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腳

淡蘭古道〖菁桐古道〗

原文出處
Link




這是在四分尾山基點眺望大屯山系的展望。



這是清幽的〖菁桐古道〗。



這是〖耳空龜山步道〗上的稜線地形。

 

這倆張一張是【耳空龜山】基點附近的雙扇蕨盛況,一張是稜線上盛開的金毛杜鵑。

會規劃這條路線一開始就是為了【耳空龜山】的雙扇蕨,主要是想經由〖耳空龜山步道〗,從「菁桐車站」走到「汐止車站」,同時去回味一下【耳空龜山】基點附近雙葉蕨盛況。

這次旅程,包含三條步道:〖菁桐古道〗(2.7km)、〖耳空龜山步道〗(5.7km)、〖大尖山步道〗(2.6km),以及三座山:【耳空龜山】(588m)、【四分尾山】(641m)、【大尖山】(460m)。

這三條步道連在一起,剛好是菁桐車站走到汐止車站越嶺路線,大約14km左右。

〖菁桐古道〗是〖淡蘭古道〗中段的一小段:汐止到菁桐,汐止段已經開發成柏油路(汐平路),菁桐段(菁桐-磐石嶺)則保留成古道模樣。

〖耳空龜山步道〗有點麻煩的是,前後入口都很偏僻,需要結合〖菁桐古道〗、〖四分尾山、大尖山步道〗。

以「視野遼闊」這面向來說,【四分尾山】、【大尖山】要比【耳空龜山】遼闊許多。

這裡把遊記分成三段:

第一段:〖菁桐古道〗、第二段:〖耳空龜山步道〗(【耳空龜山】)、第三段:〖大尖山步道〗(【四分尾山】、【大尖山】)。

這篇是第一段:〖菁桐古道〗。

其他段落請看完整遊記:〖〖菁桐古道〗【耳空龜山】【四分尾山】【大尖山】〗。

完整遊記路線是結合〖菁桐古道〗+〖耳空龜山步道〗+〖四分尾山、大尖山步道〗三條步道。



FB粉絲頁:好野遊 賞台灣

【遊記本文】
*******************


路線部分,可以看遊記末端的「路線說明」段落,或是參考獨立的路線紀錄:

路線紀錄:〖菁桐古道〗【耳空龜山】【四分尾山】【大尖山】

***************************

A、紅色路段:「菁桐車站」->〖菁桐街〗->〖菁桐古道〗入口。

***************************

這次,我們不是坐十分線小火車到菁桐車站,因為轉車時間太長,到達菁桐車站之後,出發時間會很晚,擔心會天黑之後還沒有到達天秀宮,因此決定坐客運到菁桐車站。(市府站912公車到深坑,轉795公車到菁桐車站)

〖菁桐古道〗入口就在〖菁桐街〗底,所以一開始要走一小段柏油路,從「菁桐車站」走到〖菁桐街〗底。

個人〖淡蘭古道〗彙整紀錄:〖淡蘭古道〗遊記彙集

***************************

A-2、〖菁桐古道〗入口,高度:284m、距離:0.9km。

***************************



〖菁桐街〗最高處尾端,左側可以看到這往下小階梯,路口有個說明牌,就是〖菁桐古道〗入口。

***************************

B、藍色路段:〖菁桐古道〗->〖耳空龜山步道〗入口。

***************************

過來就是啟程今天路線的第一個古道:〖菁桐古道〗。

現今的〖菁桐古道〗只有菁桐車站-汐平路福興宮這一段,是過去〖菁桐古道〗的一半路程,以往〖菁桐古道〗前半段已經成為汐平路中的一段。

這次雖然沒有走完現今〖菁桐古道〗全程,在〖耳空龜山步道〗入口就離開〖菁桐古道〗,不過〖耳空龜山步道〗入口非常接近汐平路福興宮,所以這次幾乎算是將現今〖菁桐古道〗走完。



〖菁桐古道〗一開始是石板階梯,比較像一般的步道,過了「魔神仔洞」之後的〖菁桐古道〗恢復成較為原始風貌,也更加有趣。

***************************

B-1、「魔神仔洞」,高度: 421m、距離:1.74km。(備註:往三坑山第一個叉路)

***************************



很快就到達「魔神仔洞」,這裡是個丁字叉路,往左是往〖耳空龜山步道〗入口、福興宮方向,往右是先到【三坑山】,再轉往耳空龜山步道〗入口、福興宮。

所以往左、往右最後都會接到一起,只是往右算是到【三坑山】繞一圈,路程比較遠,今天還有【耳空龜山】【四分尾山】【大尖山】目標,就放棄【三坑山】。

如果只是想走〖菁桐古道〗,倒是可以規劃O型路線:先往右到【三坑山】,再接回到左邊路線走回來。

 

網路資料是說這「魔神仔洞」是過去廢棄礦坑,裡面長久陰暗潮濕,因而傳言出魔神仔。

後來有朋友走進去「魔神仔洞」,不過,我們這次並未考慮走進去。



往回看剛剛叉路。



一過「魔神仔洞」,就看到這叉路,右側往上走才是〖菁桐古道〗正路。

左邊平路可能過去是舊路,已經不通,我們一開始走到左側平路探路,發現不通才又折返。

 

我們先到左側平路探路,會先下一個小溪谷,再上來。(照片是折返後拍的,所以照片前方是「魔神仔洞」方向,後方是不通的錯路)

過了小溪谷之後,很快就看到完全沒有路跡,覺得這麼熱門的路應該不會是這樣,決定折返。

「魔神仔洞」



「魔神仔洞」另外一端的入口,有點高地落差,這一端比較高一些些。


〖菁桐古道〗雖然是〖淡蘭古道〗中比較像是越嶺的路線,不過,越過的山頭高低落差並不會很陡峭,加上滿溢的水氣營造出一片綠意,走起來非常舒服。


 

如此茂盛的綠意,感覺很像內雙溪古道一般旁邊應該有溪流,不過沒有聽到流水聲,也許是枯水期的小溪流。



路徑上的樹梢都有茂密山蘇,足見這裡的水氣濃厚。



看到這木頭扶把,就差不多到了〖菁桐古道〗高點,通常越嶺道的高點都是兩座山之間的鞍部,不過,這裡沒有明顯的鞍部感覺。

 

這裡有個缺口可以眺望遠方山頭,不知道是不是【五分山】方向?因為遠方山頭隱隱約約似乎有兩顆小圓球。



步道下切角度變大。

***************************

B-2、「三坑山第二個叉路」,高度: 568m、距離:2.98km。

***************************



終於遇到三坑山叉路,這個叉路往右到【三坑山】,可以接回到剛剛魔神仔洞叉路,往左就是往磐石嶺和〖耳空龜山步道〗入口。

「腎蕨」



 這是「腎蕨」根部塊莖,「腎蕨」保存水分的方式,若缺水,可以吃這塊莖補充水分。

「腎蕨」分佈範圍很廣,低海拔郊山或是中級山都很容易看到「腎蕨」,並不是每一個「腎蕨」都會長出塊莖,曾經拔過幾棵,都沒有發現,後來慢慢找到一個模式:就是生長在非常乾燥土壤的「腎蕨」,比較容易長出塊莖,不過這尚待驗證。

***************************

B-3、〖耳空龜山步道〗入口,高度: 549m、距離:3.52km。

***************************



終於走到〖耳空龜山步道〗入口,這裡已經非常接近磐石嶺。

過來就要進入這次旅程第二個步道:〖耳空龜山步道〗。

〖耳空龜山步道〗是【耳空龜山】稜線步道,入口高度約549m,【耳空龜山】高度605m,兩者差距很小,中間有許多小山頭上上下下,典型稜線風格步道。

完整遊記:〖〖菁桐古道〗【耳空龜山】【四分尾山】【大尖山】〗。

FB粉絲頁:好野遊 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