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指南

雪山迷途事件始末

文章標籤
登山安全

keepon(編輯)

2015/2/4


雪山迷途事件始末     2014/1/13 

編按:

最近雪山山區傳出多起山難事件,在2014/1/1這一次事件總算是平安落幕。應健行筆記邀請一同訪問山難事件三位當事人,先將兩位迷途者的經歷公開,希望能給山友有所幫助。


另三位還未下山的山友,也希望他們能早日回家。

 

事件主角

陳佑竹(男、30)、劉大智(男、27)、張茜芸(女、41)。陳佑竹與劉大智是朋友,張茜芸原來與陳佑竹一名女性友人一起與《陳》、《劉》登雪山,但女性友人前一天感冒,臨時決定不來,因此張茜芸與陳佑竹、劉大智並不認識,此為第一次見面。

 

三人登高山經驗

《陳》有10座百岳經驗,曾於夏季爬過一次雪山,《劉》有登山經驗但沒有高山經驗,這是第一次爬百岳;《張》沒有登山經驗,也是第一次爬百岳。

 

原訂行程

12/29 台北→武陵農場

12/30 雪山登山口→雪山東峰→369山莊

12/31 369山莊→雪山主峰→369山莊

01/01 369山莊→雪山登山口→台北

 

實際行程

Day 0 (12/29):台北→武陵農場(宿)

Day 1 (12/30):9:00雪山登山口起登→18:00抵達369山莊

Day 2 (12/31):劉大智一早發現有高山症症狀,決定待在369等二人,陳佑竹與張茜芸8:00 369山莊出發→9:00左右至8.1K黑森林迷路

Day 3 (01/01):黑森林、桃山西溪(七家灣溪上游)一帶迷路中

Day 4 (01/02):桃山西溪一帶迷路中

Day 5 (01/03):自行回到369山莊脫困

 

陳佑竹與張茜芸由369出發時身上裝備

《陳》

  • 裝備:75L大背包、12爪冰爪、冰斧、登山杖、GPS、指南針、Casio登山錶(有高度計)、頭燈、手機、上河地圖(TM06)、哨子、溫度計、打火機x2、瑞士刀、大型塑膠袋、急救包(感冒藥、頭痛藥、腸胃藥、OK蹦、三角巾、優碘、紗布、丹木斯x7)、濕紙巾x2、面紙x2、相機(7D)
  • 服裝:OR圓盤帽、長袖排汗衣、刷毛中層、羽絨衣、mont-bell雨衣、登山褲(內有刷毛、外防潑水)、羊毛襪、登山鞋、綁腿、保暖手套、防風手套、頭巾、刷毛毛帽
  • 糧食:兩個麵包、一包肉乾、一包芒果乾、三包能量飲(兩包為能量果凍、一包為Energy In)、黑佳麗軟糖兩條、三片巧克力、口香糖一包(大容量)、3L水袋(裡面有2L的水)、750c.c保溫瓶(裡面裝滿熱水)

 

《張》

  • 裝備:側背小背包、12爪冰爪、迷你型手電筒、一大疊衛生紙約20張、一個黑色購物袋、護唇膏、護臉膏、悠遊卡、黃色輕便雨衣、登山杖
  • 服裝:毛帽、厚刷毛內衣、TNF刷毛中層衣、bicycle line羊毛排汗車衣、防水外套、羽絨長外套、登山褲(內有刷毛、外防潑水)、羊毛襪、登山鞋、綁腿、保暖手套
  • 糧食:四顆喉糖、一小塊午餐糕點、三小片薄巧克力、600c.c保溫瓶(登山口起登裝滿)

 

 

迷路的四天三夜(12/31~01/03)到底如何度過?


《12/31》天氣晴、地面積雪/白日溫度約5~10度、晚上0度上下


《陳》與《張》兩人8:00從369山莊出發,9:00左右抵達8.1K黑森林中指示牌

 圖一:8.1K迷路處附近向上拍(Photo by 陳佑竹)

圖一:8.1K迷路處附近向上拍(Photo by 陳佑竹)


圖二:途中倒木上還有多人的登山杖痕,應還在正路上(Photo by 陳佑竹)

 

直走卻未看到8.2K指示牌,且開始出現倒木,回頭走也無法在雪地中看到任何蛛絲馬跡,當下《陳》發現可能迷路,決定往左上上切。


兩人一直往上坡走,大約12:00上稜線,由於地質環境多為大礫石,事後推測可能上了甘木林山或3666峰一帶,且有可能登上了干木林山(3670m),當時登山錶顯示高度為3700m。


在稜線上可看到雪山圈谷以及北稜角(如圖),但未看到路徑及任何人,曾嘗試吹哨但未果。

圖三:迷路上切至稜線的路程中可看到北稜角(右)、圈谷與雪山主峰(Photo by 陳佑竹)

《陳》當下想沿稜線嘗試走到圈谷,但風極大且地質環境十分危險,稜線上溫度極低,《張》勸退《陳》,兩人決定下切,希望可以抵達較溫暖的地方,但考慮來時路不好走,下切時找好走的地方下切。


15:30登山錶顯示為海拔3100M,海拔比369山莊還低,但沿途均未發現任何路徑或步道的痕跡,此時確定回不了山莊。


因為考慮當時環境氣溫及濕度等不利過夜,且有聽到溪流的聲音,16:30決定繼續下切,後決定今晚於溪畔過夜,抵達過夜地點為20:00,離溪約五公尺避風處。


過夜地點有一點坡度、但仍算平坦,且無風,週遭有樹及石頭,但有點潮溼。曾嘗試升火但打火機無瓦斯點不起來。


兩人背靠背坐著睡覺,《陳》蓋大背包套、坐在《張》的購物袋上;《張》下半身蓋大塑膠袋,兩人不時會站起來運動以抗低溫,因此兩人一次入睡的時間都不超過一小時。

 

《01/01》天氣晴/白日溫度約5~10度、晚上0度上下


6:00起床、7:00整裝出發。由於前日上切不成,研究地圖、並考慮溫度以及所處環境決定沿溪向下游走。


8:20看/聽到直升機,有用哨子但未果。


繼續沿溪走,兩人中途有稍微落水,《張》下半身與包包全濕、《陳》腳微濕但無大礙,中途《陳》有再清點了一次裝備,發現急救包中有另一個打火機,忘記是多久之前放入的。


沿溪下降高度,途中大約遇到四次無法直接走過的地形,有採高繞通過。沿途使用地圖搭配指南針以及登山錶高度計,推測所在位置範圍。


15:00開始沿路撿樹枝,15:30抵達離溪不遠處無風之平緩地(海拔約2500M),決定在此過夜。


以衛生紙當火種升火,兩人背靠背休息,一人看火、一人睡覺,都不超過一小時,很冷的時候就站起來動一動。但今天的火只燒到半夜12:00,因撿的樹枝不夠多。

 

 

《01/02》天氣晴/白日溫度約5~10度、晚上0度上下

:00整裝出發,因由地圖、指南針、高度錶判定位置在雪山東峰下桃山西溪(上河文化TM06標示為七家灣溪)附近,決定開始上切。《陳》認為一定可以接回步道,上切前將水袋裝滿3L。


由於知道直升機可能會在8:20左右出現,8:00即撿好乾柴起狼煙,以濕葉子覆火,製造更多煙,可惜直升機仍未發現。


直升機離去後繼續上切,一路均為非常濃密的箭竹,以冰斧、登山杖等工具開路,硬走,身上偶有割傷,途中發現幾處山羊排遺。


15:30上切至海拔2760M,發現有一樹洞,決定將此地作為宿營地。


因有前日經驗,一路撿拾非常多的樹枝,火堆燒了12小時(18:00~06:00),兩人仍是背靠背輪流休息,這一晚兩人有睡1~2小時。

 

 

《01/03》天氣晴/白日溫度約5~10度、晚上0度上下


7:00整裝出發


8:00升狼煙但沒有升起(葉子太濕),本日也未見直升機。


繼續往雪山東峰方向上切,11:30看到369後方之字草坡。


繼續砍箭竹上切至海拔3000M看到369山莊,因為上切之路會經過森林,根據前兩日經驗擔心在森林裡遇到地形,此時決定朝369方向腰繞,斜切回369山莊。


14:00抵達369山莊脫困。

食物如何控制?

《12/31》

早餐:於369山莊解決,《陳》吃兩份泡飯加鮪魚罐頭加巧克力粉,《張》吃兩片全麥吐司及一碗素米粉湯。

午餐:兩人共吃一個麵包

晚餐:兩人僅有喝水


《01/01》

早餐:兩人吃一個麵包

《陳》開始配給食物,餓的時後每人最多一天三顆黑加麗軟糖,由於《張》吃素,所以一天最多一片芒果乾,《陳》會吃ㄧ些肉乾,因為離溪近,水一直都不缺。


《01/02》《01/03》

早餐:共吃一包能量飲,其餘同《01/01》配給食物

 

 

訪談本次雪山迷途事件後,健行筆記與登山補給站有以下結論與建議

聽完兩位的敘述後,分析了一下整個事件,除了兩位非常幸運外,有幾點是大家是可以好好學習的。

 

●天時:雖然地面有積雪,但這幾天天氣都非常好,能見度很高。

  

地利:尋找到的夜宿點都不錯,三天的地點除了第一天比較潮溼外,均為無風、有遮蔽、平坦且接近水源的地方。

 

人合:兩位因為不熟且個性冷靜、淡定,行進間很少談話,也幾乎沒有爭執。《陳》並不會因為《張》無登山經驗就擅自做決定,若遇到需要討論的時候,《陳》會先把狀況解釋給《張》聽,兩人一起決定再行動,《張》一路上也都十分尊重《陳》的決定,不會堅持己見。

 

兩人除了都非常冷靜外,求生意志也都非常強、認為一定有辦法脫困。《陳》、《張》兩人都說如果此次只有自己一人行動,恐怕無法順利脫困。兩人冷靜的面對狀況,互相幫助,掌握可用資訊 (高度、地圖),討論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法,是值得登山者效法的。

  

裝備:指南針與地圖真的是非常重要!雖然《陳》有攜帶GPS,但因低溫一下子就沒電、也未帶充電電池,其間只有一次開機成功,且定位的位置還是錯誤的,最後就是靠著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指南針與地圖,搭配登山錶的高度計找到自己的大約位置、進而脫困。此外,也絕對不要因為是當日可來回的行程就輕忽了裝備的重要。

 

穿著:雖然《張》所穿的衣服並不完全是登山服飾,但至少都是快乾且保暖衣物,可抵抗夜間的寒冷。兩人也都有防水衣物可抵抗濕氣。

 

●糧食:《陳》準備的食物其實還不少,且有控管食物的理性,兩人雖然天天飢餓,但也都能克服。最後他們回到369後還有存糧:幾條肉乾、一片芒果乾、一包口香糖、一個能量飲及水。

 

體能:連走四天沒有路的路,體能如果不好絕對無法走出,《陳》平常一個禮拜打一次羽球、週末游泳;《張》從30歲後每天練氣功兩小時,這些平日的運動都使他們能保持好體能,可見運動的重要!

 

做中學習:聽完《陳》的敘述,我們不禁懷疑他是否有上過野外求生的課程,怎麼會這麼有概念。但其實《陳》的高山經驗只有兩年,自覺爬過最難的山是北大武山,也從未上過野外求生課程,但他能從做中學習、並觀察一些細微的現象,例如第一天升火時發現丟入濕樹枝會產生煙,第二天就知道用濕葉子製造大量煙氣、試圖讓直升機看到。由此可知,保持冷靜、不斷由大自然中學習是每位登山者都必須學習的功課。


 

此次迷途事件之分析與建議


  • 研判迷途主因:黑森林地面積雪,不易判斷路徑。兩人在經過8.1K後有發現異常(沒看到8.2k牌子,也陸續出現阻路的倒木),未及時在第一時間回頭往8.1k找路,而選擇向左上切,自此開始導致迷路。

建議:發現迷路時,第一件事永遠是先回到你最後一個確定的點,如果無法回去,原地待援,不要擴大救難人員的搜索範圍及難度。


  • 第一天上到稜線後視線良好,可目視到主峰及北稜角及其他山頭,此時有機會可確認自己位置

建議:迷路後若能抵達視線良好的位置,可使用地圖+指北針+後方交會法確認自己位置。


  • 第一天下切後,也會經過黑森林正路,但研判可能在林下光線昏暗,且經過的時間點可能接近黃昏,所以沒有發現正路,而繼續下切。

建議:若想要自行找路,建議在光線、天候、體力都許可的情況下進行。


  • 地圖定位及後方交會法請參考

http://www.keepon.com.tw/DiscussLoad.aspx?code=314B5CF9AEC3A1916FE225E7B9974B28E5227A0B6842F6E7

 

 

延伸閱讀:2014.01.01雪山迷途事件補充 - 留守隊員訪談記錄

http://www.keepon.com.tw/DiscussLoad.aspx?code=175AA248804F83A8534176F15D5C9AD3269E95AAC3C4D689&goto=lastpost#lastpost