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留言版

山名二三事~百岳山名由來部份補述


大體上,百岳山名的由來,小弟暫且把它們區分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作為分類。當然大部份有缺漏或錯誤的地方,還請前輩們指正….
※象形,因山形、山容狀似某物而得名.
<羊頭山> 據花蓮縣誌載:羊頭山峰頂似羊頭,自碧綠可眺望其山形,羊頭在鋸山直至塔次基里溪的稜線上,羊頭的額角在北,鼻在南,6354號三角點則在瘦瘦的鼻樑上
<頭鷹山]> 因遠望有如鷹頭而得名,如池有山一般, 日人拫據日文文法將鷹頭作為頭鷹
<桃山> 命名遠在武陵農場未開發之前,所以因附近種植水蜜桃而得名的說法並不正確,是因山形遠望像桃子, 其峰頂頗似桃尖之美而得名所以叫桃山.當地泰雅山胞則稱為Babokoba,是拳頭的意思Babo是山,也是因山形而命名
<(小)劍山>日據時期以此山從<大甲溪警備道>(中橫前身)小澤台仰望,尖峰突赸,嶙骨聳然.尖銳的山形與日本飛彈山脈的劍岳相似,故名劍山.
<大劍山> 山容很像寶劍的劍尖,同時又是劍山群峰之首,所以得名大劍山
<屏風山> 山嶺橫列,狀似屏風因而得名
<玉山> 常年積雪瑩澂有光,晴霽時望之光輝射人,有如白玉
<大雪山> 因極似日本北海道的大雪山,因而取名。
泰雅族人稱Babo Rinisan, Babo 山之意, Rinisan意為流淚,為昔日佳陽社與北方新竹廳泰雅族的分界線,雙方彼此通婚,因族人送新娘至大雪山,含淚泣別而得名

※指事,山名因某事件而得名
<六順山> 60年10月即將接近尾聲完成會師的大縱走南隊刑天正,丁同三等人在26日登上只有獨立標高3106及森林三角點的無名山峰,因該次登山是為慶祝建國60年,同時恰在26日這一天登頂,暗合六六大順一語,因而命名. 當時林文安已經公布了百岳俱樂部的章則草案,但沒有把這座原來無名的六順山選錄其中,當大縱走結束,刑向林建議,林尊重刑而採納他的建議,破例將六順山選入而將山形不顯又無三角點的人待山刪除而成為幸運的百岳插班生,並非聽說要上下六個山頭才到六順山
<合歡山>太魯閣系在漢人Ena阿隆的領導下,和日本人打了十四年的 "太魯閣戰役", 最後在日人的東西海岸兩邊包抄之下, 不支而降, 日人為慶賀得來不易的勝利, 於兩軍會師處舉行慶功宴, 並將會師的山區命名為 "合歡山"

※會意,可透過山名的直接意會,或鄰近的相對位置和部落來猜測山名由來
<無雙山> 布農語Masunuk是尖突的意思,是一個動詞,名詞化就成為Masuzukan,(馬希柔干)意謂山骨突兀,尖銳,以此命名.名稱由來有雨種不同說法,依據日據時期文獻所述,無雙乃因東側這兩座尖銳無比的岩峰而得名.但林文安依山地話尖銳及今名無雙推測主張無雙山乃指3235這座舉世無雙的突兀尖峰,因為3235峰北面的急坡滿佈雲杉,南面是高唆的岩壁,實不愧為最偉雄,最具誘惑力的山峰.
?「無雙部落」,布農語稱Wu Mu Luan,先有無雙山山名再有無雙部落???
<光頭山> 山頂全無林木,放眼看去,盡是光禿一片因而得名
<中央尖山> 日本技師野呂寧所命名,因位在中央山脈主脊,四周岩壁峭立,山頂尖聳,以其山形命名
<火石山> 山頂為祼露碎裂岩片,黑如炭而表面光滑明亮,有的細如粉,有的碎如砂,平滑的砂場上映著陽光,處處金光閃閃,閃爍在豔陽下,岩紅如火山或以此為名
<白石山> 頂有白斑岩塊散落其間而得名。
<池有山> 別名玉羅所山,山胞呼之為Tamarappu塔馬拉普山,就是有池山的意思,因其西伸的草坡稜線上散佈著不少的水池,然而日本人拫據日文文法將有池作為池有
<大水窟山>,在其東南方約2.5公里處,八通關古道通過中央山脈主脊的交會點上,有一個小水池,當年總兵吳光亮開闢東西橫貫道路來到這裡(在台灣輿圖並說地名叫架札,台灣通志稿地名為水崛,布農族稱大水窟池一帶為Oniyap意為水池,日據時期改稱”大水窟”沿用至今)時,便因這個水池而將此地命名為大水窟(小水池台語為水窟)他背倚的山峰因而稱為大水窟山
<石門山>1935年日人修築合歡越嶺道時,在石門山北側鞍部鑿成一個隧道,並依此命名為「石門」
<八通關山>因山下八通關古道而得名

◎因鄰近的部落或駐在所而得名~
<郡大山,巒大山,丹大山,卓社大山>
(註)根據族人的口傳,布農族在進入山地之前,原是居住在台灣的西部平原,而後因漢族的入侵以及台中平原諸平埔族鬥爭的結果,轉向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一帶的山地。進入南投縣山地後,布農族人漸漸形成六個部族。分別是卡社(Take--baka)、丹社(Take--vatan)、郡社(Bubukun)、卓社(Take--todo)、巒社(Take--banuan)和蘭社(Take--pulan)。卡社、丹社、郡社名稱的由來,據老一輩的族人們說是他們的祖先首先遷徙於某地時,取第一位祖先的名稱而來。至於卓社,則是以他們第一次的定居地為其社名,(卓社 布農語叫做Take Toro,漢人用閔南語音譯為倒洛社,或簡稱為卓社).蘭社則是對自己的自稱。
<干卓萬山> kantaban為布農族卓社群,係取自祖先Takataban之名
<白姑大山> 白狗社Hakul或唸Hakku日譯為白狗或白姑,是譯音字與字義無關,Hakul群的位置介於瑞岩與紅香之間
<塔芬山>,遠眺像似三角形的金字塔,山名緣於此山東稜尾端的大分部落,大分是布農語,意思為水蒸氣,形容溪谷中溫泉冒出的水氣,大分音譯可為塔芬,達芬或台語發音「打訓」所以塔芬山又可稱為達芬山或塔分山,而打訓山則被冠在塔芬山東支稜端的2204峰上,不作塔芬山的別稱
<達芬尖山> 本名叫作尖山,但台灣的高山山名中,還有不少座帶有尖字,常造成名稱上的混淆,所以光復後的岳界人士,以源於其東坡塔芬溪溪畔達芬部落的名稱為名,稱為達芬尖山,而塔分尖山稱達芬山或塔芬山.
<志佳陽大山> 位於志佳陽社(今環山部落)而得名,屬斯卡瑤族,泰雅語意sikayou 為竹子,蓋該社原為竹子茂盛的竹林,亦有可能由kujao演變而來,指鹿多,老人飽食鹿腸之意.
<佳陽山> 靠近佳陽社而得名koyo(卡瑤,今稱佳陽) 指凹陷之地.蓋周圍為2000公尺之高山,而該社位為地勢平坦處,形成凹下之地形.
<卑南主山> 「卑南」地名起源於「卑南社」,「卑南社」的名稱又起源於1800年左右卑南大頭目的鼻祖pinarai之名。據稱pinarai聰明無比,附近異族悉威服之,年年向之納租穀,他以「卑南王」的名義,統治台東縱谷平原,勢力圈北起加走灣(今長濱)公埔(今富里),南達恆春地方,聲勢浩大。「卑南社」蕃名叫「puyuma」,為 「都城」之意。卑南為排灣族puyuma()的大社,puyuma是「尊稱」之意。排灣族puma(為尊稱之意)的大社,有優秀大頭目統御附近蕃社,以粟肉貝進貢,自許為地位最高的蕃人,因而以卑南尊稱
(註)一說:卑南為檳榔之諧音.
<立霧主山> 因立霧社部落而取名,立霧為日文漢字,原為山地語音譯為塔次基里,塔次日語為站立,直立的意思,基里為雲霧的意思,塔次基里溪就是在雲霧繚繞的山中直直落下的溪流,依據日語意思直譯便為立霧.
<太魯閣大山> 賽德克族稱Truku,音譯為德魯固或太魯閣,太魯閣族為人,雄壯的意思
<喀西帕南山>Qasibanan之音譯,布農語意為”山陰之斷崖”,建社於此,以地形名之.
<塔關山>,本身山形地勢並沒有比較特出的地方,甚至連山峰的起伏都不太明顯.所以光復以前連山名都沒,有刑天正登臨後,稱為關山北峰,有人沿襲日治時期塔關山北側南橫舊道的舊大關(大關,原住民話 Takuan 音譯過來的)駐在所之名,稱之為大關山.後來刑天正建議林另取新名,不要與大關山發音有任何關係,而像大雪山一樣,使人聽了以為比雪山還要高大,令人困惑.刑的原意是要依當地環境及山容另取名稱,不過林只想出塔關山之名,仍與大關山之音非常近似,刑認為不妥但未堅決表示異議,後來林就以塔關山之名,刊在會報記錄,大家就如此稱呼起來.
<向陽山>因「向陽警官駐在所」得名
<奇萊主山> 有人說奇萊是泰雅語,指的是白雪覆蓋的山頭,有人說是日語討厭的意思,代表這座山十分險惡,令人討厭,楊南郡則認為這些都是牽強附會之說,是日據時代花蓮的名字,旁邊的奇萊連峰因以得名,只是一個地名而已,並沒有太多涵意.
◎相對位置及副峰~
<西合歡山><北合歡山><合歡東峰>
<奇萊南、北峰>
<能高南峰>
<雪山東、北峰>
<南湖北山><南湖東、南、北峰.>
<前山(玉山前峰)>
<東小南山>因高度比南峰略矮,又位在玉山南峰向"東"分出的稜線上,為與南玉山旁的小南山作區隔,故叫東小南山. <南玉山><玉山東、西、南、北峰>
<東郡、東巒大山>日本技師野呂寧因其位在郡大山及巒大山之東而命名.
<中雪山>中雪山的名稱來源,極有可能剛好位於在大雪山和小雪山的中間.
<南雙頭山> 山頂有兩座出峰並列相連,雙頭的名稱,大概即由此來….如此叫雙頭山就好,這表示北方原有一雙頭山(雲峰???),所以才叫南雙頭山????

※形聲,由原住民語音譯而來
<帕托魯>太魯閣語為”青蛙”之意,如帕托魯山為”青蛙山”意為狀似青蛙之山之意.
<巴巴山>,46/8/8林,蔡,李明輝父子等人光復後首登巴巴山,同時取了這個名字,雖然當天是八八父親節,可是巴巴卻和爸爸扯不上關係,巴巴山是泰雅族獵區,稱為Babo-paba,babo是山,巴巴則為音譯
(註)南湖南峰,常在該地行獵的泰雅山胞,稱它為Babo-Gikaga,不過平地人並沒有沿用這個名稱為它取音如吉卡加的譯名.只把它當作南湖大山的一座副峰.
光復後本省岳界進出南湖山塊初期,也有以有三角點的巴巴山為南湖南峰,這和早年登山環境有關.而且,比較方位,則巴巴要比3516峰更為名符其實.但三角點和方位全被3516峰高度優勢給否決,使他強有力地成為南湖南峰.因為早在64年首登歸來後,林文安在台灣山岳發表的文章中,便把Babo-Papa,說為巴巴山,把Giksga3516峰定為南湖大山南峰,才沒有重演南湖大山北峰,南湖北山這類易於混淆的情形
<喀拉業山>,山名則是由泰雅語Karaheye譯而來,又名加留坪山。
<審馬陣山>,是由卑子南社的泰雅山胞對它的稱呼 Sinbajin音譯而來
<海諾南山>,利稻布農山胞稱為Hainotonnan,日據時期一度音譯為海弱端鑾山,45/1/5林文安蔡,李明輝由關山縱走至此,創下光復後首登記錄,林即沿山胞稱呼譯之為哈伊諾當那恩山,也有人譯為海多南山,直到後來地形圖標註為海諾南山遂成定名.
<盆駒山> 山名與布農族傳說有關,從前有一個蕃人在這座山的山頂說雷神的壞話,雷神盛怒,割下這個蕃人的頭,Bungu是頭的意思,Wumanun是取而棄之的意思.布農語原名烏馬盆駒wumabrngu意為”圓頭之山”後來為方便稱呼,把前二字省去
<雪山>的名稱主要來自泰雅族人普遍的稱呼——「Sekoan」,譯音為「雪高翁山」,後來簡稱為「雪翁山」或「雪山」。乃因泰雅族見到雪山南面的岩壁一宜在崩裂直瀉,形成縱斷裂溝,而將此特殊地形命名之,意為「岩壁的裂溝」。
<秀姑巒山>。根據《花蓮縣志》(駱香林主修第40頁記載如下:昔為港口村舊名,今作溪名、山名,當秀姑巒溪入海處,有小島,阿美族稱「芝波蘭」,其義為「在河口」。番俗六考,書作泗波闌。續修台灣府志、及赤嵌筆談,書作薛波闌。日本文祝脫險漂流記,書作芝舞闌。彰化縣志及淡水廳志,書作繡孤鸞。噶瑪蘭廳志,書作秀孤鸞。又作秀姑蘭。日據時期,書作秀姑巒此作為最近之稱沿用未改者。
『秀姑巒』是一個很美的名字,光看這三個字,大概很難猜出是怎麼來的。透過史籍我們找到這個名字的由來。根據《花蓮縣志》原來「秀姑巒」這三個字是從阿美族語「芝波蘭」翻譯過來的。 而「芝波蘭」原來的意思是「在河口」,也就是指大港口一帶是位於河口的意思。不過後來人們拿來稱做溪流或山名。
而我們也在其他史籍中如:《番俗六考》、《續修臺灣府志》等,發現「泗波蘭」、「薛波蘭」、「秀孤鸞」這些名稱,不過這些名稱都是因為翻譯的關係,才會出現不同的名字,其實它們指的都是現在秀姑巒。……
馬博拉斯 Mahudas馬霍拉斯,是老人的意思,冬天上雪,山頂白雪皚皚,如同老人的白髮.
<馬利加南>Mariganan,wurakaban,wusumariganan鹿野忠雄因為Mariganan好唸.
<馬比杉> 名稱源自山地話Mabisan,在台灣百岳沒誕生前,一度叫做馬匹扇或馬眉三山.
<庫哈諾辛> 山名源於布農族語音譯而來

※轉注,山名的由來有段曲折,輾轉的翻譯
<合歡山>名稱的由來,據說是起源於一場錯誤。話說在日據時代,合歡山一直是濁水溪、立霧溪、大肚溪以及大甲溪源頭的合歡溪與碧綠溪的水源處,日本人常聽到當地居民以閩南語稱呼這5道溪流為「五港水」,因此就把匯集這5條溪流的高山命名為「五港山」(閩南語發音),但是當地居民根本沒想到日本人會說閩南語,反而誤以為是日語發音,於是又硬生生的音譯,把「五港山」翻譯回中文的「合歡山」,這樣的誤會卻也替合歡山帶來一個歡樂的名字。
<布拉克桑>和舞樂山其實是同一個名字,「布拉克」是布農族稱呼此山的原音,「布拉」日本人用「舞」來代替,這個漢字讀音BU-RA,「克」音KU用「樂」來取代,至於「桑」應該是同「山」,舞樂山日文發音光復後又再變成「布拉克桑」了,所以若稱布拉克桑山似乎「桑」字是多餘的
<品田山>是典型的日本式山名,日語發音為(shinada),當時取這座山名的日本人應該是本州之東北一帶的人。原來在日本本州東北的人士,常將山中的濕地稱之為「田」或「岱」(tai),岱亦指山上的濕地,日本古語寫成「田井」。「品」字在日語中有很多之意,在日本本州之東北部,就有許多山名因為山中多沼澤或水池,而以「田」名之者。例如八甲田山、八幡平(hachimandai)、十和田等均為其例。
因此品田山在日語中的意思,應該是指有許多濕地或水池的山。參之品田山至喀拉業一線的群山,確有許多的高山水池散佈其間,當中泰雅族原住民亦有將這一帶的山名稱之為「siron」者,而「siron」即為水池之意。特別是品田山至池有山這一帶的高山水池尤多,因此日本人將原稱為「tamalabu」(早期日本人音譯為「玉羅府」)改稱池有山,則其將原稱為「pochinsiron」,(泰雅族語發音是波琴西侖,意思是最後的水池)依其到處有高山水池之地理特性,改稱品田山,正是彰顯此山之性質。故品田山名之由來,應不是山脈之皺褶,看起來像「品田」兩字所致,而此種說法應該是台灣岳界以訛傳訛之結果。
<三叉山> 中央山脈至此分出布拉克桑支脈及新康支脈,因而有三叉山之名
一般稜脈分支的三叉點,我們都可稱為三叉山,不過這座三叉山委實不同因其三叉點並不在最高點上,因而名不符實,因此這樣的名稱推論並不合理。
如此說來,三叉山一名的由來可能另有出處,楊南郡主張從布農語去探索,據他表示,"哈陰沙讓山”,”霞雲沙讓山”都是布農語”Hainsazan山”的音譯,那麼”哈陰沙讓山”和”三叉山”又有何關連?最有可能是由日語的”Hainsazan山”變成”Hainsazan”(為了音讀方便,將zan省略,如同很多人把馬比杉山叫為馬比杉,因為杉,山連續有點拗口)音譯為”哈陰沙山”,由於年代久遠,又被略讀為”沙山”,最後可能由於閩南語”沙山”音近”三叉”而訛傳,有些人又証諸附近地形,於是遂成”三叉山”,這種傳訛從頭到尾雖有些牽強,可因為年代歷程久遠,可能性就高。

※假借,山名被移花接木, 後人也將錯就錯,一直沿用到現在
<布拉克桑>,舞樂山在日語中讀如布拉克桑,但不知那位命名者竟李代桃僵的將舞槳山的日語譯音布拉克桑套在舞樂山西鄰一有森林三角點獨立標高3036公尺的山頭上,稱之為布拉克桑山
<馬博拉斯山> 本是烏拉孟,wulamun 原意是後門的意思,但山名馬被習用很,久更改不易
<秀姑巒山>本是Mahudas馬霍(博)拉斯山,是老人的意思,冬天上雪,山頂白雪皚皚,如同老人的白髮
<雪山北峰>林文安認為北次高山和穆特勒布非為現指之山頭.
<八通關山>居該地曹族稱玉山為bantorntua,可見八童,同關是譯音,光諸14年台灣蕃地圖把同改通,具有蕃界中樞關路,交通四通八達之意,結果現八通關山卻有所指.

※不詳
<畢祿山>因附近的原住民bilu社而得名,日語翻成畢祿,中橫開通後改為曾改為”碧綠”,但岳界仍習慣用畢祿的稱呼.
<鈴鳴山>是山地話的日文音譯,還是字義翻成日文”風鈴聲”即鈴鳴?
<閂山>椚,くぬぎ,指的是常綠喬木~柞樹.日文中與”櫟””櫪(枥)”等字相通.
名稱由來應該是與山上生長有柞樹有關,也有可能像劍山,大雪山,鞍馬山等,因山形如同日本本土的椚山,因日人思鄉之情而取同名.
椚是日制漢字,中文沒有這個字,所以早期有以類似的”捫”字取代.後來可能是閂山的地理位置,地當合歡西北峰,北二段丁字稜脈(合成H字型)的門戶,如同門閂一般,逐漸成為現在的山名.

<甘薯峰>形似甘薯?????
<無明山>不可考
……北二段的山名都怪難搞的.
<雲峰>八通關古道開通后,為清人(吳光亮?)所命名,意即雲蔽山頂之峰.
<轆轆山>54/10/1刑約丁,由向陽山反方向往尖山縱走,終於登頂這個山岳界的漏網之魚,不過那時他們仍沒關於此山的山名資料,於是取發源此山東側的闊闊斯溪為名稱之為闊闊斯山,後來林文安在花蓮縣誌上找出他的原名轆轆山,而加以正名並公諸於世.
據王雲卿;又名馬江之子山,但由來究竟如何則不得而知,或許僅是某個山胞部落對它的稱呼,或者是某剖份人皂別稱.又東埔山胞稱轆轆山為塔彎塔彎,發音很像塔芬塔芬.據查日語發音轆轆並非塔彎塔彎,是否即為山地話轆轆的意思,或是轆轆山與塔芬山之間有何關係,也無從查考了.
<加利山>
<伊澤山>,陳茂修認為,命名取自日本人姓氏,由來則不可考.據他研究的結果,這類以姓氏為山名的事例,雖無法查証緣由,大抵上卻有個類似的模式:
日人據台時期,為密控制台灣,遂分派日本人駐紮各地,包括深山中山胞部落.這此負責地方治安的日本警察人員,可能一住便是數十年,甚而終其一生都在芋個駐在所服職,對這此深入山區為職務奉獻一生,終老異鄉的日本人,為表示褒揚或紀念之意,在其死後,往往以他們的姓名為其轄區的地名,或轄區內高峰大山的名稱.光復以後,大多此類地名都已改正,但仍有許多山名保留未改(或許是為表彰山抗日的英勇),如佐久間山就是一例.伊澤山的命名是否源於此模式?目前尚難查証.在王編的台灣山岳一覽表,伊澤山又名江澤山,果真如此,則江澤和伊澤之間有何關連?其由來又如何值得探究,可惜篇查山岳資料,仍找不到答案.
<大霸尖山>與其西南側的<小霸尖山>並立於海拔高度約3300公尺高的水平岩層基部上,原為一小地壘,冰期以前經過劇烈的水蝕剝離作用後的堅硬殘丘,形如雙耳,泰雅人稱為Babo Papak,Babo是山,Papak是雙耳朵,意為雙耳嶽
大霸尖山是日據時代日人所命名,字義與讀音(大霸是否為papak的音譯???)均係上乘,但不知是何人於何時命名。僅知道在1927年8月首登前後,已廣泛地被稱為「大霸尖山」。
<大武山>
<南湖大山>
<磐石山>又名苫原山,苫是茅草的意思,原意似乎是茅草覆蓋身影的山峰,但實際上卻都是箭竹,所以應是就其山容是個大草原山峰而得名
<牧山>
<萬東山西峰(火山)>
<義西請馬至山>山地話的意思是螞蟻山,因為山頭有很多螞蟻, 另有猜測~義西請馬至,義西可能是日語中「一」,馬至是「松」,加起來很像一本松之類的名稱,不過,雪見附近的二本松也沒翻成x西請馬至????
<內嶺爾山>
<能高山>先有能高郡還是能高山???日語中的能高是何意??
<安東軍(郡)山>與安東昆山有何關係???
關山群~<關山><小關山><關山嶺>;<新康山>原名新關山,光復後取其諧音改稱為新康山。可是根據日據時代台東廳的地圖,關山是用漢字,新康是用平假名,如果真的原名叫新關山,如同新高山,用漢字不就好了????
<南華山>附近有座深堀山應該是紀念深堀大尉才取名的,尾上山也是日式山名,南華山是否也類似???
<馬西山>不在任何馬字輩山頭之西方,附近又有因馬西桑社而得名的馬西桑山,名喚馬西究為何意??

◎知其音譯或部落但不知其意~
白姑(狗),審馬陣,喀拉業,馬比杉,庫哈諾辛,海諾南,馬利加南….

所有回覆

  • 是轆轆山〈ㄌㄨˋㄌㄨˋ〉還是拉庫拉庫山? 轆轆山我們讀成「ㄌㄨˋ ㄌㄨˋ」山,我認為它的布農族山名應叫做「Lak Lak」山。為何如此稱呢?八通關古道無論是清朝線或日本線,自大水窟池最後一次交會後便分道揚鑣,清朝線出玉里(璞石閣),日本線出卓樂(舊稱babafuer,清朝稱異馬福,大正9年改稱卓麓,國民政府於35年又改稱卓樂),這2線最大的差別在於清朝線迴避原住民部落,日本線則是必開過原住民部落,國家力量及統治技術的不同,兩個政府的「理蕃」態度亦有消極即積極之差別。不過清、日兩條古道均沿著拉庫拉庫溪 (即目前所稱的樂樂溪)左右兩岸出花東縱谷。在布農語,Lak Lak是指溫泉之意,這是因拉庫拉庫溪在上游有溫泉的存在而得名。日本人在1904年完成除了蕃界外對全台土地之大規模繪測時,即將拉庫拉庫溪註記成「轆轆溪」,並配以片假名為「ラクラク溪」,但由於「轆」的北京話唸「ㄌㄨˋ」,閩南語則為「ㄌㄛ˙」,而此種類型的發音在日本式的漢音讀成「ロク」,惟因異國之人聽本地人之發音,一般多不準確,故抓最近似之音,因此Lak Lak,日本人乍聽起來便成「ロクロク」,於是把布農語所稱之Lak Lak溪,取名為「轆轆溪」(日文仍然稱ロクロク溪)。但「轆轆溪」漢人不會唸成「ロクロク溪」,而是直接把它讀成漢音之「ㄌㄨˋ ㄌㄨˋ溪」,最後再轉音成「樂樂溪」之今名。 知道「轆轆」之由來後,我們便可解索位於樂樂溪源流之「轆轆山」(3279m)之山名源流,該山之正確的山名應是Lak Lak山即拉克拉克山。「ㄌㄨˋ ㄌㄨˋ山」完全是漢人看到「轆轆」這兩個字,望文生義,望字讀音之結果。準此來看,稱之為Lak Lak山的有二座,即「轆轆山」(3279m),及位於其正西方咫尺間的「拉古拉山」(2204m),這兩座山就稱之為孿生兄弟吧!也許布拉克桑山亦為其家族成員之一。 類似拉克拉克山被讀成ㄌㄨˋ ㄌㄨˋ山 (轆轆山) 之事例滿多的。像目前我們所稱的「瓦拉米」正確的讀法應為 わらび (Wa La bi,瓦拉比),其為蕨類之意,當時日本人取此名稱與當地蕨類植物生的多有關,台灣人卻把「比」唸成「米」。另夜市及7-11所賣的「關東煮」,日本人稱「おでん」(Oden),台灣人卻唸成「黑輪」(即Olen),日本人看到愛吃的おでん,在台灣卻變成「黑輪」,大概還認為臺灣人厲害到「吃銅吃鐵」,竟然連黑色的輪子也吃得下肚?
  • 感謝獨行兄的開釋,依此小弟得到兩點心得,有錯誤的地方也請前輩們繼續指正~ 1.拉庫拉庫溪上游的樂樂溪之於拉庫拉庫溪,就像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之於立霧溪,其實是同樣的意思.... 2.口傳巒社布農族人是從平地入山,居住在郡大溪中游流域的巒大社Asang banuan,然後向周圍移動。大約十八世紀初葉,巒社群群人越過中央山脈向花蓮的拉庫拉庫溪流域移動。後因上游常受北鄒人的襲擊,於是漸漸往中、下游移動。所以不管是東埔附近的樂樂温泉,還是拉古拉社,拉古拉山,轆轆山,樂樂溪,拉庫拉庫溪,甚至到大崙溪的轆轆社,轆轆溫泉....原來都是布農族溫泉的意思,只是後來片假名,漢字後成音譯成中文產生的不規則性而造就了多樣化名辭的結果出來....???
  • 歹勢!樓下的那篇歸納犯了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的毛病,修正一下~ 按瓦拉米步道裡地名的解釋,黃麻溪因附近盛產黃麻而得名,至於拉庫拉庫溪:「”拉庫”在布農族語的意思是無患子,拉庫拉庫也就是說,從登山口到佳心這一段,溪邊有很多拉庫。再上去沒有拉庫了,溪也不叫拉庫拉庫溪了...」 如果這個解釋是正確的話,那麼拉庫拉庫並不全然是指溫泉的意思了. 另外補充一下馬西山~ 卓溪原名為「巴內大」,為布農族語,是一種樹木的名字。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間,日本人將八通關道拉古拉古溪上游一帶的居民遷徙於此地,建立了巴大剛(布農族語為桂竹之意)、馬西山(布農族語為山陰之意)、新幹(布農族語為山高之意)等三社,並將三社合為一村,名卓溪。 所以這裡的馬西山或附近的馬西桑山,會不會又是如同獨行俠兄所舉同家族孿生兄弟的另一個例子呢?
  • 關於合歡山: 原先只知〈康熙臺灣輿圖〉標有合歡山,位置約莫在後壠溪上游,所指也許並非今日合歡山。直到台灣博物館舉辦了古地圖展,我看見1870年代的漢人地圖中已很清楚的標示了合歡山,不僅如此,還有大霸尖山,能高山和歧萊主山,而且明顯就是現在這幾座山。除非該圖是後人偽造,否則這幾座山的命名,都早於日本時代,日本人只是依從既有的稱呼。
  • 在 google 上搜尋各台灣山名由來, 這篇文章已經在各處網路文章上被一字不漏廣泛地引用 (經常是未被引用出處).


    "...<布拉克桑>和舞樂山其實是同一個名字,「布拉克」是布農族稱呼此山的原音,「布拉」日本人用「舞」來代替,這個漢字讀音BU-RA,「克」音KU用「樂」來取代..."

    PTT 上有篇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191171378.A.B37.html

    指出如一般日語漢字的常識, 舞 是 BU, 樂 是 RAKU.

    不過 google 網路上照抄本篇 舞=BU-RA, 樂=KU 的文章真是多如牛毛~


  • google 查有關 "合歡山" 是 "五港泉" 或 "日軍會師處" 的說法已經在網路的幽暗空間到處流傳,

    連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都這麼寫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91

    不是採用這種說法的反而幾乎搜尋不到.


    維基百科有關 "合歡山" 的條目中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8%E6%AD%A1%E5%B1%B1), 參考資料有篇金尚德博士生論文 http://www1.iprtc.ndhu.edu.tw/991106-5.pdf

    這篇論文內容, 也登載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去年出版的 "合歡山史話" 一書.

    根據這篇論文, 我推斷  "合歡山" 是 台語 "五港泉" 的日語同音字假借, 或 "日軍會師處" 的這些說法相當無稽. 就如前面 tree大說的, "合歡山" 在清國剛占據台灣的各種方志和輿圖中就有記載. "合歡山" 是原住民語言的音譯比較可信. 據 "合歡山史話" 一書所述, "合歡" 或 "合番" 為道卡斯族 (或台語另譯大甲族) 常見名字.

    有關清國占據台灣的輿圖, 有個部落格 "鯤鯷工作室" 相當推薦造訪

    在乾隆台灣輿圖, 合歡山推測應在竹苗淺山 https://photo.xuite.net/ccy1217/746702/8.jpg

    同一個部落格的另一篇文章 https://blog.xuite.net/ccy1217/Formosa/43406690

    第二張地圖 (1829年) "台灣府...疆域圖" 中有 "合歡山", 位置在淡水廳和彰化縣的交界內山. (這圖有點妙, 噶瑪蘭北在上, 南在下; 淡水廳變成北在右, 南在左; 彰化縣又變回北在上, 南在下;  合歡山畫在淡水廳的最左下角).

    到了晚清, 合歡山跑去深山去了, 例如中研院網站數位典藏台灣古地圖 "全台前後山輿圖" (1878年),

    https://digitalatlas.asdc.sinica.edu.tw/map.jsp?id=A103000060

    放大仔細找一下, 合歡山被畫到後山那半 (上半邊倒著畫那邊), 在霧社東邊 (上方) 能高山東北邊 (左上方), 岐萊主山西北邊 (左下方), 大霸尖山南邊 (右方). 圖上 "合歡山" 也許就是今天這座? 但 "合歡山史話" 一書金尚德博士生論文並不同意這種猜測.

    題外話: 這圖的 "大霸尖山", "霸" 寫成上下交疊的 "西伯", 是不是今天的 "大霸尖山" 我是有點懷疑啦~ 它畫在今天土城和三峽的東偏北邊, 這也畫的太偏北了~ 今天的 "大霸尖山" 從宜蘭~台北~新竹都可以很輕易看到認出來, 從新竹看大霸尖山在東南方, 畫的比新竹還北邊那麼多就很 "岐" 怪.

    這個 "大霸尖山" 合理的推斷, 所謂 "大霸" 應該是今天的三峽 "大豹" (也許是指今天 "五寮尖"? 這座尖山在台北也看的到很明顯, 有個嚇唬人的名號也很自然才對~) 所以前面 tree 大的 "這些山名就是今天所稱的這些山" 說法是值得懷疑的.


    現在剛好國立台灣博物館到本月底之前正在夢幻古圖特展國寶康熙台灣輿圖, 有興趣推薦去親眼看看~


    有關 "五港泉", 這邊有篇 https://blog.xuite.net/ccy1217/Formosa/516485764

    文中的晚清地圖中, 埔里附近的確有 "五港泉" 的地名標記 (圖正中央稍偏右, 水裡社旁邊), 這在

    史老塌山 ( = sailolap = 獅魯凹, 推測為今 橫屏山 1508米高, 南港溪/北港溪一帶) 以西, 要扯到合歡山那麼遠有點牽強~

    從這裡也可推論出這裡所謂 "五港泉" 是南港溪的五條支流合流.

    我很難相信當時對後山地理完全無知怎可能知道合歡山是東西5條溪的分水嶺? (尤其塔次基里溪? 1878年 "全台前後山輿圖" 標為 "得其黎溪". 在日本進入深山探險測繪之後外人才知道雪山和中央山脈是分開的, 中央山脈主脊在畢祿-合歡-奇萊是被塔次基里溪切過大轉彎的) 而且這說法極不合理: 你要先有通台語的人熟知地理知道合歡山是東西5條溪的分水嶺, 再用台語稱呼, 通台語的日本人聽到用台語原音發音, 再被不通台語的日本人聽到並誤解, 而再由這誤解的人來命名... 說老實話這比秀姑巒硬扯鄭成功的妹妹(的丫環)還扯~


    要知道從後山也根本看不到合歡山?

    從淡水(大甲溪以北)西部平原任一處也都看不到合歡山 (被白姑-八仙山稜線擋住視線)? 卻在清國剛占據台灣的1685年就有合歡山的記載? 超前布署?



    "日軍會師處" 說法的邏輯時序謬誤..

    "...土魯閣群要求歸順之時日方藉勢開出了和解的條件其中之一便是要求蕃人協助推進隘線路直達...記載於官方文書上的...歡山」..."

    此時 (1909 年的日本公文書就有 "合歡山") 日本勢力尚未進入深山 (所以需要 "協助推進"), 還沒會師就已經取名?

    合歡山群峰中, 日本人最先登上的是 "合歡-奇萊探險隊" (先取探險隊名還是先取山名?) 登上的 "合歡山南峰" 並當場命名 (1910 年),.... 那, 還沒被日本人登上的合歡山主峰, 名字怎麼來的? (征伐會師是 1914 年)



  • 報告一下後續,

    >

    google 查有關 "合歡山" 是 "五港泉" 或 "日軍會師處" 的說法已經在網路的幽暗空間到處流傳,

    連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都這麼寫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91

    不是採用這種說法的反而幾乎搜尋不到.

    <

    經過我投書文化部, 一個月之後的現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91

    原本說明 "合歡山" 是 "五港泉" 的描述已經刪除.

    不過網路的幽暗空間還是到處流傳著有關 "合歡山" 是 "五港泉" 或 "日軍會師處" 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