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山論壇

道歉啟事

danta48(阿豐)

2016/12/1


【道歉啟事】


茲本公司山林秘境,承辦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2016/11/11-11/12加羅湖兩天一夜員工旅遊行程,因業務疏失,造成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參與人員,在此活動身心受創,特此向所有參與人員致歉,承蒙寬諒,未來將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所有回覆

  • 山林秘境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untain/?pnref=story

    同步登出道歉啟事,留言者多對山林秘境給予肯定和鼓勵,分享者們幾乎都是"受害者",呈現出兩個極端,why?


    仔細看看分享者們,拼湊出下面的結果:

    疑似一票常常上山(七星山 & 枕頭山)和喜愛大自然(大安森林公園)的人,想去加羅湖親近一下大自然,結果被大自然呼了一巴掌。但是最終還是好可惜沒找到重點,再被大自然呼巴掌也是遲早的......


    山林秘境雖然也算是"受害者",但還是有業務疏失,沒有確認客戶都已清楚瞭解:

    加羅湖不是小油坑上七星山,沒有水泥階梯,沒有便利店,沒有媽媽....

    造成的結果如同分享者所言:

    "同事摸黑21:30到達營地,無人、無帳篷睡袋、無糧食"(21:30到營地是用重裝單腳跳的方式走路嗎?求指點)

    "有同事失溫、有同事燙傷、有同事跌出山邊"(失溫是因為沒人告知秋季入山要帶保暖衣物?燙傷是因為嚮導拿熱水到處潑灑,還是有人沒管好自己的手?跌出山邊是因為嚮導沒有來揹人走路,還是有人不會走路?再求指點加羅湖何處可以跌出山邊)

    所已當承辦伙食人員失約,上面這些小磨難,瞬間就擴大成了危機。現場嚮導要先安撫這些清新脫俗的隊員,然後找出睡袋與帳篷扎營。用想的都能感覺到當時現場的歡樂氣份。(能帶著一群奇葩夜間走出茅草區@@,有機會想請嚮導喝幾杯)

    後續的危機處理,誠如某位"受害者"所言,在救援方面山林秘境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摘錄如下:

    -----

    看似勇於承擔的道歉啟事

    孰不知背後藏著多少受害者奮鬥的秘辛

    一直以來的態度只有一個:讓大家知道這次事件的發生,並讓無論是舉辦登山的商業公司或未來想參加爬山活動的人皆能更加謹慎!

    這次的事件,其實不單只有山上沒食物吃那樣簡單,還包括一個商業登山公司緊急應變的能力及面對錯誤時的態度。事件的疏失如下:

    1、 溝通疏失:原安排工作人員先行於加羅湖紮營及烹煮食物,由於嚴重溝通疏失,工作人員並未前往,導致無登山露營經驗之參與人員必須於無熱食補充體力情況下自行於山中搜尋藏匿的帳篷睡袋並完成紮營,造成原已虛弱之活動參與人員於抵達營地時出現差點失溫現象。

    2、救援行動緩慢,並缺乏救援專業:事發後,嚮導於隔天早上六點多緊急與山林秘境負責人連繫,因無即時且完整的專業救援機制,故造成救援速度不佳、救援裝備不足,導致救援成效不彰。

    對於未來選擇商業登山公司的人,建議有以下思考方向:

    1、只提供一位嚮導是合理的嗎?

    嚮導也是人,只要是人都難免有無法預期的意外⋯⋯萬一這支隊伍嚮導突然有狀況,對於一支毫無登山經驗的團隊,試問該如何前進?

    2、Line的行前說明會合理嗎?

    儘管科技再發達,都比不上見面的說明會來得重要!無論是行程的規劃、需要攜帶的東西,都千萬不可忽視!

    最後,山難事件其實大部分都是人為⋯⋯⋯,「心態」則是決定一切的關鍵因素,只要「輕忽」、不懂得尊重這片山林,再簡單的山都會出事⋯⋯。而一間有仁義道德的登山商業公司要經營也實屬不易,如何在利潤和人命上做考量,似乎成了很大的難題,但我還是期許,正因為年輕才要更抱著熱誠來改變這個產業,而非隨波逐流⋯⋯將利潤擺在人命之前。

    真心期待你們的改變。

    Ps, 真的真的超級感謝文大推廣正義使者們的努力!有你們在台灣作教育真的好幸福!!!

    -----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受害者"似乎沒學到教訓,山林秘境道歉了,正義就得到了伸張? "受害者"說:"要用力分享,別人才看得到哦。"似乎最好是搞臭這間公司,除之而後快嗎?怎麼感覺像是老子出錢最大,老子不爽,你就該死了!!(但願是我誤會了,沒有人心靈如此扭曲~~~~~)


    "受害者"似乎還是認為,只要花錢就能買到一切。也許愉快的晚餐可以買到,但是戶外的安全可以買嗎?三千.四千或是一萬,可以讓消費者把安全徹徹底底的託付給別人? 當參加了免背公糧睡帶帳篷的豪華團,就可以關閉大腦了? 我猜這一團的隊員,大多數到現在還不知道加羅湖是從哪裡經過哪裡到什麼地方,更別提事前評估自身能力,了解天候及路況,以做出適當的準備。反正我出錢就好,有事收錢的負責一切,也就是有人可以怪。可是當沒有人可以怪的時候,就算沒有得過癌症,沒有被偷過車子,沒有出過車禍......還是會乖乖精挑細選去買保險。這種幼稚心態的人,絕對不是少數!!


    自身的安全,首先要自己負責。不可控的狀況一定會出現,比如這次的協作失約,個人的應變準備決定事件的結果。假設嚮導沒有找到睡袋與帳篷,隊員是否能協助嚮導用隨身的天幕或是砍折樹枝搭建出僻護所,隊員是否能拿出個人爐具或是燃起篝火,拿出備糧煮一碗熱湯? 如果準備充份,這次意外可以轉化成為一次別人沒有的有趣經驗(不見得愉快@@),從中學到很多,並可以回憶很久。而"受害者"似乎只要討閥業者,而沒有自省!可惜了~~~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親近自然是每個人的權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親近自然。去公園走走也可以,天地有大美,只需要一雙能發現美的眼睛。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才不會害人害己。

  • ##Hi  你好 :  我是此隊伍的響導

    ##感謝你那麼認真地發表言論 , 但我還是要上來小釐清一下 , 謝謝 。

    疑似一票常常上山(七星山 & 枕頭山)和喜愛大自然(大安森林公園)的人,想去加羅湖親近一下大自然,結果被大自然呼了一巴掌。但是最終還是好可惜沒找到重點,再被大自然呼巴掌也是遲早的......

    山林秘境雖然也算是"受害者",但還是有業務疏失,沒有確認客戶都已清楚瞭解:

    ##秘境需要評估山路狀況 (分級制度) 避免無經驗的山友越級 , 至於響導人數方面還請多加細心 , 尤其面對經驗不多的山友...要讓隊伍提升安全等級那勢必都需要領隊與壓隊 。
     ##

    "同事摸黑21:30到達營地,無人、無帳篷睡袋、無糧食"(21:30到營地是用重裝單腳跳的方式走路嗎?求指點)

    ##因為分級制度不完善 導致會有這些現象 , 假設帶你沒爬過山的女友去 , 她就會指點你了 ???

    "有同事失溫、有同事燙傷、有同事跌出山邊"(失溫是因為沒人告知秋季入山要帶保暖衣物?燙傷是因為嚮導拿熱水到處潑灑,還是有人沒管好自己的手?跌出山邊是因為嚮導沒有來揹人走路,還是有人不會走路?再求指點加羅湖何處可以跌出山邊)

    ##去加羅湖的路上確實有可以跌出山邊致命地形 , 也因為協作沒來導致了這些因素 

    所已當承辦伙食人員失約,上面這些小磨難,瞬間就擴大成了危機。現場嚮導要先安撫這些清新脫俗的隊員,然後找出睡袋與帳篷扎營。用想的都能感覺到當時現場的歡樂氣份。(能帶著一群奇葩夜間走出茅草區@@,有機會想請嚮導喝幾杯)

    ##因為分級制度不完善導致一點都不歡樂 , 你可以想想非你興趣的能力要免強上場的感覺

     (就好像叫一個無彈唱經驗的人上台 , 但沒彈唱好台下丟雞蛋與石頭那樣的壓力 )

     (你想想你女友或你妹妹在上面啥都沒有又冷又餓你做何感想........)

    ##我爬山喜歡帶高粱  你懂的

    ##正常狀態下 : 帳篷睡袋絕對不是我去找出來的 , 就是因為這樣才延生出其它問題 . (經過這次事件相信秘境會更成熟的去應對未來的事業發展,加油)。

    ##山林秘境規畫活動內容 : 內容包括 => 安排車輛與司機 , 安排山青協助伙食與帳篷 , 安排響導帶路 .

    ##山青說忘了時間但有聯絡也沒盯緊是山林秘境上的業務疏失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受害者"似乎沒學到教訓,山林秘境道歉了,正義就得到了伸張? "受害者"說:"要用力分享,別人才看得到哦。"似乎最好是搞臭這間公司,除之而後快嗎?怎麼感覺像是老子出錢最大,老子不爽,你就該死了!!(但願是我誤會了,沒有人心靈如此扭曲~~~~~)

    ##是道歉了 , 我想大家看到了還是不明白那些內容 (就是有人來問我......)我想秘境這一點可能處理的不太好但確實付出了相當大的誠意了 , 可能登山這種事業攸關人員生命安全不得不小心讓他們積極了點 . (一切都是誤會)

    ##

    "受害者"似乎還是認為,只要花錢就能買到一切。也許愉快的晚餐可以買到,但是戶外的安全可以買嗎?三千.四千或是一萬,可以讓消費者把安全徹徹底底的託付給別人? 當參加了免背公糧睡帶帳篷的豪華團,就可以關閉大腦了? 我猜這一團的隊員,大多數到現在還不知道加羅湖是從哪裡經過哪裡到什麼地方,更別提事前評估自身能力,了解天候及路況,以做出適當的準備。反正我出錢就好,有事收錢的負責一切,也就是有人可以怪。可是當沒有人可以怪的時候,就算沒有得過癌症,沒有被偷過車子,沒有出過車禍......還是會乖乖精挑細選去買保險。這種幼稚心態的人,絕對不是少數!!

    ##還是那些建議,分級制度要完善 ,  我帶團都是會解說判位與地形所以還不至於你想的(感謝你)。
    ##沒你想像的那樣拉 .........^^
    自身的安全,首先要自己負責。不可控的狀況一定會出現,比如這次的協作失約,個人的應變準備決定事件的結果。假設嚮導沒有找到睡袋與帳篷,隊員是否能協助嚮導用隨身的天幕或是砍折樹枝搭建出僻護所,隊員是否能拿出個人爐具或是燃起篝火,拿出備糧煮一碗熱湯? 如果準備充份,這次意外可以轉化成為一次別人沒有的有趣經驗(不見得愉快@@),從中學到很多,並可以回憶很久。而"受害者"似乎只要討閥業者,而沒有自省!可惜了~~~
    ##這個喔要我帶一票有經驗的朋友上去啥都沒有真的也沒問題(可能嘻嘻哈哈的過吧) , 要真帶一票沒經驗的我這次有運氣好處理的很妥 , 但可不是每次都那幸運啦
    ##對秘境的建議我有寫到FB上 ,  現在分類從貼^ ^這些建議比較實在啦 (讓你打那麼多字辛苦了, 有些我還真不知道如何和你說(我個人領悟有限) , 你說要請客嗎..........看是否有緣阿 ? )
    一: 個人感覺商業隊的行前說明其實很重要,因為台灣的山雖然多,但山林教育卻很缺乏。行前說明,不只是交待行程而已,更是對新手補充登山觀念的重要一環,可以縮小入山者在認知上的差異 。
    二: 也建議需要評估山路狀況 (分級制度) 避免無經驗的山友越級 , 至於響導人數方面還請多加細心 , 尤其面對經驗不多的山友(目前大多也應該是經驗不多的山友)...要讓隊伍提升安全等級那勢必都需要領隊與壓隊 , 這點也請秘境重視
    三 : 秘境對於之後救援配套措施與人力也需要多加投入與留意 , 畢竟和保險一樣 , 有這樣的支援才能讓山友們更安心 。(以上建議與感謝)
    ##我也順便貼出當下的回憶 :
    ##
    與隊員上去第一時間發現啥都沒有 , 加羅湖格外安靜 ( 只有星星與月亮...妹妹們請冷靜 ) , 在冷靜的分析升火的可能 ( 有帶瓦斯與噴火槍^ ^ 外帳和各種好玩的登山裝備 ) , 但忽然想到之前有協助過...所以大約知道帳篷睡袋在那了(這就是響導的緣份了) , 就去找找有沒有? >< 沒有在升大火...(略)....並協助參與人員紮營與煮熱水讓大家補充。其它只建議沒意見。
    ##
    ##大約很簡要的敘述: 上去啥都沒有 , 然後幸運的找到帳篷 , 且急急忙忙的弄的很晚 , 因為糧食不足所以下山狀況也不太好 , 響導早上6點多請秘境幫支援 ,但秘境可能不是找當地人所以慢了點  ,下了山秘境又可能不太會說話或沒經驗處理這樣的事情和評估錯誤??? ....................................
    ## 2016年12月15日 回文 : 絕非一碗泡麵 (網頁上有寫要帶午餐 , 他們把隔天的午餐吃完  , 我煮熱水與泡麵是給他們暖胃的 >< )
    ##
    ##我從新說明我回文的理由:
    一直以來我與秘境都有這樣的理念 : 每位參加的團員都像朋友一樣,我們不把團員當客人,而是真心 相待的朋友,彼此哈拉打屁......
    除了用心確保夥伴的安全之外,更把我們在高山所熟知的動植物生 態、登山經驗和故事、登山技術,分享給我的朋友們 , 各位朋友參加旅行身心受創實在也非我所願 , 秘境這趟很幸運的處理的好而平安 , 因為緣份讓這趟能低風險達到教訓實在非常非常感謝 (也請記取建議與教訓) , 朋友們(此隊班底)在網路上受到不平的撻伐就是我個人的問題了 , 所以我會回話 , 在此感謝



  • 台灣的戶外活動,不是釣魚/海,幾乎就是山了,絕大部份人都會想要隔宿登山,但其中絕大部份都沒有主客觀條件去培養領隊等級的能力。


    所以商業隊很重要啊...臺灣過去幾十年來極低的山難發生率,考量多數人的登山技能平平,商業隊實在功不可沒。


    更強調技能傳授的商業隊,更高嚮導比的商業隊,或是新的方向吧?


    但是,希望主管機關,除了玉山,不要有任何方便商業隊的入園規則,要保障不參加商業隊的權益,畢竟自力登山還是有值得鼓勵的地方--分散/降低環境負擔。










  • 你的話  我有認同 . 但還是小留言一下聊聊 .

    我個人到覺得台灣生態教育比較重要(譬如 :荒野保護協會 ,千里步道協會..........) , 這時台灣學校的登山社就更需要投入栽培 , 至於商業登山公司也挺好的 (不過就比較沒有  像小腳丫 那樣的了.........而小腳丫當初那票人可能 ? 也是受過學校登山社的栽培 ?? 或是民間無商業色彩的登山社栽培 ? ? 這樣的朋友會越來越多的 .


    #我本人雖然不是很優秀 , 但也是學校登山社栽培出來的 .

  • 你說的對,確實是要這樣的,畢竟生態保護區我們可以"走進去看看",理由就在環境教育,登高山,深入霧林帶,彷彿是吃了一顆"關心環境藥丸"吧;從大學就開始登山,除了山,我認為更寶貴的是遇見大學以前不曾注意到的人們


    其實我對商業隊改觀是近來的事--在蒐集日美山難事故狀況後,驚人的發現是臺灣的休閒登山其實表現得很好


    商業隊的貢獻功不可沒


    曾經我認為某些山很鳥,商業隊很鳥,但我漸漸覺得這就是臺灣,關鍵還是1.環境2.安全3.自由4."臺灣登山風格"的追求與維持


    近來有兩個"說法"我是比較擔心的:


    1.把獨行或結隊這個要素單獨出來,說這樣比較安全或不安全


    只是當我們強調商業隊的貢獻,或許能提醒獨行的弱點;當我們強調獨行安全上的優點,或許能闡明商業隊的弱點


    2.倡議把山莊搞大供餐/寢具,入山零管制


    偏偏...日本的山難多或就是這樣來的,當隨身裝備不足,又降低入山體力門檻,而"路"清楚了,資訊多了,彷彿就有了足夠的危機處理能力,似乎自己可以登山,就有領隊的能力


    不如維持目前以商業隊提供服務的型態,有人帶會安全得多,但要擋住山莊搞大供餐/寢具之議,商業隊一定要加油啊...






  • ^ ^

    1.把獨行或結隊這個要素單獨出來,說這樣比較安全或不安全

    只是當我們強調商業隊的貢獻,或許能提醒獨行的弱點;當我們強調獨行安全上的優點,或許能闡明商業隊的弱點

    # 朋友 其實獨行在任何狀態下都不建議的 。

    一:商業隊帶一兩個人也挺有限的 (可能是玉山或雪山與南湖大那樣吧? , 那些有山屋路況清晰的) , 因為喔!依照一般收費標準可能沒賺多少???所以呢很少接吧???(我不清楚不多加說明 所以問號一堆)。

    二:四個人比較好照應拉 , 如果一人受傷一人照顧 , 另外兩人下去求救 (在譬如像:塚呂馬步 到 魔葉明病 那樣的山)。

    三:在怎樣都不建議一個人獨行:(商業隊 ! 說真的如果領隊與山友兩人 , 真有狀況也真的很拼命 , 還是多一兩個最好了)。

    案例 :xxx一人能高安東軍 (蕭先生), 白姑(張同學), 一日谷關七雄 (黃先生脫隊所以一人?), 嘉明湖尋找失蹤山友的 (蘇醫師)....小弟很悲痛得在此提出這些前輩(詳細內容有興趣的朋友請網路找正確內容) ,尤其蘇醫生是小弟心中的偶像 (找路三定律作者).

    四:當然還是有朋友需要額外的追尋才能有靈感 (譬如:一個人的中央山脈這本書)

    書我還沒看(打廣告之嫌)....不過這些朋友會有相關的經驗去面對的(每個人都有他的緣份)。

    五:提出一句話分享:(網路找文貼上)

    分享孫大偉生前最最服膺廣告大師奧格威(David Ogilvy)之言:「Remember the old Scottish motto: "Be happy while you're living, for you are a long time dead." (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死了以後的時間很長。) 

    #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結伴 , 因為死了以後可能是一人 (小弟小修改)。

  • 我想我們的內心的意思應該很相近,不過我還是再說清楚一點...


    獨行有兩點是非常非常強的:

    1.獨行時領隊對隊員的狀況掌握是百分百。

    2.獨行撤退決定的"干擾"比商業隊少。


    認知這兩優勢,或可提醒自己,當獨行有所勉強,不論在行前或行程中,就會把少數優勢消耗掉。低人數自組隊也可以從這角度觀察。


    同理,商業隊如果勉強成行,如果領隊嚮導對隊員的狀況掌握得不好,或說"察顏觀色"的功夫不夠,或是速率決定,分組行進沒做好,甚至太晚從"登頂"轉為"救難",則商業隊反而變成新手踏入險境的橋樑。


    都要小心。


  •      不知道是在什麼樣的機緣之下讓 "員工旅遊" 和 "加羅湖兩天一夜" 劃上等號的?

    現代的媒體發達, 到處都有所謂的 "秘境", 閱聽大眾往往在螢幕上流覽過照片或影片之後就開始

    發想 --- 我也要去.

         需要一日以上的登山活動絕對不是一般的休閒行程, 每一位參與的成員都必須要有強大的

    "心理素質" 和 "生理素質".

         所謂的 "生理素質" 不單單是指 "體力好" 而已, 還要能夠在外在補給有限的條件之下保有

    足夠的體力. 多天型的登山活動, 一個人一天的飲用水大多控制在 800 c.c. ~ 1000 c.c.

    (沿途水源不缺, 溯溪這類型的不算)

         所謂的 "心理素質" 指的是面對困境的抗壓性. 在 MIT 臺灣誌 的 中央山脈大縱走 系列節目

    中, 那些久經山林的英雄好漢, 他們在山上也會情緒稍微失控, 但是, 他們能夠很快的將壓力收

    伏, 繼續腳下的行程.

         加羅湖的行程是屬於比較大眾化的中級山; 話雖如此, 它仍然是中級山, 比起一些知名的百岳

    大山來得困難許多. 一些不明究理的人也許會以為它的最高海拔是 2250 公尺左右就不以為意,

    殊不知停車的地方海拔是 1100 公尺左右; 在 7.5 公里的路程內要爬升 1千多公尺, 如果沒有平

    日的訓練, 恐怕沒那麼簡單.

         我在山裡頭看過許多光怪陸離的登山團體, 有商業團, 自組團. 每一次都讓我覺得這些領隊

    膽子都好大.

         對於這篇道歉啟事的事件, 我身為一個局外人不表示意見. 



  • 假設山林秘境(或是其他商業隊)有合理的分級制度,清楚的見面說明會,領隊與壓隊齊備,以後就不會再次發生類似情形嗎?

    就像是有交通規則,也修好了馬路,架好交通號誌,也許這些條件可以使大多數車輛安全抵達目的地,總是還有人無照駕駛,酒駕,超速,恍神,闖紅燈等等,然後........嘣!


    所以合格的隊員也是成功的要素。

    回到這個事件,這些隊員,心態體能技能裝備都準備好了嗎? 商業隊是否能確定隊員了解要面對的狀況嗎(其實很難)? 或者說:隊員有沒有事前積極了解狀況,特別是其中有一位似乎還去過加羅湖,作為同事,都沒有事前互相關切協助一下嗎?怎麼事後才質疑說明會和嚮導配置有問題? 21:30到達營地、失溫、燙傷、跌出山邊,或是其他"危及生命"的狀況,是否能在事前就努力避免或是擬好對策呢? 還是把一切責任都畫歸失約的協作?

    相信在這個資訊快速傳播的時代,稍作查詢,就會得知這種健行行程,需要注意的事項,須要帶什麼裝備?原因是什麼?也能輕易得知加羅湖路況,長度,難點,進而提出疑問,得到解答,作好準備。

    可是這些事前因該了解的資訊,都變成了事件中一點點發生的驚喜(驚嚇),原因正是「心態」!


    「心態」則是決定一切的關鍵因素,只要「輕忽」、不懂得尊重這片山林,再簡單的山都會出事??

    這句話摘自某位隊員的fb,不管是業者還是隊員,都一體適用吧。


    我想茶兄說到了重點,山野活動被簡化成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消費行為。而且許多還是"衝動型消費",就像這一團。

    雙方都付出了代價,但是結果並非雙方樂見的~~~

    山林秘境公開道歉,並且每人賠償1萬2(共11人)。

    "衝動團"身心受創後,對道歉也頗有微詞。

    這就是我一直認為可惜的地方......

    如果後續處裡改為"衝動團"再戰加羅湖呢?山林秘境可以學會更加謹慎安全的協助初級新手完成目標,"衝動團"也能學到正確的觀念,重拾這一次行走山野的樂趣,還能避免以後重倒覆轍.....

    可惜後續的"消費糾紛",是以傳統方式進行。


    進入山野,卻期望都市的舒適圈裡的便利與享受是一件詭異的事情。濕冷、傷痛、飢餓、疲累是必須面對和克服的,這是過程,而不是重點。

    同樣是加羅湖,有一年12月底上去,有一個夥伴帶著高血壓藥物重裝出發,下午4點的時候,他已經愜意的躺在帳篷內指使我煮下午茶了...........

    同行的另一位夥伴,因為鞋子有問題,臨時改穿了一雙慢跑鞋就來了,而且她走路的技術是在平坦的林道都可能跌進水坑,沒到巨木登山口已鞋襪全濕,靠兩個塑膠袋和一雙備用襪子作的VB撐完全場,當夜飯沒有全熟(用導熱不良的鈦鍋),香腸焦黑,而且溫度降到零下........我不確定她是否記得這些,但我知道她記得烤衣物鞋襪的篝火,隔天的霧淞,湖面的倒影,偉蛋池的晨霧,沼澤地帶跳泥炭的樂趣,當然還有遠方的大霸連峰。隔年二月,她雙腳顫抖著重裝上了合歡北,三月,雙腳顫抖著重裝上雲稜,審馬陣,五岩峰,圈谷,再用踢踏步一路踏雪上了南湖主。

    他們也許有很多的不足,但是這些同伴讓人很難不感到驕傲,能與這些人同行是我的榮幸!因為他們不僅有目標,而且甘願為實現目標付出行動。


    還是那句話:親近自然是每個人的權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親近自然。


    Fernando,請你喝酒沒問題,但綿軟的高粱不適合我,二鍋頭的勁辣直接我比較喜歡,一月,武塔,有興趣嗎?

  • ##Hi  你好 :  我是此隊伍的響導

    假設山林秘境(或是其他商業隊)有合理的分級制度,清楚的見面說明會,領隊與壓隊齊備,以後就不會再次發生類似情形嗎?

    就像是有交通規則,也修好了馬路,架好交通號誌,也許這些條件可以使大多數車輛安全抵達目的地,總是還有人無照駕駛,酒駕,超速,恍神,闖紅燈等等,然後........嘣!

    ##是的 , 這個例子是說明 , 如果沒有相關的配套措施和法律 , 那應該會更嚴重的  (就像早年交通安全與酒駕肇事那樣)  , 這些配套措施是為了降低風險的 , 所以.................你的意思已經說明是需要這些配套措施的 , 這樣就好了 

    ##

    所以合格的隊員也是成功的要素。

    回到這個事件,這些隊員,心態體能技能裝備都準備好了嗎? 商業隊是否能確定隊員了解要面對的狀況嗎(其實很難)? 或者說:隊員有沒有事前積極了解狀況,特別是其中有一位似乎還去過加羅湖,作為同事,都沒有事前互相關切協助一下嗎?怎麼事後才質疑說明會和嚮導配置有問題? 21:30到達營地、失溫、燙傷、跌出山邊,或是其他"危及生命"的狀況,是否能在事前就努力避免或是擬好對策呢? 還是把一切責任都畫歸失約的協作?

    ##這隊是慢了點 (但7~9點多到是沒差的) 還不至於會有其它太大的問題或情緒稍微失控 , 網頁上有寫"免背公糧帳篷睡袋"  , 但上去了啥都沒有 , 除了我不慌張之外 (因為我也遇過這樣的事情 , 或本身有類似的經驗且山培養出一點膽子) 應該一般少這經驗的朋友都會慌張的

    ##他們確實有互相提醒 (在我的耳聞) , 不過就像建議文一樣分級制度 , 誰第一次上台會能做好準備呢 ? 很多事情都是由淺入深的 

    相信在這個資訊快速傳播的時代,稍作查詢,就會得知這種健行行程,需要注意的事項,須要帶什麼裝備?原因是什麼?也能輕易得知加羅湖路況,長度,難點,進而提出疑問,得到解答,作好準備。

    可是這些事前因該了解的資訊,都變成了事件中一點點發生的驚喜(驚嚇),原因正是「心態」!

    ##我只能說 : 知而不行 , 是為不知 ; 行而不知 ,可以致知 ...回想起十幾年前我登山要不是領隊的教育可能無法從南澳金洋走到大同四季的

    ##

    「心態」則是決定一切的關鍵因素,只要「輕忽」、不懂得尊重這片山林,再簡單的山都會出事??

    這句話摘自某位隊員的fb,不管是業者還是隊員,都一體適用吧。

    #秘境與隊員都輕忽了.....響導現在還在回你話 

    我想茶兄說到了重點,山野活動被簡化成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消費行為。而且許多還是"衝動型消費",就像這一團。

    雙方都付出了代價,但是結果並非雙方樂見的~~~

    山林秘境公開道歉,並且每人賠償1萬2(共11人)。

    #我想............那票隊員是需要說一下的 , 錢都收了至少火力別那樣大(少數幾個???) , 給建議就好 (這我同意的) , 話說回來秘境這趟畏畏縮縮早就該要貼好貼滿且到位的道歉文 (自己主動點  , 可能也不用這樣收場或許還會有掌聲???) , 後續在商業考量下他們去談判 , 網頁上貼了那些看不懂的文章與規避的文字  (旁邊還要wu去做解釋 且還有人跑來探聽有啥事情 ) 最後還要我這個響導出來回文平息誤會   (

    #[這樣的事情放著可是會讓人覺得這公司只會花錢了事???]

    #我是還在考量   當隊員是朋友的初衷的

    #創業就是這樣,過程當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只要誠心面對,積極處理,不讓下次再有類似情況發生,對公司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要有這樣的心態)

    "衝動團"身心受創後,對道歉也頗有微詞。

    這就是我一直認為可惜的地方......


    如果後續處裡改為"衝動團"再戰加羅湖呢?山林秘境可以學會更加謹慎安全的協助初級新手完成目標,"衝動團"也能學到正確的觀念,重拾這一次行走山野的樂趣,還能避免以後重倒覆轍.....

    可惜後續的"消費糾紛",是以傳統方式進行。

    #我還是上面的貼文

    進入山野,卻期望都市的舒適圈裡的便利與享受是一件詭異的事情。濕冷、傷痛、飢餓、疲累是必須面對和克服的,這是過程,而不是重點。

    #

    同樣是加羅湖,有一年12月底上去,有一個夥伴帶著高血壓藥物重裝出發,下午4點的時候,他已經愜意的躺在帳篷內指使我煮下午茶了...........

    同行的另一位夥伴,因為鞋子有問題,臨時改穿了一雙慢跑鞋就來了,而且她走路的技術是在平坦的林道都可能跌進水坑,沒到巨木登山口已鞋襪全濕,靠兩個塑膠袋和一雙備用襪子作的VB撐完全場,當夜飯沒有全熟(用導熱不良的鈦鍋),香腸焦黑,而且溫度降到零下........我不確定她是否記得這些,但我知道她記得烤衣物鞋襪的篝火,隔天的霧淞,湖面的倒影,偉蛋池的晨霧,沼澤地帶跳泥炭的樂趣,當然還有遠方的大霸連峰。隔年二月,她雙腳顫抖著重裝上了合歡北,三月,雙腳顫抖著重裝上雲稜,審馬陣,五岩峰,圈谷,再用踢踏步一路踏雪上了南湖主。

    他們也許有很多的不足,但是這些同伴讓人很難不感到驕傲,能與這些人同行是我的榮幸!因為他們不僅有目標,而且甘願為實現目標付出行動。

    #這樣的隊員我也帶過或是這樣的學弟。

    還是那句話:親近自然是每個人的權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親近自然。

    #...........人類也沒演化多久  , 很久以前都在森林的 , 這些朋友一步一腳印且摸黑很努力的完成 , 這過程也沒啥特別的抱怨 (我在前面到是沒聽到) 他們還看到飛鼠 (有人用我的900流明照到) 認出長鬚山羊與山羌的叫聲 (我在白天有給他們聽過 , 還有人掛著我的直北針知道判位與找路三定律)  , 他們就和你提到的啥帶著高血壓藥物或臨時改穿了一雙慢跑鞋那樣的雷同 , 就差在上面給的驚喜了


    Fernando,請你喝酒沒問題,但綿軟的高粱不適合我,二鍋頭的勁辣直接我比較喜歡,一月,武塔,有興趣嗎?

    #我很懂這句話的相關連結 ....................我的話你請思考一下 , 還有宜蘭我算是很熟那些地方有人脈與故事所以目前暫時還沒興趣湊熱鬧(感謝邀請) 

    #維基百科 : 二鍋頭是一種高粱酒。為中國燒酒之一,原料為高粱,以蒸餾法製成。多為44-56度。

  • 或許我看得不夠全面,但我想要給山林秘境加加油,我覺得他們的處理有非常值得讚賞之處,希望他們能在理想與現實間找到異於"傳統"(比較不好的意義的"傳統")的一條路。


    講一點感慨,與上面諸君發言不相關的...


    領隊嚮導的職責有它非常清楚與核心的部份,當這些部份沒做到,就是不行,要檢討與負責,要處理就對了,但是近幾年重大的事故後,檢討的箭多是射向參與者--"自己的安全自己負責"。


    然而隊員就算是衝動,就算是能力不足,就算是期待太多舒適,我傾向期待經營者把他們篩出來,由經營者擔這個責任,若經營者無法承擔他們的期待便不該接,換句話說,如果業者欠缺這樣的機制導致這樣的隊員抱怨...身為第三者的登山者,恐怕不該批評這些隊員。賺錢的經營者要負擔"說不清楚造成誤會"的責任。


    日本事前管制趨近於0,但事後究責是非常一板一眼的,山岳會調查報告,刑民事責任追究...











  •     黃魏慶 大哥撰寫的 "一個人的中央山脈", 在後半段的篇幅有介紹他帶登山團和

    篩選團員的方法. 我個人非常贊同他的理念. 他認為, "在山下如果我不幹詨你, 在

    山上你會幹詨我."

        要組團進入山野, 身為領隊的人是否有這樣的認知? 還是抱持著 "找旅行社來

    帶進香團" 的心態, 只要有狀況就一律推給隨團導遊?

       

        我在加羅湖看過一個來自新竹科學員區的團, 總共 42 人, 有請協作 3 人.

    早上 7 點, 我們和該團的協作同時自 嘉納富溪 出發, 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們

    抵達加羅湖, 協作們慢我們大約 1 小時. 我們吃過午餐後, 四處照相, 賞景,

    休息了一下, 大約下午 2 點回程, 在稜線的位置遇到該 42 人團的第一批人,

    直到 1 個多小時之後, 我們才遇到該團的最後一個人.

        我當時還問他為什麼脫得這麼遠? 那個人說他走錯路, 而且押隊的人沒有

    等他. 他身上沒有任何通訊裝備.

        那個團的每個成員身上都是高檔次的服裝, 背包, 帽子和綁腿, 看起來都

    好像出發前一天才買的, 非常的新, 非常的漂亮.


         我曾經帶過朋友上山. 上山之前, 他告訴我平常都有在運動, 舉凡游泳, 跑步,

    自行車樣樣都來, 他也有偶爾走郊山的習慣. 結果, 一但進入山林就完全不是那

    麼回事.


         後來, 我的體認是: 沒有走過中級山, 就不算有登山經驗. 那些嘴巴上說去過

    嘉明湖, 雪山, 玉山的, 在我看來跟去過台北市的 七星山 沒有什麼不同. 頂多證

    明 高山症 的風險比較低罷了.

        "我平常都有運動的習慣." ----- 我要知道的是, "你能持續運動多久?" 登山的

    路程短則 6 小時, 長則 12 小時, 而且要背背包. 所有吃的, 喝的, 用的, 穿的, 全

    部在那個方寸大小的背包中.

         進到山裡頭, 一開始興緻勃勃, 嘻嘻哈哈, 取景照相, 等到開始疲憊的時候通

    常已經走到 "不得不繼續走" 的階段, 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沒有 7-11, 沒有人要

    幫忙背背包, "沒有媽媽" (viper82 說得好!).

         等到太陽下山, 用頭燈走路的時候, 再加上不時在耳邊響起的野獸叫聲, 如果

    沒有經歷過, 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 這樣的隊員會開始崩潰. 山裡面的黒暗絕

    對不像在夜裡把房間燈關掉, 窗簾拉上這麼簡單. , 不論你用的是多少流明的

    照明設備, 在山裡都是個 X.

          不論你是揪團的, 當領隊的, 還是當團員的, 在進入山區之前, 請捫心自問,

    "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登山野營" 不等於 "郊遊露營".


    "危險, 就在於你不曉得其危險之處何在" ---- 黃魏慶


  • 嗨  茶哥  感謝留言 .

    這團就如同我的留言那樣 ( 這些朋友一步一腳印且摸黑很努力的完成 , 這過程也沒啥特別的抱怨 )

    至於貼文重點 : 他們就和你提到的啥帶著高血壓藥物或臨時改穿了一雙慢跑鞋那樣的雷同 , 就差在上面給的驚喜了

    山林秘境網頁上有寫"免背公糧帳篷睡袋"  , 但上去了啥都沒有 

    #

    #只要有狀況就一律推給隨團導遊?  .........我現在不是還在留言 ?

    #"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 就一個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 也很難說準備好的?  (不過喔.....這團我處理的很妥  , 很少人能像我有這樣的緣份處理好這樣的事情) 

    #我之前也遇過類似的小小狀況  ( 我還是很平靜的去處理也處理的不差 ) , 登山有狀況真要  冷靜  不悲  不亢  好好處理的

    #那個燈只是照飛鼠用的 ^ ^  茶哥無須太在意


    "危險, 就在於你不曉得其危險之處何在" ---- 黃魏慶

    #秘境後續的處理確實不知道經營的危險在那  (我從一些聽到或看的文字面有些推測???)

    #

    #感謝浪漫哥  : 你的留言建議有看到 , 秘境與我都有缺失 , 後續還是會提醒他的 .

  • Hi FernandoChen007,

        很抱歉讓你誤會了.

         我的留言並不是針對您, 貴團, 或是 "秘境", 畢竟我不是當事人無法體會當下的環境.


         在山裡面看過一些令我無法理解的事情, 剛好藉這篇寫出來而已.

  • 十分認同茶兄所說的不論你是揪團的, 當領隊的, 還是當團員的, 在進入山區之前, 請捫心自問,"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可能,今天如果這支隊伍連加羅湖都沒走到呢?會不會連夜帳篷睡袋都沒有,溼冷過了一夜?

    又或者換個問題:為何這支新手多數的隊伍,到晚上九點半還在走呢?答案很明顯是因為隊伍身上沒有過夜裝備,所以必須走到預定營地才會有裝備跟伙食可用(儘管當時還不知道會被放鴿子)

    這樣子型態的隊伍,在目前登山人口中的佔比,不可說很少(我也沒有確切數字),在商業隊伍中尤高。這樣的登山模式,確實像H大所說,提高的台灣登山的能見度,讓很多原本不會\不能\不考慮登山的人,也逐漸踏入山林。但它也是雙面刃,如同V大所說,讓很多登山的人不懂自己控管風險。

    我覺得這件事沒有孰是孰非,嚮導公司既然要如此辦團,就要有承擔風險的準備與擔當。像這次山林秘境的事後處理,道歉啟事與賠償,也都看見了誠意,我也相信他們日後必然會更加謹慎處理自己的隊伍。

    而參加者要參加這樣的團,也應該要自己明白可能的風險與後果,有些基本的安全問題,是付出再多錢,別人幫你準備再多,都準備不來的。


  • 哈囉大家好~

    我覺得樓上茶大大&及文大大說的很好,出發前問問身為嚮導的自己準備好了沒有?隊員的狀況能掌握多少?當然隊員準備好了沒有一直是我自己遇到的困難點,因為就算有了面對面的行前會也不一定能讓全部隊員一次就掌握到所有要點,但是有了行前準備多數人都能夠達到及格以上;隊員的部分真的是需要嚮導給予正確觀念,畢竟我們身長在一個沒有戶外教育的國家,嚮導既是最前線也是最後的防線!(好累!使命感沈重~)

    身為嚮導隨身攜帶緊急避難帳、備用水是必要的,當然能做到隊員隨身攜帶緊急糧食、備用水那更好,分散風險啦~,在危急有狀況時唯有原地搭起避難帳(視情況)等待隊員恢復體力(ex:安撫隊員、發小熊軟糖、煮煮熱水...etc),我要提出的是,雖然這次我沒有在山上碰到這支有爭議的隊伍,但這應該也不是秘境第一次摸到7~8pm到加羅湖了,之前就遇到過8pm左右,我們都已經準備就寢,才看到遠方的頭燈陸續往加羅湖的營地移動,我印象中是一隻大約20人的大隊,前後落差時間就不提了,隔日清晨他們(秘境)是全營地最早下山的,後續其他隊伍也陸續在1~2hr後出發回程,我在途中還偶爾撿到秘境的隊員!?最後抵達登山口時秘境大隊已落後大部分慢出發的隊伍(那次大約60人次上山,其中有一隻嘻哈隊伍High整夜~離題),這是我自己觀察到的,那時我的想法是為何要用這種方式帶隊?雖然說隊員要對自己負責,但是不代表嚮導沒有掌控時間、行程上的責任吧?如果我是新手有一次這樣的經驗我應該不會再來爬山了(藍瘦香菇~),好不容易有了接觸戶外的契機,就被不當的帶隊方式、行程規畫給扼殺了...


    

以上,夢到der~

  • ^ ^ 感謝各位哥

    我還是需要從新說明給山林秘境建議的幾點 : 行前說明 , 分級制度與響導人數配置建議 救援配套措施與人力 , 因為這幾點確實是需要出發前安排好且商業公司需要去注意的 ,至於出發前也有回信給他們要記得帶雨衣褲與上面都是泥巴路的一些建議 , 出發後也適時的給予建議 . 你說的東西我都有準備 (正確的)  , 你說的事情我也都有做吧 (不知道你的標準是多高 ? )

    也有知名的山友提到 (FB相關回文) : 此響導反應能力差 , 可能啥都沒帶 .......但被她的朋友 (隊員) 說 : 此響導反應不差但盡力了(就看看就好) 

    #

    夢到哥 : 你提的我沒啥反駁 , 畢竟帶山友到晚上還第一次摸黑吧 !? 我想是帶女性朋友一定被打槍的.....分級制度 (響導人數配置) 是應該秘境要規劃篩選好而我要去溫馨提醒的 (不過這一趟最重要的問題確實不在此)

    摸夜路對新手來說是需要慢慢走且多回頭確認 , 還有多鼓勵與安撫的且壓後的要給哨子或無線電 (當下處理細節就不多提了 . 時間上的掌控還需要看當下狀態 , 一切以安全為主 )  , 至於不當的帶隊方式 ( 我也不知道說啥 , 感謝批評 )  , 我想當下的朋友可能下山就把我砲轟一頓吧 ><。.....(帶了也有些趟吧 >< ! 有慢有快的  , 應該被砲很慘......)

    #

    我還是想提一下 : 這趟旅程我算是幫山林秘境處理的妥吧 ? 但....在山下會演變成這樣 , 還上此版 ! 我回憶起來 !!!><  細節我就不談了............山林秘境當下處理的心態確實不妥 , 還弄出一些額外的疑慮 ? 後續雖有比業界標準還高的賠償我想也事出有因 , 我也希望他們日後能更加謹慎處理自己的隊伍 , 這也是我出面回文的理由之一 , 然另一個理由是看到  "同時亦請錯誤描述及評論者能予以更正,勿讓此事以錯誤之資訊不當散布,以維雙方之情誼 (山林秘境FaceBook)" 就是因為這樣的描述與相關的貼文才會回文建議 (因為確實是看不懂的文章與規避的文字><)

    #以上大約回文說明

    ps : 這一趟要是在中途被迫要停下來 , 我是能很快升大火 (很夠的瓦斯 與 勇猛的鋸子 還有打火石與噴火槍  , 還有外帳 , gps....與15m扁繩和急救藥物等等的裝備就不多打了 ) , 在同步聯絡山下的人

    #東西都一定帶齊與馬後炮的貼文 但 小弟的能力還是有限 ,  感謝各位哥的批評 

  • 同茶兄,留言是因為"看不懂"~~~

    我想如果只看完"道歉啟事",那結論就是:有人出包了,這是處理結果。

    ..............

    問題是有處理了,但是問題解決了嗎?

    ~~~~


    山林秘境或是所有的嚮導業者,對此類狀況理當避之如鬼,以後更加謹慎是必須的,無須懷疑~~~~


    參加者呢?裝備可以買,技能可以學,體能可以練,但是要準備好前面這些,先要有"心"才行。

    茶兄所問"我真的準備好了嗎?",只是準備好攜帶正確的裝備,基本使用沒問題,或是體能上能跟大家的行進速度.....?

    還是提醒行前是否能正確瞭解自身的條件,瞭解目標及沿途地理環境,當前氣候,此行潛在危險以及應對方式技能.....特別是接受"遲早會出意外"的事實,然後才能在意外狀況發生時,坦然面對困境,鎮定理性處理。如及文兄所言,這些別人是無法幫忙的!


    商業隊的價值在於專業,山野活動的專業首先是理性,而非一味迎合遷就"顧客",例如去年尼泊爾打算對攀登聖母峰推出三項新政策

    • 攀登者必須是18-75歲之間

    • 許可證只允許頒發給那些能證明已經登頂過65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者

    • 殘障人士或視力存在障礙的人士除非能夠證明自己能夠獨立攀登才可以得到許可證.

    換句話說,除了有錢,還要能過門檻,否則請回!


    我們的商業隊呢? 雖然大都是4000M以下的健行,是否需要有說"不行"的專業與理性?


    大家都說生命如何無價如何可貴(大都在事後才說),但是許多人卻把自己無價可貴的生命安全寄託在別人的作為上@@???

    隨便舉個例子好了,現在一堆人報了雪訓團,這些要進入冰雪環境的人當中,有多少能馬上答出一般瓦斯罐(一般扁罐)與高寒瓦斯罐內容有何區別? 如何選擇? 倒置瓦斯罐原理是什麼? 倒置瓦斯罐限制是什麼? 用錯分體爐倒置瓦斯罐,會看到什麼?

    更有趣的是,同樣的問題,以前雪訓過的人,現在能馬上答出來的,十之存一否?

  • 感謝各位哥的留言:


    秘境這趟確實受到教育了 ,  應該會更加的成熟 , 還是回到浪漫哥的留言 [ 在理想與現實間找到異於"傳統"(比較不好的意義的"傳統")的一條路 ]

    #創業就是這樣,過程當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只要誠心面對,積極處理,不讓下次再有類似情況發生,對公司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做人處事也是要這樣 : 這也是一種登山的態度其一 , 類似找到好方法避開不好的路 , 然後積極的去執行 , 這也是個心態^ ^)

    我在此也受到教育 , 經營登山公司有他的壓力與顧忌 ,  但我還是有自己的原則  ( 我選擇跳下來回文平息誤會也是個成長),  這就是我個人理念 

    感謝各位的批評


  • To FernandoChen007,

          你提到 "分級" 和 "嚮導人數配置" 的問題. 我提供一些經驗.


          若干年前, 還有 "高嚮" 制度存在的時候, 規定是 "每 8 個隊員需配置 高嚮 一員".

    也就是說, 萬一隊伍有 10 人 (不含 高嚮), 就必需要有 2 個高嚮隨隊.

     

          但是, 在那個年代會去登山的人, 幾乎都是 "登山咖", 不太會有衝動型的人往山

    裡頭跑. 現今的大環境不同, 有很多 "買了裝備就去", "同學揪揪一起去", "看過電視

    就要去" ..........


          當年的 高嚮 帶的是 "突擊隊", 個個一身功夫; 現在的隊伍就不見得有那麼整齊

    的素質, 尤其是商業隊伍.

     

           開店的人必須顧收入, 天經地義, 面對形形色色的客人(收入來源), 確實會陷入

    兩難.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