錐鹿古道,沿步道上坡走約50公尺到步道1K的指示牌處,


此處有一塊巨石,大部份人都會在此巨石上休息遠眺,最明顯的是布洛灣跨立霧溪的新建吊橋﹝新山月橋﹞。


由巨石處沿步道走約30公尺到巴達岡入口的二根水泥門柱,日治時代在東邊水泥柱上有掛一面《花蓮港廳研海支廳バタカン警察官吏駐在所》的木覑匾。


在西邊水泥門柱的南側約3公尺處,有一顆太管處巴達岡NO 01的鋼標石柱﹝海拔約450公尺﹞,座標為306454. 2674785



繼續沿步道由水泥門柱進入巴達岡部落,


緩上經部落遺址及巴達岡駐在所的舊址,




走約10分鐘到步道1.2K的達巴達岡二號橋東端,


在巴達岡二號橋上向北俯視,可看到一秀麗的小瀑布。


通過巴達岡二號橋後不久,又開始陡上,



走約40-50分鐘到步道2.3K的隧道東端,


穿越長約8公尺的隧道及過小溪的鐵橋後,


緩上走約2-3分鐘到步道2.5K處﹝海拔約780公尺﹞,就進入此行步道的最高點及錐鹿古道的精華段---錐鹿斷崖。


此路段長約600公尺,中間還有一個長約5公尺的隧道。


根據楊南郡先生的舊資料,此隧道口左側突起的灰白色岩石上,有《開鑿記念 梅沢作業隊 大正年》的一些刻字,但剛開始將《大正參年》誤以為刻的是《天空步道》幾個字,故此段道路又名天空步道,但因事先沒有做功課加上疏忽,本人竟然沒有看到。下圖為網站上舊照片。


步道北側的崖壁上,全程都有保護安全的繩索,


某些步道外側還有鐵欄杆保護,


所以安全性還算不錯,如果不是太白目或是太自信,就沒有墜落的問題了。站在懸崖峭壁的中間,在最寬處不超過1公尺的步道上眺望,風光非常的壯麗,而俯視立霧溪邊的公路,其上的通行車輛跟螞蟻一樣大,行人更是渺小到看不清楚,


真是一條巧奪天工的傑作,難怪當時日本的工人不敢在此從事危險的拓寬工程。

走完此段精華的斷崖古道,


就來到步道3.1K的斷崖駐在所舊址﹝海拔約750公尺﹞,



此處是一約20X20公尺的空地休息區,


再過去的路已經被封閉,不建議進入。不過在空地西北方約30公尺的古道北側﹝海拔比駐在所低約10公尺


有一座《故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之碑》,可以順訪。


由錐鹿吊橋到斷崖駐在所,單程約100-150分鐘﹝不含休息及其他﹞,爬升約530公尺;來回約180-240分鐘。

 

●石梯坪301607.2598712中央研究院S059衛星點﹝座標不太準確﹞


由台1163.4K的岔路口進入石梯坪風景區,走約700公尺到景觀台附近停車,沿步道往石梯坪岩石區最高點走,


走約150公尺到最高點西北方約30公尺的小岩石平台,在離北邊懸崖約2公尺處,


即可見到石梯坪的中央研究院S059衛星點鋼標。


鋼標鑲在水泥基座上。


在衛星點鋼標的東側約15公尺,在南北向岩脊北側的腰部處,


有一直徑約1公尺,狀如水井的凹槽,非常特別,不禁感嘆天工造物是如此之美。

 

3-6389石門山278097.2672164


在台1433.4K處的小鞍部停車,此為石門山及合歡尖山的登山口,


沿往石門山的步道向北緩上,


由於風強加上小雨,原本攝氏9度的地方,一下子轉成體感溫度約攝氏3-4度,雖然有戴一般手套,也凍到手麻。


強烈的大風口氣流,使得行進困難度增加,總長700公尺的步道,落差不到100公尺,正常只要10幾分鐘能夠完成的百岳,竟然含躲避強風和小雨,花了將近半小時才登頂,實在有夠漏氣的。



本山視野相當不錯,是立霧溪及大甲溪的分水嶺及源頭,


但來訪時頂不住會把成人吹倒的強風及小雨,加上來訪多次,稍為拍照後就匆忙下山,回車上避寒去了。雖然在平地是30幾度且出大太陽的天氣,但來此3000多公尺的地方爬山,即使是小山頭,防寒防風及防雨還是要做好的,以免發生意外。


文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