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留言版

<山名二三事>阿里山區山名由來篇


阿里山共有十八座山:「阿里山距嘉義市72公里,位於玉山連峰之分支脈上,即大武巒山、鹿林山、石水山、石山、飯包山、自忠山、東埔山及香雪山….等十八座大山之總稱。
近年來,經森林事業區重劃,認定阿里山分別由大塔山、塔山、松山、烏松山、鹿堀山、獅子頭山、祝山、萬歲山、兜山、千人洞山、光崙山、大凍山、火炎山、篤鼻山、對高岳等15座山所組成,稱之為阿里山脈,隔楠梓仙溪與玉山相望。
<萬歳山,祝山>
從明治28年(1896)起,總督府不斷派遣專業人員進行森林調查與運材路線踏勘,明治37年(1904)10月,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親率殖產局長祝辰巳、鐵道部技師長長谷川謹介、嘉義廳長岡田、林學博士河合鈰太郎等,組成九十人隊伍,至阿里山實地探勘與評估,確認可以進行阿里山森林的開發。(後因適逢日俄戰爭,日本內閣以財政困難為由而未能通過經營預算。至明治39年(1906)2月,總督府遂委託大阪的合名會社藤田組進行開發經營。) 當一行人登上阿里山附近的萬歳山,展望附近稜脈時,高喊三聲”萬歳”(此即為萬歳山名由來)便以各自的姓氏來為山頭,溪流命名作紀念. 先命名的應該是現在的自忠山以當時的總督兒玉源太郎命名為兒玉山,祝山,後藤岩(大塔山),小笠原山(祝山旁2880峰, 1906年11月,小笠原富二郎發現包括今之阿里山神木的神木群。),長谷川溪(曾文溪),河合溪(阿里山溪),…光復後這些大部份都遭到改名,只有祝山存留下來.
祝山另一說為慶祝阿里山森鐵通車而得名,但此說應為附會之說.(資料來源:台灣地名辭書嘉義縣(下)阿里山鄉.台灣省文獻會出版.)
<塔山群峰>
山岩節理層次分明,有如層層古塔,故取名為塔山。
來吉原名拉拉吉,是一個傳統的鄒族部落,位於阿里山鄉的北邊、塔山西麓,依傍著美麗的阿里山溪,全村分布在海拔800~1600公尺處。一進入來吉村的領域,就可以很清楚的見識到塔山山脈雄偉的氣魄。沿著169縣道,最前一座三角錐狀的是小塔山,長方形的山壁是前塔山,後面連接著中塔、後塔,最後的大塊突裸山岩才是大塔山。
<對高岳>
因與新高山(玉山)遙望相對,巍然聳立,而取名為對高岳.
<飯包服(福,腹)山>
現在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日人以其形命名平頂山,再以平假名音譯為飯包服.鄒族人稱阿里山地區為psoseongana.意思是很多檜木之地.seong是松樹,重覆字頭變成松林的意思,字尾加ana變成地名.日人在此建有營林局及郵便局.
<香雪山>
因為此地有許多檜木及櫻花樹,因為檜木的"香"及櫻花飄落如"雪",日人欣賞這樣的景氣而命名.
<光崙(奮起湖)山>
不詳!
<隙頂山(公田大山)>
隙頂山與二延平山高聳對峙,先民取道孔隙入山,據此地形特徵,遂名「隙頂」。
<島松坑山>
島松樹,即赤榕. 「榕,鳥啄其實墜地後生,名為鳥松。」據說過去在當地長有許多紅棕色的巨大樹幹的「赤榕」,每每引來鳥兒啄食榕樹的果實,這些榕樹的果實隨著鳥糞的傳播,落地後再長出榕樹,所以叫做「鳥榕」。坑,山谷之意。鳥松坑即附近有赤榕的山谷做為地名.赤榕是鄒族的聖樹.烏松應該是鳥松之誤.
<鹿窟山>
因鄰近luhtu(另譯鹿都,株)社而得名.
<千人洞山>
豐山千人洞為台灣最大的天然山洞,洞長250公尺,寛60公尺,洞內可容納千人,因以為名
<松山>此地因多黑松而得名為黑松山,後來被簡稱為松山.
<水山>
起初漢人音譯為知母朥山.tsumu鄒語為水,tsumuna為水源地,現在音譯為特富野.日人以鄒語原意命名為水山.
<東水山>應是位於水山之東而得名.
<石山,霞山,兜山>
以上單名的山由來皆不詳.但多為鐵路支線名.
<石水山>
可能是位在水山和石山之間而得名.
<芙蓉山>
Fkufkuo山,fkuo鄒語是芙蓉.將芙蓉(木槿)樹皮切開染紅,穿在胸前作為防身或參加祭典之用.
<落鳳山>
鄒族yo’hunge(凹谷之地)小社,因漢番音韻不同產生轉訛為落鳳lohon社.因社得名.
<薩匹基山>
因鄰近鄒族saviki小社(漢稱砂米箕社,今山美)音譯而來.
<鼈頭山>
因鄰近鄒族fitfa(漢稱鼈頭bitau社),(鄒語斷崖之意)音譯而來.
<塔乃庫,棚育,棚幾,棚集,達娜伊谷山>
詳見”山名稿40”.但不能譯為棚機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4528&ReplyArticleID=20878. Tanayiku語意不詳,一說是鄒語忘憂之地.
<頂笨子山>
鄒族nia-e’ucna(為姓e’ucna的人所開創的部落)今名里佳,漢人稱tingpuna頂笨仔社.

====阿里山的大烏龍?======文◎陳玉峰
 阿里山紅遍全球,但阿里山地名的由來,卻烏龍了四十餘年,而且,現今也沒人說得清。
 千禧年前後,「阿里山旅遊」的摺頁,開宗明義介紹阿里山的由來:「相傳於250多年前,鄒(曹)族有一酋長名「阿巴里」勇敢善獵,由達邦翻山越嶺,至今之阿里山打獵,滿載而歸,(之)後常常帶族人入山打獵,每次均有豐富成果,其族人為敬仰其英雄,乃將其地名稱為『阿里山』。」
阿里山出處何在﹖
 是誰創造了「阿巴里」?筆者在一九八一年登上阿里山區即已耳聞此說,但阿里山的地名以信史而言,必然是在一六九○年代即已出現,也就是說至少三○七年(距今)之前已有「阿里山」,怎麼會是二百多年前的酋長之名?「阿巴里」的出處何在?
 而且,原住民的獵區各自涇渭分明,怎麼會是「酋長帶族人入山打獵」?這種說法分明是不了解原文化的漢人所杜撰?更荒謬的是,今之阿里山、昔日之獵場並非達邦的氏族所有,而是特富野。
 是以筆者推測酋長之名說很可能出自「口傳創造」,於是,由地方史志搜尋之,果然,在嘉義縣志中找到「始作俑者」?
 一九六七年六月出版的嘉義縣志(卷一)土地志,由賴子清纂修,嘉義文獻委員會出版,其〈地名沿革〉一章中,對阿里山的敘述,全文如下:「康熙五十六年(公元一七一七年)即二百四十五年前所修諸羅縣志山川,已有阿里山之名稱。吳鳳鄉柳竹青云:阿里山本狩獵地區,相傳昔日山胞首領名曰阿里,遂將此獵區稱為阿里山。自嘉義市至阿里山築有登山鐵路。穿山築路,崎嶇峻險,別具風格。」
 這段文字提供的訊息如下。
一、一七一七年已出現阿里山的地名。
二、這段文字是一九六二年所撰寫。
三、依據吳鳳鄉人柳竹青口述,阿里山地區是原住民的獵場,傳說以前原住民的頭目名叫「阿里」,因此就將這獵區叫作阿里山。
 問題來了,此一口傳者柳竹青,是何許人也?他在一九六二年前後,聽信何人傳說「阿里酋長」,或他逕自瞎掰出來的?「阿里」又如何加了一個「巴」字,變成「阿巴里」?縣志是怎麼「修」的?
 事實上,柳竹青氏並非吳鳳鄉人,更非原住民。他是中國人,學歷為「清華大學」,大約在一九四九年隻身來到阿里山。由於當時阿里山林場職務並未就緒,他當了年餘的技正之類的職位,而後被派令為臨時總務主管。一九五二至一九五三年間,他當上了阿里山分場主任,兼製材工廠、修理工廠主任,且大約在一九六三年才加入國民黨。直到一九六五至一九六六年間被調往太平山林場為止,他客居阿里山約達十七年。
 柳氏在阿里山結婚,妻為阿里山鐵路保養工之女,姓劉,兩人年齡相差約十歲,柳妻為客家人。柳氏今當約八十二至八十三歲。以上出自阿里山耆老陳清祥先生口述。
 筆者查訪了三至五代長居阿里山的台灣人,無人知曉「酋長之名更換為阿里山地名」之說;柳竹青來自中國,台語不通、日文不懂,卻獨知鄒族語?他身為阿里山行政主管,對台灣人部屬不可一世,督導有方而頻常痛斥下屬,因而導致一名修理工廠工人憤而修理他一頓,結局當然是該工人被解雇。
 依據現今官方版稱「二百五十年前」,實與「二百四十五年前」之說頗為接近;嘉義縣志撰寫期間(一九六二年),柳氏的確在阿里山,因而筆者認為「阿里酋長」之掰,當出自柳氏之口或縣志撰稿人假藉柳氏之名所從出,殆為合理之推測。
烏龍頭既出,烏龍尾卻無法追溯,也就是「阿里」為何變成「阿巴里」,或是「阿巴里」變成「阿里」?目前為止,仍是無厘頭的無頭公案。奇怪的是,四十餘年來全台無人懷疑且訛傳歷久不衰?因此,有必要再追。
另一個吳鳳神話
 「阿巴里」的由來,依據《嘉義縣志》卷首敘述:「光緒十二年二月,嘉義知縣羅建祥,令墾戶葉陽春,馳往前山大南勢諸番,勸諭歸化,羅建祥又親往招撫。所有上下八社社長「阿巴里」等一千七百餘人,咸薙髮歸化……」,則「阿巴里」是一個人名或「社長」皆謂「阿巴里」?而光緒十二年已是一八八六年,若說獵場位於阿里山的「阿巴里」是二百五十年前的酋長,且同於光緒十二年的「阿巴里」,則一八八六年被招降之際,年齡至少也得一百五十歲?!
 而上下八社是鄒族?按鄒族部落的政治組織之權威形態,部落領袖叫peo si,屬世襲酋長(chief),由peo si氏族的首長擔任之;祭司叫moesubutu;軍事領袖euozomu……(王嵩山,一九九○),搜尋一大串鄒族的名稱,也找不出「阿巴里」的同音或諧音。而現今鄒族有許多男生叫「A-buy」,但須冠上家族名,是否由 「A-buy」轉成「阿巴里」也未可知。
 於是,筆者請鄒族朋友溫英傑解釋。
 結果,傳來另一版本。據說日本人發現阿里山大檜林之後,曾問原住民今之阿里山大檜林處,其地屬於何人?原住民告知,乃特富野高氏人士的獵場,也就是高一生先生的祖父輩,名為「A-buy」所屬。日本人的發音不怎麼標準,因而說成「阿巴里-ya-ma」(阿巴里的山),於是,日本人提出二條件,讓高氏「A-buy」選擇,其一,日本人出錢買斷;其二,不付錢,但讓高氏擔任達邦警察派出所的工友,且讓高氏兒孫接受日本人的教育。高氏選擇後者,當工友且兒孫可受教育,因而高一生接受完整的日本教育。
 然而,溫氏認為,上述只是先前他做田調,詢問兩位耆老的說法,並未深究真偽。而且,探訪所知,高氏父祖輩的獵場應落在二萬坪一帶,往上的沼平區,殆屬武姓者所有的獵場,更且,整個阿里山地區不只屬於高氏、武氏所轄獵場,應尚有多人所有,因而地名不該僅止於一個。
 至於柳竹青的說法,溫英傑笑稱:「另一個吳鳳的神話,不了解鄒族文化的大漢沙文之說。」
 整部台灣史本來就是外來沙文信口開河、扭曲自大的霸權解釋,完全忽略原住民或在地的文化傳統。只不幸,原住民文化亦已花果飄零,新生代又很快地學會漢人的「創造想像」。歷史只是一大串弔詭與神話?
 至此,我們可以認為,阿巴里變成阿里山的神話,很可能是漢人將「A-buy」的傳說,加進《諸羅縣志》所做的「時空大融合」!
 一七一七年的《諸羅縣志》以圖文標示的阿里山與玉山,其「阿里山」顯然傾向於淺山,筆者質疑根本不是現代所指的阿里山區,而且,最重要的反證是,一六九六年與一七一七年的所謂中國畫地圖,玉山與「阿里山」的距離根本不符合現今地理山勢,更且,其圖示的「阿里山」,比較傾向是一座寬闊型的近山,直接毗連平地者。又,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華人所稱的「阿里山八社」原住民,究竟是否鄒族,依科學檢證原則,筆者仍然充滿疑慮。若硬要拗成「阿里山社」、「阿里山」皆與現今阿里山區同義的論調,筆者只能「尊重」不同學養人士的不同見解,但無法苟同。
 無論如何,清初所稱的阿里山及阿里山社,筆者僅能認定其為嘉義地區一團淺山系,以及其內散布的原住民聚落,而不確定是現今之阿里山區。何況,現今阿里山區在十九世紀末為完整的原始檜木林,根本不可能存有稍具規模的人種聚落。
以鄒族聚落之名命之
 那麼,阿里山的地名又緣何而來?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落款撰畢,安倍明義的《台灣地名研究》一書,其解釋阿里山地名的由來不可考,但先引《諸羅縣志》之記載:阿里山距離縣治大約十里(華里),山廣深峻,原住民剽悍,嘉義(諸羅山)的哆咯嘓番(平埔族?)都很害怕,一旦遇上了,立即逃避。安倍氏說:「阿里山係玉山西峰延伸支脈山彙之總稱,而占據該山地的鄒族亦因而又名阿里山番。阿里山之地名起源無由考證,但有一說認為,鳳山平埔番稱呼該地山地生番為「Kali」,漢名則取諧音,稱之為「傀儡番」(註,閩南語仍保留Kali原音),諸羅平埔番亦與其為同一語族,遂以此稱呼該地之山地番。Kali相傳之後,Kali便轉為訛音Ali。此外,依據台灣番語方言變化的研究,所得到的通則(之一),K子音的逸失大抵為一般常態。然而,今日(一九三○年代)諸羅平埔番語既已成為死語,由是而無法考證,不過,其原有語彙與鳳山平埔番語多所類似,確為事實。」
 雖然安倍明義對阿里山脈的敘述存有瑕疵,筆者懷疑其是否了解阿里山區,但安倍氏先是坦承阿里山地名「不可考」,再以「一說」做推測,且言之合理,其不敢做肯定式斷語,誠乃學者之風,值得肯定。然而,另一問題尾隨而至,一八九九年才正式發現阿里山的大檜林,日本人認定的阿里山,是否由史志「阿里山」內推而得?實不得而知矣!
 因此,如果我們接受安倍明義的推測,或可宣稱「阿里山」地名的由來如下。
 遠在十七世紀末,阿里山的地名即已存在,其泛指嘉義東方的淺山及深山地區。清代華人承襲平埔族稱呼內山原住民的通稱「Kali」,用以籠統指稱鄒族等山地原住民聚落,及其所在山區。 由於平埔族的「Kali」音,在歷代口傳過程中,遺失了子音K,或由清朝漢人轉化,將嘉義內山地區,約定成俗地通稱為「阿里山」。日本領台後,有可能將「阿里山」的範圍內推,且可能係大檜林發現人石田常平,或小池三九郎等,日治早期探險人無心的用語,遂將古史的阿里山,置放於大檜林的所在地,也就是今之所謂阿里山區。
 筆者仍然只是推測,但至少不至於將阿巴里改名為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